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1
作者 郑伟 陈懋弘 +6 位作者 徐林刚 赵海杰 凌世彬 吴越 胡耀国 田云 吴晓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文章选取8件闪锌矿、3件方铅矿和1件黄铁矿样品,采用Rb-Sr等时线定年方法测定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获得闪锌矿等时线年龄为(98.1±1.6)Ma,闪锌矿+方铅矿等时线年龄为(99±2)Ma,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98... 文章选取8件闪锌矿、3件方铅矿和1件黄铁矿样品,采用Rb-Sr等时线定年方法测定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获得闪锌矿等时线年龄为(98.1±1.6)Ma,闪锌矿+方铅矿等时线年龄为(99±2)Ma,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98.2±1.3)Ma,闪锌矿+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97.87±0.96)Ma,方铅矿+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98.6±4.2)Ma。Rb-Sr定年结果表明,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为98Ma左右,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早期,可能与135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使得中国大陆包括华南板块在内均处于持续伸展阶段有关。硫化物矿石Rb-Sr所得的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平均值为0.7117,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高于地幔Sr的初始值0.707,结合笔者对该矿床所做的S、Pb等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研究表明,利用特定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采用Rb-Sr等时线定年方法通过共生矿物组合和单矿物相互约束,可以有效地确定成矿时代,这对了解矿床的成矿背景等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 共生矿物 RB-SR定年 成矿时代 天堂铜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伟 欧阳荷根 +5 位作者 赵海杰 赵财胜 于晓飞 罗大略 黄华谷 欧阳志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3-858,共16页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的西南端,为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85.15~88.34Ma,加权平均值为86.1±2.3Ma,对应...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的西南端,为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85.15~88.34Ma,加权平均值为86.1±2.3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89.9±3.4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为晚白垩世。锡坪钼铜多金属矿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较低,表明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壳源。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以中生代燕山期为主,存在180~150Ma、110~80Ma两个爆发期,两期成岩成矿作用可能均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一定的关系。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下发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 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 广东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长埔锡多金属矿床石英斑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3
作者 丘增旺 王核 +6 位作者 闫庆贺 李莎莎 汪礼明 卜安 慕生禄 李沛 魏小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86,共13页
广东省海丰县长埔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一个中型锡多金属矿床。以与长埔锡多金属矿床矿化联系密切的石英斑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同位素... 广东省海丰县长埔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一个中型锡多金属矿床。以与长埔锡多金属矿床矿化联系密切的石英斑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45.0±0.9)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初;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εHf(t)为-7.95--2.7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371-1704Ma,表明石英斑岩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根据所得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长埔锡多金属矿床石英斑岩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有关的区域伸展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石英斑岩 长埔锡多金属矿床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陶锡湖锡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丘增旺 王核 +6 位作者 闫庆贺 李莎莎 汪礼明 卜安 魏小鹏 李沛 慕生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6-532,共17页
陶锡湖锡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一个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床。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陶锡湖花岗斑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为141.8±1.0 Ma,是早白... 陶锡湖锡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一个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床。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陶锡湖花岗斑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为141.8±1.0 Ma,是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斑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强烈富集Rb、Th、U、K、Pb,亏损Ba、Sr、Ti、P、Nb、Ta,具有明显Eu负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花岗斑岩成矿金属元素丰度值高,属于典型的含锡花岗岩。花岗斑岩锆石εHf(t)从-6.67变化到-2.3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343~1615 Ma,表明其成岩物质主要来自古老地壳,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根据所得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陶锡湖花岗斑岩及相关的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有关的区域伸展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花岗斑岩 陶锡湖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塌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锆石及锡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闫庆贺 王核 +8 位作者 丘增旺 王敏 慕生禄 汪礼明 卜安 王赛蒙 李莎莎 魏小鹏 李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731,共14页
陆河县塌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与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密切相关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全国三个典型斑岩型锡矿之一。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 陆河县塌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与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密切相关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全国三个典型斑岩型锡矿之一。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为136.8±1.1 Ma,是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同时本文对锡石进行了U-Pb定年研究,27个数据在^(206)Pb/^(238)U-^(207)Pb/^(238)U谐和年龄图上获得了133.6±8.6 Ma的下交点年龄,在Tera-Wasserburg年龄图解上获得了136.5±8.1 Ma的下交点年龄,两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且与花岗斑岩年龄一致,很好的限定了塌山矿区成矿时代。花岗斑岩锆石εHf(t)从-4.87变化到-2.07,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322~1507 Ma,表明其成岩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岩石,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及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斑岩 塌山斑岩型锡矿床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盆地陂头面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郑伟 毛景文 +5 位作者 欧阳志侠 赵财胜 于晓飞 赵海杰 刘东宏 吴晓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71-2686,共16页
广东陂头面铜多金属矿位于云开地区的阳春盆地内,是一个与中细粒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受NE和NNE向构造断裂控制。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 广东陂头面铜多金属矿位于云开地区的阳春盆地内,是一个与中细粒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受NE和NNE向构造断裂控制。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陂头面矿床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矿岩体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等时线年龄为163. 5±0. 55Ma,4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62. 9~163. 9Ma,加权平均值为163. 3±1. 1Ma,结果表明陂头面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这也是阳春盆地首次报道的形成于该时期的多金属矿床。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30. 5×10^(-6)~41. 7×10^(-6),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本文对成矿岩体开展了锆石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结果获得锆石CeⅣ/Ⅲ比值范围为198~987,表明其具有高的氧逸度和很好的成矿潜力;锆石Ti饱和温度为597~782℃,暗示可能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构造环境。陂头面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的确定为下一步在阳春盆地及区域上开展150~170Ma左右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陂头面铜多金属矿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锆石微量元素 阳春盆地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军 廖明英 +1 位作者 卜安 朱沛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51-52,共2页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分为马山、崆角、赤告岭、黄竹嶂4个区段,地层为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地层走向30°~50°,倾向SE,倾角20°...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分为马山、崆角、赤告岭、黄竹嶂4个区段,地层为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地层走向30°~50°,倾向SE,倾角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坑矿区 锡铜多金属矿床 三位一体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早侏罗世大顶大型铁锡矿床致矿花岗岩的厘定及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国玺 范晓杰 +2 位作者 赵海杰 孙明光 文昌生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7-2074,共18页
多数成锡矿的花岗岩体为多期次或多阶段侵位的复式花岗岩体或花岗质杂岩体,因而,准确、有效地识别致矿花岗岩对于锡矿区域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大顶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内一个大型铁锡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大顶群和石背花岗质杂... 多数成锡矿的花岗岩体为多期次或多阶段侵位的复式花岗岩体或花岗质杂岩体,因而,准确、有效地识别致矿花岗岩对于锡矿区域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大顶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内一个大型铁锡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大顶群和石背花岗质杂岩体的接触部位。石背岩体具有内部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到边缘相细粒花岗岩的岩性变化特征。为准确厘定致矿花岗岩,本文对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系统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中心相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边缘相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1.6±1.4Ma和184.6±1.5Ma,与区内已有的辉钼矿Re-Os年龄(185.9±4.9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指示区内成岩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早侏罗世。全岩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细粒花岗岩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一致的ε_(Nd)(t)值(-4.02~-2.22)和t_(2DM)范围(1.19~1.33Ga),应为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然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相比,细粒花岗岩具有更高的硅(SiO_(2)=75.59%~76.63%,均值为76.13%)、碱质(K_(2)O+Na_(2)O=7.86%~8.63%),低FeO^(T)(0.76%~1.29%)以及强烈Eu负异常(δEu=0.08~0.13),高Rb/Sr,低的K/Rb、Nb/Ta及Zr/Hf比值,说明其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对比典型成锡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野外接触关系和矿物学特征等,本文认为石背岩体外带的高分异的细粒花岗岩是大顶铁锡矿床的致锡矿化岩体,因而区域锡矿找矿工作应围绕细粒花岗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高分异花岗岩 早侏罗世 大顶Fe-Sn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9
9
作者 郑伟 毛景文 +5 位作者 赵海杰 赵财胜 林玮鹏 欧阳志侠 吴晓东 田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487,共23页
粤西阳春盆地为广东省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3类多金属矿床。阳春盆地发育多种矿化元素,矿种以Cu、Fe、Pb、Zn、Ag、W、Sn为主,Au、Mo、Bi次之。文章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阳春盆... 粤西阳春盆地为广东省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3类多金属矿床。阳春盆地发育多种矿化元素,矿种以Cu、Fe、Pb、Zn、Ag、W、Sn为主,Au、Mo、Bi次之。文章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阳春盆地的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一个成矿系列和3个成矿亚系列:即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Fe-Cu-Pb-Zn-W-Sn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Ⅰ)、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和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W-Sn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Ⅲ)。Ⅰ和Ⅱ成矿亚系列主要沿阳春盆地的边缘坳陷带分布,受NE-NNE向构造及EW向构造复合控制,成矿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以及二长花岗岩等,来源于相对深部,为壳幔同熔的产物,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Ⅲ成矿亚系列主要产于隆起区与坳陷带接壤部位及坳陷带中局部隆起地段,受隐伏的NW向构造控制,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属弱过铝质-准铝质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而形成,也可能有少量的地幔物质加入,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为主。大量的高精度测年数据表明:Ⅰ亚系列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170-160 Ma,Ⅱ亚系列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110-98 Ma,而Ⅲ亚系列成矿年龄为85-76 Ma,前一成矿亚系列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环境,而Ⅱ和Ⅲ成矿亚系列则处于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环境并伴随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其可能与135 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矿床类型 成矿系列 成矿时代 动力学背景 粤西阳春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锡矿山矿区煌斑岩中捕获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建堂 胡阿香 +3 位作者 张龙升 雷文艳 阳杰华 林芳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6-693,共8页
利用LA-ICP-MS技术,对湘中锡矿山煌斑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该煌斑岩中的锆石呈半自形或半浑圆状,为捕获锆石。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有典型的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部分还可见扇形分带,其形貌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为岩... 利用LA-ICP-MS技术,对湘中锡矿山煌斑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该煌斑岩中的锆石呈半自形或半浑圆状,为捕获锆石。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有典型的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部分还可见扇形分带,其形貌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为岩浆成因。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主要集中在830 Ma和800 Ma附近,少量为-730 Ma,与江南古陆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的年龄十分吻合,揭示湘中盆地深部确实存在新元古界基底,这为示踪湘中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判别湘中地区大地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依据。锡矿山煌斑岩形成于一种拉张伸展的构造环境中,其侵位深度为5 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煌斑岩 锡矿山矿区 湘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石菉铜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海杰 郑伟 +2 位作者 余长发 胡耀国 田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4-1613,共10页
粤西阳春盆地石菉铜钼矿床发育有氧化型铜及矽卡岩型铜钼矿体,矽卡岩型矿体在成因上与石菉花岗闪长岩相关。本文通过对辉钼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5件辉钼矿化石英脉获得较一致的模式年龄,介于(104±1.5... 粤西阳春盆地石菉铜钼矿床发育有氧化型铜及矽卡岩型铜钼矿体,矽卡岩型矿体在成因上与石菉花岗闪长岩相关。本文通过对辉钼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5件辉钼矿化石英脉获得较一致的模式年龄,介于(104±1.5)Ma-(104.6±1.5)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04.34±0.66)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04.1±1.3)Ma,略晚于成矿相关的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年龄(107±0.72 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石菉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形成滞后于阳春盆地内侏罗纪铜铁矿床近50 Ma,是华南白垩纪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一部分,其与区内侏罗纪铜铁矿床形成不同的构造背景,石菉铜钼矿床形成于岩石圈伸展拉张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 铜铁矿床 夕卡岩 石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伟 欧阳志侠 +6 位作者 陈友良 赵海杰 刘东宏 吴晓东 杨胜虎 汪汝澎 楚克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6,共13页
广东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云开地区新发现且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矿床之一。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在矽卡岩中。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旗鼓岭矿床... 广东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云开地区新发现且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矿床之一。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在矽卡岩中。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旗鼓岭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厘定。5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63.6~165.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4.54±0.94 Ma,表明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76.86~86.22μg/g之间,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黄铁矿的δ^(34)S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1.4‰~2.5‰,显示来自于岩浆热液。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为下一步在区内开展150~170 Ma左右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标志着著名的钦杭成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 辉钼矿RE-OS定年 成矿物质来源 云开地区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庙山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及S同位素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6
13
作者 邢波 郑伟 +3 位作者 欧阳志侠 吴晓东 林玮鹏 田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986,共16页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是在粤西阳春盆地内新近发现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泥盆系的陆源碎屑岩和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中。本文以矿石矿物黄铁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对其微量元素特征...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是在粤西阳春盆地内新近发现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泥盆系的陆源碎屑岩和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中。本文以矿石矿物黄铁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对其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庙山铜多金属矿床中黄铁矿以富Se、Te和As,贫Ni元素为特征,其Co/Ni和S/Se比值特征指示其成因与岩浆热液型矿床密切相关;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其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Mn、In、Se,贫Ga、Ge、Tl等元素为特征,总体与国外一些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如Baita Bihor、Majdanpek、Ocna de Fier和Valea Seaca)相似。同时,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比值(如Zn/Cd、Ga/In等)以及相关的微量元素图解(如Ge-In,Ge-Se等)均表明庙山矿床的成因类型与矽卡岩型矿床一致。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δ^(34)S值较为集中(-0.4‰^+2‰),平均0.69‰,具有较为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岩浆来源的特征。以地质现象为基础,结合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和硫同位素数据,我们认为庙山铜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盆地 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 S同位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白石崖地区铁多金属矿田找矿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利君 刘继顺 +2 位作者 罗依珍 王天国 崔莎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6,共7页
白石崖铁多金属矿田位于东昆仑东段,距青海省都兰县城西20多公里,矿田内的矿床大多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干沟组碳酸盐岩与中酸性火山岩或酸性侵入体接触带矽卡岩带中。白石崖地区成矿特征显示,本区具有寻找铁铜铅锌钨锡的地质条件。以M20矿... 白石崖铁多金属矿田位于东昆仑东段,距青海省都兰县城西20多公里,矿田内的矿床大多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干沟组碳酸盐岩与中酸性火山岩或酸性侵入体接触带矽卡岩带中。白石崖地区成矿特征显示,本区具有寻找铁铜铅锌钨锡的地质条件。以M20矿床为突破口,采用磁法、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及钻探查证等技术,开展了以铁多金属为主的找矿工作,发现并探明了一批有一定储量的多金属矿体,并于深部岩体附近发现钨矿体,实现了近年来白石崖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崖 铁多金属矿田 矽卡岩 M20矿床 磁法 E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结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燕永锋 董有浦 +2 位作者 蒙光志 秦德先 杨光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7-178,共2页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的丹池褶断带北段,是中外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李锡林,1959;李晓,2009)。大厂锡矿地处丹池成矿带(丹池裂陷盆地)中段。由于受基底构造的影响,丹池成矿带内断裂及褶皱构造极为发育,总的构造...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的丹池褶断带北段,是中外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李锡林,1959;李晓,2009)。大厂锡矿地处丹池成矿带(丹池裂陷盆地)中段。由于受基底构造的影响,丹池成矿带内断裂及褶皱构造极为发育,总的构造方向为NW—SE向,发育少量南北向和北东向的构造,是海西—印支期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一个断裂凹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厂 多金属矿床 大厂锡矿 李锡林 裂谷盆地 被动陆缘 丹池 裂陷盆地 成矿带 褶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石菉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时代约束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海杰 胡耀国 +1 位作者 郑伟 刘东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1-402,共2页
石菉矿床位于广东省阳春盆地的北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37,北纬:22°10’22',是一处老矿山,具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过去主要开采对象为氧化型铜矿体,原生矿体并不占主要部分。随着氧化型矿体的资源枯竭,原生矿体就成... 石菉矿床位于广东省阳春盆地的北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37,北纬:22°10’22',是一处老矿山,具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过去主要开采对象为氧化型铜矿体,原生矿体并不占主要部分。随着氧化型矿体的资源枯竭,原生矿体就成为危机矿山的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床 辉钼矿 硫化矿物 矿床形成 磁铁矿阶段 岩体形成 石炭系 铜钼矿石 矽卡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锐 彭恩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火山作用 银矿 嵩溪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大顶大型铁锡矿床Ar-Ar年代学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18
作者 范晓杰 赵海杰 +1 位作者 孙明光 文昌生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5-2087,共13页
矽卡岩型铁矿床多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而我国的一些大型铁矿区内发育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基性脉岩及高硅花岗岩,且矿体常产出于特定层位,层状矿体及纹层状矿石发育,因而这类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岩浆热液、喷流沉积成矿机制,或二者叠加等... 矽卡岩型铁矿床多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而我国的一些大型铁矿区内发育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基性脉岩及高硅花岗岩,且矿体常产出于特定层位,层状矿体及纹层状矿石发育,因而这类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岩浆热液、喷流沉积成矿机制,或二者叠加等不同的观点。位于粤北地区的大顶矿床,是华南钨锡成矿带内一个罕见的大型铁锡矿床,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壶天组。由于缺乏直接的年代学证据,该铁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矿床地质解剖工作,对2件大顶矽卡岩型铁矿石中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开展了^(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190.62±2.08Ma(MSWD=4.96)和181.05±1.78Ma(MSWD=1.84),指示该铁矿形成于早侏罗世。结合区内石背花岗岩锆石SIMS U-Pb年龄(189.5±1.5Ma)和与锡石密切共生的辉钼矿Re-Os年龄(185.9±4.9Ma),该年龄数据指示大顶铁矿化与锡矿化近于同时发生,均与区内早侏罗世的花岗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明显晚于赋矿地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蚀变分带的研究,我们认为大顶铁矿为与早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非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喷流沉积成因。因而,区内铁矿找矿勘查工作应围绕早侏罗世花岗岩开展,而非地层或区内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金云母^(40)Ar/^(39)Ar年龄 成矿时代 岩浆热液 大顶铁锡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子冲铅锌钨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一昂 赖健清 +4 位作者 杨牧 梅嘉靖 吴剑 谌后成 郭兰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梅子冲铅锌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一六矿区。野外调查和室内显微镜鉴定表明,梅子冲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期五阶段,第一期为矽卡岩期,可以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A1)、晚期矽卡岩阶段(A2)和钾长石白钨矿阶段(A3);第二期为热液期,可以... 梅子冲铅锌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一六矿区。野外调查和室内显微镜鉴定表明,梅子冲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期五阶段,第一期为矽卡岩期,可以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A1)、晚期矽卡岩阶段(A2)和钾长石白钨矿阶段(A3);第二期为热液期,可以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B1)和石英碳酸盐阶段(B2)。矿体的石英和白钨矿中含有富液相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地质特征结合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温度介于207℃~449℃,盐度为1.16%~12.4%,反映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温度的演化表明,A1+A2至A3阶段的流体混合作用可能导致了白钨矿的形成,A3至B1阶段的流体混合作用可能促进了铅锌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矽卡岩 成矿流体 梅子冲铅锌钨多金属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背景及找矿勘查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鹏 毛景文 +4 位作者 汪礼明 曾载淋 卜安 高凤颖 许典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3-697,共15页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识别出一期早白垩世锡(钨)(145~130Ma)成矿事件,改变了以往华南锡(钨)矿床时空分布格局。本文在详细介绍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其成岩成矿时空分布,并与南岭板内锡(钨)成矿作用进行对比,浅析了早白垩世锡(钨)矿的成岩成矿背景和找矿潜力。研究显示,早白垩世锡(钨)成矿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成矿带的粤东和赣州会昌地区,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为主。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成因上属于高分异I型或A型,与南岭板内锡(钨)矿相比,具有较高的锆石ε_(Hf)(t)值和较低δ~(18)O值,以及较高成岩温度,表明成岩过程中有较多新生地壳或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区内发育同时期基性岩脉,认为华南这期早白垩世锡(钨)矿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有关。最后指出覆盖大面积晚白垩世火山岩的东南沿海地区,火山岩盖层下部具有寻找该期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斑岩 早白垩世 成矿背景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