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阳市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新杰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249-251,共3页
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直接关乎林木生长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利影响,发展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给辽宁省朝阳市林业病虫害的可持续治... 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直接关乎林木生长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利影响,发展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给辽宁省朝阳市林业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以该地区为例,分析了当地主要林业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并提出引入天敌昆虫及捕食性鸟类、使用微生物制剂(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使用性外激素及喷施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生物防治 技术要点 辽宁省朝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7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邢佳丽 史文娇 +7 位作者 郭旭东 王鸣雷 王晓青 石晓丽 张智杰 王玥 冯冬宾 邵景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明确典型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有重要意义。以2010与2017年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类型... 明确典型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有重要意义。以2010与2017年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定量和定性方法对2010—2017年三大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其规模由大到小依次为:海峡西岸城市群(2186.27 km^(2))>山东半岛城市群(1056.45km^(2))>哈长城市群(897.91km^(2));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耕地面积表现为净增长(192.00 km^(2)),其中流失面积为18755.00km^(2),新增面积为18948.00km^(2),而其余两个城市群的耕地变化则以净流失为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是三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气候变暖促进了哈长城市群新增耕地的北移。研究得出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长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兴波 徐志英 +1 位作者 都春 张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5期7-10,共4页
文章立足于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背景,在简述数据挖掘技术和土地定级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定级的现状,详细分析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土地定级中的策略并简述应用步骤,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土地定级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在农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徐志英 刘兴波 +1 位作者 都春 张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田生产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环境数据、生产数据、市场数据等。文章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以往农田规划设计中因数据支持不足与技术手段缺乏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田生产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环境数据、生产数据、市场数据等。文章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以往农田规划设计中因数据支持不足与技术手段缺乏的问题,分析大数据技术为农田规划设计带来的应用优势,明确大数据技术在农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农田规划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嫁接繁育适宜砧木的选择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凤 胡继文 +5 位作者 赵鲲 马开 杨桂娟 辛培尧 王军辉 麻文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嫁接楸树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以及无性系与砧木的互作效应,筛选楸树无性系的适宜嫁接砧木,旨在为楸树良种嫁接壮苗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梓属不同树种为砧木嫁接的11年...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嫁接楸树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以及无性系与砧木的互作效应,筛选楸树无性系的适宜嫁接砧木,旨在为楸树良种嫁接壮苗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梓属不同树种为砧木嫁接的11年生楸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采集3个楸树无性系的接穗,分别用5种砧木(楸树、灰楸、梓树、滇楸和黄金树)嫁接育苗并造林,开展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材性性状差异分析。【结果】5种砧木中,以滇楸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最高(74.1%),其次是梓树和灰楸(63.0%和59.3%),而以黄金树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最低(29.6%);以楸树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接穗生根率最高(100%),其次是滇楸和灰楸(77.8%和66.7%),黄金树为砧木的生根率最低(33.3%);不同砧木间,嫁接无性系的胸径、树高、Pilodyn值、弹性模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树高除外)存在显著的砧木与无性系的互作效应;灰楸为砧木时,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最大(14.9 m和17.5 cm),以滇楸和楸树为砧木时的树高和胸径均较大(14.8 m、15.5 cm和13.8 m、15.8 cm),而以黄金树为砧木时,嫁接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最小(12.8 m和10.9 cm);通过Pilodyn值间接预测,灰楸为砧木时楸树无性系的密度最大(23.3 mm),梓树和楸树次之(23.9 mm和24.4 mm),滇楸和黄金树为砧木时均较小(25.6 mm和25.2 mm);5种砧木中,以灰楸为砧木的弹性模量最大(7.0 GPa),其次是梓树和楸树(6.6 GPa和6.5 GPa),滇楸最小(6.1 GPa)。根据不同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树高、胸径、Pilodyn值和弹性模量综合筛选,以灰楸和楸树为砧木,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材性、保存率、接穗生根率都较好。【结论】楸树无性系嫁接繁育的适宜砧木为灰楸和楸树,黄金树不宜作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嫁接 砧木 无性系 生长 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