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KAGAN的车辆传动系统轴承数据生成异常检测方法
1
作者 郝乃芃 陈涛 +1 位作者 贾然 胡谦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2-1520,共9页
针对车辆传动系统轴承的异常样本稀缺,导致异常检测模型难以得到有效训练且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科尔莫戈洛夫-阿诺德生成对抗网络(CKAGAN)的数据生成异常检测方法,即采用卷积科尔莫戈洛夫-阿诺德网络(ConvKAN)作为生成... 针对车辆传动系统轴承的异常样本稀缺,导致异常检测模型难以得到有效训练且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科尔莫戈洛夫-阿诺德生成对抗网络(CKAGAN)的数据生成异常检测方法,即采用卷积科尔莫戈洛夫-阿诺德网络(ConvKAN)作为生成器和判别器的主要结构,以提升生成数据样本的质量和模型收敛速度。首先,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获得了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图样本,利用ConvKAN构建数据生成模型CKAGAN,并将轴承振动信号的不平衡数据集扩充至正常水平;然后,构建了用于异常数据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将扩充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共同输入到模型中进行了训练;最后,采用实际车辆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开展了轴承振动数据的异常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KAGAN的异常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平衡异常数据集,使模型得到充分的训练并显著提升异常检测的准确率,为提高车辆传动系统轴承异常检测准确率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其中,在实际的车辆传动系统轴承异常检测实验中,以50的异常样本量为例,CKAGAN生成的样本质量高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生成样本的弗雷歇距离(FID)值分别为31和86;同时,CKAGAN异常检测方法的F1分数相较于未扩充数据集和DCGAN异常检测方法分别提升了27.17%和15.33%。可见CKAGAN方法能有效解决车辆传动系统轴承的异常检测准确率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深沟球轴承 卷积科尔莫戈洛夫-阿诺德生成对抗网络 短时傅里叶变换 数据不平衡 样本生成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弗雷歇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效应的铣削颤振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籍永建 韩启超 徐小康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7,共15页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刚度低,铣削加工过程极易由于工艺参数或机器人位姿选取不当产生颤振,颤振会降低工件表面质量、损坏机器人装备。针对机器人铣削加工颤振稳定性预测问题,通过构建机器人刚度模型的方式研究了机器人末...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刚度低,铣削加工过程极易由于工艺参数或机器人位姿选取不当产生颤振,颤振会降低工件表面质量、损坏机器人装备。针对机器人铣削加工颤振稳定性预测问题,通过构建机器人刚度模型的方式研究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随空间位姿的变化规律;阐明了主轴系统速度效应对刀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主轴转速与刀尖固有频率之间的映射函数;构建了综合考虑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效应的铣削动力学模型,采用锤击试验方法获得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的阻尼比与模态质量,得到了包含不同影响因素的机器人铣削加工稳定性叶瓣图,揭示了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下铣削颤振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考虑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效应构建的稳定性叶瓣图更加符合实际铣削状态,可有效提升机器人铣削颤振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铣削动力学 颤振 耦合效应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电系统故障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毛向向 王红军 +3 位作者 韩凤霞 王楠 陈晓 杨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随着高端装备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运行状态对装备的安全性和产品的性能影响重大,突发故障往往造成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并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机电系统多处于变转速工作状态,其状态特征信息难以获取,为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 随着高端装备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运行状态对装备的安全性和产品的性能影响重大,突发故障往往造成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并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机电系统多处于变转速工作状态,其状态特征信息难以获取,为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测带来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机电系统故障分类识别诊断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关键部位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变换转换为时频图构成输入样本;其次将样本输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和状态识别;研究了不同变换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某机电系统试验台进行故障状态分类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下的刀尖频响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启超 籍永建 徐小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3,共7页
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刀尖动力学特性受机器人与主轴系统耦合作用影响,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方法。采用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预测模型,揭示了机器人... 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刀尖动力学特性受机器人与主轴系统耦合作用影响,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方法。采用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预测模型,揭示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随加工路径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末端刚度拟合函数。采用仿真软件构建了主轴系统有限元模型,制定了机器人与主轴系统耦合策略,提出了考虑结合面刚度特性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方法,构建了包含机器人刚度特性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刀尖固有频率的预测误差为1.313%,频率幅值预测误差为0.502%,可用于机器人在不同位姿下刀尖固有频率的预测分析。研究了刀尖固有频率随机器人加工路径的变化规律,实现了特定加工路径下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固有频率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频响函数 刚度 主轴系统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跳动多级特征融合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5
作者 吕学强 刘梦可 +1 位作者 韩晶 董志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8,共10页
目前目标检测技术虽然趋向于成熟,但是对航拍图像的检测仍然存在挑战。针对航拍图像中目标排列密集、背景复杂、小目标数量多导致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加权跳动多级特征融合网络WBMFF-YOLO。首先构建多尺度... 目前目标检测技术虽然趋向于成熟,但是对航拍图像的检测仍然存在挑战。针对航拍图像中目标排列密集、背景复杂、小目标数量多导致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加权跳动多级特征融合网络WBMFF-YOLO。首先构建多尺度通道分割模块,增强浅层特征图中的空间位置等细节信息;设计加权跳动多级特征融合结构,将之前的Concat采用加权方式进行替换,使不同层级的特征相互补充,增强特征表达的丰富性和鲁棒性;使用感受野协调注意力机制模块对融合后的特征图进行更新,扩大特征图的感受野,减少特征信息损失;为了解决小目标漏检问题,设计新的解耦头加强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实验证明,在VisDrone2021和DOTA1.5数据集上,提出的方法检测精度分别达到56.2%、77.6%。相比于原始YOLOv7,分别提高了7.3%和2.2%,证明了改进方法在航拍图像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多尺度通道分割 加权跳动多级特征融合 感受野协调注意力 解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企业局域网监控系统 被引量:9
6
作者 费仁元 王民 +2 位作者 徐洪安 徐小力 孙宏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了实现企业现场的设备诊断与维护,同时向制造设备网络监控服务系统(WeD-Moniservice)的远程监控服务中心提供有效的设备状态监测信号特征量,提出了Web-MoniService的子系统——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的制造设备企业局域网监控系... 为了实现企业现场的设备诊断与维护,同时向制造设备网络监控服务系统(WeD-Moniservice)的远程监控服务中心提供有效的设备状态监测信号特征量,提出了Web-MoniService的子系统——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的制造设备企业局域网监控系统的网络构架,建立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探讨了方案实现的技术策略,利用LabView快速搭建了原型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实例.运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C/S模式的设备企业局域网监控系统实现了制造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状态监控,具有强大的分析、查询、诊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服务器模式 LABVIEW 网络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体微纳结构及制备技术研究综述
7
作者 王玉洁 吴国新 +2 位作者 黄骥 王坤 张国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与微纳光子学技术研究相结合,通过在闪烁体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利用其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改变光子出射的临界角,能够有效解决因全内反射效应导致闪烁体光输出产额低的技术难题,以实现在更小的剂量下实现相同的辐射效果。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全面综述微纳结构调控闪烁体光输出增强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现有微纳结构制备技术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纳结构对闪烁体光输出产额的影响,并根据闪烁体微纳结构的尺寸对制备技术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了各类型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光输出产额 微纳结构 全内反射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扫描多光栅单色仪系统研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谷玉海 乔道鄂 徐小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8-67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光栅单色仪,采用机械细分及电细分相结合,实现了紫外到红外光谱的高精度自动扫描。其控制系统以C8051F060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光栅转台、滤色片轮、反光镜的控制以及双通道数据采集,采用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信号调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光栅单色仪,采用机械细分及电细分相结合,实现了紫外到红外光谱的高精度自动扫描。其控制系统以C8051F060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光栅转台、滤色片轮、反光镜的控制以及双通道数据采集,采用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信号调理单元可实现电压电流的自动切换及软件可编程增益,可连接光电倍增管、光电池等多种接收器。系统具有采样精度高、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及扫描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仪 C8051F060 U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轴-刀柄结合面特性的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预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志强 石贵红 +7 位作者 杜宇超 叶玉玲 籍永建 陈司晨 仇天阳 刘志兵 周天丰 王西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共8页
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具有位姿依赖特性,导致机器人变位姿加工时稳定性难以准确预测、加工颤振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预测方法。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与吉村允孝单位面积... 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具有位姿依赖特性,导致机器人变位姿加工时稳定性难以准确预测、加工颤振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预测方法。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与吉村允孝单位面积法,分别构建了机器人本体动力学模型与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进而基于有限元主副自由度理论将机器人本体动力学模型与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结合,构建了机器人铣削加工系统刀尖频响预测模型。开展了机器人不同位姿下刀尖频响预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得到的刀尖频响函数相比,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6.63%,对应幅值最大误差为9.80%,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实现机器人任意位姿下的频响函数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频响函数 动力学建模 结合面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宪能 许宝杰 +1 位作者 谷玉海 张桂彬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2,共4页
以C8051F020单片机作为采集系统的控制核心,基于CH372接口芯片设计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以计算机作为传输节奏控制方,重点提出了系统本地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上下位机间的通信协议。结合色谱仪系统进行实验调试,取... 以C8051F020单片机作为采集系统的控制核心,基于CH372接口芯片设计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以计算机作为传输节奏控制方,重点提出了系统本地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上下位机间的通信协议。结合色谱仪系统进行实验调试,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实验表明:该通信协议很好地优化了本地端的程序代码,采用的CH372接口芯片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速度,很好地满足了可重复性测量,在实际应用中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72 USB 数据采集 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油液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把鑫 王吉芳 +2 位作者 左云波 谷玉海 郑长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润滑油中的磨粒是机械当前磨损状态的重要信息载体,因此发展磨粒在线监测技术对于评价机械工况和预测机械故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分析双激励螺旋管式磨粒传感器实现原理,提出油液磨粒监... 润滑油中的磨粒是机械当前磨损状态的重要信息载体,因此发展磨粒在线监测技术对于评价机械工况和预测机械故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分析双激励螺旋管式磨粒传感器实现原理,提出油液磨粒监测模块中传感器激励电路、采集电路、FPGA控制器配置电路等电路设计方法以及油液在线监测系统总体实现方案。对油液中不同粒度的磨粒监测结果表明:该油液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监测机械运行中的磨损信息,并且对于铁磁性磨粒的分辨率达到18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传感器 FPGA 锁相放大 D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OM技术的烟气发电机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后珍 孟碧霞 徐小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8,42,共3页
以某石化厂102烟气发电机组为对象,讨论了以DCOM技术实现该机组的远程监测系统的方法。详细介绍了DCOM组件的构建、使用方法及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实现了基于DCOM技术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关键词 在线监测 DCOM组件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温度传感器在测色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婷 谷玉海 徐小力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光电积分式测色系统中一般使用硅光电池作为光电探测器,硅光电池的温度漂移特性会影响测量的稳定性。为达到更好的性能指标,需要对测色系统进行适当的电压补偿。通常采用分时间段对电压值进行线性补偿,实际上待测电压值并不是严格按照... 光电积分式测色系统中一般使用硅光电池作为光电探测器,硅光电池的温度漂移特性会影响测量的稳定性。为达到更好的性能指标,需要对测色系统进行适当的电压补偿。通常采用分时间段对电压值进行线性补偿,实际上待测电压值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线性变化的,而是按照温度线性变化的。使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跟踪实时温度,分析温度与待测电压值的线性关系,获取温度补偿系数,通过软件对测色系统进行电压补偿。当引入温度传感器后,测色系统的测色色差ΔE均小于0.15,完全达到了国家计量院规定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色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18B20 测色系统 温度漂移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制造业远程监测仪器系统
14
作者 文娟萍 徐小力 +1 位作者 谷玉海 徐杨梅 《机电工程》 CAS 2004年第7期34-36,共3页
为了实现制造业的网络协同监控服务,以旋转机电系统为测控对象,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集实时测量、控制和现场监视功能于一体的远程网络监控仪器系统。该仪器系统能对反映现场工作状态的特征信号进行监测,通过人工智能软... 为了实现制造业的网络协同监控服务,以旋转机电系统为测控对象,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集实时测量、控制和现场监视功能于一体的远程网络监控仪器系统。该仪器系统能对反映现场工作状态的特征信号进行监测,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对现场状态进行分析,诊断,使用灵活,易于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远程监测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WVD与知识蒸馏的行星变速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超 郑鑫辉 +1 位作者 王少红 徐小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7,共9页
行星变速器运行工况多是非平稳运行工况,运行过程中齿轮啮合振动信号相互耦合导致测试信号混叠,其隐藏故障诊断难度增大;同时应用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预测时多数会收到工业现场边缘计算设备硬件的限制。针对相关问题,在保证... 行星变速器运行工况多是非平稳运行工况,运行过程中齿轮啮合振动信号相互耦合导致测试信号混叠,其隐藏故障诊断难度增大;同时应用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预测时多数会收到工业现场边缘计算设备硬件的限制。针对相关问题,在保证行星变速器故障诊断准确率的情况下减少网络模型的参数量,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滑伪维格纳-威利分布(smooth and pseudo Wigner-Vile distribution, SPWVD)与知识蒸馏结合的智能识别模型用于行星变速器故障诊断。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将多分量振动信号分解后选取单分量信号进行SPWVD计算后线性叠加得到二维时频图作为输入,以ResNet101为教师模型指导学生模型MobileNet进行训练,复杂教师模型将数据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模型,提高了学生模型的精度。将该方法与同类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以牺牲2.43%准确率为代价,存储成本下降为教师模型的24.55%,相较未知识蒸馏的MobileNet的准确率提高了9.61%,实现模型轻量化。本研究方法对提高深度学习模型在工程实际应用,降低边缘计算设备部署成本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SPWVD 知识蒸馏 MobileNet 行星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EMD和深度置信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鑫辉 马超 +1 位作者 王少红 徐小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40,共8页
结合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点,开展基于EEMD和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应用EEMD对信号进行分解后,结合相关系数与峭度分析完成信号重构,构建加速度-速度矩阵作为DBN模型输入,实现滚动... 结合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点,开展基于EEMD和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应用EEMD对信号进行分解后,结合相关系数与峭度分析完成信号重构,构建加速度-速度矩阵作为DBN模型输入,实现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及其损伤程度的诊断预测。研究过程中对模型泛化能力、层特征提取能力、模型分析结果和分析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原始数据、加速度-速度矩阵、相图作为DBN模型输入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进行了SVM、XGboost、ResNet、DBN不同网络模型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EEMD进行信号处理并构建加速度-速度矩阵作为DBN模型输入可以有效实现滚动轴承的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损伤程度的诊断,诊断平均准确率达到97.23%。此模型可为轴承状态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置信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结构设计及Workbench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梦涛 吴国新 +1 位作者 王爱军 何学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孔径测量仪是测量环规直径或量块端度的常用仪器,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是孔径测量仪机械部分的核心,可以稳定支撑待测物,并能进行手动独立调节,满足孔径测量要求。对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进行结构设计,使其满足y向平移、M_(z)偏转、M_(y... 孔径测量仪是测量环规直径或量块端度的常用仪器,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是孔径测量仪机械部分的核心,可以稳定支撑待测物,并能进行手动独立调节,满足孔径测量要求。对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进行结构设计,使其满足y向平移、M_(z)偏转、M_(y)倾斜三个自由度的调节。从SolidWorks建立的三自由度精密检测平台装配体中取出底层板三维模型,化简后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其变形云图和应力云图。为降低平台的变形量,在ANSYS中对底层版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响应面优化分析选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设计变量为底板厚度和三个弹簧立柱的支撑力,响应为变形量,得到25组实验点。根据实验结果,利用Kriging插值法建立了底板的响应面模型,并对各相关设计变量进行了敏感度分析。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底板的优化设计,与原始设计的结构方案相比,平台的变形量减少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平台 结构设计 响应面优化 SOLIDWORKS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DenseNet-ViT联合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燃气轮机转子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琦 王红军 +2 位作者 马康 王正 余成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7,共8页
实际工业环境中,燃气轮机转子故障数据难以采集导致故障样本稀缺,无法满足故障模型的海量训练要求。利用DenseNet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和Transformer结构在视觉领域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enseNet-ViT联合网络的燃气轮机转子故... 实际工业环境中,燃气轮机转子故障数据难以采集导致故障样本稀缺,无法满足故障模型的海量训练要求。利用DenseNet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和Transformer结构在视觉领域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enseNet-ViT联合网络的燃气轮机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舍弃掉DenseNet的分类层,只需利用DenseNet的特征提取层,随后将改进的DenseNet的输出层连接到ViT模型的输入层构成联合网络;另外针对故障模型训练耗时长的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将训练好模型权重参数进行迁移可以加快训练时间,节省计算资源。利用在实验室构建的燃气轮机转子模拟实验台可以获得燃气轮机转子故障模拟数据,在某型号燃气轮机试车台上获得了真实环境下的转子不同类型的故障数据,利用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进行模型测试可以更好的检验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转子故障数据集测试中分别达到了96.8%和97.3%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转子故障识别精度;在后续设置的对比验证实验中,通过与CNN以及VGG-16等进行对比,该模型的故障分类准确率也均高于这些网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转子故障 ViT模型 故障诊断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人铣削颤振识别
19
作者 姚利诚 籍永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9,共7页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整体刚度较低,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颤振,降低工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针对机器人铣削颤振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机器人铣削实验采集不同加工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提取信号的功...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整体刚度较低,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颤振,降低工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针对机器人铣削颤振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机器人铣削实验采集不同加工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提取信号的功率谱熵差与均方根作为特征指标;采用特征指标构建表征机器人不同铣削状态的二维散点图像数据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机器人铣削状态智能识别模型,对机器人铣削状态进行辨识。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辨识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其识别准确率可达95.10%,优于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颤振 特征提取 状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光谱仪波长校准算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乔道鄂 谷玉海 徐小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83-2287,共5页
使用正弦曲线拟合进行波长校准时,根据不同的待定系数选择方法,提出三种校准算法.最优算法选定四个待定系数,其中两个线性系数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而两个非线性系数使用最优化原理求得.线性算法只选定两个线性系数为待定量,而非线性系... 使用正弦曲线拟合进行波长校准时,根据不同的待定系数选择方法,提出三种校准算法.最优算法选定四个待定系数,其中两个线性系数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而两个非线性系数使用最优化原理求得.线性算法只选定两个线性系数为待定量,而非线性系数为确定值.简化算法仅选定一个线性系数为待定量,其余三个系数为确定值.实测数据表明,线性算法拟合准确度接近最优解,计算复杂度低,是一种最适合于光栅光谱仪波长校准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 光谱仪 校准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