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安徽省望江县棉区棉铃虫抗性研究
1
作者 谷峙 徐进才 +1 位作者 罗成兆 吴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09-8109,8146,共2页
[目的]研究了望江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方法]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望江棉区棉铃虫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90%灭多威悬浮颗粒的抗性水平。[结果]监测结果表明:望江棉区棉铃虫种群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已达到中抗水平,对90%灭... [目的]研究了望江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方法]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望江棉区棉铃虫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90%灭多威悬浮颗粒的抗性水平。[结果]监测结果表明:望江棉区棉铃虫种群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已达到中抗水平,对90%灭多威悬浮颗粒已降为低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0.71倍和1.18倍,其LD50和LC50分别为0.063 2μg/头和115.772 8 mg/ml。[结论]为进一步作好棉铃虫的抗性治理及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江棉区 棉铃虫 抗性监测 高效氯氰菊酯 灭多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望江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
作者 谷峙 孙春明 +2 位作者 徐进才 张磊 吴一鸣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203-203,共1页
稻纵卷叶螟是望江县水稻产区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其发生轻重的原因,主要与成虫的迁入时期、田间虫量、气候及苗情适宜度等因素有关。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把握防治适期,选择对路农药,推行健身栽培,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 治理对策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江县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应用技术
3
作者 何学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1期275-275,279,共2页
该文阐述了长江中下游棉区望江县近30a来棉花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出在棉花生长的苗期、蕾花期、花铃期针对不同虫害,开展药剂、生物、栽培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棉花 有害物生 综合治理 望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虫剂对棉花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对瓢虫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世华 章炳旺 +3 位作者 蔡凌 李权生 何学平 范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76-77,79,共3页
防治棉铃虫比较理想的药剂和处理有赛丹 +三唑磷、拉维因、赛敌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的时间长 ,对棉蚜防效差 ,不能作为防治棉蚜的专门药剂 ;8种试验药剂均不宜于防治棉叶螨 ;试验药剂及处理 ,对瓢虫卵杀伤力不强 ,但对瓢虫成。
关键词 筛选 对比试验 防效 杀伤力 棉花害虫 杀虫剂 瓢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防治概况及检疫控制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学友 章炳旺 +6 位作者 陈春秋 周桃棣 何学平 徐进峰 江潮 何木兰 张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期173-173,127,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庆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防治概况及检疫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条斑病 防治 检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褐飞虱发生条件分析与综合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满开 唐学友 +6 位作者 吴彩玲 何木兰 余夕辉 方向群 李明波 徐进才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3期137-138,121,共3页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2005-2007年褐飞虱在安庆发生的虫源、气候、食料条件,认为初迁虫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年的发生情况,但初迁量小的年份,并不意味着后来发生就轻;对六(4)代前峰而言,回迁虫源可作为补充虫源考虑,但对六(4)代后峰和...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2005-2007年褐飞虱在安庆发生的虫源、气候、食料条件,认为初迁虫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年的发生情况,但初迁量小的年份,并不意味着后来发生就轻;对六(4)代前峰而言,回迁虫源可作为补充虫源考虑,但对六(4)代后峰和七(5)代应作为重要虫源条件考虑。气候的适宜与不适宜只是相对的,稻田小生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单季稻面积扩大,从食料和栖境上促成了褐飞虱早期虫量积累和提前暴发。本文还就虫源性质、防治策略、预测和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发生 条件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章炳旺 李继胜 +3 位作者 李恺求 朱世华 罗定荣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概况 ,着重介绍了转 Bt基因棉在安庆推广应用的情况 ,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应用 安全性评价 农业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30年来棉花病虫发生演变概况及原因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章炳旺 李恺求 +3 位作者 罗定荣 朱世华 王俊 曹中良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5期178-179,共2页
本文对安庆市13种主要病虫害30年来的发生演变概况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棉花病虫 演变概况 发生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转基因抗虫棉病虫防治问题探讨
9
作者 章炳旺 朱世华 +5 位作者 唐学友 李恺求 罗定荣 王俊 徐进才 谷峙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3期103-103,107,共2页
对安庆市转基因抗虫棉病虫防治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病虫防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瓢虫发生规律及与棉蚜的追随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世华 李权生 +1 位作者 范爱华 罗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613-613,622,共2页
通过 4a的系统调查 ,发现瓢虫是棉田天敌的优势种群 ,瓢虫在棉田只有一个峰期。瓢虫与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 ,在不专门用农药防治棉蚜的情况下 。
关键词 瓢虫 棉蚜 追随关系 发生规律 天敌 棉花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地区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权生 徐进才 +3 位作者 汪朋春 詹李根 黄结桥 计壮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928-928,共1页
采用高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了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和三唑磷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达高抗水平 ,其LD50 为 2 .690 3 μg/头 ,抗性倍数达 463 .84倍 ,对三唑磷属低抗水平 ,其LD50 为 0 .0 3 99μg/头 ,抗性倍数为 3 .66倍。
关键词 沿江地区 水稻 二化暝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甲敌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进才 李权生 +1 位作者 赵东 何淼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63-363,384,共2页
结果表明 :40 %甲敌乳油 (复方甲胺磷 )对水稻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5 0 0~ 2 2 5 0ml/hm2 用量 ,药后 3d最低防效达91.42 % ,且作用迅速 ,药后 7d防效仍在 87%以上。从环保和经济角度考虑 ,推荐使用剂量 15 0 0ml/hm2 。
关键词 甲敌乳油 稻飞虱 防效 水稻害虫 田间药效试验 安全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丘陵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进才 杨帆 李权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49-750,共2页
近年来 ,望江县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 ,且连年大发生 ,其发生特点是 :冬后有效虫源基数大 ,死亡率低 ,灯下始见期早 ,蛾量大 ,峰次多 ,盛发期长 ,为害症状多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浅析 ,提出“狠治 1代 ,挑治 2代 ,巧治 3... 近年来 ,望江县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 ,且连年大发生 ,其发生特点是 :冬后有效虫源基数大 ,死亡率低 ,灯下始见期早 ,蛾量大 ,峰次多 ,盛发期长 ,为害症状多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浅析 ,提出“狠治 1代 ,挑治 2代 ,巧治 3代” ,特别是加强有效栽培技术的协调应用的综合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水稻 为害特点 原因浅析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炭疽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东 徐进才 《安徽农业》 2003年第6期24-24,共1页
山茶炭疽病是山茶主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轻的产生叶斑,影响观赏,重的导致落花、落叶,直接妨碍生长.
关键词 山茶 炭疽病 发生特点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噻唑锌SC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春明 郑结彬 徐进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期108-109,112,共3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条斑病"或"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用20%噻唑锌SC、20%叶枯灵、50%灭菌成在晴天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SC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为理想药剂且对...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条斑病"或"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用20%噻唑锌SC、20%叶枯灵、50%灭菌成在晴天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SC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为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条斑病 噻唑锌 叶枯灵 灭菌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病虫害发生新动态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世华 曹中良 +1 位作者 姚玲玲 林中保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4期123-123,87,共2页
通过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黑光灯诱测等方法发现近5年棉田病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鳞翅目害虫危害减轻,吸汁类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虫害,缺钾性生理病害连年流行。并从BT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田化防次数减少,土质的恶化,... 通过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黑光灯诱测等方法发现近5年棉田病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鳞翅目害虫危害减轻,吸汁类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虫害,缺钾性生理病害连年流行。并从BT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田化防次数减少,土质的恶化,植保技术的滞后等方面浅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发生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3%超宝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17
作者 徐阳春 詹李根 +2 位作者 黄结桥 李权生 徐进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411-411,共1页
18 .3 %超宝乳油 (18.3 %阿维菌素·机油乳油 )对小菜蛾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90 0~ 12 0 0ml/hm2 药后 3天最低防效达88.7% ,且作用迅速 ,7天后防效仍在 82 %以上 ,适宜用量为 90 0ml/hm2 。
关键词 18.3%超宝乳油 防治 小菜蛾 田间药效试验 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