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望江县“粮丰工程”项目实施成效与建议
- 1
-
-
作者
陈再高
盛敏元
胡来贵
-
机构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望江县科技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15-15,26,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望江县双季稻"粮丰工程"实施成果的回顾,总结得出农业科技应用是粮食丰产的原动力的结论,并就"十二五"粮丰工程"实施提出了5点建议。
-
关键词
望江县
粮丰工程
实施成效
建议
-
分类号
F307.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皖稻199单产650kg关键栽培技术
- 2
-
-
作者
陈再高
盛敏元
胡来贵
-
机构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望江县科技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4期56-56,共1页
-
基金
"沿江江南地区(望江)双季稻丰产优质科技集成与示范"项目
-
文摘
介绍了皖稻199单产650kg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
关键词
皖稻199
超高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实施“粮食丰产工程”的显著成效与技术创新
- 3
-
-
作者
陈再高
盛敏元
胡来贵
詹李根
黄结桥
-
机构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望江县科技局
望江县鸦滩镇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5期75-75,90,共2页
-
基金
望江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资助
-
文摘
总结概述了望江县实施"粮食丰产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技术措施与创新。
-
关键词
粮食丰产工程
成效
技术创新
-
分类号
F30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粮丰工程项目区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 4
-
-
作者
吴卫明
陈再高
盛敏元
胡来贵
何懋伍
-
机构
望江县鸦滩镇农技站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望江县科技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1期129-129,151,共2页
-
基金
望江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资助
-
文摘
水稻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在高产水平下,一个因素的变化,总会引起其他因素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有正确处理好各因素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控,使之乘积最大,才能实现高产更高产。本文详细介绍了望江县鸦滩镇水稻丰产工程项目区双季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
关键词
粮丰工程
双季稻
高产栽培
技术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陈周前
杨安忠
刘春盛
胡润
盛敏元
詹李根
-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安徽科技学院
贵池区农机推广中心
望江县科技局
望江县鸦滩镇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4期64-66,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6-17)
-
文摘
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多年多点研究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栽后分蘖增长速度渐缓,增长的时间缩短,高峰苗提早;随着秧龄的延长及基本苗增多,水稻有效分蘖期提前,有效穗也随之减少;随着秧龄的延长,单产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在稀播条件下,早稻45d左右、中稻50d左右、双晚35d左右的秧龄最有利进一步提高稻谷产量。
-
关键词
秧龄
分蘖
有效穗
产量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沿江双季稻区早、晚稻不同品种搭配栽培试验效果初报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再高
盛敏元
胡来贵
何懋伍
-
机构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望江县科学技术局
望江县鸦滩镇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期86-87,194,共3页
-
文摘
通过不同水稻品种的衔接试验,从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以早稻迟熟品种搭配双晚迟熟品种的高产高效方式较好。
-
关键词
沿江地区
双季稻
品种搭配
效果
-
分类号
S511.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