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特 王荣喜 高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发,采用预测误差和分类准确度来选取关键聚类参数邻域半径和邻域最小样本点数,避免了人工确定聚类参数的主观性,且参数选择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实现了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的有效识别。通过某风场中风电机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异常数据被剔除的前提下,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数据,异常识别效果好于现有的k-dist图法和基于k-平均最近邻算法的改进算法(KANN-DBSCAN)。该研究可为开展风电机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数据识别 空间聚类 风速-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涛 刘志刚 +2 位作者 邓忠文 陶龙 龚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2,共6页
为解决激光频率扫描干涉(FSI)测距系统随着目标距离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组量程扩增技术实现大尺寸绝对测距的精度补偿方法。采用参考光路光程可变递增的方法,建立了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 为解决激光频率扫描干涉(FSI)测距系统随着目标距离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组量程扩增技术实现大尺寸绝对测距的精度补偿方法。采用参考光路光程可变递增的方法,建立了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通过FSI原理实现了量程扩增部分光程差的自标定。对应不同测量目标,通过粗测和精确测量,实现了系统原点自标定、光纤通道切换和目标值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距离大于3 000mm后,光纤组量程扩增测距系统具有更高的绝对距离测量重复精度,在6 700mm目标位置的绝对距离重复精度比FSI测距系统的重复精度提高了2.4μm,并且在大尺寸测量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频率扫描干涉 光纤组量程扩增 原点自标定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激光经纬仪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红根 郭立杰 +5 位作者 杨晓慧 张欢 刘志刚 聂斌 董丰波 杨天豪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经纬仪三维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旋转激光经纬仪定位系统的空间定位结合激光经纬仪前方空间角度交会和GPS空间定位原理,实现并行测量多个光电传感器空间坐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激... 研究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经纬仪三维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旋转激光经纬仪定位系统的空间定位结合激光经纬仪前方空间角度交会和GPS空间定位原理,实现并行测量多个光电传感器空间坐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通过三个光电传感器坐标确定激光测头的空间测量位姿,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现场测量便携式三维扫描系统。研制的组合式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对多个物体进行扫描获取物体表面特征点云数据,得到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激光经纬仪网络 组合式三维激光扫描 现场标定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被引量:76
4
作者 苏秦 张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5,共9页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过程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5
作者 谭超 魏正英 +2 位作者 胡福胜 李本强 韩志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4-2292,共9页
应用流体控制方程、传热传质方程、粒子输运方程、Maxwell电磁场方程建立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普通等离子喷枪内外的流场特性.计算中考虑等离子气体的电离与复合反应,以及非局域热平衡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三维模型分析气流中粉末... 应用流体控制方程、传热传质方程、粒子输运方程、Maxwell电磁场方程建立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普通等离子喷枪内外的流场特性.计算中考虑等离子气体的电离与复合反应,以及非局域热平衡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三维模型分析气流中粉末颗粒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并与DPV2000诊断系统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对误差小于10%.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的速度和温度在喷涂距离70~90mm范围内同时达到最大,可选择此范围为最佳喷涂距离.颗粒的加热加速行为研究为其最终的沉积和扁平化奠定了基础,对工艺参数优化和喷枪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数值计算 颗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下)——实验探索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万芹 梅雪松 王文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优势,如"冷"加工、突破衍射极限的低微米及纳米量级的加工等。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中的三个经典模型,包括孔径和阈值关系模型、多脉冲累积模型和单脉冲烧蚀深度模型。简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实验研究现状,并给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脉冲激光 微孔加工 经典模型 实验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状态监控的单级备件库存系统补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维娜 孙林岩 +1 位作者 张盛浩 王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225,共9页
本文研究一个周期性订货的多设备同备件库存系统,将备件库存策略与设备状态监控相结合,讨论了存在设备状态监控情形下的备件库存策略。针对设备状态自然腐蚀过程和人为修复过程的复合过程,运用一个新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设备需求... 本文研究一个周期性订货的多设备同备件库存系统,将备件库存策略与设备状态监控相结合,讨论了存在设备状态监控情形下的备件库存策略。针对设备状态自然腐蚀过程和人为修复过程的复合过程,运用一个新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设备需求概率进行刻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静态订货模型和状态监控下的动态订货模型的最优订货策略。通过对比以上两种订货策略优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启发式订货策略:基于关键状态的订货策略模型。该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对全部设备实行动态监控的信息成本,且成本节省优于静态订货策略,对于企业的现实问题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策略 状态监控 马尔科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材料增材制造 被引量:5
8
作者 霍存宝 田小永 +1 位作者 南洋 李涤尘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41-48,共8页
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率、高比表面积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催化剂载体、建筑材料等领域。多孔陶瓷的传统成型技术难以满足对多孔陶瓷个性化、结构复杂化、快速制造化、多级孔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 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率、高比表面积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催化剂载体、建筑材料等领域。多孔陶瓷的传统成型技术难以满足对多孔陶瓷个性化、结构复杂化、快速制造化、多级孔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可以无需模具快速制造复杂结构多孔陶瓷零件。本文综述了粉末床熔融、粘结剂喷射、材料挤出工艺应用于多孔陶瓷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制备多级孔陶瓷的最新进展及其在陶瓷催化剂载体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3D打印 催化剂载体 粉末床熔融 粘结剂喷射 直写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LED不间断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晓宁 王鸿麟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9期55-56,共2页
为了确保地下照明具有节电、高亮度、长寿命和不间断性,采用由直流电源供电的半导体照明灯(LED)。简要介绍了普通应急照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LED灯的优点和地铁应急照明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还分析了地铁LED灯驱动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系... 为了确保地下照明具有节电、高亮度、长寿命和不间断性,采用由直流电源供电的半导体照明灯(LED)。简要介绍了普通应急照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LED灯的优点和地铁应急照明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还分析了地铁LED灯驱动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系统可靠性。采用LED灯后,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维修费用,同时也确保了照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照明 直流电源/应急照明 半导体照明灯 冗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旋切法加工高质量微小孔工艺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段文强 王恪典 +3 位作者 董霞 梅雪松 王文君 凡正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激光微小孔加工中微小孔几何形貌和孔壁重铸层这2个影响微小孔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大功率Nd:YAG毫秒脉冲激光器,分别在304不锈钢和DZ445定向结晶镍基合金上进行孔加工实验,主要研究了激光旋切法加工微小孔的工艺特点,对旋切法... 针对激光微小孔加工中微小孔几何形貌和孔壁重铸层这2个影响微小孔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大功率Nd:YAG毫秒脉冲激光器,分别在304不锈钢和DZ445定向结晶镍基合金上进行孔加工实验,主要研究了激光旋切法加工微小孔的工艺特点,对旋切法所涉及的3个关键参数(旋切路径、旋切速度、旋切圈数)对孔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显示:边缘起点的旋切路径易导致孔缘出现缺口,而圆心起点的旋切路径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旋切速度和旋切圈数对孔壁重铸层厚度影响显著,重铸层厚度随着旋切速度的降低和旋切圈数的增加而减小,其机理在于,孔壁重铸层在旋切过程中会因激光的重复照射再次发生熔化,并在气化压力与辅助气压等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黏滞力发生质量迁移,进而从孔出口排出,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铸层的厚度与质量迁移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孔 旋切法 重铸层 旋切路径 旋切速度 旋切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管廊GIL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亮 张高爽 +2 位作者 龙艳 高建民 李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7-184,共8页
为研究管廊绝缘气体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的热特性影响因素,考虑外壳的电感效应和阻抗的温度效应,提出了含外部空气域GIL热特性的三维气热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针对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利用该方法... 为研究管廊绝缘气体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的热特性影响因素,考虑外壳的电感效应和阻抗的温度效应,提出了含外部空气域GIL热特性的三维气热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针对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利用该方法研究空气流速、负载电流、环境温度、绝缘气体压强、表面辐射率5个因素对该GIL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空气流速低于10 m/s时,增大空气流速可有效降低GIL温度,但随着空气流速的继续增大,降温效果下降;负载电流增加会导致GIL温度的急剧升高,且导体温升>外壳,两者之间温差将增大;GIL温度与环境温度呈线性比例关系,而导体与外壳温差随环境温度的升高略有减小;绝缘气体压强在0.5 MPa时,增大气体压强有利于导体散热,但外壳温度变化<0.5℃;增大外壳内表面或导体外表面的辐射率都将使导体温度降低,但外壳温度不变,同时导体温度对导体外表面的辐射率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管廊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热特性 有限元模型 气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光频扫描干涉测距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忠文 刘志刚 +2 位作者 陶龙 吕涛 令锋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09,共6页
针对光频调谐器件压电陶瓷的形变滞后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二次曲线过渡的激光器驱动信号波形的修正方法。利用布里-帕罗干涉仪测得的光频率扫描时间,建立了激光器扫频驱动过程的传递函数模型,采用最小二乘峰值检测法... 针对光频调谐器件压电陶瓷的形变滞后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二次曲线过渡的激光器驱动信号波形的修正方法。利用布里-帕罗干涉仪测得的光频率扫描时间,建立了激光器扫频驱动过程的传递函数模型,采用最小二乘峰值检测法来识别干涉信号的波峰,通过建立的激光器扫频驱动控制传递函数模型,对激光器光频率非线性输出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扫频驱动信号波形修正方法可消除干涉信号转折处的波形畸变,而相位测量、激光器输出的补偿方法可将测量系统的重复精度、定位精度提高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信号 相位测量 非线性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弗德卡曼阶比跟踪的转子起停车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温广瑞 江铖 +1 位作者 李杨 廖与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传统起停车过程分析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瞬时幅值及相位会损失瞬变信息的不足,用弗德卡曼阶比跟踪原理(Vold-Kalman Filter Based Order Tracking,VKF-OT)结合全息谱原理,提出新的转子起停车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由转子起停车瞬态... 针对传统起停车过程分析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瞬时幅值及相位会损失瞬变信息的不足,用弗德卡曼阶比跟踪原理(Vold-Kalman Filter Based Order Tracking,VKF-OT)结合全息谱原理,提出新的转子起停车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由转子起停车瞬态响应数据中提取随转速变化的阶比分量,通过各阶分量复包络直接求幅值、相位,能克服傅里叶变换的平均效应,保留转子振动瞬变信息;通过VKF-OT集成转子截面振动信息,结合全息谱理论绘制阶比全息瀑布图,提取转子起停车状态的故障特征,并用于起停车瞬态动平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转子典型故障特征、降低转子系统一阶临界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起停车 Vold—Kalman阶比跟踪 全息瀑布图 故障特征提取 瞬态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送粉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颗粒飞行状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超 魏正英 +3 位作者 魏培 刘伯林 付丽倩 韩志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7,共7页
针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飞行颗粒与气流相互作用过程难以从实验获得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以内送粉形式加入的原料颗粒的飞行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并利用SprayWatch-2i仪对飞行颗粒进行在线监测.计算得到了粒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针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飞行颗粒与气流相互作用过程难以从实验获得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以内送粉形式加入的原料颗粒的飞行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并利用SprayWatch-2i仪对飞行颗粒进行在线监测.计算得到了粒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以及撞击基体前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发现颗粒在喷涂距离为80~i00 mm的速度和温度最大,这与实验收集到的此范围内单个颗粒的形态相符,可选择此范围为最佳喷涂距离.通过分析韦伯数以及小直径颗粒的速度分布得出,在内送粉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在喷枪内部和近出口位置会发生破碎细化和雾化,这与实验观测的结果一致.该计算及分析结果可为颗粒在射流中的传热传质研究提供参考,为获得高质量涂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内送粉 颗粒 超音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红外目标探测亮度的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易亚星 姚梅 +1 位作者 吴军辉 乐开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中就红外目标探测实验中,目标辐射亮度随作用距离增加而增强的现象提出问题。以红外探测亮度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LOWTRAN,对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亮度、路径辐射亮度、路径透过率、距离和有效作用面积等影响红外目标... 文中就红外目标探测实验中,目标辐射亮度随作用距离增加而增强的现象提出问题。以红外探测亮度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LOWTRAN,对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亮度、路径辐射亮度、路径透过率、距离和有效作用面积等影响红外目标探测亮度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背景辐射亮度增加在所有影响探测亮度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使得目标辐射亮度增加。通过文中的分析,合理解释了实验现象,对于设计红外探测系统、跟踪系统的目标提取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告警 大气辐射 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颗粒加热熔化与细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超 魏正英 +2 位作者 魏培 刘伯林 韩志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0-936,共7页
针对超声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撞击基体前熔化状态未知的问题,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单个颗粒在超声速气流中的加热熔化过程,并对颗粒的破碎细化行为进行了探究。计算考虑颗粒内部相变后,得到不同时刻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合理,通... 针对超声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撞击基体前熔化状态未知的问题,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单个颗粒在超声速气流中的加热熔化过程,并对颗粒的破碎细化行为进行了探究。计算考虑颗粒内部相变后,得到不同时刻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得到了颗粒熔化界面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其在0.35ms时完全熔化,这与实验分析结果相符。熔融颗粒在进入到高温高速等离子体射流中粒径会迅速减小,统计得到100mm处小于5μm的颗粒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了50%,与实验收集粒子的粒度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等离子喷涂 颗粒 熔化状态 破碎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剂量分布对低能电子束分层固化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新明 段玉岗 +2 位作者 张静静 张小辉 李涤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89,共6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制造成本,研究了预浸带双面辐射分层固化复合材料的最小电子束能量值,以及双面辐射剂量分布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验结果表明,125keV低能电子束双面辐射可以获得较好的穿透性,并且辐射固...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制造成本,研究了预浸带双面辐射分层固化复合材料的最小电子束能量值,以及双面辐射剂量分布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验结果表明,125keV低能电子束双面辐射可以获得较好的穿透性,并且辐射固化比较均匀,是能够实现复合材料分层制造的最小电子束能量值。相对于双面等剂量辐射固化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61.7MPa,双面不等剂量辐射固化复合材料层合板的ILSS达到66.3MPa,提高幅度为7.5%。光学显微镜及SEM分析与DSC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分布导致的层间键合树脂基体活性官能团数量,是造成双面等剂量与双面不等剂量辐射复合材料层合板ILSS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自动铺带 低能电子束 辐射方式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I微压印模板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容 蒋庄德 +2 位作者 刘俊明 周志涛 张英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微纳米压印技术作为代替传统光刻的一种新兴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在直接加工微器件如微流体、微生物器件,特别是在微平面光学器件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采用微压印法直接加工聚合物微平面光学器件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和研究... 微纳米压印技术作为代替传统光刻的一种新兴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在直接加工微器件如微流体、微生物器件,特别是在微平面光学器件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采用微压印法直接加工聚合物微平面光学器件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课题。该文首先讨论并选取了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研究了聚合物多模干涉(MMI)耦合器器件的微压印模板的设计和加工,讨论了压印模板材料的影响。根据典型基于MMI聚合物分光器件模板的设计实例,由聚合物的光学性能和分光要求,设计出模板的几何尺寸,通过微细加工工艺加工出模板,并给出了初步的热压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印 模板 多模干涉(MMI)耦合器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芯片切割加工品质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素平 小森雅晴 +3 位作者 赵宇 植山知树 广恒辉夫 梅雪松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在对日本一些著名半导体生产企业实际生产中所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企业生产规范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组芯片切割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切割实验,对所提出的检测项目及要求逐项... 在对日本一些著名半导体生产企业实际生产中所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企业生产规范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组芯片切割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切割实验,对所提出的检测项目及要求逐项进行了检测。明确了在正常切割条件下各项指标出现不合格品可能性的大小,证明了所提出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对于控制芯片切割品质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芯片切割加工品质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高速切割机的设计和切割工艺的制定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芯片 切割 加工品质 评价方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飞行高度和速度对红外探测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亚星 姚梅 +1 位作者 吴军辉 乐开端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0,20,共5页
首先定义了一个描述目标被探测的难易程度(隐蔽度)的物理量——可测度。分析了目标飞行高度和速度变化对目标红外波段可测度的影响,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影响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结果表明,目标飞行马赫数每提高0.5,探测距... 首先定义了一个描述目标被探测的难易程度(隐蔽度)的物理量——可测度。分析了目标飞行高度和速度变化对目标红外波段可测度的影响,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影响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结果表明,目标飞行马赫数每提高0.5,探测距离就能增加大约5 km;目标在8 km以下时,其可测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在8~10 km高度时目标的可测度值达到最大;高度超过10 km后,其可测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告警 目标探测 可测度 红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