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钢连轧厂加热炉热工操作的改进与节能
1
作者 马德普 杨宗山 +1 位作者 马骥 翟宝歧 《冶金能源》 1990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以炉子热工理论为指导,以现场生产标定和热工测试结果为依据,介绍了本钢连轧厂加热炉热工操作所进行的两次改进,并对改进操作取得了大于22%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 加热炉 轧制 热工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钢连轧厂KELK 20MN轧制力传感器的修理及应用
2
作者 高德全 陈卫东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8年第1期52-53,共2页
叙述了本钢1700mm热连轧机用加拿大KELK公司轧制力传感器的损坏原因和维修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热连轧 轧制 力传感器 修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钢粗轧机压下系统改造
3
作者 王克明 李宁 +2 位作者 李玉胜 高志刚 庞鸣静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8年第5期58-59,共2页
介绍利用CP80-A800中的剩余内存对粗轧压下系统进行改造的思路及办法。
关键词 粗轧机 电动压下系统 系统改造 轧钢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热连轧机变刚度和最优前馈分析与实现
4
作者 武玉新 曹振江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6年第4期36-40,共5页
论证和分析了本钢连轧厂引进的德国AEG公司厚控模型算法与我国自行研制的动态设定型变刚度理论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原理用于本钢连轧厂引进的液压压下系统是可行的。同时针对前馈AGC中采样信号出现的奇异项,采用一阶差... 论证和分析了本钢连轧厂引进的德国AEG公司厚控模型算法与我国自行研制的动态设定型变刚度理论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原理用于本钢连轧厂引进的液压压下系统是可行的。同时针对前馈AGC中采样信号出现的奇异项,采用一阶差分法来预测信号变化,对奇异信号进行预处理。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自动控制 变刚度控制 带钢 热连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模式对热轧双相钢组织及断裂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狄国标 刘振宇 +2 位作者 姜育男 刘相华 王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0-544,共5页
为研究冷却模式对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及断裂机制的影响,采用两段式(空冷+水冷)、连续式两种冷却方式,得到不同相比例和力学性能的热轧双相钢,轧后取样并在扫描电镜上进行原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两段式冷却模式得到的马氏体呈小岛状,而... 为研究冷却模式对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及断裂机制的影响,采用两段式(空冷+水冷)、连续式两种冷却方式,得到不同相比例和力学性能的热轧双相钢,轧后取样并在扫描电镜上进行原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两段式冷却模式得到的马氏体呈小岛状,而连续式冷却模式得到的马氏体呈块状,马氏体含量和形貌的不同导致两种冷却方式得到的双相钢力学性能存在差异.原位拉伸过程中,裂纹首先萌生于铁素体与夹杂物界面处,随着变形继续进行,在铁素体与马氏体界面处开始出现裂纹,当变形量进一步增大时,细小岛状马氏体始终不发生断裂,而块状马氏体在颈缩阶段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双相钢 断裂机制 控制冷却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板带连轧机轴向力测试与分析
6
作者 王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热板带连轧机轴向力测试与分析本钢连轧厂王敏一、问题的提出我厂1700七机架精轧机组工作辊使用的轴承型号为No.1077992四列圆锥滚柱轴承,如图1为工作辊轴承的装配图。自1987年以来,随着产量的逐步提高,尤其是板... 热板带连轧机轴向力测试与分析本钢连轧厂王敏一、问题的提出我厂1700七机架精轧机组工作辊使用的轴承型号为No.1077992四列圆锥滚柱轴承,如图1为工作辊轴承的装配图。自1987年以来,随着产量的逐步提高,尤其是板厚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使单机架的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板带连轧机 轧机 轴向力分析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多调节功能的单闭环直流快速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葛延津 付旭东 马美娜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7年第5期50-51,共2页
对一种实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完成双闭环功能的系统框图及实现快速性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 控制系统 电动机 直流调速系统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钢机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凤仁 武玉新 于宝琦 《基础自动化》 CSCD 2001年第2期23-25,共3页
介绍了在全数字控制系统中利用光电码盘作为位置检测 ,利用S5 - 10 0U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位置同步控制的一种方法 ,并以推钢机系统为例介绍此同步控制方法的硬件构成及软件特点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 ,本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 ,可靠性强 ,成... 介绍了在全数字控制系统中利用光电码盘作为位置检测 ,利用S5 - 10 0U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位置同步控制的一种方法 ,并以推钢机系统为例介绍此同步控制方法的硬件构成及软件特点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 ,本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 ,可靠性强 ,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钢机系统 同步控制 光电码盘 位置检测 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失衡振动的诊断与现场动平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敏 姜维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钢连轧厂1#加热炉风机改造安装后,系统出现强烈振动,风机设计制造和安装部门从提高系统动刚度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但是,仍然没有控制住系统的剧烈振动。然而,应用现场动平衡技术对转子系统进行动平衡校正,取得了意... 本钢连轧厂1#加热炉风机改造安装后,系统出现强烈振动,风机设计制造和安装部门从提高系统动刚度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但是,仍然没有控制住系统的剧烈振动。然而,应用现场动平衡技术对转子系统进行动平衡校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解决了剧烈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故障诊断 现场动平衡 风机 失衡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型计算机系统自动测量轧辊辊型
10
作者 孟爱光 栗守维 +1 位作者 韩立 鲁宝波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475-479,共5页
介绍了一个新型轧辊辊型测量系统,用它可以在轧辊磨床上在线测量轧辊的辊型,与传统的马鞍仪、千分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便。(2)测量速度快,如果用干分尺沿辊身长度测定85个点需要40min,而用这套测量系统仅需2min.(3)测量精度高... 介绍了一个新型轧辊辊型测量系统,用它可以在轧辊磨床上在线测量轧辊的辊型,与传统的马鞍仪、千分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便。(2)测量速度快,如果用干分尺沿辊身长度测定85个点需要40min,而用这套测量系统仅需2min.(3)测量精度高,如果用千分尺测量辊型最高精度为±0.02mm,而用这套测量系统精度可达±2μm。更为突出的是,该系统可以连续地测得并打印辊型数据,同时绘出很直观的轧辊辊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辊型 自动测量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