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2催化氢化制清洁能源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柒 丁红蕾 +2 位作者 郭得通 潘卫国 杜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28-3443,共16页
CO2的过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采用CO2氢化技术在实现CO2减排的同时又可生成高价值的产物,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CO2氢化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综合探讨多种催化技术的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将较为新型的CO2氢化技... CO2的过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采用CO2氢化技术在实现CO2减排的同时又可生成高价值的产物,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CO2氢化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综合探讨多种催化技术的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将较为新型的CO2氢化技术大致分为光催化、电催化、生物催化以及等离子体催化4种。主要从催化剂的角度,对以上4种新型CO2氢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并简要介绍了其反应机理。同时,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4种氢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对CO2氢化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氢化 光催化 电催化 生物催化 等离子体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杰 丁红蕾 +3 位作者 潘卫国 张凯 马骏驰 张子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0-60,共11页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能源消费的增加,甲苯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现有甲苯处理方法中,催化氧化技术无疑是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作为催化反应核心的催化剂,其性能尤为重要。贵金属催化剂虽然拥有活性优势,但烧结、毒化带...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能源消费的增加,甲苯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现有甲苯处理方法中,催化氧化技术无疑是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作为催化反应核心的催化剂,其性能尤为重要。贵金属催化剂虽然拥有活性优势,但烧结、毒化带来的活性下降以及高昂的价格阻碍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二氧化锰(MnO_(2))由于其高催化活性、热稳定性、价格低廉、易于合成以及多种晶体形态可用的特点,近年来在甲苯催化氧化领域备受关注。但单一MnO_(2)的催化活性很难令人满意,对其改性优化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MnO_(2)的晶体结构、表面特性和特定晶面等结构特点对甲苯催化效率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通过掺杂、复合以及负载等改性手段提升MnO_(2)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并阐述了甲苯在MnO_(2)上的催化氧化机理,对制备用于催化甲苯的新型MnO_(2)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 催化甲苯 催化机理 影响因素 改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断裂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缪克基 刘建峰 +5 位作者 尹阳阳 王婷 刘川槐 袁斌霞 潘卫国 尹诗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2,共7页
综述了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和Ⅳ型裂纹的形成、扩展及蠕变断裂机制,重点分析了该类焊接接头薄弱位置的蠕变断裂行为,总结了铁素体钢热影响区发生蠕变断裂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提高焊接接头蠕变性... 综述了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和Ⅳ型裂纹的形成、扩展及蠕变断裂机制,重点分析了该类焊接接头薄弱位置的蠕变断裂行为,总结了铁素体钢热影响区发生蠕变断裂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提高焊接接头蠕变性能的相关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焊接接头 Ⅳ型裂纹 蠕变断裂机制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储热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蒯子函 闫霆 +2 位作者 吴韶飞 周宇翔 潘卫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01-310,共10页
相变储热技术是解决热量在时空上分配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研制高性能的复合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硬脂醇(stearyl alcohol, SAL)等有机PCM目前主要存在热导率偏低以及循环稳定性较差等... 相变储热技术是解决热量在时空上分配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研制高性能的复合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硬脂醇(stearyl alcohol, SAL)等有机PCM目前主要存在热导率偏低以及循环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而限制了实际应用。以SAL作为PCM,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 EG)为高导热多孔基质,采用吸附定形工艺制备了16种SAL/EG复合PCMs[EG含量为7%、14%、21%、28%(质量);样品密度为700kg/m^(3)、800kg/m^(3)、900kg/m^(3)、1000kg/m^(3)]。对复合PCMs样品的微观结构、储热能力、导热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充放热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SAL完全填充于EG的多孔网络。当样品密度为900kg/m^(3),EG质量分数为28%的水平热导率最高,其值为28.58W/(m·K),相比于纯SAL[0.38W/(m·K)]提高了74倍,该值大约是相对应垂直热导率[5.99W/(m·K)]的4.8倍。另外在构建的充放热性能试验台上研究了样品中心位置的储/放热性能,结果显示样品密度为900kg/m3,EG质量分数为28%的样品充放热速率最大,固-液潜热吸热和放热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53min和20min。与此同时验证了样品的导热性能和熔化-凝固特性,说明SAL/EG复合PCMs具有稳定可靠的储/放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醇 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 导热性能 储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各向异性十六酸/膨胀石墨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韶飞 闫霆 +1 位作者 蒯子函 潘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86-4193,共8页
以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HA)作为基材,添加硫化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EG)作为高导热支撑材料,采用改进的熔融共混⁃凝固定形法制备了高定形精度的HA/EG复合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样品。对不同参数的复合定形P... 以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HA)作为基材,添加硫化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EG)作为高导热支撑材料,采用改进的熔融共混⁃凝固定形法制备了高定形精度的HA/EG复合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样品。对不同参数的复合定形PCMs的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考察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官能团分布和结晶相以及不同质量分数的EG和样品密度对定形PCMs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A与EG均匀混合,且随着HA质量分数和样品密度的增大,两相结合的饱满度提高;HA与EG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仅通过物理作用将HA吸附至EG的多孔结构;纯HA和EG质量分数为30%的定形PCMs的熔融焓分别为275.35 kJ/kg和193.01 kJ/kg,熔点分别为59.53℃和61.08℃。当EG的质量分数为30%且样品密度为900 kg/m3时,HA/EG定形PCMs的水平热导率高达38.42 W/(m·K),相比于纯HA(0.162 W/(m·K))提高了约236倍;而其垂直热导率仅为2.68 W/(m·K),还不及水平热导率的1/14,表现出较高的各向异性。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EG的质量分数为24%和30%的各样品的泄漏量极小,其泄漏量低于0.85%,均未出现明显的泄漏,表现出良好的储/放热循环稳定性。HA/EG定形PCM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潜热储存材料,在太阳能热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酸 膨胀石墨 定形相变材料 各向异性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光催化还原CO_(2)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中伟 郭瑞堂 +2 位作者 秦阳 郭德宇 潘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058-21070,共13页
人类依靠化石燃料来加速现代社会的发展,但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例如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众多CO_(2)减排的技术中,光催化... 人类依靠化石燃料来加速现代社会的发展,但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例如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众多CO_(2)减排的技术中,光催化还原CO_(2)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_(2)含量,而且还能通过太阳能将CO_(2)光催化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也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是具有周期性网状结构的三维多孔材料,由无机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组成。MOF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节的结构、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这些优点使其在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中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应用前景令人看好。目前,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的MOFs材料主要包括单一MOFs光催化剂与基于MOFs的复合光催化剂两类。文章列举了具体实例来说明MOF基光催化材料在还原二氧化碳中的优势和独特性以及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改进方法。本文归纳了近年来MOF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还原CO_(2)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提高MOF基光催化剂(MOFs功能化、半导体/MOFs、光敏剂/MOFs、贵金属/MOFs)用于CO_(2)还原性能的合理方法,探讨了基于MOFs的光催化剂用于CO_(2)还原的挑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金属有机框架 光催化还原 复合材料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转化反应催化剂的常规和冷等离子体制备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丁红蕾 邱凯娜 +3 位作者 潘卫国 周柒 杜威 穆啸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57-4367,共11页
催化剂作为CO_(2)转化利用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常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虽然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散度和粒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制备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制备方法,表现出卓越的... 催化剂作为CO_(2)转化利用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常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虽然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散度和粒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制备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制备方法,表现出卓越的潜力。为此首先从催化剂制备方法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常规制备方法在CO_(2)转化领域中的优缺点与应用。其次,着重介绍了冷等离子体制备法的研究现状。相较于常规制备法,等离子体制备法可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粒径更小、分散度和比表面积更高的催化剂,并且催化剂与等离子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CO_(2)的转化率。此外,还展望了等离子体法制备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转化 催化剂 制备 常规法 冷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醇/Co_(3)O_(4)/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凯 闫霆 +3 位作者 蒯子函 赵永明 李国栋 潘卫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08-1812,1818,共6页
以硬脂醇(SAL)作为相变材料、Co_(3)O_(4)/膨胀石墨(EG)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压制成型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PCMs)SAL/Co_(3)O_(4)/EG-P。EG的添加用于改善PCM的导热性能,同时采用ZIF-67煅烧后得到的Co_(3)O_(4)对其进行了化学... 以硬脂醇(SAL)作为相变材料、Co_(3)O_(4)/膨胀石墨(EG)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压制成型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PCMs)SAL/Co_(3)O_(4)/EG-P。EG的添加用于改善PCM的导热性能,同时采用ZIF-67煅烧后得到的Co_(3)O_(4)对其进行了化学改性。采用SEM对Co_(3)O_(4)/EG-P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_(3)O_(4)/EG具有三维耦合网络和分级多孔结构,EG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结构的坍塌和团聚。采用SEM、DSC和红外成像仪对复合PCMs的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_(3)O_(4)和EG的质量比从1∶1到1∶8,复合PCMs的导热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当m(Co_(3)O_(4))∶m(EG)=1∶8时,复合PCMs的熔化温度为51.26℃,潜热为191.63J/g,热导率大约是纯SAL[0.248W/(m·K)]的47.5倍。而红外成像结果则验证了复合PCMs的瞬态温度变化与其热导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 硬脂醇 金属有机框架 膨胀石墨 热导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溶液中不同微观结构的Fe-N/C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稳定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昇 宁锴 +3 位作者 袁斌霞 潘卫国 尹诗斌 刘建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3-958,I0006-I0008,共9页
Fe-N/C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发高效、可持续使用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仍存在很多的难以攻克的问题。为了揭示纳米结构与电化学活性的关系,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高电化学活... Fe-N/C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发高效、可持续使用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仍存在很多的难以攻克的问题。为了揭示纳米结构与电化学活性的关系,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Fe-Nx位点和被氮掺杂的碳纳米管包裹的Fe/Fe3C纳米晶体两种具有氧还原反应电化学活性的纳米结构。尽管不含贵金属铂,本研究合成的Fe-N/C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仍显示出较高的ORR活性,半波电势为0.86 V(vs RHE),质量活性为18.84 A/g(0.77 V(vs RHE),极限电流密度为–4.3 mA·cm–2。同时,电子转移数为3.7(0.2 V(vs RHE),说明Fe-N/C催化剂中4电子ORR反应的比例较高。石墨烯包覆的金属Fe/Fe3C纳米晶生长N-CNTs后,材料的导电性有所提高,并且Fe-Nx活性位点在Fe/Fe3C纳米颗粒表面分布均匀,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本研究为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继续深入研究以及广泛应用于商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催化剂 纳米材料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碳钢大气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悦彤 丁红蕾 +3 位作者 邱凯娜 马骏驰 张凯 潘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77-383,共7页
大气腐蚀是船用碳钢最常见的腐蚀形式之一,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威胁舰船安全。因此,对船用碳钢大气腐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船用碳钢在远洋(Cl^(-))、酸性(SO_(2))和沿海(Cl^(-)、SO_(2))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本... 大气腐蚀是船用碳钢最常见的腐蚀形式之一,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威胁舰船安全。因此,对船用碳钢大气腐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船用碳钢在远洋(Cl^(-))、酸性(SO_(2))和沿海(Cl^(-)、SO_(2))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本文基于Q235钢梳理了船用碳钢的大气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碳钢在三种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特点、锈层形貌和腐蚀产物;同时,系统性归纳总结了大气腐蚀的试验方法和分析方法;最后,对涂层防护机理和失效问题进行了综述,为舰船在典型地区大气腐蚀行为的预测和防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船用碳钢 腐蚀机理 涂层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低负载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婷 刘建峰 +1 位作者 潘卫国 尹诗斌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综述近年来PEMFC阴极低负载铂(Pt)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保证催化活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降低Pt含量的低负载Pt催化剂主要包括:核壳Pt基催化剂、Pt-M合金催化剂、不同形态碳载体Pt基催化剂和其他结构催化剂等。揭示不同催化剂通过提高Pt... 综述近年来PEMFC阴极低负载铂(Pt)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保证催化活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降低Pt含量的低负载Pt催化剂主要包括:核壳Pt基催化剂、Pt-M合金催化剂、不同形态碳载体Pt基催化剂和其他结构催化剂等。揭示不同催化剂通过提高Pt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利用金属与Pt的协同作用以及碳载体对Pt的分散作用等提高Pt利用率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PEMFC) 低负载铂(Pt) 催化剂 催化活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磨煤机组合下的墙式对冲燃煤锅炉炉内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云天 李道林 潘卫国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了研究亚临界墙式对冲燃煤锅炉变燃烧器组合工况下的炉内燃烧特性,建立了锅炉炉膛的研究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 MW亚临界对冲燃煤锅炉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锅炉变燃烧器工况下对炉膛温度场和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亚临界墙式对冲燃煤锅炉变燃烧器组合工况下的炉内燃烧特性,建立了锅炉炉膛的研究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 MW亚临界对冲燃煤锅炉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锅炉变燃烧器工况下对炉膛温度场和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用前墙上层燃烧器比停用后墙上层燃烧器的炉膛出口温度稍高;停用上层燃烧器比停用下层燃烧器更有利于煤粉燃尽和降低排放量;以上模拟分析为以后的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锅炉 数值模拟 磨煤机组合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手风琴状棕榈酸/MXene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良晨 闫霆 +2 位作者 王凯 汤鑫 潘卫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4-1271,1318,共9页
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或碳氮化物(MXene)为支撑骨架,以棕榈酸(PA)为相变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MXene复合材料(PA/MXene),并对不同Mxene质量分数的PA/MXene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纯PA相比,MXene质量分数... 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或碳氮化物(MXene)为支撑骨架,以棕榈酸(PA)为相变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MXene复合材料(PA/MXene),并对不同Mxene质量分数的PA/MXene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纯PA相比,MXene质量分数为20%的PA/MXene(记为PA/MXene-20%)吸光范围从200.0~263.2 nm拓展到200.0~679.3 nm,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3%,导热能力可增加200.0%,光热转换效率达到84.5%,可实现太阳能光热转换、热能储存的一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储存 相变材料 棕榈酸 热储存特性 光热转换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二氧化锰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杰 丁红蕾 +4 位作者 潘卫国 邱凯娜 张凯 马骏驰 张子沂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58-10068,共11页
由于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甲醛(HCHO)成为主要的室内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都有着巨大的危害,因此近年来HCHO的催化氧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二氧化锰(MnO_(2))因其多种价态、较强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有效地将HCHO降解为无害的CO_(2)... 由于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甲醛(HCHO)成为主要的室内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都有着巨大的危害,因此近年来HCHO的催化氧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二氧化锰(MnO_(2))因其多种价态、较强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有效地将HCHO降解为无害的CO_(2)和H_(2)O。综述了MnO_(2)的基础构成以及针对降解HCHO性能的关键结构和参数的研究进展,如晶体形态、暴露晶面、表面缺陷和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最后系统阐述了MnO_(2)氧化HCHO的反应机理并展望了MnO_(2)材料未来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希望为综合环境应用中合理设计和制备高效MnO_(2)材料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 催化氧化 甲醛 催化机理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阴极Pt基合金催化剂高效利用的进展
15
作者 马俊杰 刘航成 +1 位作者 陶泽宇 刘建峰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7-470,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常用的催化材料是贵金属铂(Pt)。相较于纯Pt催化剂,金属、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掺杂都可在保证活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按Pt基合金催化剂掺杂元素的种类划分,从合成方法、结构设计与分析、催化活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常用的催化材料是贵金属铂(Pt)。相较于纯Pt催化剂,金属、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掺杂都可在保证活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按Pt基合金催化剂掺杂元素的种类划分,从合成方法、结构设计与分析、催化活性、稳定性等方面,综述近几年Pt基合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Pt基合金催化剂的高效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合金 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煤粉耦合废旧轮胎胶粉燃烧特性及热效率研究
16
作者 潘丹露 潘卫国 +2 位作者 姜未汀 黄阳 王文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了燃煤锅炉煤粉有效地耦合废旧轮胎胶粉进行燃烧,利用废旧轮胎的能量,将废旧轮胎胶粉、煤粉以及两者不同比例混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其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并结合600 MW燃煤电站锅炉初步计算了其热效率。结果表明:胶粉的燃烧过... 为了燃煤锅炉煤粉有效地耦合废旧轮胎胶粉进行燃烧,利用废旧轮胎的能量,将废旧轮胎胶粉、煤粉以及两者不同比例混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其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并结合600 MW燃煤电站锅炉初步计算了其热效率。结果表明:胶粉的燃烧过程不同于煤粉,其主要包括大量挥发分的析出、燃烧以及固定碳燃烧,而后者则主要受固定碳的燃烧影响;高增温速度下,胶粉燃烧趋向高温区,燃尽时间变短;混合物燃烧特性受混合比例的影响较大,混合物中胶粉含量的增加,混合物燃烧特性逐渐向胶粉的燃烧特性过渡;混合物的燃烧过程可描述为2个一阶反应;胶粉的燃烧特性可媲美高品质煤粉,在低品质煤粉中掺入胶粉有利于其燃烧特性的改善及锅炉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 煤粉 混合物 燃烧特性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