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甲基化在骨骼肌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思琦 陈倩 +4 位作者 张贺春 陈红艳 马月辉 周胜花 赵倩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1521,共11页
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即RNA腺嘌呤A碱基的第6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最普遍和最丰富的RNA修饰。动态可逆的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及其辅助因子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催化,脂肪质量... 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即RNA腺嘌呤A碱基的第6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最普遍和最丰富的RNA修饰。动态可逆的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及其辅助因子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催化,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ALKB同源基因5(ALKBH5)等去甲基化酶消除RNA甲基化修饰信号,并通过m^(6)A结合蛋白识别RNA m^(6)A修饰位点。m^(6)A修饰能够调控RNA的剪接、出核、翻译和稳定性等分子调节作用,已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是动物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育涉及成肌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融合形成肌管细胞,进而形成肌肉纤维等多个过程,受多种转录因子及表观遗传调控。其中,m^(6)A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肌肉干细胞的维持、成肌细胞增殖及分化。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由m^(6)A甲基化修饰介导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在骨骼肌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作者介绍了m^(6)A甲基化修饰酶的种类及作用,重点综述了m^(6)A甲基化修饰在骨骼肌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调控机制,为解析肌肉发育表观调控机制及发现潜在的骨骼肌疾病治疗靶点等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m^(6)A甲基化修饰酶 骨骼肌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夏洛来种公羊血浆生化指标、精液品质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常帅 栗铭谦 +4 位作者 马桂霞 刘娜 张贺春 王春强 马巍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 NCG)对夏洛来种公羊血浆生化指标、精液品质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16头夏洛来种公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8 g/d NCG,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 NCG)对夏洛来种公羊血浆生化指标、精液品质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16头夏洛来种公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8 g/d NCG,试验期50 d,其中预饲期1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公羊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分别增加4.46%、1.99%和6.29%(P>0.05),谷草转氨酶(AST)降低20.97%(P>0.05),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菌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分别降低28.38%、17.68%和33.33%(P<0.05);试验组种公羊精子活力增加40.48%(P<0.05),采精量和精子密度分别增加和降低了24.49%和4.25%(P>0.05);试验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隐秘杆菌属(Trueperella)等肠道致病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NCG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夏洛来种公羊肝脏和心肌功能,提高种公羊的精子活力、粪便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夏洛来种公羊 血浆生化指标 精液品质 粪便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肉羊腐蹄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3
作者 卢继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舍饲条件下可保障肉羊养殖业生产效率提升,同时容易导致羊腐蹄病发生。该病是由坏死杆菌与节瘤拟杆菌协同感染引起的疾病,患病羊蹄部溃疡、跛行、关节变形、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该病发生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饲养、管理... 舍饲条件下可保障肉羊养殖业生产效率提升,同时容易导致羊腐蹄病发生。该病是由坏死杆菌与节瘤拟杆菌协同感染引起的疾病,患病羊蹄部溃疡、跛行、关节变形、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该病发生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饲养、管理2个方面,该病的防治手段较为成熟,修蹄作为治疗该病的基础手段,辅佐抗生素或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同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肉羊 羊腐蹄病 发生原因 治疗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4
作者 张贺春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妊娠毒血症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母羊及其胎儿健康,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母羊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酮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本文分析了母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探讨母羊妊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策略,... 妊娠毒血症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母羊及其胎儿健康,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母羊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酮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本文分析了母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原因,探讨母羊妊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策略,通过优化饲养管理、调整营养水平、增加运动量、减少应激因素、药物治疗及必要的手术干预和遗传选育等多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提高母羊及其胎儿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羊 妊娠毒血症 代谢紊乱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5
作者 卢继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8期83-85,共3页
羊运输应激综合征是当前养殖业较为常见的应激性疾病,造成羊只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严重的还会出现应激性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诱发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运输环境和管理不当。预防运输应激综合征主要通... 羊运输应激综合征是当前养殖业较为常见的应激性疾病,造成羊只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严重的还会出现应激性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诱发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运输环境和管理不当。预防运输应激综合征主要通过加强运输前、运输中的管理,以及运输结束后对羊只的护理工作,同时还可使用维生素、微生态制剂以及中草药制剂饲喂羊只,以预防羊只应激反应的发生,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应激综合征 发生原因 免疫系统 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肉羊胃肠道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措施
6
作者 卢继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7期85-88,共4页
肉羊胃肠道线虫病是肉羊养殖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性疾病,而在舍饲条件下,由于密集饲养和环境管理的不足,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难度增大,给养殖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探讨舍饲肉羊胃肠道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 肉羊胃肠道线虫病是肉羊养殖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性疾病,而在舍饲条件下,由于密集饲养和环境管理的不足,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难度增大,给养殖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探讨舍饲肉羊胃肠道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的防控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胃肠道线虫病的传播,从而为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肉羊 胃肠道线虫病 病因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过瘤胃添加剂组合对细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李长江 卢继华 +2 位作者 韩丹 孙亚波 徐晓江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不同过瘤胃添加剂组合对细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48只体况良好且体重、预产期、胎次相近的细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 试验旨在考察不同过瘤胃添加剂组合对细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48只体况良好且体重、预产期、胎次相近的细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过瘤胃添加剂组合(包括过瘤胃葡萄糖、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的基础日粮。预试期从妊娠120 d开始,试验期从妊娠135 d至羔羊出生30 d结束,共60 d。结果显示: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早期,各试验组血清葡萄糖(GLU)、胰高血糖素(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母羊血清甘油三酯(TG)、β-羟基丁酸(β-HB)、丙酮(AC)、乙酰乙酸(AAc)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3组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BUN)和尿酸(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3组血清肌酐(CREA)、血氨(A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过瘤胃添加剂组合对辽宁绒山羊母羊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均具有积极作用,以过瘤胃葡萄糖10 g、过瘤胃胆碱3.0 g、过瘤胃赖氨酸18 g、过瘤胃蛋氨酸5 g的组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添加剂 辽宁绒山羊 母羊 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布鲁氏菌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武上杰 栾园园 +5 位作者 王明坤 张贺春 于波 马月辉 蒋琳 何晓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2-893,共12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畜共患病,不仅给绵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公共卫生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布鲁氏菌具有胞内寄生和免疫逃避的能力,因此疫苗接种等常规措施难以有效防控布...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畜共患病,不仅给绵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公共卫生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布鲁氏菌具有胞内寄生和免疫逃避的能力,因此疫苗接种等常规措施难以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的感染。开展绵羊布鲁氏菌病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能从动物源头切断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布鲁氏菌依赖于毒力因子的免疫逃避机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布鲁氏菌病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家系群体选育、基因工程选育和标记辅助选育,并按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阶段对候选抗病基因作了详细的梳理,以期为布鲁氏菌病的致病机制研究、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绵羊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逃避 抗病基因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丹草饲喂辽宁绒山羊的营养价值评定
9
作者 冀红芹 孙亚波 +4 位作者 王春燕 郑旭 于明 张贺春 贾富勃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29-33,共5页
试验旨在评定成熟期海德高丹草在辽宁绒山羊中的饲用价值。试验测定高丹草营养成分和CNCPS组分,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了高丹草主要营养物质在辽宁绒山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并进行了粗饲料分级指数(GI)计算。结果显示:高丹草中总能(GE)为15.92... 试验旨在评定成熟期海德高丹草在辽宁绒山羊中的饲用价值。试验测定高丹草营养成分和CNCPS组分,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了高丹草主要营养物质在辽宁绒山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并进行了粗饲料分级指数(GI)计算。结果显示:高丹草中总能(GE)为15.92 MJ/kg,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的含量分别为14.94%、2.00%、42.85%、73.58%、38.40%、8.95%。高丹草碳水化合物(CHO)、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2)、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分别为74.29%、1.87%、8.42%、61.77%、27.93%,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真蛋白(PB1)、中速降解真蛋白(PB2)、慢速降解真蛋白(PB3)、不可被降解蛋白(PC)含量分别为29.59%、6.23%、17.76%、23.77%、22.65%。高丹草在辽宁绒山羊瘤胃中DM、CP、CF、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2.78%、50.20%、42.41%、40.74%、39.40%。高丹草的GI为2.37,属于第3级。研究表明,高丹草可被辽宁绒山羊采食利用,属于中等品质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辽宁绒山羊 CNCPS 瘤胃降解率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0
作者 卢继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9期95-97,共3页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全球,主要影响绵羊及其他反刍动物。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季节,经污染饲料或环境传播,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羊群健康及养殖业经济效益。临床表现...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全球,主要影响绵羊及其他反刍动物。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季节,经污染饲料或环境传播,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羊群健康及养殖业经济效益。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或亚急性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转圈、头颈偏斜、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重症可因呼吸衰竭死亡。病理剖检显示病羊脑脊髓炎,伴弥漫性微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坏死。本文分析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临床兽医提供科学诊断依据,并探讨有效防控策略,减少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 病原学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