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可视化的竹基材料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
作者 李言 陈然 宋莎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1,共10页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24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竹基材料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处理、整理、总结、归纳竹基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年发文量、发文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知网和...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24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竹基材料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处理、整理、总结、归纳竹基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年发文量、发文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发表的关于竹基材料的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作者的合作多集中于特定群体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广泛的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间的研究网络已初步形成,但机构间的协作仍有待加强。对竹基材料的研究热点逐渐趋于多元化,不仅聚焦于材料本身的性能优化和功能拓展,还涉及标准体系建设、产业化应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未来研究将以“以竹代塑”倡议为牵引,通过交叉学科协同创新,推动竹基材料的功能化创新和“以竹代塑”的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材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汉麻秆纤维−氮化硼三维导热网络构建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2
作者 李淼 赵俊博 +1 位作者 刘付 陈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碳化汉麻秆纤维构建三维导热网络,解决传统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中氮化硼(BN)填料添加量高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加工性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方法】采用碳化汉麻秆纤维(C)作为基础骨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碳化汉麻秆纤维构建三维导热网络,解决传统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中氮化硼(BN)填料添加量高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加工性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方法】采用碳化汉麻秆纤维(C)作为基础骨架,与氮化硼(BN)复合,利用二者协同增效作用构建高导热复合骨架,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制备BN-C/EP复合材料。通过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导热散热性能,研究其内部三维导热网络的形成机制和作用原理。【结果】(1)BN-C/EP复合材料中,碳化汉麻秆纤维相互交织并与改性后的BN协同作用,形成了丰富的三维热传导网络;其导热系数较EP提高了496%,每单位填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58.63%,有效降低了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从而降低了成本。(2)在跨面导热测试中,BN-C/EP复合材料的导热效率较EP提高了11.95%;在面内散热测试中,散热效率较EP提高了23.33%。这些结果表明,该材料在跨面导热和面内散热应用(如散热器)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3)BN-C/EP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提高至68.7 MPa,较EP和BN/EP分别提高了2.08%和9.74%,满足作为热界面材料的使用条件。【结论】本研究利用高长径比的碳化汉麻秆纤维,成功构建了BN-C/EP复合材料的三维导热网络,显著提升了其导热性能。研究揭示了汉麻秆纤维在构建三维导热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其天然、环保、低成本的特性为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天然纤维与导热填料的协同作用机制,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开发更高性能、更绿色的复合材料,以满足工业对高效热管理材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碳化 氮化硼(BN) 环氧树脂(EP) BN-C/EP复合材料 导热 散热 热界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仿生矿化增强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3
作者 张凯强 张双保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 【目的】探究纳米SiO_(2)与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仿生矿化改性界面增强机理,为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乳酸树脂为基体、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杂化聚合在竹纤维表面构筑功能涂层,经“溶胶凝胶”制备纳米SiO_(2),通过静电作用诱导纳米SiO_(2)在竹纤维表面富集和生长,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元素和纤维结晶结构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热稳定性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探究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提升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机理。【结果】经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的竹纤维表面Si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竹纤维结晶结构未发生改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99%、15.91%和34.34%。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界面处纤维被拔出现象减少,纤维表面更加粗糙,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更加紧密。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_(2)引入使得纤维热降解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和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分别提高22.81和11.54℃,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聚乳酸分子运动阻力增大、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提高、损耗模量降低,说明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减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提高。【结论】纳米SiO_(2)仿生矿化改性在竹纤维表面形成SiO_(2)的有机-无机杂化改性网络,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机械锚合与化学键合作用,增加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提升,界面相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纳米SiO_(2) 界面性能 增强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氮磷基木质材料阻燃剂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江进学 李建章 +1 位作者 范东斌 宋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42,共4页
该文采用共缩聚与共混方法,使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硼酸锌,对氮磷基(BL)阻燃剂进行改性研究,制备出新型的复合氮磷基木质材料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刨花板制备。通过测定阻燃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甲醛释放量及... 该文采用共缩聚与共混方法,使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硼酸锌,对氮磷基(BL)阻燃剂进行改性研究,制备出新型的复合氮磷基木质材料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刨花板制备。通过测定阻燃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甲醛释放量及氧指数,研究了该阻燃剂对阻燃刨花板的理化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阻燃剂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改性BL阻燃剂,能够有效保证刨花板的力学性能、降低甲醛释放量;硼酸锌改性BL阻燃剂显示出优良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基阻燃剂 阻燃刨花板 力学性能 甲醛释放量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空心木质复合材料热和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峰 臧小榕 +2 位作者 漆楚生 张扬 母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222,共7页
将PVC空心塑料管嵌入至木质纤维板坯中,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木质复合材料(HWC),分析了PVC管空气体积比对HWC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嵌入PVC空心塑料管,可以制备密度0.3g/cm3的轻质木质复合材料,... 将PVC空心塑料管嵌入至木质纤维板坯中,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木质复合材料(HWC),分析了PVC管空气体积比对HWC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嵌入PVC空心塑料管,可以制备密度0.3g/cm3的轻质木质复合材料,HWC断面密度呈双"M"型分布,表层密度最小。随着PVC管内空气体积比的增加,HWC静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有增大的趋势,内结合强度减小,对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影响较小。PVC管内空气体积比对HWC的导热系数影响较小,且均<0.07 W/(m·K),并可通过合并Series模型和Parallel模型进行预测。PVC空心塑料管的嵌入阻碍了木质复合材料的热量传递,热传递测试降温1h后HWC表面温度平均比对照组高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木质复合材料 PVC管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型材料在家具及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林琳 高欣 +2 位作者 刘毅 柯清 郭洪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第12期50-51,共2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的抗菌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型材料是在保持原有性能基础上增加杀菌或抑菌效果的功能性材料,使抗菌制品具有自洁抗菌功能。本文阐述了抗菌涂料、抗菌人造板、抗菌金属、...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的抗菌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型材料是在保持原有性能基础上增加杀菌或抑菌效果的功能性材料,使抗菌制品具有自洁抗菌功能。本文阐述了抗菌涂料、抗菌人造板、抗菌金属、抗菌陶瓷和抗菌织物等五种最常见的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的抗菌原理及功能特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装饰材料 抗菌家具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皂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体系表面活性及在制备氢氧化镍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詹舒辉 李娟 +3 位作者 刘泽学 徐永霞 李保同 韩春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4-266,288,共4页
研究了无患子皂苷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并将其应用于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材料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自提无患子皂苷临界... 研究了无患子皂苷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并将其应用于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材料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自提无患子皂苷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对应表面张力(γ_(cmc))分别为0.200 g/L和38.3 mN/m;在复配体系中,当SDBS的质量分数为5%时,两者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当SDBS的质量分数增至20%后,则呈现对抗作用;以SDBS质量分数为5%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作为添加剂,在0.83 g/L时,制备得到直径约为3μm形貌均匀的球状氢氧化镍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皂苷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配体系 氢氧化镍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林韩 凌凯莉 +2 位作者 任瑞清 陈瑶 高建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41,共10页
【目的】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目的】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性能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方法】首先利用酸性亚氯酸钠溶液对轻木进行脱木素处理以提高其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然后利用CuSO_(4)溶液与抗坏血酸溶液在脱木素轻木内利用溶液还原法多次循环制备单分散金属Cu颗粒,并将反应完全后的轻木利用真空浸渍法与石蜡(PW)制备具有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和温度巡检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晶、化学结构及储放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轻木经脱木素处理后其对石蜡的封装效率从64.9%提升至了82.6%。经过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作用,在轻木基体内原位制造出了Cu。然而循环次数过少,Cu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木材基体内,而过多的循环次数则会过量地影响轻木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果;其中3次的循环次数最为合适,以此所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导热系数提升了1.76倍,熔融与凝固潜热分别高达143.7、142.9 J/g,同时储热与放热时间分别缩短了23.7%与32.6%,展现出了更好的温度调节潜力。【结论】利用溶液还原法能够有效地在轻木基体内均匀制备金属Cu颗粒,并且以3次循环制备的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储放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木 导热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木细胞壁化学组分及软木材料应用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臧小榕 母军 张新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2,共6页
对栓皮栎与栓皮槠两树种的软木细胞结构、主要化学组分进行综述,并介绍了软木材料的主要应用形式,以期为进一步的软木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木 细胞构造 化学组分 应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在家具与内装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敏娜 张禹娆 +2 位作者 王琰 褚文博 刘毅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4期36-37,共2页
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材料,通过物相转换,其可从环境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储能调温的目的。将相变储能与木塑材料复合研制功能型木塑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家具及室内装饰装修,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且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 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材料,通过物相转换,其可从环境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储能调温的目的。将相变储能与木塑材料复合研制功能型木塑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家具及室内装饰装修,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且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相变材料和木塑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在家具及内装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相变储能 家具 室内装饰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塑生态复合材料在家具与室内外装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瑶 赵宗琳 +2 位作者 梅诗意 刘毅 郭洪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环保的家具与室内外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稻塑生态复合材料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延伸产品,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良的优点,可塑性与创造性强,是可回收利用的环保...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环保的家具与室内外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稻塑生态复合材料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延伸产品,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良的优点,可塑性与创造性强,是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本文就室内墙板、地板、室内外家具等几方面探讨了稻塑材料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塑复合材料 稻塑家具 环保材料 装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分离及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博鑫 沈姿伶 +2 位作者 江京辉 漆楚生 戴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4,共13页
木质素是木材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吸湿特性、热特性、力学特性等在木材的微宏观尺度相互影响,并对其高值化应用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分子结构、分离方法、吸湿特性、热特性、力学特性五个方面综述了木材木质素的研究进展。木材木质... 木质素是木材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吸湿特性、热特性、力学特性等在木材的微宏观尺度相互影响,并对其高值化应用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分子结构、分离方法、吸湿特性、热特性、力学特性五个方面综述了木材木质素的研究进展。木材木质素是高异质、不规则的三维网状高分子结构,相比原位木质素,不同分离方法的分离木质素有不同程度的解聚缩合,导致分离木质素分子结构、吸湿性、热特性、力学特性存在差异性。木材木质素具有近似S型等温吸附曲线且存在吸湿滞后现象,平衡含水率在20%(质量分数)以下,可用BET,GAB理论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单层水分子吸附量。木材木质素在低温时具有高分子塑性特征,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160℃,高温度时具有热固性特性并发生热分解,先后发生α-O-4、β-O-4、脂肪烃碳碳键、5-5、4-O-5键断裂,类原位木质素活化能为82~150 kJ/mol。木质素在力学特性上各向同性,弹性模量总体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模量为2.8~9.0 GPa,剪切模量为1.1~2.3 GPa,但研究范围局限在弹性阶段。在原位木质素绿色高效分离方法、木质素分子结构序列和木质素弹塑性力学性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木质素 分子结构 热特性 吸湿特性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染色木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国超 周振兴 张求慧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染色处理能丰富木质材料的色彩,提升其装饰效果和商品价值。活性染料通过共价键与木质纤维形成纤维-染料体系,从而赋予木质材料丰富的色彩,是一种高效的木材染色剂。本文从活性染料的分类、染色工艺、固色方法等方面对活性染料染色木质... 染色处理能丰富木质材料的色彩,提升其装饰效果和商品价值。活性染料通过共价键与木质纤维形成纤维-染料体系,从而赋予木质材料丰富的色彩,是一种高效的木材染色剂。本文从活性染料的分类、染色工艺、固色方法等方面对活性染料染色木质材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活性染料官能团差异性、染料染色影响因素、助剂作用方式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从提高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提高染色后纤维色牢度、降低染色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材料 活性染料 反应活性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下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生产与应用发展探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任学勇 祁项超 +2 位作者 曹畅 刘学磊 常建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1,63,共5页
生物质活性炭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碳中性材料,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有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促进生物质活性炭产业发展,综述了炭化、活化、改性和再生等生产工艺,讨论了其在吸附净化、催化反应和能源储存等方面的应用,从拓展原... 生物质活性炭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碳中性材料,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有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促进生物质活性炭产业发展,综述了炭化、活化、改性和再生等生产工艺,讨论了其在吸附净化、催化反应和能源储存等方面的应用,从拓展原料、优化工艺、开发新装备、研制新产品和开展“碳中和”战略规划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生物质活性炭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活性炭 碳中和 绿色低碳 产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材料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雪 唐焕威 +1 位作者 高建民 陈瑶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47,共4页
天然、环保材料是现代家居应用的发展趋势,芦苇取材天然,加工工艺环保,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家居用材。结合设计原则,分类总结出芦苇材料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将芦苇材料进行编织并应用于现代家居设计,不仅可以扩大芦苇材料... 天然、环保材料是现代家居应用的发展趋势,芦苇取材天然,加工工艺环保,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家居用材。结合设计原则,分类总结出芦苇材料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将芦苇材料进行编织并应用于现代家居设计,不仅可以扩大芦苇材料的应用范围,亦可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同时增加现代家居设计用材种类,为现代家居设计的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芦苇材料 现代家居 美学特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与木质材料复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大卫 张扬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84-89,共6页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日渐提高和人造板产品环保标准逐年提升,甲醛系人造板产品比例将逐渐下降,非甲醛系胶黏剂在人造板行业中生产应用持续扩大。地质聚合物是一种节能减排、储量丰富的无机胶凝材料,近年来在环保木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日渐提高和人造板产品环保标准逐年提升,甲醛系人造板产品比例将逐渐下降,非甲醛系胶黏剂在人造板行业中生产应用持续扩大。地质聚合物是一种节能减排、储量丰富的无机胶凝材料,近年来在环保木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并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效,表明了地质聚合物作为无醛木材胶黏剂巨大的应用潜能。笔者综述了地质聚合物基胶黏剂的性能、与木质材料复合类型、在木质复合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地质聚合物作为木材胶黏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木材胶黏剂 木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酐改性硫酸盐木质素增强HDPE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梦菲 王明杰 +1 位作者 陈瑶 高建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针对硫酸盐木质素极性高、与HDPE复合难的问题,本研究使用顺丁烯二酸酐(MA)、丁二酸酐(SA)、邻苯二甲酸酐(PA)改性硫酸盐木质素(KL),并采用注塑法制备KL/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通过相容性分析模拟了改性KL-HDPE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针对硫酸盐木质素极性高、与HDPE复合难的问题,本研究使用顺丁烯二酸酐(MA)、丁二酸酐(SA)、邻苯二甲酸酐(PA)改性硫酸盐木质素(KL),并采用注塑法制备KL/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通过相容性分析模拟了改性KL-HDPE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分析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水厚度膨胀率,通过三点弯曲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MOE)和断裂模量(MOR)。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与PA改性的KL相比,MA、SA改性的KL与HDPE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MA、SA改性后的木素-HDPE复合材料吸水速率降低,吸湿尺寸稳定性提高。PA改性的木素-HDPE复合材料吸水速率在前500 h较高,但在500 h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吸水速率低于未改性木素-HDPE复合材料。其中,MA-PE改性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吸湿尺寸稳定性。MA、SA、PA改性的木素-HDPE复合材料MOE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71%、42%、17%。MA,SA和PA改性除去了木质素中的大部分羟基,降低木质素的亲水性。改性后的复合材料MOR增加,其中MA改性KL复合材料的MOR增加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酸酐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材料磨削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斌 张健 +3 位作者 柳浩雨 李黎 刘红光 李昊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2,共7页
磨削是木质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木制品表面质量、界面结合性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归纳总结木质材料磨削表面创成机理和磨削失效机理,提出木质材料磨削加工领域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同时对木质材料砂带磨削技术发展做出展望... 磨削是木质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木制品表面质量、界面结合性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归纳总结木质材料磨削表面创成机理和磨削失效机理,提出木质材料磨削加工领域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同时对木质材料砂带磨削技术发展做出展望,为后续磨削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材料 磨削 表面创成 磨削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木质基分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9
作者 赵涵 王明杰 +2 位作者 何林韩 陈瑶 高建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3,共8页
【目的】利用酶解技术调控木质碳分级多孔结构,以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碳材料,进而拓展多孔生物质碳材料的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亚氯酸钠和纤维素酶酶解椴木,经高温碳化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通过表征分级多孔碳的微观形貌、比表... 【目的】利用酶解技术调控木质碳分级多孔结构,以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碳材料,进而拓展多孔生物质碳材料的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亚氯酸钠和纤维素酶酶解椴木,经高温碳化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通过表征分级多孔碳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其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酶解后椴木内部呈现出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形成了分级多孔结构。多孔碳的比表面积随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无序度提高。当纤维素酶用量200 mg、酶解时间48 h时,比表面积达到978.925 m^(2)/g,平均孔径达到2.285 nm;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为300.8 F/g,等效串联电阻为0.47Ω。【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酶解木质基分级多孔碳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分级孔隙结构,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生物质 孔隙结构 电化学 木质碳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粒径与比例对石竹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詹婷 任津源 +1 位作者 彭尧 曹金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比的基础上,制备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考察其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熔融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行表征。最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相关性能要求,为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下降,而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竹纤维粒径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竹纤维粒径为80目,碳酸钙和竹纤维添加量分别为5%和4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优,分别为36.09 MPa、62.6 MPa和4.30 GPa。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熔体流动性均有所改善。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占比为2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50 g/10 min,比未添加组提高了8.98%,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结论】选用80目竹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添加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可降低1.63%~6.54%,且其相关指标仍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竹纤维 石竹塑复合材料 碳酸钙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