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龙於洋 濮锴 +1 位作者 沈东升 古佛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06-3712,共7页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产业的飞速发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的处理处置问题日渐严峻。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VOSviewer软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解析了近15 a飞灰资源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结果显...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产业的飞速发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的处理处置问题日渐严峻。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VOSviewer软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解析了近15 a飞灰资源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结果显示:2008—2021年飞灰资源化领域发文量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7.21%;飞灰资源化领域前十的被引文献主题中有80%是飞灰作为建筑领域原料的替代方法以及飞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风险评价;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飞灰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主要为用作水泥原料、飞灰中金属的提取以及飞灰热处理后产物的利用;飞灰资源化产物类型、资源化过程以及资源化产物耐久性的探究将是飞灰资源化研究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垃圾焚烧飞灰 资源化 Web of Science 文献计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塑料际病原菌的赋存与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贺宁 惠彩 +1 位作者 龙於洋 沈东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78-3993,共16页
塑料际是致病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等有害微生物和基因的移动储存库,但目前对塑料际病原菌赋存和传播风险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尚不明晰.本文系统介绍了塑料际的定义和组成,总结了水环境、土壤环境、人... 塑料际是致病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等有害微生物和基因的移动储存库,但目前对塑料际病原菌赋存和传播风险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尚不明晰.本文系统介绍了塑料际的定义和组成,总结了水环境、土壤环境、人为环境和大气环境中微塑料及塑料际病原菌的赋存状况,发现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是塑料际常见的病原菌;概述了塑料际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和可能的健康风险,指出了携带病原菌的微塑料可在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中传播,促进病原菌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和蔓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可为全面评估微塑料污染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塑料际 病原菌 传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腐殖土粒径分级特征及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於洋 庞梦嫒 +3 位作者 郭淑丽 李相杭 沈东升 朱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77-1683,共7页
垃圾填埋场腐殖土的高效处理处置是实现现有填埋场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选取了填埋年限分别为6、10年的北京填埋场和温州填埋场的腐殖土(以下分别简称北京腐殖土和温州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粒径分级分析其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和重金属。... 垃圾填埋场腐殖土的高效处理处置是实现现有填埋场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选取了填埋年限分别为6、10年的北京填埋场和温州填埋场的腐殖土(以下分别简称北京腐殖土和温州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粒径分级分析其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和重金属。结果表明,填埋年限长的温州腐殖土粒径更均匀,较小的粒径占比更大,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更低,说明更加稳定。温州腐殖土粒径可划分为<0.600、0.600~13.200、>13.200 mm 3个部分。后续,腐殖土可根据粒径分级中的营养元素与重金属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粒径分级 腐殖土 营养元素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废PCB板协同焚烧炉渣中氯的存在特性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宏杰 沈东升 +1 位作者 龙於洋 古佛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07-4414,共8页
生活垃圾与一般工业固废协同焚烧处理是生活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协同焚烧处理对炉渣中氯存在特性的影响,尚无相关报道.本文以典型的一般工业固废PCB板为实验对象,聚焦生活垃圾/废PCB板协同焚烧过程,查明不同垃圾组分下,焚烧炉... 生活垃圾与一般工业固废协同焚烧处理是生活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协同焚烧处理对炉渣中氯存在特性的影响,尚无相关报道.本文以典型的一般工业固废PCB板为实验对象,聚焦生活垃圾/废PCB板协同焚烧过程,查明不同垃圾组分下,焚烧炉渣样品中的氯迁移行为、存在形态及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废PCB板高温分解出的玻璃纤维比表面积大,能捕获部分挥发性的氯,使得其残留于炉渣中,从而造成炉渣总氯含量提高,但垃圾组分中塑料占比对该过程有重要影响.协同焚烧的炉渣水溶性氯含量在50~70wt%之间.淋溶结果显示大部分炉渣中氯的残留率在40%以下,而随着废PCB板投加量增加,炉渣中氯的残留率回升,最高达45.6%,这表明协同焚烧抑制了炉渣中氯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废PCB板 焚烧 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研究热点分析
5
作者 宣宇杰 朱敏 +5 位作者 吴钧豪 冯尧 申屠佳丽 吕黎 龙於洋 沈东升 《土壤学报》 2025年第4期1103-1114,共12页
为了解典型卤代阻燃剂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 viewer和CiteSpace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259篇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1)近十六年间在土... 为了解典型卤代阻燃剂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 viewer和CiteSpace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259篇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1)近十六年间在土壤环境中卤代阻燃剂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持续增多,其主要研究学科是环境生态学,中国一直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2)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Environment Science&Technology等期刊为相关领域研究作者的主要发文期刊,李军(Li Jun)、张干(Zhang Gan)、江桂斌(Jiang Guibin)等学者形成了联系紧密的核心作者群;(3)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土壤中卤代阻燃剂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4)环境中存在的卤代阻燃剂已经造成生物积累与放大现象,并对生物体造成损害;(5)人体内已普遍检出卤代阻燃剂,其中膳食和粉尘摄入为其主要暴露途径;(6)新型溴代和氯代阻燃剂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趋势。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卤代阻燃剂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转化机理和生态效应,特别是一些新型卤代阻燃剂的长期影响,以期为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阻燃剂 土壤环境 知识图谱分析 人体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