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溪市公路两侧公共生态环境建设绿化工程树种配置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锦波 杜建平 +2 位作者 赵实 曲广伟 史秀举 《辽宁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5-38,共4页
该文采取实地调查和收集工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溪市重点公路两侧公共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绿化树种的种类、应用及配置模式进行分析,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于更好地完善公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环保功能。
关键词 公路绿化 树种选择 配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溪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锦波 刘德栋 卢华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基于《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本溪市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前后数据的权重分析和无量纲化处理,经综合模型计算可知:创建的本溪森林城市对森林网络的建设影响显著,增长率达160.31%,年增幅17.81%;对... 基于《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本溪市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前后数据的权重分析和无量纲化处理,经综合模型计算可知:创建的本溪森林城市对森林网络的建设影响显著,增长率达160.31%,年增幅17.81%;对森林文化影响不显著,增长率达154.25%,年增幅17.14%;对林业经济影响显著,增长率为167.72%,年增幅18.64%;对森林管理影响显著,增长率为142.86%,年增幅15.87%;对森林健康影响极其显著,增长率为1281.60%,年增幅142.40%;对综合评价指标影响极其显著,增长率为178.08%,年增幅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 国家森林城市 层次分析法 本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在本溪市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范晓东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6期47-49,60,共4页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观赏价值较高,深得人民喜爱。在本溪地区从未有过大规模引种栽培牡丹的历史,在民间虽偶有栽培,但在本溪园林绿化中却较少应用。为了提高本溪地区园林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满足人们观赏牡丹的需要,本溪市园林管理处从2...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观赏价值较高,深得人民喜爱。在本溪地区从未有过大规模引种栽培牡丹的历史,在民间虽偶有栽培,但在本溪园林绿化中却较少应用。为了提高本溪地区园林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满足人们观赏牡丹的需要,本溪市园林管理处从2007年起进行牡丹引种栽培试验,现已建成了牡丹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中详细阐述了牡丹在本溪地区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和经验教训,可为在本溪以及北方寒冷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及应用牡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 牡丹 引种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日本落叶松复层林下针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锦波 殷鸣放 +1 位作者 王立成 刘德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对本溪市实验林场内的日本落叶松人工中龄林、近熟林进行不同间伐强度的更新试验,采取4种抚育强度的间伐措施:伐1行留3行(Ⅰ型)、伐2行留2行(Ⅱ型)、伐3行留1行(Ⅲ型),皆伐后迹地更新(Ⅳ型)。选取4种针叶树种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 对本溪市实验林场内的日本落叶松人工中龄林、近熟林进行不同间伐强度的更新试验,采取4种抚育强度的间伐措施:伐1行留3行(Ⅰ型)、伐2行留2行(Ⅱ型)、伐3行留1行(Ⅲ型),皆伐后迹地更新(Ⅳ型)。选取4种针叶树种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作为更新树种,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复层林下层更新幼苗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层林分抚育强度的增大,下层林分的苗高、地径、叶长、主根长、侧根长和侧根数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更新幼苗根、茎、叶和总生物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复层林中上层林木抚育强度大小决定了下层更新树种的生长效果,但红松与云杉在幼龄林生长期内的适当庇荫才能达到最优的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复层林 针叶树种 生长 日本落叶松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红松幼林抚育中的省力化育林控草试验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锦波 殷鸣放 +1 位作者 王大琦 王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42,共5页
以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幼林为研究对象,进行5种省力化育林方式(单层遮阳网覆盖、双层遮阳网覆盖、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喷洒化学试剂)的试验并与无处理对照区进行比较,研究省力化育林措施对幼林生长和抑制杂草的效果。结... 以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幼林为研究对象,进行5种省力化育林方式(单层遮阳网覆盖、双层遮阳网覆盖、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喷洒化学试剂)的试验并与无处理对照区进行比较,研究省力化育林措施对幼林生长和抑制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省力化育林措施在促进幼林生长和抑制杂草生长上具有明显效果,当年幼苗苗高分别提升15%、39%、28%、7%和24%,地径分别提升9%、31%、19%、6%和16%,保存率分别提升5%、17%、12%、3%和11%,总生物量分别提升15%、39%、26%、7%和18%,控草效果分别提升52%、90%、36%、27%和67%;翌年幼苗苗高分别提升18%、42%、20%、10%和26%,地径分别提升17%、42%、20%、9%和26%,保存率分别提升5%、17%、12%、3%和10%,总生物量分别提升15%、39%、27%、7%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力化 红松 育林 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力化育林方式对红松人工林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锦波 殷鸣放 +1 位作者 王大琦 王雷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各种省力化育林方式对林地土壤的影响,以辽宁东部山区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幼林为对象,采取单层遮阳网覆盖(Ⅰ型),双层遮阳网覆盖(Ⅱ型),黑色地膜覆盖(Ⅲ型),白色地膜覆盖(Ⅳ型)4种省力化育林措施,研究地面覆盖对土... 为了研究各种省力化育林方式对林地土壤的影响,以辽宁东部山区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幼林为对象,采取单层遮阳网覆盖(Ⅰ型),双层遮阳网覆盖(Ⅱ型),黑色地膜覆盖(Ⅲ型),白色地膜覆盖(Ⅳ型)4种省力化育林措施,研究地面覆盖对土壤温度、湿度、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力化育林措施对造林地土壤具有显著的调节温度和保水作用,对幼树生长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显著。调节土壤温度效果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保水效果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土壤容重表现为对照区>Ⅰ型>Ⅳ型>Ⅱ型>Ⅲ型;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Ⅳ型>Ⅲ型>Ⅱ型>对照区>Ⅰ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红松幼树生长量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力化育林 红松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低产大扁杏园改造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龙忠伟 刘锦波 孟春雷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72-73,共2页
对辽西现有大扁杏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较多低产大扁杏园,主要表现为园区土壤贫瘠退化,林分病虫害严重,品种良莠不齐。针对这些现状,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土、肥、水的强化管理,因害施治,嫁接换新等综合性实用技术的应用,可使得老园焕... 对辽西现有大扁杏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较多低产大扁杏园,主要表现为园区土壤贫瘠退化,林分病虫害严重,品种良莠不齐。针对这些现状,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土、肥、水的强化管理,因害施治,嫁接换新等综合性实用技术的应用,可使得老园焕发生机,提质增效,实现连年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低产园 改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4种针叶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锦波 《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7-19,共3页
以辽宁山区杂木林下更新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通过带状间伐透光抚育的方式,进行四种强度的透光抚育,Ⅰ型:全部伐除,透光强度为100%的采伐迹地更新;Ⅱ型:大量伐除,透光强度为80%;Ⅲ型:适量伐除,透光强度为50%、Ⅳ型:少量伐除,透... 以辽宁山区杂木林下更新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通过带状间伐透光抚育的方式,进行四种强度的透光抚育,Ⅰ型:全部伐除,透光强度为100%的采伐迹地更新;Ⅱ型:大量伐除,透光强度为80%;Ⅲ型:适量伐除,透光强度为50%、Ⅳ型:少量伐除,透光强度为30%。试验结果表明:透光抚育2年后,更新幼树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叶长、平均主根长、平均侧根长、平均侧根数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大均有所增加,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地径表现为:Ⅰ型与Ⅲ型比较差异显著,Ⅰ型与Ⅳ型比较差异极其显著;主根长表现为:Ⅰ型与Ⅳ型比较差异极其显著;侧根数表现为Ⅰ型与Ⅳ型比较差异极其显著;侧根长表现为:Ⅰ型与Ⅲ型比较差异显著,Ⅰ型与Ⅳ型比较差异极其显著。更新幼树的生物量(地下部分)平均根重、(地上部分)平均叶重和平均茎重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大均有所增加,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根重表现:Ⅰ型与Ⅲ型、Ⅳ型比较效果极其显著;茎重表现为:Ⅰ型与Ⅳ型比较效果显著;叶重表现为:Ⅰ型与Ⅳ型比较效果极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幼树生长 针叶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青 刘锦波 +1 位作者 龙忠伟 杜建平 《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8-19,44,共3页
通过调查裸岩油松林、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蒙古栎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5种林型内天然更新后生长幼树的品种、数量和林龄所占比例,判定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再对更新后的油松进行位置调查。分别在阳坡、阴坡、林窗下、林... 通过调查裸岩油松林、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蒙古栎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5种林型内天然更新后生长幼树的品种、数量和林龄所占比例,判定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再对更新后的油松进行位置调查。分别在阳坡、阴坡、林窗下、林窗边缘和树冠下所生长的油松数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油松在无林地内的天然更新决定于下种条件、环境特点和人为干扰因素,林冠下死亡地被物的厚薄是影响油松天然更新数量的主要因子,通过带状皆伐更新,带宽30 m,带距50 m较为适宜油松天然下种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更新 油松 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山地盖大李子早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延明 陈光辉 +2 位作者 龙忠伟 孟春雷 刘锦波 《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33-35,共3页
盖大李子在辽西地区适生丰产性良好,本研究根据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综合性的整形、土壤水肥调控管理、铺设反光膜、病虫害防治等林业技术,在适宜条件的山地进行早熟栽培。研究结果:选择立地首要条件为山地阳坡、南坡、西坡,土层厚度... 盖大李子在辽西地区适生丰产性良好,本研究根据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综合性的整形、土壤水肥调控管理、铺设反光膜、病虫害防治等林业技术,在适宜条件的山地进行早熟栽培。研究结果:选择立地首要条件为山地阳坡、南坡、西坡,土层厚度60~100 cm,有水源条件;整形以疏散分层、顶部小开心树形为主,园内郁闭度控制在0.8。应用林业复合技术,可促进果实早熟7~10天,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山地 盖大李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月季无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锦波 石林 许文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71-171,173,共2页
介绍了月季的形态特征,并从扦插和嫁接2个方面总结其繁殖与无土栽培技术,以期为盆栽月季的现代化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盆栽月季 无土栽培 扦插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文博 刘锦波 《上海蔬菜》 2016年第6期64-65,共2页
月季白粉病在干燥、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露天栽培发生严重,白天22~26℃、湿度60%以下,夜间15~16℃、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发生与蔓延。此外,施肥、灌水不当也会引起或加重病害发生。月季白粉病应以预防为主... 月季白粉病在干燥、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露天栽培发生严重,白天22~26℃、湿度60%以下,夜间15~16℃、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发生与蔓延。此外,施肥、灌水不当也会引起或加重病害发生。月季白粉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白粉病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红松再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华 刘锦波 《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不同林龄、季节、部位、密度、透光率、日照时间及降水量对红松林再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红松再生长现象是光照、降水、气温等生态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起主导作用的是光照。且降水丰富... 通过不同林龄、季节、部位、密度、透光率、日照时间及降水量对红松林再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红松再生长现象是光照、降水、气温等生态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起主导作用的是光照。且降水丰富、平均气温14℃以上时,旬计50 h以上的光照,可以打破其休眠而出现再次的高生长活跃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红松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菖蒲切花形态特征及无土栽培技术
14
作者 郭峰 刘锦波 +1 位作者 董仁凯 许文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62-163,共2页
介绍了唐菖蒲切花的形态特征、品种、习性,并总结了其繁殖及无土栽培技术,以期为唐菖蒲切花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唐菖蒲切花 形态特征 习性 繁殖 无土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