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里县牦牛巴氏杆菌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冶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83-85,91,共4页
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威胁木里藏族自治县牦牛养殖业的常见病菌之一,患牛临床以纤维素性肺炎、败血型和局部组织水肿型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该病有发病急和病死率较高的特点。随着牦牛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牦... 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威胁木里藏族自治县牦牛养殖业的常见病菌之一,患牛临床以纤维素性肺炎、败血型和局部组织水肿型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该病有发病急和病死率较高的特点。随着牦牛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因此,要加强养殖人员对巴氏杆菌临床症状的正确识别,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并提前对健康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做好养殖场及周边全面消毒工作,提升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从最大程度确保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县 牦牛 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凉山州木里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仁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2期10-12,共3页
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成果,接下来要巩固提升改革成果,做好改革的下半篇文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增... 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成果,接下来要巩固提升改革成果,做好改革的下半篇文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集体经营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债务,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开展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有偿退出等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村企村社联动发展、职业经理人入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思路及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集体经济 经济发展 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木里县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华忠 《草学》 2021年第3期70-72,77,共4页
草原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简述了木里县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防止草地退化的治理技术及对策,以期为木里县退化草地恢复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木里县 天然草地 退化因素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里县草原生态补助政策的成效、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5期25-26,共2页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截至2020年,国家已实施两轮草原生...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截至2020年,国家已实施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政策重点针对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的草原地区农牧民进行补助补偿。自实施此政策项目以来,木里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补奖政策在木里县得以顺利实施。本文针对自2011年以来木里县开展实施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政策的措施方法,以及该政策项目实施后为木里县牧区及半牧区农牧民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此项目在木里县草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机制政策 措施方法 效益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里县玉米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德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1期67-70,共4页
玉米是木里县主要的大春粮食作物。而玉米叶斑病又是困扰木里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县各地均有发生,以迟播的矮二半山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大流行的年份,对玉米的产量危害很大。文章从玉米叶斑病的症状识别、病原、侵染循环、流... 玉米是木里县主要的大春粮食作物。而玉米叶斑病又是困扰木里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县各地均有发生,以迟播的矮二半山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大流行的年份,对玉米的产量危害很大。文章从玉米叶斑病的症状识别、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和玉米叶班病在木里县的危害情况,引起玉米叶班病大流行的原因,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等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提高玉米生产中的科技种植含量,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减轻病害损失,稳定解决边远山区粮食问题,为藏区的繁荣和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斑病 综合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里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友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13-115,共3页
文章介绍了木里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不断完善木里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推动木里县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木里牦牛活动轨迹的研究
7
作者 达九阿角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木里牦牛是木里牧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是牧民勤劳培育的结果,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牦牛育成的基础,长期风土驯化而形成的地方品种。为了保护和利用木里牦牛品种资源,对木里牦牛分布活动轨迹,牦牛习性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牦... 木里牦牛是木里牧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是牧民勤劳培育的结果,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牦牛育成的基础,长期风土驯化而形成的地方品种。为了保护和利用木里牦牛品种资源,对木里牦牛分布活动轨迹,牦牛习性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牦牛的特殊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牦牛品种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牦牛资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牦牛 生态环境 活动轨迹 天然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8
作者 阿基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92-92,共1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对猪肉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农村养殖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养殖方法欠科学,加之缺乏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生猪一旦染上疫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不利于农村养猪业的持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对猪肉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农村养殖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养殖方法欠科学,加之缺乏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生猪一旦染上疫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不利于农村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应该加强农村养猪管理工作,引导农民采用现代科学养殖方法,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暴发风险,减少养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猪 常见猪疾病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植物精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牛彪 徐俊 +1 位作者 曾梅 奉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植物精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树皮和根中,大部分植物精油中具有2~3种主要成分,占其总含量的20%~70%。主要由萜类、萜烯类和苯丙烷类组成,这些化合物通常是通过丙二酸、甲羟戊酸、赤藓糖-4-磷酸等途径在细胞质中合成。... 植物精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树皮和根中,大部分植物精油中具有2~3种主要成分,占其总含量的20%~70%。主要由萜类、萜烯类和苯丙烷类组成,这些化合物通常是通过丙二酸、甲羟戊酸、赤藓糖-4-磷酸等途径在细胞质中合成。植物精油作为天然产物的一种,在药物临床研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一种可缓解全球耐药性危机的天然药物,有着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该文主要对10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综述,探讨其在兽用抗菌剂和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化学成分 抗菌剂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燕 张辉 +2 位作者 廖炳惠 李英林 扎西祝玛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6期140-140,共1页
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或伪牛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国际上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对小反刍兽疫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主... 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或伪牛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国际上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对小反刍兽疫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主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综合防控进行浅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综合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黄白痢疾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边玛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近年,在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拉动社会经济的较好发展。生猪养殖中要着重关注仔猪疾病防控和治疗,尤其是要提高对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的认识,以黄、白痢疾病最为常见,对仔猪健康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也给... 近年,在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拉动社会经济的较好发展。生猪养殖中要着重关注仔猪疾病防控和治疗,尤其是要提高对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的认识,以黄、白痢疾病最为常见,对仔猪健康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也给养殖者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该文阐述仔猪黄白痢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基于自身实践经验提出相关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对黄白痢疾病的认识,帮助他们实现科学养殖,获得更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黄白痢 病理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治与预防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燕 张辉 +2 位作者 龚杰 李英林 扎西祝玛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2期32-33,共2页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被称为羊口疮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病。羊、人和猫均可感染该病,在圈养密度较大的羊场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传染性脓疱 诊治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兽医小反刍兽疫防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鸿 《畜禽业》 2021年第11期66-67,共2页
着眼于小反刍兽疫防控,对基层兽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工作要点加以研究。对小反刍兽疫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基层兽医在防控中的作用,论述基于基层兽医的小反刍兽疫防控要点。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羊养殖 临床反应 疫情诊断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加银 孟元华 扎西祝玛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5期45-47,共3页
黄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改善牛的品种,加速本地肉牛的改良进程,节约种公牛的饲养成本,提高优秀种公牛利用率,防止疾病传播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黄牛人工授精站(点)建设、黄牛冷冻精液的选择、黄牛冷冻精液的保存、母黄牛... 黄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改善牛的品种,加速本地肉牛的改良进程,节约种公牛的饲养成本,提高优秀种公牛利用率,防止疾病传播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黄牛人工授精站(点)建设、黄牛冷冻精液的选择、黄牛冷冻精液的保存、母黄牛发情规律与初配标准、人工授精器械的准备和消毒、人工授精的具体操作、人工授精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以更好地推进本地黄牛改良进程,扩大改良牛的饲养面,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人工授精 操作要点 精液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探索
15
作者 郑德贵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7期83-84,共2页
在农业栽培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增温的特点,从而有效解决了高寒地区光照、水分和温度不足的问题。由于受到高寒地区环境的限制,玉米作物的生长较为缓慢,而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大大... 在农业栽培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增温的特点,从而有效解决了高寒地区光照、水分和温度不足的问题。由于受到高寒地区环境的限制,玉米作物的生长较为缓慢,而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和存活率,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基于此,笔者以四川木里县为例,针对于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鲜食玉米 地膜覆盖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凉山半细毛羊杂交改良昭觉县本地绵羊试验观测
16
作者 孟元华 郑加银 +5 位作者 杨世忠 安拉扎 李英林 扎西祝玛 徐存燕 陈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35-37,共3页
本研究选用凉山半细毛羊对昭觉县本地绵羊进行改良,并对其后裔初生重、周岁重、成年体重、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凉×本F1代初生重平均为3.62±0.45 kg,较本地绵羊2.44±0.36 kg高出48.36%;周岁重较本地绵羊增加... 本研究选用凉山半细毛羊对昭觉县本地绵羊进行改良,并对其后裔初生重、周岁重、成年体重、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凉×本F1代初生重平均为3.62±0.45 kg,较本地绵羊2.44±0.36 kg高出48.36%;周岁重较本地绵羊增加9.49 kg,提高27.07%;成年体重较本地绵羊增加11.98 kg,提高25.91%;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26.32%、28.77%和28.18%;剪毛量平均为3.37±0.46 kg,较本地绵羊增加0.94 kg,提高38.68%;8月龄肥育公羔体重达47.67±0.28㎏,屠宰率为50.98%,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18.39%和6.13%。凉×本杂交优势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半细毛羊 本地绵羊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绵羊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17
作者 孟元华 郑加银 +5 位作者 陈益 彭书华 徐存燕 李英林 扎西祝玛 安拉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57-59,共3页
本文就绵羊人工授精过程中种公羊的选择、采精和输精等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 绵羊 人工授精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