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智能生化实验室的机器人感知、规划与控制技术
1
作者 张辉 李康 +4 位作者 刘立柱 陈波 樊叶心 江一鸣 王耀南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9-1921,共23页
生物制药在保障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在生化实验室中,随着新药制备流程日益复杂,机器人技术在高精度液体... 生物制药在保障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在生化实验室中,随着新药制备流程日益复杂,机器人技术在高精度液体处理、样品分析和实验自动化等关键操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机器人技术在环境感知、协同工作以及动态适应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近年来,深度学习、跨模态感知和大模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器人在复杂生化实验室场景中的应用前景愈加广阔.本文从智能生化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出发,重点探讨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任务与运动规划以及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随后,列举在智能生化实验室领域的国内外应用案例,深入分析机器人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现状.最后,总结智能生化实验室的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智能生化实验室 环境感知 多机器人系统 多机器人协同 多机器人控制 大语言模型 视觉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程浩 王耀南 +1 位作者 莫洋 朱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突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差距大、规模化量产难、商业化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在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突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差距大、规模化量产难、商业化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在介绍人形机器人主要细分领域与技术前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政策、技术、产业布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了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创新、定点示范、法律法规完善、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研究建议,鼓励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产业布局、建设人形机器人基础设施、实施示范性工程,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克服技术难题、完善产业生态、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提升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 大模型 具身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昊天 王耀南 +5 位作者 朴玄斌 陈文锐 江一鸣 贾林 肖旭 彭伟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7,共15页
加强国家工业制造能力、优化高端制造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以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核心要素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快速发展并成为工业制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本文全面梳理了智能制... 加强国家工业制造能力、优化高端制造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以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核心要素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快速发展并成为工业制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本文全面梳理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背景,包括智能视觉检测、高效磨抛、柔性精密装配、工件抓取转运在内的工业机器人作业类型,航空航天装备、海洋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代表性制造场景;从环境理解与状态感知、全尺寸三维检测等视觉感知,机器人多任务调度、复杂场景无干涉协同规划等决策规划,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机器人柔顺控制等运动控制以及灵巧机构设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相关共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论述了大范围动态场景理解、集群化作业、柔性作业、具身智能、网络化协同、数字孪生等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关内容可为深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精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培养转化新质生产力等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 机器人感知 多机器人规划 集群机器人协同 柔性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施多模态精细化机器人巡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辉 杜瑞 +2 位作者 钟杭 曹意宏 王耀南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共23页
电力设施巡检对于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始在电力巡检中广泛应用,在提高电力设施巡检效率和准确性、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促进... 电力设施巡检对于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始在电力巡检中广泛应用,在提高电力设施巡检效率和准确性、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促进电力智能化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电力巡检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和导航技术出发,重点介绍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自主导航等共性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以可见光红外双光融合、可见光图像和点云数据融合、声纹和可见光融合为例,阐述电力场景多模态数据融合方式.并进一步介绍电力部件精准分割和异物检测、线路点云杆塔倾斜检测、输电线路覆冰多模态检测和电力架空线路缺陷分析及台账异常检测等电力设施多模态机器人相关案例.最后探讨电力设施多模态精细化机器人巡检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施巡检 机器人 智能感知 多模态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装备集群机器人协同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综述
5
作者 冯运 童翊轩 +5 位作者 王耀南 唐永鹏 吴昊天 谭浩然 江一鸣 朴玄斌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3-1479,共17页
航空航天、海洋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大装备制造在引领经济发展与保障国防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制造模式依赖人工和专机设备,在灵活性与智能化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大型化、多品种的柔性制造需求.集群机器人利用生物集... 航空航天、海洋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大装备制造在引领经济发展与保障国防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制造模式依赖人工和专机设备,在灵活性与智能化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大型化、多品种的柔性制造需求.集群机器人利用生物集群的协作机制,能在复杂场景中不断拓展并优化执行能力,实现高效协同和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作为新兴制造技术,为集群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构建部署、虚拟调试、调度规划和协同控制提供集成方案和工具链支撑,能有效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本文介绍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并以自主研发的面向飞机壁板装配的集群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对于了解数字孪生在重大装备集群机器人协同制造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集群机器人 协同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装备制造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与运动规划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振国 毛建旭 +3 位作者 谭浩然 王耀南 张雪波 江一鸣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1,共21页
飞机蒙皮、船舶舱体、高铁车身等大型复杂部件高效高品质制造是航空航天、海洋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重大装备发展的根基.大型复杂部件具有尺寸超大、型面复杂等特点,传统的人工、单机制造面临着效率低、一致性差、空间有限等问题,多机... 飞机蒙皮、船舶舱体、高铁车身等大型复杂部件高效高品质制造是航空航天、海洋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重大装备发展的根基.大型复杂部件具有尺寸超大、型面复杂等特点,传统的人工、单机制造面临着效率低、一致性差、空间有限等问题,多机器人具有高鲁棒性、高效性等优点,为大型复杂部件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制造基础.任务分配与运动规划是多机器人制造系统的决策中枢,其性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考虑到重大装备部件制造任务分配与运动规划过程中任务工序多、冲突干涉多、精度需求高等挑战,本文首先对复杂环境下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与运动规划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然后阐述了目前主要的任务分配与运动规划方法,包括其在智能制造领域下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复杂场景下任务分配和运动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强化学习与混合优化算法等方法提出了解决思路;最后对重大装备大型复杂部件制造过程多机器人任务分配和动态规划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装备制造 多机器人 任务分配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智能制造应用 被引量:56
7
作者 王耀南 江一鸣 +5 位作者 姜娇 张辉 谭浩然 彭伟星 吴昊天 曾凯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4-513,共20页
智能机器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引领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开始加快机器人技术的战略部署.而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在深... 智能机器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引领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开始加快机器人技术的战略部署.而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智能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视角出发,重点阐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感知、点云配准、位姿估计、任务规划、多机协同、柔顺控制、视觉伺服等共性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以复杂曲面机器人三维测量、复杂部件机器人打磨、机器人力控智装配等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为例,阐述了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的应用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工程机械智能化无人工厂、无菌化机器人制药生产线等典型案例.最后探讨了智能制造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智能制造 视觉感知 智能控制 系统应用 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引领-战略驱动-五融并举”的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谭浩然 +4 位作者 王耀南 江未来 张辉 刘立成 张小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湖南大学提出的“价值引领–战略驱动–五融并举”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思政引领、文化引领和科学家精神引领为价值内核...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湖南大学提出的“价值引领–战略驱动–五融并举”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思政引领、文化引领和科学家精神引领为价值内核,以面向空天信息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融合世界科技前沿、集群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经济主战场、深空深海探测自主无人系统国家重大需求、高端医疗装备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等国家重大战略为驱动,构筑了以德智融合、科教融合、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为内涵的“五融并举”实施路径。通过推进实施该模式,学校在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领域 研究生教育 价值引领 战略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
9
作者 陈波 张辉 +2 位作者 江一鸣 钟杭 王耀南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0-902,共13页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在战场、灾难现场等复杂未知环境下的区域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首先将仿生神经网络(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BNN)和不同分辨率下的区域栅格地图结合,构建分层仿生神...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在战场、灾难现场等复杂未知环境下的区域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首先将仿生神经网络(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BNN)和不同分辨率下的区域栅格地图结合,构建分层仿生神经网络信息模型,其中包括区域搜索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search 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AS-BNN)和区域覆盖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coverage 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AC-BNN).机器人在任务区域内实时探测到的环境信息将转换为AS-BNN和AC-BNN中神经元的动态活性值.其次,在分层仿生神经网络信息模型基础上引入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框架,并设计多机器人分层协同决策机制.当机器人处于正常搜索状态时,基于AS-BNN进行搜索路径滚动优化决策;当机器人陷入局部最优状态时,则启用ACBNN引导机器人快速找到新的未搜索区域.最后,在复杂未知环境下进行多机器人区域搜索仿真实验,并与该领域内的3种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在复杂未知环境下引导多机器人系统高效地完成区域搜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环境 多机器人系统 区域搜索 仿生神经网络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莫洋 王耀南 +3 位作者 刘杰 缪志强 张鑫 江未来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3,共12页
智能机器人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并推进我国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助于产业优化升级并实现生产力跃升。本文阐述了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对于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居民美... 智能机器人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并推进我国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助于产业优化升级并实现生产力跃升。本文阐述了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对于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梳理了相关政策、技术、产业等的国际进展,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的基础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以多架构路线、技术方案比对的方式,论证了我国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发展路线,据此提出领域发展策略,形成面向2035的重点任务与发展路线图。研究建议,将智能机器人芯片自主可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顶层设计;设立智能机器人芯片重大科技专项,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出台激励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政策,牵引产业链升级;落实智能机器人芯片人才培养和发展措施,推动技术及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芯片技术 产业链 自主可控 发展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医药生产的智能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可 张辉 +3 位作者 曹意宏 易俊飞 袁小芳 王耀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81-1995,共15页
医药行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制药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智能机器人在医药生产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使得医药生产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也面临... 医药行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制药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智能机器人在医药生产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使得医药生产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鉴于此,综述了智能机器人在医药生产中的最新研究,首先对医药生产中常见的智能机器人以及其在应用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述,包括无菌制药机器人、灌装密封系统、质量检测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等。其次,针对面向医药生产的智能机器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对基于多源信息感知的控制、人机交互、柔性抓取、瓶口定位、质量检测、路径规划、任务调度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面向医药生产的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医药生产 配药制药 灌装密封 质量检测 智能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函数引导的无人机集群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耀南 华和安 +5 位作者 张辉 钟杭 樊叶心 梁鸿涛 常浩 方勇纯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5-916,共12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系统,提出一种性能函数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同时评估性能函数的示范经验与学习策略的探索动作,保证高效可靠的策略更新,实现无人机集群系统的高性能控制.首先,利用领航–跟随集群框架,将无人机集群的控制问题转... 针对无人机集群系统,提出一种性能函数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同时评估性能函数的示范经验与学习策略的探索动作,保证高效可靠的策略更新,实现无人机集群系统的高性能控制.首先,利用领航–跟随集群框架,将无人机集群的控制问题转化为领航-跟随框架下的跟踪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模型的跟踪控制方法,利用性能函数将集群编队误差约束在给定范围内,实现无人机集群的模型驱动控制.接下来,为解决复杂工况下性能函数极易失效难题,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和性能函数驱动方法结合,提出性能函数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利用性能函数的示范经验辅助训练强化学习网络,通过同时评估探索与示范动作,保证学习策略显著优于性能函数驱动控制方法,有效提高无人机编队控制精度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无人机集群的控制性能,实现兼顾鲁棒性与飞行精度的高性能集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深度强化学习 引导式学习 智能编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礼伟 王耀南 +2 位作者 谭浩然 方遒 李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共16页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工业互联网技术要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软硬件系统3个方面呈现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全貌;系统总结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应用,涵盖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于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与感知、面向智能制造的网络化多机协同控制、面向智能制造的多机协同调度规划;进一步研判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当前挑战和技术方向。可积极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云边端”协同、搭载国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自主可控的多机协同制造技术,同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驱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稳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自主可控 机器人 软硬件系统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相电流重构研究
14
作者 申永鹏 武克轩 +1 位作者 梁伟华 吴成中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172,共9页
针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方法中电流不可观测区和零点漂移误差问题,提出1种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通过对直流母线采样原理的分析,定义最短采样时间,... 针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方法中电流不可观测区和零点漂移误差问题,提出1种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通过对直流母线采样原理的分析,定义最短采样时间,用互补非零矢量代替零电压矢量,延长电流采样窗口,消除扇区边界不可观测区域;同时,揭示误差扩大效应的产生机理,采用互补非零矢量双采样对电流零点漂移进行检测和自校正,实现重构电流零点漂移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误差低于1.26%,相电流THD低于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传感器 相电流重构 零点漂移 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和激光SLAM发展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亮 罗洲 +1 位作者 何赟泽 陈永灿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共16页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在无人化装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实现室内或室外自主的定位建图任务。该文首先对视觉和激光SLAM基本框架进行介绍,详细阐述前端里程计、后端优化、回环检测以及地...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在无人化装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实现室内或室外自主的定位建图任务。该文首先对视觉和激光SLAM基本框架进行介绍,详细阐述前端里程计、后端优化、回环检测以及地图构建这四个模块的作用以及所采用的算法;在这之后梳理归纳视觉/激光SLAM发展历程中的经典算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在此之后优秀的改进方案;此外,列举当前SLAM技术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展示在自动驾驶、无人化装备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最后讨论SLAM系统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以及在未来应用中需要考虑的挑战和问题,包括多类型传感器融合、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以及跨学科合作的关键作用。通过对SLAM技术的全面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推动SL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深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相机 激光雷达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事件视觉传感器的古筝琴弦振动测量方法
16
作者 朱春霖 李当先 +1 位作者 余洪伟 江未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23-2530,共8页
古筝的音色高度依赖琴弦振动特性,而振动过程中的瞬态位移与基频又直接决定了琴弦的发声品质.现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易受运动模糊和数据处理困难的限制.事件相机凭借高时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低延迟等优势,其捕捉高频信号的能力更优... 古筝的音色高度依赖琴弦振动特性,而振动过程中的瞬态位移与基频又直接决定了琴弦的发声品质.现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易受运动模糊和数据处理困难的限制.事件相机凭借高时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低延迟等优势,其捕捉高频信号的能力更优越.琴弦振动产生的位移引起的光强度变化会触发事件,从而形成稀疏的琴弦振动事件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视觉传感器的古筝琴弦振动测量方法,利用事件相机实时捕获琴弦振动事件信息,得到琴弦的瞬态位移和基频信息.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测量准确、有效,而且可以提取振动的关键参数,可视化琴弦的振动过程,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古筝、吉他等弦乐器的制作、调音和音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事件信息 琴弦振动 驻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随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万琴 李智 +3 位作者 李伊康 葛柱 王耀南 吴迪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58-1572,共15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难以稳定跟随目标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X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随方法,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以及目标跟随三个部分.首先,以YOLOX网络为基础,在其框架下将主干网络采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2X,提高复杂...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难以稳定跟随目标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X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随方法,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以及目标跟随三个部分.首先,以YOLOX网络为基础,在其框架下将主干网络采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2X,提高复杂场景中目标检测的实时性.然后,通过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器获取目标跟踪状态并采用数据关联进行目标匹配,同时通过深度直方图判定目标发生遮挡后,采用深度概率信息约束及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进行匹配跟踪,确保机器人在遮挡情况下稳定跟踪目标.再采用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目标跟随算法,当跟踪目标丢失时,引入重识别特征主动搜寻目标实现目标跟随.最后,在公开数据集上与具有代表性的目标跟随方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实验,同时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了移动机器人目标跟随实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YOLOX 重识别 目标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采样和包围优化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彦杰 梁景林 +2 位作者 张智星 喻骁 王耀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8-915,共8页
批处理知情搜索树(batch informed trees,BIT*)作为一种先进的采样规划方法通常被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针对BIT*在初始路径获得后存在路径代价降低速度不快、规划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置采样和包围优化的BIT*(wra... 批处理知情搜索树(batch informed trees,BIT*)作为一种先进的采样规划方法通常被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针对BIT*在初始路径获得后存在路径代价降低速度不快、规划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置采样和包围优化的BIT*(wrapping-based biased BIT*,WB-BIT*)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批量采样进行节点和连接的扩展,在获得可行路径后,利用包围优化策略从目标点到起始点逐步使路径靠近至障碍物周围,快速减少现有可行路径的长度.同时,根据可行路径上的路径点计算启发式函数以构建偏置采样区域,结合偏置采样和知情集采样,在保证均匀性的前提下有效运用现有路径信息,提高方法的规划效率.最后,将所提出的WB-BIT*方法与主流采样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具备更高的规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批处理知情搜索树 路径优化 偏置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迪 肖衍 +2 位作者 沈学军 万琴 陈子涵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针对传统水果图像分类算法特征学习能力弱和细粒度特征信息表示不强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针对网络结构,在Res2Net的残差单元中引入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对各种尺寸的图像动态地生成... 针对传统水果图像分类算法特征学习能力弱和细粒度特征信息表示不强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针对网络结构,在Res2Net的残差单元中引入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对各种尺寸的图像动态地生成卷积核,利用meta-ACON激活函数优化ReLU激活函数,动态学习激活函数的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选择是否激活神经元;其次,采用基于模型迁移的训练方式进一步提升分类的效率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Fruit-Dataset和Fruits-360数据集上的测试准确率相比Res2Net提升了1.2%和1.0%,召回率相比Res2Net提升了1.13%和0.89%,有效提升了水果图像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Res2Net 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 激活函数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通道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迪 赵品懿 +2 位作者 甘升隆 沈学军 万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针对小目标检测中卷积操作导致检测特征缺失和不同尺度语义隔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通道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小目标检测方法。1)提出一种多尺度三角动态颈(Tri-Neck)网络结构,用于融合多尺度特征语义隔阂及弥补小目标特征缺失的... 针对小目标检测中卷积操作导致检测特征缺失和不同尺度语义隔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通道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小目标检测方法。1)提出一种多尺度三角动态颈(Tri-Neck)网络结构,用于融合多尺度特征语义隔阂及弥补小目标特征缺失的问题。2)提出一种分组批量动态自适应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弱语义小目标特征同时抑制无用信息,且在动态自适应通道注意力模块中设计新的激活函数和交并比损失函数,提升通道注意力表征能力。3)采用ResNet50作为骨干网络依次连接特征金字塔网络和Tri-Neck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Pascal Voc 2007、Pascal Voc 2012上比YOLOv8算法mAP分别提升5.3%和6.2%,在MS COCO 2017数据集上AP和AP_S分别提升1.6%和2%,在SODA-D数据集上比YOLOv8算法AP提升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特征 特征金字塔 动态通道注意力 交并比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