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崔各庄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吕玉洁 张楠 +10 位作者 孙飞 万钢 要立娜 马卫华 马淑贤 谷金慧 赵晔 金凤实 卜祥雷 鲁宗学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HbA1c。以HbA1c控制水平...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HbA1c。以HbA1c控制水平<7.0%或≥7.0%,分为两组,即A组(<7.0%)和B组(≥7.0%)。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中HbA1c与BMI、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相关性(P<0.05),B组中HbA1c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胆固醇白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HbA1c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具有关联性,定期检测HbA1c对2型糖尿病的长期稳定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血脂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经济状况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袁申元 傅汉菁 +18 位作者 万钢 朱良湘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潘素芳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朱庆生 高迎 柳德元 姬云涛 杨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经济水平与其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纵向管理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与北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T2DM纵向管理项目。采用多级抽样的方...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经济水平与其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纵向管理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与北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T2DM纵向管理项目。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纳入北京市5个城区中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887例T2DM患者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全体参与医师经过专门培训,按统一要求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1)不同经济水平的T2DM患者,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经济水平的患者,其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血糖水平7.0mmol/L为标准,将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良好(血糖≤7.0mmol/L)和差(血糖>7.0mmol/L),经济水平由低到高4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分别为40.68%、42.31%、49.69和48.05%;其中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的患者血糖控制最佳,与<1000元/月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调整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LDL-C等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水平对血糖控制仍呈独立相关性,人均月收入>1000元的患者,其血糖水平>7.0mmol/L的风险是<1000元/月的患者的0.868倍〔OR95%CI(0.778,0.968)〕;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4000~元的患者,其血糖>7.0mmol/L的风险是<1000元/月的患者的0.992倍〔OR95%CI(0.754,1.306)〕、0.778倍〔OR95%CI(0.585,1.035)〕和0.775倍〔OR95%CI(0.508,1.181)〕。结论T2DM患者经济水平影响血糖控制,经济水平高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得好,其中收入为2000~3999元/月的患者血糖控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经济因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19 位作者 傅汉菁 万钢 朱良湘 袁明霞 潘素芳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程淑艳 高迎 柳德元 王益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时腰围优于颈围和腰臀比,颈围优于或与腰臀比相当。颈围可以替代腰臀比用于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围 腰围 腰臀比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大伟 陈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48-3251,共4页
背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尤其是发病超过72 h的亚急性胆囊炎目前仍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急性胆囊炎发病早期尽早行腹腔镜手术是必要可行的。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通过LC治疗急性胆囊炎逐渐得到开展。目... 背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尤其是发病超过72 h的亚急性胆囊炎目前仍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急性胆囊炎发病早期尽早行腹腔镜手术是必要可行的。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通过LC治疗急性胆囊炎逐渐得到开展。目的对比三孔LC与单孔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10月—2013年3月急性胆囊炎患者284例。128例行经脐单孔LC(单孔LC组),单孔LC组分为两组分别在两个时段进行手术:阶段1:2009年10月—2010年6月,36例(A组);阶段2:2010年7月—2013年3月,92例(B组)。同期行三孔LC 156例患者(三孔LC组)。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相关费用。结果 3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费用间有差异(P<0.05);其中A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费用最高,其次为B组,三孔LC组最低(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最多,其次为三孔LC组,B组最少(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三孔LC组(P<0.05)。结论单孔LC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宗江教授运用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2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贝金 赵宗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06-2410,共5页
目的探讨赵宗江教授运用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2例患者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CKD肺肾气虚,瘀毒内阻型患者共32例,疗程为6个月和1年,对其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赵宗江教授运用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2例患者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CKD肺肾气虚,瘀毒内阻型患者共32例,疗程为6个月和1年,对其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经中医疗效评定,6个月疗程后显效者8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1例;1年疗程后临床痊愈者11例,显效者18例,有效者3例。综合疗效评定6个月疗程后临床控制者4例,显效者24例,有效者4例;1年疗程后临床控制者17例,显效者15例。且益肾解毒化瘀方对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尿酸的升高均有改善作用(P <0.05)。结论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CKD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瘀毒内阻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蛋白尿、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维持并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临床疗效 治疗经验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