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功率对ZA27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军文 郭文涛 +1 位作者 韩志凡 颜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8-21,共4页
以ZA27合金为对象,在熔体保温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ZA27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观察;测试了试样的硬度、磨损性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在500℃保温条件下,采用超声... 以ZA27合金为对象,在熔体保温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ZA27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观察;测试了试样的硬度、磨损性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在500℃保温条件下,采用超声波处理的ZA27合金其显微组织中的晶粒得到细化;当超声波功率较低时,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晶粒粗大、耐磨性和冲击韧性均较差;随超声波功率的提高,ZA27合金铸锭中等轴晶数量呈递增趋势且耐磨性、抗冲击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功率 ZA27合金 细化 凝固 磨损性能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焊接接头冲击强化的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国建 钟立明 +3 位作者 杭争翔 张超逸 王志一 沓名宗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0,116,共5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分别采用超声波和调Q脉冲YAG激光对A6061-T6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附近处进行冲击强化,研究了超声波和激光冲击强化下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性能.两种冲击强化模式下,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处近表面均发生了... 为了提高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分别采用超声波和调Q脉冲YAG激光对A6061-T6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附近处进行冲击强化,研究了超声波和激光冲击强化下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性能.两种冲击强化模式下,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处近表面均发生了冲击强化效果,并产生了较大的残余压应力,超声波和激光冲击强化后产生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分别为-158 MPa和-145 MPa左右.超声波与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差别不大,均比焊态下试样的疲劳寿命提高1倍以上.两种冲击强化方法的疲劳试验样件断裂位置均发生在基体金属上,而焊趾处没有疲劳裂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超声波冲击强化 铝合金焊接接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耐磨铸球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辉 韩志凡 王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5-47,51,共4页
针对金属型耐磨铸球生产中常产生中心缩孔的现象,采用ANSYS软件,对耐磨铸球凝固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铸造缺陷可能产生的位置,根据模拟结果再对浇冒口形状进行合理设计,消除了铸球内部缩孔。同时,对铸球凝固时的温度进行了实... 针对金属型耐磨铸球生产中常产生中心缩孔的现象,采用ANSYS软件,对耐磨铸球凝固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铸造缺陷可能产生的位置,根据模拟结果再对浇冒口形状进行合理设计,消除了铸球内部缩孔。同时,对铸球凝固时的温度进行了实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证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铸球 ANSYS软件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电机叶片激光堆焊层的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国建 丁小粉 +4 位作者 王志一 邢飞 黄雪 武斌斌 沓名宗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为了提高蒸汽发电机叶片(SUS403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和耐气蚀性能,采用4 kW光纤耦合传输半导体激光器堆焊系统在SUS403不锈钢叶片上堆焊了钴基合金粉末.确定了最佳激光堆焊参数,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 为了提高蒸汽发电机叶片(SUS403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和耐气蚀性能,采用4 kW光纤耦合传输半导体激光器堆焊系统在SUS403不锈钢叶片上堆焊了钴基合金粉末.确定了最佳激光堆焊参数,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微区成分、维氏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中的亚共晶组织的初晶相由富Co的γ奥氏体组成,而共晶组织由富Co的γ奥氏体和复杂的碳化物组成.堆焊后的叶片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堆焊 钴基合金 维氏硬度 耐磨性能 稀释率 亚共晶组织 初晶相 共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钡多孔微球对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恩军 李永军 张东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研究了纳米钛酸锶钡多孔微球对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性能,考察了静态吸附和洗脱条件,将多孔微球填充于自制小柱,与注射器连接,制成手控注射式富集器,用于痕量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结果表明,钛酸锶钡微球对水中Cr(Ⅵ)和Cr(Ⅲ)... 研究了纳米钛酸锶钡多孔微球对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性能,考察了静态吸附和洗脱条件,将多孔微球填充于自制小柱,与注射器连接,制成手控注射式富集器,用于痕量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结果表明,钛酸锶钡微球对水中Cr(Ⅵ)和Cr(Ⅲ)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性能受介质的pH的影响,当pH≤2时,Cr(Ⅵ)可被定量吸附,而Cr(Ⅲ)不被吸附;当pH>11时,Cr(Ⅲ)可被定量吸附,而Cr(Ⅵ)不被吸附。被吸附的Cr(Ⅵ)和Cr(Ⅲ)可以分别用氢氧化钠和硫酸溶液洗脱回收。将微球装柱后,制备的手控富集器,可成功实现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方法用于镀锌板和镀镉板表面铬酸盐转化膜中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及原子吸收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微球 形态分析 富集分离 火焰原子吸收 铬酸盐转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