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郭晶 高明 宋月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问题,在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构建“一三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一贯穿、三融合、四路径”的培养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一贯穿),借助省一流专业及国家和省级各类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三融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提升师资水平,加强质量反馈”为路径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工农深度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农业类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教育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令峰 郭晶 高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97-98,共2页
在新一轮的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推动下,如何改变涉农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社会适应性低、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与工程技术发展脱节等存在问题。更新教学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高农业工程类大学生... 在新一轮的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推动下,如何改变涉农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社会适应性低、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与工程技术发展脱节等存在问题。更新教学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高农业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机械电子工程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倩 王公仆 +3 位作者 张万枝 胡良龙 张婷婷 穆桂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2,共7页
机械化种植是甘薯高效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实现甘薯机械化种植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甘薯主产区分布特点和甘薯种植农艺要求,分析国内外甘薯起垄、移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甘薯链... 机械化种植是甘薯高效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实现甘薯机械化种植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甘薯主产区分布特点和甘薯种植农艺要求,分析国内外甘薯起垄、移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甘薯链(带)夹式、多连杆式、挠性圆盘式等移栽机构工作特点、研究重点及应用领域。结合现代化农业背景和甘薯产业生产发展要求,指出当前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面临移栽机械化水平低、关键技术创新不足、符合甘薯种植农艺要求的成熟适用机型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展适于甘薯移栽的多样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展甘薯移栽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等建议,以期为甘薯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植机械化 种植农艺 种植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ERS和深度学习的玉露香梨机械损伤早期检测方法
4
作者 许德芳 关洪浦 +2 位作者 赵华民 张淑娟 赵艳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2-1718,共7页
玉露香梨因其果肉酥脆、汁多香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机械损伤,若未及时检测,将导致果实内部腐烂,进而影响整批果实新鲜度并造成经济损失。鉴于传统肉眼检测方法难以快速、精准识别早期损伤,提出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 玉露香梨因其果肉酥脆、汁多香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机械损伤,若未及时检测,将导致果实内部腐烂,进而影响整批果实新鲜度并造成经济损失。鉴于传统肉眼检测方法难以快速、精准识别早期损伤,提出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合深度学习模型的检测方法,探明玉露香梨在机械损伤早期发生阶段中的拉曼光学特性变化规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早期损伤阶段的光谱特征,进行玉露香梨早期机械损伤检测。具体研究内容(1)构筑高灵敏SERS银溶胶纳米基底结合拉曼光谱仪获取不同损伤阶段的玉露香梨表面SERS光谱数据;(2)采用S-G平滑和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进行原始光谱的预处理,消除荧光噪声和基线漂移;(3)利用数据增强技术扩展训练数据,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特征并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进行玉露香梨机械损伤的早期检测。结果表明,模型在准确率、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等多个指标均达到100%,同时梨果损伤部位蛋白质的拉曼特征峰由1607 cm^(-1)向1589 cm^(-1)发生了偏移。研究表明SERS结合深度学习在玉露香梨机械损伤早期检测中较强的判别能力,为果品损伤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开发高灵敏性的水果品质检测传感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玉露香梨 深度学习 早期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关键切割部件研究现状及趋势
5
作者 刘继峰 宋月鹏 高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研究现状与趋势,分别总结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机...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研究现状与趋势,分别总结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机械的关键切割部件可靠性低、作业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成为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卡脖子”技术难题。分别从关键切割部件材料研究与应用、结构及工作参数优化设计及切割过程仿真模拟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学者在关键切割部件材料研究与应用、结构及工作参数优化设计及切割过程仿真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当前关键切割部件研究的突破与局限,提出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关键切割部件对饲草料高效率切割、低功耗切割、低损伤切割的三方面研究趋势,对提高国产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产品质量,突破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瓶颈,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 关键切割部件 高效率切割 低功耗切割 低损伤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10-MHSA的“三北”工程内蒙古地区植树位点精准检测研究
6
作者 谢纪元 张东彦 +3 位作者 牛圳 程涛 苑峰 刘亚玲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目的/意义]为解决无人机平台下“三北”工程内蒙古地区植树位点(树坑)受复杂背景(灌木、杂草群、裸露沙土、起伏地形等)影响,容易出现树坑漏检错检问题,构建了一种针对该场景下的小目标检测模型——YOLOv10-MHSA(You Only Look Once ve... [目的/意义]为解决无人机平台下“三北”工程内蒙古地区植树位点(树坑)受复杂背景(灌木、杂草群、裸露沙土、起伏地形等)影响,容易出现树坑漏检错检问题,构建了一种针对该场景下的小目标检测模型——YOLOv10-MHSA(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10-Multi-head Self-Attention)。[方法]以YOLOv10为基准模型,采用分层特征增强策略,通过跨层信息补偿提升小目标语义表征的完整性,提高其对小目标特征描述的准确性;引入可变卷积核AKConv(Adaptive Kernel Convolution),使模型更精确地聚焦输入图像的特征;构建融合特征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SA以实现考虑复杂环境因素的有效特征获取;引入Focal-EIOU Loss(Focal Efficien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Loss)替代原有CIOU Loss(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Loss)作为边界框的回归损失,构建非线性优化策略,在保证训练稳定性的同时实现边界框参数的精确计算;最后,选择影响精准识别效果最大的两个因素,通过设计多尺度空间分布与光照强度梯度变化的对比实验,系统性验证了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泛化性与鲁棒性。[结果和讨论]提出的模型YOLOv10-MHSA在实验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精度和检测准确率分别达96.1%和92.1%,相比原模型分别提高4.1%和5.1%,可满足无人机对“三北”工程内蒙古地区植树位点(树坑)进行实时识别的精度和速度要求。[结论]YOLOv10-MHSA模型通过引入动态特征增强模块,在维持原有检测效率的基础上,成功解决了复杂场景中植树位点小目标特征易湮没的检测瓶颈,这为无人机平台下“三北”工程内蒙古地区植树位点的遥感精准、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树位点 复杂背景 无人机 小目标检测 YOLOv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农业机械电子图纸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青 曹洪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7,共5页
以旱作农业机械为例,研制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电子图纸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图纸资源,具有图纸存档的添加、更新、删除、检索以及DWF格式矢量图纸的Web浏览等功能.系统可根据装配图纸内在层次关系进行浏览,也可在一套... 以旱作农业机械为例,研制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电子图纸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图纸资源,具有图纸存档的添加、更新、删除、检索以及DWF格式矢量图纸的Web浏览等功能.系统可根据装配图纸内在层次关系进行浏览,也可在一套图纸内进行快速定位浏览及综合检索浏览,以满足不同机械同类机构电子图纸的检索与比较.系统还集成开发了技术论坛、产品发布、咨询留言等模块,以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交流、发展和信息化.在局域网上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满足可转化为DWF格式各类电子图纸的管理及信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电子图纸 信息管理系统 图纸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18
8
作者 叶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论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通过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实验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创新 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建设高水平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房海蓉 洪建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4,155,共4页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密切联合,建设了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内外结合的实践平台,构建了多层次、...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密切联合,建设了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内外结合的实践平台,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多样化的学生科研训练模式和实验中心开放运行管理机制,为机电大类相关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建设内容 实践能力 机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树峰 张广玲 +3 位作者 吕钊钦 李光提 李玉道 束钰 《现代农机》 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
针对目前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并以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过程为例,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以期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研究设计的新视角,并为农业机械研究设计提供... 针对目前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并以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过程为例,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以期构建薯类农业机械研究设计的新视角,并为农业机械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农业机械 设计方法 薯类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农业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树峰 张广玲 +3 位作者 吕钊钦 李光提 李玉道 束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40-41,共2页
根据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原理进行农业机械设计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设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系统工程原理分析了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并确定了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根据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原理进行农业机械设计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设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系统工程原理分析了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环境、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并确定了农业机械系统设计的规律和方法,最终设计了包含了农业机械设计环境、农业机械产品设计需求、农业机械产品系统设计、农业机械系统细化分解、现有设计方法及反馈验证六部分组成的农业机械系统设计方法,从而为农业机械系统设计和研究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农业机械 设计方法 机械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旱作农业机械工程图形管理系统
12
作者 张征 杨青 +2 位作者 曹洪龙 丁文浩 毛小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为了管理大量的旱作农业机械工程图纸,借助企业的Intranet, 开发了一个综合的Web版管理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系统利用Whip控件和ASP技术,解决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工程图形浏览问题。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图形管理系统 WEB技术 Intranet 机械工程图纸 企业信息化 ASP技术 WHIP 图形浏览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s的水稻种植机械作业质量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双喜 张玮平 +3 位作者 胡宪亮 王刘西航 宋占华 王金星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61-70,共10页
稻田中秧苗与稻种规范化精准识别检测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作业质量检测的前提,为解决水稻种植图像识别研究过程中存在稻田背景复杂、机械运行速度快、形态特征难以提取等造成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s的轻量化质量... 稻田中秧苗与稻种规范化精准识别检测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作业质量检测的前提,为解决水稻种植图像识别研究过程中存在稻田背景复杂、机械运行速度快、形态特征难以提取等造成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s的轻量化质量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由井关PZ60型水稻插秧机的研制而成的稻田种植质量检测装置,搭建作业质量检测图像采集平台,拍摄获得作业质量的图像构成ImageSets数据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质量检测评价指标。随后通过引入轻量化GhostNet模块,减少网络模型的运行参数量;同时为了提升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性能,将CPCA注意力模块引入到检测算法中,有效地增强对水稻作业质量的特征提取,抑制稻田复杂的背景信息,准确获得作业图像的关键特征,对秧苗与稻种这种数量多、体积小的目标的检测效果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次,将YOLO v8s模型中的CIoU损失函数替换为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具有更快更好的收敛速度与定位效果,实现作业质量的精确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 v8s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2.41%,精确率为92.11%,召回率为92.04%;与YOLO v5s、YOLO v7、YOLO v8s、Faster R-CNN网络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7.91、7.71、4.28、1.03个百分点。改进后模型检测速度与内存占用量分别为88 f/s、19.2 MB,与YOLO v8s模型相比分别减少12.8%、10.7%,经种植环境测试能够检测出作业质量是否合格,能够实现质量检测的作用。改进YOLO v8s网络模型对稻田作业质量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识别能力,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水稻种植质量检测方面有显著成效,可为水稻种植机械化质量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质量检测 机械作业 YOLO v8 漂秧漏秧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形势下中国工程机械出口贸易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中永 师帅兵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中国的工程机械出口贸易额占据着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和利用外资方面入手,提出... 中国的工程机械出口贸易额占据着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和利用外资方面入手,提出提高中国工程机械出口贸易额的措施。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调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退税和调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方向,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贸易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出口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柔性驱动关节的串并混联仿生机械臂
15
作者 张秀丽 孙国康 +2 位作者 周洪淼 刘颖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1,共8页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腕部3个并联自由度组成,采用电机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构成柔性驱动关节,通过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机构等效原理实现串并混联机械臂的位姿解耦.其次,基于Kinect人体运动捕捉的在线轨迹示教方法,针对驱动关节中SEA柔性环节带来的位置精度降低、易抖动等问题,设计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前馈重力补偿算法.最后,针对SoftArm-6样机设计轨迹跟随、示教抓取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oftArm-6在轨迹跟随任务中的偏差小于1.5%,抓取成功率达98%,显著提升了操作精度和环境适应性.该设计为协作机器人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混联机构 柔性关节 运动控制 重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机械能否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空间外溢?——基于农机跨区服务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园园 薛彩霞 +2 位作者 柴朝卿 李卫 姚顺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农机跨区服务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净碳汇的空间外溢。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揭示保护性耕作机械及其净碳汇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 农机跨区服务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净碳汇的空间外溢。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揭示保护性耕作机械及其净碳汇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机械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及其净碳汇在2000—2020年期间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52%和7.42%,两者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区域集聚特征。2)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通过跨区服务能够显著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实现空间外溢。具体表现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周边省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机械的跨区作业。3)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时间、地形、粮食作物主产区而异。具体来说,其空间溢出效应在2004—2009年间和2010—2013年间显著为正,并呈增加趋势;在平原地区,其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在丘陵山区则为负;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水稻主产区更明显,免耕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小麦主产区相对突出,而秸秆还田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基本无差异。为此,本研究提出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搭建农机服务信息化平台和提高保护性耕作农机装备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跨区服务 保护性耕作 净碳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底盘智能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帆 滕利 +3 位作者 孙宜田 孙永佳 蒋振晗 侯加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7,共10页
农机底盘技术是智能农机装备的关键技术,也是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技术。欧美农场化、集约化的种植场景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的先天优势使美西方在智能农机领域领先于我国,我国农机底盘的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不足、舒适性差以及安全系... 农机底盘技术是智能农机装备的关键技术,也是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技术。欧美农场化、集约化的种植场景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的先天优势使美西方在智能农机领域领先于我国,我国农机底盘的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不足、舒适性差以及安全系数低。为此,从智能驱动、高适应性行走和自主作业三个方面对未来农业机械底盘智能化发展的方向进行思考和展望。着重归纳液压提升、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可变轮距、线控转向以及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在农业机械底盘上应用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实际应用情况阐述农机底盘各系统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最后根据国内外农机底盘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的差距,从强化电液压技术与E-CVT的研发与升级、推动多向行走与线控转向技术的落地、实现智能化控制与无人作业等方面为未来智能农机底盘研究设计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底盘 智能化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梳刷式枸杞采收机械结构设计与建模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彦武 韩长杰 +1 位作者 郭俊先 马俊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92-196,221,共6页
设计了一种以柔性回转梳刷式采收为工作原理的骑跨式枸杞采收机械,该机械主要由采摘装置、收集装置、传动结构、行走装置、机架等部分组成,理论上可一次性实现枸杞的摘落、低损收集、清选等功能。运用SolidWorks 2022软件完成了三维建模... 设计了一种以柔性回转梳刷式采收为工作原理的骑跨式枸杞采收机械,该机械主要由采摘装置、收集装置、传动结构、行走装置、机架等部分组成,理论上可一次性实现枸杞的摘落、低损收集、清选等功能。运用SolidWorks 2022软件完成了三维建模,Ansys Workbench 2022软件对核心构件——梳刷组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机架的最大应力为58.79 MPa,小于材料的最大强度极限,最大应变量约0.0003 mm,满足材料强度要求。自由模态分析结果发现,前3阶模态固有频率几乎为0,表现为刚体模态,从第4阶开始表现为弹性模态,前10阶模态的频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最高频率约9.4700 Hz,与机器频率相差较大,验证了整机结构方案和选材设计的合理性。该采收机械的设计可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低损伤枸杞机械化采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采收 三维建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李群表述
19
作者 董玫君 周焕银 房鹏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72-5881,共10页
D-H参数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机械手运动建模及分析中,但其所描述的运动都是围绕着x轴和z轴,而不能反映出y轴的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旋量理论的方法,用旋量来表述出将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并进一步分析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 D-H参数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机械手运动建模及分析中,但其所描述的运动都是围绕着x轴和z轴,而不能反映出y轴的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旋量理论的方法,用旋量来表述出将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并进一步分析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较于传统的D-H法计算运动学正解,旋量理论是从整体上对机械臂的运动进行表述,且不需要中间参考系,几何意义清晰。利用Paden-Kahan子问题分析肘机械臂的逆运动学问题,计算出其运动学逆解,并利用旋量理论和李群-李代数,通过Newton-Euler法建立了高效的递归动力学模型。最后对于用旋量理论求出的肘机械臂运动学逆解进行仿真验证,并计算出其工作空间,结果表明用旋量理论的方法更加简洁、精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量理论 机械臂 运动学 动力学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在铁路货车上的工程应用
20
作者 邵文东 赵尚超 +3 位作者 李强 裴宪军 马巧艳 李向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I0009,I0010,共10页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讨结构应变法的使用条件.最后,将虚拟台架与结构应力变结合开展了快捷货车的低周疲劳寿命分析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方法及其计算程序,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在150 MPa以内时,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能够解决铁路货车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差值超过150 MPa后,随着结构应力的增加,误差也增加.该文的研究为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低周疲劳 结构应变法 虚拟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