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梭罗沟大型金矿区新生代碱性煌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文林 曹华文 +4 位作者 杨志民 席孝义 刘文武 彭仕冕 郑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木里梭罗沟大型金矿是目前四川省内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金矿床,但对其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矿区东部大量出露的数条煌斑岩脉从未做过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煌斑岩脉的研究可以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揭示区域构造演化,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木里梭罗沟大型金矿是目前四川省内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金矿床,但对其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矿区东部大量出露的数条煌斑岩脉从未做过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煌斑岩脉的研究可以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揭示区域构造演化,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选取10个煌斑岩样品,采用X荧光光谱和等离子体质谱,以及黑云母K-Ar年代学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其SiO2含量为42.7%~46.9%,K2O/Na2O值为1.16,黑云母K-Ar年龄为26.7~26.4Ma,说明其为形成于古近纪晚期渐新世的碱性煌斑岩。其ΣREE较高(平均708×10-6),LREE/HREE值为14.6~16.5,具弱的负Eu、Ce异常。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亏损,且Ta、Nb和Ti具有"TNT"负异常。从而推断梭罗沟煌斑岩形成于晚碰撞与后碰撞转换时期的板内构造环境,可能起源于残留洋壳板片对地幔楔的交代富集作用,其母岩浆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沟金矿 煌斑岩 地球化学 K-AR年龄 富集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