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0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教融合培养机电类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银龙 周海燕 +2 位作者 习爽 杨雨图 马晨波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9期228-230,共3页
随着工程教育从工程科学范式向工程实践范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以“新工科”建设为起点,全面推进工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更是推动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达成的... 随着工程教育从工程科学范式向工程实践范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以“新工科”建设为起点,全面推进工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更是推动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达成的形式转变。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机电类人才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以实践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训练为目标,通过赛教融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构教学体系,优化师资队伍,以贯通4年三个阶段的学科竞赛为抓手,帮助学生建构理论知识,生成实践智慧,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培养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融合 教学改课 机械电子工程 教学改革 组织管理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时代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洁 孙见君 +1 位作者 李佳 於秋萍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4年第10期43-47,共5页
工程教育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翻转式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该方法的学习,找出其优点并应用到"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上,综合利用课内外其他教学环节,在课余时间通过... 工程教育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翻转式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该方法的学习,找出其优点并应用到"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上,综合利用课内外其他教学环节,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和学生充分交流。离心机、超声浸提系统、离心风机等多个教学案例充分说明该方法的使用能够使课程内涵更深入,外延更广泛。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翻转式课堂 工程教育 过程流体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仿生研究概况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立新 高雅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09-317,共9页
工程仿生研究在农业机械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昆虫脱附减阻规律与食虫植物捕食现象的研究逐步形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程仿生技术。本文从仿生农业机械脱附减阻及致灾农业昆虫滑移捕集滑板仿生制备的研究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 工程仿生研究在农业机械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昆虫脱附减阻规律与食虫植物捕食现象的研究逐步形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程仿生技术。本文从仿生农业机械脱附减阻及致灾农业昆虫滑移捕集滑板仿生制备的研究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典型动植物非光滑表面形态结构对生理功能特性的表现规律与机理,阐述了工程仿生学在农业耕种机械及虫害机械化捕集防治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工程仿生领域潜在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 农业机械 脱附降阻 猪笼草叶笼滑移区 昆虫滑移捕集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树峰 张广玲 +3 位作者 吕钊钦 李光提 李玉道 束钰 《现代农机》 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
针对目前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并以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过程为例,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以期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研究设计的新视角,并为农业机械研究设计提供... 针对目前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并以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过程为例,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以期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研究设计的新视角,并为农业机械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农业机械 设计方法 薯类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智能冷却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尹静 刘永进 +1 位作者 郭新民 孟建 《山东内燃机》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 ,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 ,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 ,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 ,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并且系统还具有低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冷却系统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海荣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18期239-240,共2页
流体机械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为满足本专业毕业要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建立科学的课程持续改进机制,推... 流体机械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为满足本专业毕业要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建立科学的课程持续改进机制,推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保障了课程的持续改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流体机械 教学改革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旱作农业机械工程图形管理系统
7
作者 张征 杨青 +2 位作者 曹洪龙 丁文浩 毛小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为了管理大量的旱作农业机械工程图纸,借助企业的Intranet, 开发了一个综合的Web版管理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系统利用Whip控件和ASP技术,解决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工程图形浏览问题。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图形管理系统 WEB技术 Intranet 机械工程图纸 企业信息化 ASP技术 WHIP 图形浏览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冷却系统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选型设计
8
作者 杨文霞 郭新民 +2 位作者 孙运柱 夏尚飞 孙新年 《内燃机》 2008年第1期18-19,22,共3页
分析了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静、动态性能,建立了位置调节型直动式比例溢流阀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传递函数性能分析及数值模拟确定阀体的性能参数,并将设计的的新型冷却系统在ZL12型装载机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选型... 分析了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静、动态性能,建立了位置调节型直动式比例溢流阀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传递函数性能分析及数值模拟确定阀体的性能参数,并将设计的的新型冷却系统在ZL12型装载机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选型使风扇启动时冷却系统水温降低2.1℃,风扇停止时水温提高3.7℃,油耗降低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电液比例溢流阀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发动机及液压系统的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建 郭新民 +1 位作者 傅旭光 刘永进 《山东内燃机》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工程机械电液混和驱动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软件设计、硬件设计等。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冷却系统 单片机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机械能否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空间外溢?——基于农机跨区服务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园园 薛彩霞 +2 位作者 柴朝卿 李卫 姚顺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农机跨区服务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净碳汇的空间外溢。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揭示保护性耕作机械及其净碳汇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 农机跨区服务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净碳汇的空间外溢。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揭示保护性耕作机械及其净碳汇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机械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及其净碳汇在2000—2020年期间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52%和7.42%,两者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区域集聚特征。2)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通过跨区服务能够显著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实现空间外溢。具体表现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周边省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机械的跨区作业。3)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时间、地形、粮食作物主产区而异。具体来说,其空间溢出效应在2004—2009年间和2010—2013年间显著为正,并呈增加趋势;在平原地区,其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在丘陵山区则为负;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水稻主产区更明显,免耕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小麦主产区相对突出,而秸秆还田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基本无差异。为此,本研究提出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搭建农机服务信息化平台和提高保护性耕作农机装备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跨区服务 保护性耕作 净碳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采收机械与分选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吉朋 汪亚东 周宏平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丰富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油茶的种植和产量逐年提高,传统的人工作业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的采收、分选等是油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丰富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油茶的种植和产量逐年提高,传统的人工作业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的采收、分选等是油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高油茶采收和果壳籽粒分选的机械化、智能化可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对油茶产业良性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油茶的基本生物特性和国内种植现状;其次,分别对油茶果的采收方法,如人工采摘、半机械化采摘、机械化采摘、智能化采摘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同时对油茶果果壳籽粒分选方法,包括机械分选、机器视觉分选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油茶果常用采收方法以及油茶果果壳籽粒分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再次,总结了油茶果采收及果壳籽粒分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现阶段我国油茶果机械化采收和油茶果果壳籽粒分选的总体发展情况及需要解决问题的方向。系统介绍了油茶果采摘机械采收和油茶果分选装备及关键技术,可为油茶果采摘及分选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采收机械 智能化采摘 分选机械 机器视觉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实施及考核方式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 李曰阳 +2 位作者 宋卫海 林小亮 王可洲 《时代汽车》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专业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起到立德树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如何在专业课堂中加入思政元素,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的把握至关重要。本文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为例,将知识点及相关思政案例相结合,并给出了相... 在专业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起到立德树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如何在专业课堂中加入思政元素,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的把握至关重要。本文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为例,将知识点及相关思政案例相结合,并给出了相关的考核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教学探索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梳刷式枸杞采收机械结构设计与建模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彦武 韩长杰 +1 位作者 郭俊先 马俊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92-196,221,共6页
设计了一种以柔性回转梳刷式采收为工作原理的骑跨式枸杞采收机械,该机械主要由采摘装置、收集装置、传动结构、行走装置、机架等部分组成,理论上可一次性实现枸杞的摘落、低损收集、清选等功能。运用SolidWorks 2022软件完成了三维建模... 设计了一种以柔性回转梳刷式采收为工作原理的骑跨式枸杞采收机械,该机械主要由采摘装置、收集装置、传动结构、行走装置、机架等部分组成,理论上可一次性实现枸杞的摘落、低损收集、清选等功能。运用SolidWorks 2022软件完成了三维建模,Ansys Workbench 2022软件对核心构件——梳刷组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机架的最大应力为58.79 MPa,小于材料的最大强度极限,最大应变量约0.0003 mm,满足材料强度要求。自由模态分析结果发现,前3阶模态固有频率几乎为0,表现为刚体模态,从第4阶开始表现为弹性模态,前10阶模态的频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最高频率约9.4700 Hz,与机器频率相差较大,验证了整机结构方案和选材设计的合理性。该采收机械的设计可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低损伤枸杞机械化采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采收 三维建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成像的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方法
14
作者 刘婷玉 李哲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9-264,共6页
为保证机械零件质量和使用寿命,需全面完成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因此,提出基于激光扫描成像的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方法。图像采集模块主要以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为核心,完成机械零件成像;利用差分算法和分辨率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重构采... 为保证机械零件质量和使用寿命,需全面完成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因此,提出基于激光扫描成像的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方法。图像采集模块主要以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为核心,完成机械零件成像;利用差分算法和分辨率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重构采集的图像;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激光图像中的机械零件加工缺陷条纹特征值,将提取结果输入支持向量机中,识别机械零件加工缺陷。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最高为97%,识别误差最低为1%,识别效率最快为3 s,可有效处理图像中噪声点、提升图像清晰度,实现机械零件加工缺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成像 机械零件 加工缺陷识别 图像重构 缺陷条纹特征 差分处理 曝光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电子工艺实训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时慧喆 孟小源 +1 位作者 颜子瀚 王雪梅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2期416-419,共4页
阐述工程实训教学中电子工艺实训所面临的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分析基于STC89C51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工艺实训的方案设计、具体执行、以及可预期的实训效果。学生经过实践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关键词 单片机 STC89C51 电子工艺实训 工程实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BOPPPS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16
作者 张丽丽 陈肖妹 张会荣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8期111-113,共3页
文章针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课程特点,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等角度,探讨了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参与度,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 OBE理念 BOPPPS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姿态感知的综放支架主动控顶空间研究
17
作者 曾庆良 雷小万 +3 位作者 孟昭胜 万丽荣 班新亮 胡雨龙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5-660,共16页
综放支架是综放采场关键支护与主动放煤装置,其主动触支顶煤行为可有效引导顶煤智能有序破碎。为开展支架主动扰控顶煤理论及相关研究,明确综放支架对顶煤的主动触支工作空间,提出一种综放支架各部件相对空间姿态及绝对空间位姿动态感... 综放支架是综放采场关键支护与主动放煤装置,其主动触支顶煤行为可有效引导顶煤智能有序破碎。为开展支架主动扰控顶煤理论及相关研究,明确综放支架对顶煤的主动触支工作空间,提出一种综放支架各部件相对空间姿态及绝对空间位姿动态感知方法,以期提升综放支架对顶煤碎放过程可控性。首先,借助Denavit-Hartenberg(D-H)方法建立了综放支架空间姿态数学模型,分析得到支架顶梁和放煤机构在各关节节点坐标系与本体坐标系下坐标,明确了综放支架各关键部件之间的相对姿态及运动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放工作面全局感知模型并求解得到了支架的绝对空间位姿数据,获得了工作面顶板、底板倾角对综放支架空间支护姿态影响。其次,提出并计算了综放支架顶梁触支空间和放煤机构支护空间分布模型,获得了综放支架对顶煤的主动调控范围,同时使用初值优选的Levenberg-Marquardt(L-M)优化算法探究支架主动触顶姿态的调控方法与立柱的有效驱动行程。最后,搭建了支架姿态数据采集系统,依托山东省菏泽市赵楼煤矿7303综放工作面获取了支架运动过程中真实空间姿态参数数据,对比理论解算数据与传感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空间位姿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解算的顶梁姿态与传感器测量结果重合率达98.26%,为进一步提高支架的空间位姿感知技术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综放开采 综放支架 触支空间 顶煤调控 触顶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的填充度与孔隙率对蓄热腔蓄热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蒋静智 杨奇 +2 位作者 朱海荣 崔海亭 宋庆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以多孔介质泡沫铜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Fluent中的凝固/熔化模型,相变材料的密度采用Boussinesq假设,多孔介质区选择non-equilibrium模式,对三维长方体蓄热腔内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的... 以多孔介质泡沫铜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Fluent中的凝固/熔化模型,相变材料的密度采用Boussinesq假设,多孔介质区选择non-equilibrium模式,对三维长方体蓄热腔内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的填充度和孔隙率对相变蓄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隙率不变时,同一时刻多孔介质填充度越高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大、蓄热率越快、多孔介质区域温度传递越快,但Nu越小,同时,随着多孔介质填充度的增加,蓄热量逐渐越小。当填充度不变时,在蓄热初期,孔隙率越小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高、温度传递越快、蓄热量越大、蓄热率越快、Nu越小;在蓄热中后期,孔隙率越小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小、温度传递越慢、蓄热量越大、蓄热率越快、Nu越大。在该文数值模拟范围内,长方体蓄热腔的最优多孔介质泡沫铜填充度为1,孔隙率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填充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研制
19
作者 张翀 詹洋 +4 位作者 张志伟 贾皓 王译那 郭迎庆 卢泓方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进行了实地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0~1.5 MPa,压力灵敏度为1.68μm/MPa,线性度为0.998,实现了地浸生产井水位参数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 地浸采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线激光雷达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
20
作者 李秋洁 王诗瑶 黄政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引导车辆沿圆弧导航路径实施地头转向。导航电控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首先读取单线LiDAR实时采集的果园数据,从中提取圆弧导航路径并计算导航偏差;然后采用纯追踪算法求取车辆目标角速度,将其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控制车辆按照目标角速度转向。实验在株行距5 m×5 m的核桃园进行,在车速0.2 m/s、初始横向偏差±25和±50 cm、航向偏差±10°和±25°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在地头转向结束后将横向偏差控制在±9 cm以内、航向偏差控制在±5°以内。本研究方法是对基于单线LiDAR的果园车辆导航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削弱土地不平整和车辆初始偏差给地头导航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头导航 果园车辆 单线激光雷达 路径提取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