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频响法与传统频响法在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剑 邵宇鹰 +4 位作者 王丰华 姜益民 金之俭 饶柱石 傅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3-218,共6页
首先详细介绍了振动频响法(vibr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VFRA)检测原理,并与传统频响法(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FRA)进行了对比。然后对一台220 kV变压器绕组进行了多种人工故障设定,并利用振动频响法与传统频响法对... 首先详细介绍了振动频响法(vibr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VFRA)检测原理,并与传统频响法(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FRA)进行了对比。然后对一台220 kV变压器绕组进行了多种人工故障设定,并利用振动频响法与传统频响法对所设故障进行对比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响法相比传统频响法对绕组预紧力下降、垫块脱落、幅向轻微变形等故障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变形 振动频响分析 频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检测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缺陷 被引量:8
2
作者 邓红雷 陈力 +2 位作者 鲁强 戴栋 李富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8-276,共9页
统计表明,因芯棒断裂造成绝缘子损坏在高压线路恶性事故中占很大比重。为快速、准确检测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超声导波检测。以110kV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为研究对象,根据导波理论研究了导波在芯棒中的传播特性,... 统计表明,因芯棒断裂造成绝缘子损坏在高压线路恶性事故中占很大比重。为快速、准确检测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超声导波检测。以110kV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为研究对象,根据导波理论研究了导波在芯棒中的传播特性,得到了导波纵向和扭转模态的频散曲线,初步确定了仿真和实验所用激励信号的频率范围。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出了导波在有无缺陷芯棒中的波形分布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了玻璃钢芯棒的导波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0周期40kHz和20周期32kHz的L(0,1)模态导波均能较好地检测出芯棒中的缺陷,且前者能较准确地确定缺陷位置,后者更适于较长的芯棒检测;在一定范围内,被检测的芯棒越长,检测效果越好。研究结果为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芯棒 超声导波 频散曲线 缺陷检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各向同性解耦2T2R型并联机器人构型综合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毅 秦友蕾 +2 位作者 陈海 葛姝翌 周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得到完全各向同性解耦并联机器人构型,基于GF集理论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构型综合方法.阐述GF集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转动特征存在条件;给出机构输入运动副选择原则和分支设计准则,确保了并联机构运动各向同性及解耦性;根据该构... 为得到完全各向同性解耦并联机器人构型,基于GF集理论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构型综合方法.阐述GF集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转动特征存在条件;给出机构输入运动副选择原则和分支设计准则,确保了并联机构运动各向同性及解耦性;根据该构型综合原理,完成2T2R四自由度完全各向同性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得到大量新构型;针对所综合的一种新型并联解耦机构,基于螺旋理论求得该机构运动输出,通过求解到的雅克比矩阵,验证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证明了该构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型综合 GF 完全各向同性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翔 王华 陈关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51,共6页
针对车身封闭件装配过程中的匹配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对匹配边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边界点的提取信息、采样间距大小及其搜索邻域.对采样后的点云数据,建立k-d树进行索引.对采样点在搜索邻域内的邻近... 针对车身封闭件装配过程中的匹配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对匹配边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边界点的提取信息、采样间距大小及其搜索邻域.对采样后的点云数据,建立k-d树进行索引.对采样点在搜索邻域内的邻近点建立最小二乘微切平面,利用投影到微切平面局部坐标系内的邻近点分布特性,判断边界特征点及其匹配特征.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处理复杂形面匹配边界特征点提取时的有效性,在不影响匹配效果的前提下,本文方法可显著提高复杂形面边界特征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装配 复杂形面匹配 点云数据 边界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汽轮机转子表面应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5
作者 唐成顺 孙丹 +3 位作者 唐威 曹世裕 李剑钊 荆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1-460,共10页
汽轮机转子启动过程中的寿命管理与评估问题非常关注转子表面应力,而应用有限元计算应力时间代价较大,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可快速准确地计算预测汽轮机启动过程中转子表面应力,大大提高在线评估效率。然而传统RN... 汽轮机转子启动过程中的寿命管理与评估问题非常关注转子表面应力,而应用有限元计算应力时间代价较大,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可快速准确地计算预测汽轮机启动过程中转子表面应力,大大提高在线评估效率。然而传统RNN神经网络存在梯度消失或爆炸以及无法解决长时依赖的问题,影响其实际应用。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汽轮机转子表面应力预测模型。在超参数的多组实验中,发现时间步长为3、dropout比例为0.2、隐藏层单元数为6时预测精度达到最佳,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通过预测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耗时对比,发现预测模型耗时大大缩短,验证了预测模型的高效性。对预测模型的普适性分析表明:预测模型可拓展应用于类似时序序列问题的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转子表面应力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 超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