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化学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设计
1
作者 方程 张少峰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南京化学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从建造环境出发,营造了一个舒适、高效的办公空间,同时也促使了场地新秩序的生成。
关键词 建造环境 内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建筑立面设计——以上海海烟物流中心设计为例
2
作者 张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本文以具体实例谈一谈工业建筑立面设计的几种重要元素。
关键词 发展 屋顶 立面材质 色彩 辅助用房 门窗 室外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厂涂装车间工艺设计探讨
3
作者 吴孝园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2,29+4,共5页
以下列几方面探讨了机械工厂涂装车间的工艺设计问题:工艺设计(包括漆前处理、涂漆和烘干),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原则,机械化输送设备,节能途径和三废治理。
关键词 工艺设计 涂装车间 三废治理 喷漆室 节能途径 除油 车间设备 悬挂输送机 酸溶液 废水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奋勇 杨晓斌 刘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5,共5页
通过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测定了不同桩型及桩间土上的应力 ,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及破坏模式。通过与邻近的桩间土及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对混合桩型复合地基中各类桩及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及其... 通过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测定了不同桩型及桩间土上的应力 ,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及破坏模式。通过与邻近的桩间土及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对混合桩型复合地基中各类桩及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素混凝土桩 水泥土桩 混合桩型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忠实 邓军 +3 位作者 翟裕生 杨立强 王喜臣 孟庆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深部金品位变化规律与构造间关系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难点。采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对硫化物、硅和金分别进行迁移、富集层次性研究, 表明矿体与矿体、矿床与矿床垂向间距约是水平间距的12 ~15 倍, 金品位在不同层次间呈贫富... 深部金品位变化规律与构造间关系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难点。采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对硫化物、硅和金分别进行迁移、富集层次性研究, 表明矿体与矿体、矿床与矿床垂向间距约是水平间距的12 ~15 倍, 金品位在不同层次间呈贫富交替变化。该认识在激电法基础上进行成矿定位预测已初见成效。此外, 从构造增热、构造变异、构造流体、构造降压和构造耦合5 个方面对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层次性的构造机制进行探讨, 指出构造机制与矿质来源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迁移富集层次 模拟实验 构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桥梁综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海庆 刘文龙 +1 位作者 殷银章 陈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5,共4页
采用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评估桥梁状态,存在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桥梁结构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估,建立桥梁的安全性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运用不确定型权重判断矩阵和区间相离度概念,建立桥梁状态综合评估的单... 采用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评估桥梁状态,存在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桥梁结构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估,建立桥梁的安全性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运用不确定型权重判断矩阵和区间相离度概念,建立桥梁状态综合评估的单目标模型,求解区间权重的最优值,利用等级隶属度函数得出桥梁的评估等级。并通过实例证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桥梁状态综合评估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综合评估 模型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设备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宏 袁浩东 +2 位作者 张帅伟 侯亚丁 赵营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论研究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时振动能量与振动疲劳寿命之间关系,然后用ANSYS/FE-SAFE软件对简支梁进行横向弯曲振动疲劳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振动能量越大,振动疲劳寿命越短,反之亦然,因此可以用振动能量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对... 论研究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时振动能量与振动疲劳寿命之间关系,然后用ANSYS/FE-SAFE软件对简支梁进行横向弯曲振动疲劳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振动能量越大,振动疲劳寿命越短,反之亦然,因此可以用振动能量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对于测得的速度信号,可通过时域或频域积分的方法求得位移进而得到振动能量,也可以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各频率下的幅值从而求得振动能量,后者更加方便准确。最后使用健康度定量描述设备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 疲劳寿命 ANSYS FE-SAFE 状态评价 健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计变量情况下圆柱筒结构疲劳断裂寿命的灵敏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雪玲 张伟 +2 位作者 刘咏 白江华 于英霞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首先提出了疲劳寿命的各因素灵敏梯度和灵敏度因子计算新方法,接着对确定性设计变量情况下的圆柱筒结构和含不确定性随机变量情况下的圆柱筒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了灵敏性分析,得到了在影响耐压厚壁筒概率疲劳断裂寿命的诸多因素中,材料... 首先提出了疲劳寿命的各因素灵敏梯度和灵敏度因子计算新方法,接着对确定性设计变量情况下的圆柱筒结构和含不确定性随机变量情况下的圆柱筒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了灵敏性分析,得到了在影响耐压厚壁筒概率疲劳断裂寿命的诸多因素中,材料特性常数c,n的总影响比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得多,c,n的精确性是计算或评估厚壁筒结构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所得结果对圆柱筒结构的设计、制造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筒 疲劳 断裂 灵敏性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记录强度包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银峰 陈顺 李旭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4-138,共5页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许多强震记录的时程呈现出双平稳段特性,其与断层的多次破裂和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有关。为更精确地描述此类地震动的能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具有双平稳段的分段函数强度包线模型,并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模型...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许多强震记录的时程呈现出双平稳段特性,其与断层的多次破裂和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有关。为更精确地描述此类地震动的能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具有双平稳段的分段函数强度包线模型,并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模型参数。通过回归分析,对具有双平稳段的强震记录进行识别并对强度包线参数的衰减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具有双平稳段强震记录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地震 地面运动 强度包线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盛煤矿岩移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荣明 李大勇 张伟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对沈阳矿务局沈南矿区林盛煤矿、红菱煤矿岩移观测资料的分析 ,对林盛、红菱煤矿提出新的建 (构 )筑物煤柱留设参数和岩层移动参数 ,这样可缩小建 (构 )筑物永久煤柱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林盛煤矿 岩移观测 岩移参数 永久煤柱 回收煤炭资料 煤柱留设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刚 刘宗耀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8,共9页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二氧化碳(IL-CO2)两相体系及IL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利用CO2从ILs回收溶质、从有机溶剂中分离IL、IL-CO2体系的高压相行为I、Ls在CO2相的溶度和IL-SCCO2体系分子水平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压力、温度、阴离子的性...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二氧化碳(IL-CO2)两相体系及IL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利用CO2从ILs回收溶质、从有机溶剂中分离IL、IL-CO2体系的高压相行为I、Ls在CO2相的溶度和IL-SCCO2体系分子水平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压力、温度、阴离子的性质和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对CO2溶度的影响,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两相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超临界CO2 两相体系 溶度 高压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试验间工程设计中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结实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分析了柴油机试验间在试验过程产生的发热量和主要有害物的成分 ,验证了柴油机试验间通风量计算应以消除余热作为主要依据 ,并根据大气环境保护的要求 。
关键词 柴油机试验间 工程设计 柴油机试验 发热量 氮氧化物 排气污染 通风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
13
作者 刘奋勇 杨晓斌 刘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混合桩 复合地基 土应力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振生 任承钦 +2 位作者 涂敏 曾阳 王华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利用自制实验台,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对叉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换热器两侧空气的流量比、流量大小对换热器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影响趋势在干工况与湿工况下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换热器中两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发... 利用自制实验台,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对叉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换热器两侧空气的流量比、流量大小对换热器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影响趋势在干工况与湿工况下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换热器中两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干工况下,换热器的摩擦阻力系数大于按层流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值,层流向湍流过渡的雷诺数为1200左右;喷水情况下二次空气侧的阻力系数远大于干工况下的阻力系数,约为干工况下的2.5到3倍之间。分析结果可以对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间接蒸发冷却 板式换热器 阻力特性 换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固定化利用CO2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姚淑梅 王晓刚 +1 位作者 张辉 刘宗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0-647,共8页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离子液体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阐述了CO2在离子液体中高溶度机制,对CO2在离子液体中吸收的原子力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评述分析了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或助剂或催化剂,在有机反应、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支撑液膜中...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离子液体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阐述了CO2在离子液体中高溶度机制,对CO2在离子液体中吸收的原子力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评述分析了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或助剂或催化剂,在有机反应、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支撑液膜中固定化利用CO2时,与传统吸收剂和没有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并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固定化利用 溶度 模拟 支撑离子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导流条的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振生 任承钦 +2 位作者 曾阳 涂敏 王华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一台加有正弦型波纹导流条的板式换热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阻力的实验结果大于层流的理论计算结果;随着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的增加,干工况的换热器效能降低,湿工况的换热器效能增加。导流条的应用增加... 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一台加有正弦型波纹导流条的板式换热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阻力的实验结果大于层流的理论计算结果;随着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的增加,干工况的换热器效能降低,湿工况的换热器效能增加。导流条的应用增加了流动阻力,对换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因扰动而强化换热,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导流条波谷处的固定漩涡而阻碍换热。由于壁面非均匀润湿的原因,湿工况的换热器效能不增反降,因此提高换热器润湿率是提高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 板式换热器 换热效率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土墙设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伟翔 宋卫国 +2 位作者 石伟南 巩亮生 姜晨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以多年的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地球引力场理论,对挡土墙确切的工作机理作出了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解释,指出挡土墙底部与接触岩土体间的摩擦力是挡土墙稳定的关键,给出了挡土墙设计的基础公式和工程实例。
关键词 挡土墙 工作机理 设计 计算方法 引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片斜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戈北京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5,共4页
分析了柱片斜撑与托梁及水平撑不发生干涉的条件,以斜撑形心线在垂直方向投影长为设计变量,以斜撑布置后柱片上部所留空档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分析了目标函数的特点及两类解存在的条件,采用数值迭代法简化约束... 分析了柱片斜撑与托梁及水平撑不发生干涉的条件,以斜撑形心线在垂直方向投影长为设计变量,以斜撑布置后柱片上部所留空档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分析了目标函数的特点及两类解存在的条件,采用数值迭代法简化约束函数。与试凑法相比,优化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仓库 货架系统 仓库 柱片 设计 立柱 托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和变速箱的现代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建新 徐顺利 +1 位作者 杨建玺 谢建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995年第5期14-19,共6页
着重介绍了齿轮和变速箱等的几种现代设计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使齿轮设计、制造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词 齿轮 有限元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CP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边汉亮 吉培瑞 +2 位作者 王俊岭 张旭钢 徐向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79-2788,共10页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分别对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进行酸液浸泡、冻融试验和雨淋试验,探讨了EICP修复锌、铅污染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分别对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进行酸液浸泡、冻融试验和雨淋试验,探讨了EICP修复锌、铅污染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酸液条件下,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离子浸出量随p H值降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降低,可交换态含量逐渐增加,且硫酸环境下的稳定性大于硝酸环境下的稳定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中可交换态离子浸出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减少;在大雨条件下,Zn^(2+)、Pb^(2+)主要在前20 min内进行释放,并由上往下迁移;经EICP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在酸液、冻融循环和雨淋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铅污染土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 酸液浸泡 冻融试验 雨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