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头脉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筛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文静 曲静 +5 位作者 刘博 杜凤东 李蕾 李元惠 郭亿超 高云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检查技术(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区社区的32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对照组,应用视频头脉冲检查评估两组的前庭功能。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vHIT增益值...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检查技术(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区社区的32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对照组,应用视频头脉冲检查评估两组的前庭功能。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vHIT增益值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0.536,P<0.01)。糖尿病组有50%患者出现异常扫视波,其中水平半规管(68.75%)受累最常见。对照组有9.38%患者出现异常扫视波,均为水平半规管受累。两组异常扫视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4.083,P<0.01)。糖尿病组按是否有前庭症状分组:有前庭症状组:22例(68.75%);无前庭症状组:10例(31.25%)。两组右前、左前和右后半规管vHIT增益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水平、左水平和左后半规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异常扫视波无统计学差异(χ^(2)=2.327,P>0.05)。依据糖尿病病程分组,病程≤10年组:13例,病程>10年组:19例。除右侧水平和右侧前半规管外,两组其余半规管vHIT增益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和病程>10年组异常扫视波有统计学差异(χ^(2)=6.348,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更易出现vHIT异常扫视波。结论应用视频头脉冲检查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前庭功能筛查具有可行性;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前庭功能损伤,且水平半规管受累最常见。糖尿病病程与前庭功能损伤有相关性,病程越长,更易发生前庭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频头脉冲检查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现况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梅 贾建国 +5 位作者 庞书勤 王峰华 贾鸿雁 黄莹 宋霞 高文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方法选择在北京市方庄和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T2DM且无糖尿病足患者270例,分别测量入选患者左、右侧足背TcPO2,并且以TcPO260mm Hg(1mm Hg=0.133kPa)为界,将至少...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方法选择在北京市方庄和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T2DM且无糖尿病足患者270例,分别测量入选患者左、右侧足背TcPO2,并且以TcPO260mm Hg(1mm Hg=0.133kPa)为界,将至少一侧足背TcPO2<60 mm Hg为降低组214例(79.3%),其余为正常组56例。收集2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降低组女性(61.2%vs 35.7%,P=0.001)和双下肢感觉异常(35.0%vs 17.9%,P=0.014)比例更高、高血压病程[(15.8±11.7)年vs(11.2±7.6)年,P=0.029]和血脂异常时间[(9.9±7.4)年vs(7.7±5.1)年,P=0.048]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831,95%CI:1.517~5.285,P=0.001)和双下肢感觉异常(OR=2.229,95%CI:1.047~4.748,P=0.038)为患者TcPO2降低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T2DM无糖尿病足患者的足背TcPO2降低发生率高,TcPO2可能发现患者亚临床的足部组织灌注改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血气监测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社区居民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忠尧 王晓峰 +1 位作者 张英 陈红光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居民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5~70岁在北京连续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1554例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并判定知晓情况。结果乙肝4条主要传...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居民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5~70岁在北京连续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1554例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并判定知晓情况。结果乙肝4条主要传播途径中经血液传播的知晓率最高(71.75%),其次为经污染医疗器械传播、母婴传播和性途径传播,4条全部知晓率为28.70%。乙肝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知晓率为53.47%,乙肝的总体知晓率为27.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及月收入之间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提示乙肝知识宣教重点人群包括:30~45岁年龄段以外人群、文盲或只有小学学历的人群、少数民族人群、外地城镇或农村人群。结论针对本社区全区居民乙肝知识知晓率的宣教应有所加强,对其中重点人群的宣教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函 高媛 +6 位作者 马万欣 刘宏新 孟凡锐 张丹萍 刘春宇 刘璐 邢颖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望京、太阳宫、十八里店、孙河5个街道的全部社工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望京、太阳宫、十八里店、孙河5个街道的全部社工为研究对象(社工组),并以该5个街道对应社区医院且具有相同年龄范围的在职一线医护人员(医护组)、社区居民(居民组)为对照人群。社工组、医护组、居民组比例为1∶1∶1。采用问卷星平台,向社工、医护人员、社区居民微信群发放电子问卷展开调查。比较3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筛查阳性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954份,其中62份不合格予以剔除,最终纳入892份(935%)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社工组372份(417%),医护组262份(294%),居民组258份(289%)。社工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筛查阳性率分别为153%、220%、481%,较医护组(76%、103%、305%)和居民组(70%、85%、295%)明显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家庭负担(OR=180,95%CI:109~296)、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评分(OR=134,95%CI:124~145)是社工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CPSS评分(OR=129,95%CI:120~13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OR=096,95%CI:092~100)是社工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OR=491,95%CI:127~1894)、CPSS评分(OR=120,95%CI:114~127)、SSRS评分(OR=095,95%CI:091~098)是社工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结果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家庭负担、CPSS评分、SSRS评分是影响社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其中CPSS评分与社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均呈强关联。结论在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相较于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社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为社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以压力知觉的影响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社会工作者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1
5
作者 高霞 高磊 +5 位作者 马钊 张雯雯 杨恩权 李光乐 李振 金惜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调查慢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78例首次发病、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Fulg-Meyer)、生存质量(SF-3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目的:调查慢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78例首次发病、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Fulg-Meyer)、生存质量(SF-3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和脑卒中并发症等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57.7%。其中,轻度抑郁35.9%,中度抑郁11.5%,重度抑郁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年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SF-36精神健康和SF-36躯体健康6个因素与患者抑郁评测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慢性阶段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脑卒中后抑郁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改变。卒中后抑郁降低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状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