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常压下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饶家欢
韦家崭
邓炼
敬代焱
-
机构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科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迈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25)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64)
+3 种基金
广西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AA-21)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06022)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桂科能19-J-21-16)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4010062)。
-
文摘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钛石膏等)排放量日益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地下水、土壤等。工业副产石膏是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原料之一,硫酸钙晶须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填充剂添加到其他材料中起到增强性能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高附加价值的硫酸钙晶须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增加经济效益。但受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限制,目前在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于此,对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对比,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转晶剂对晶体形貌的调控机理,并探讨了工业副产石膏中杂质对转晶过程的影响。此外,总结了当前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工业副产石膏
硫酸钙晶须
常压法
转晶剂
-
Keywords
industrial byproduct gypsum
calcium sulfate whisker
atmospheric pressure method
crystal modifier
-
分类号
TQ177.3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
-
题名工艺参数对抛光渣轻质陶瓷砖性能的影响
- 2
-
-
作者
付思远
吕文欣
韦家崭
柯善军
-
机构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科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工业废渣建材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1531,共8页
-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2020AA23001AA)
广西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AA-21)
+2 种基金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06022)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桂科能19-J-21-16)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64)。
-
文摘
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发展迅速,每年产生约1000万吨陶瓷抛光渣,但只有5%被利用。本文以陶瓷抛光渣作为研究对象,辅以球土、瓷片砂和中温砂等原料,以SiC为孔结构调控剂来制备轻质陶瓷砖,运用一系列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烧结制度,并探究烧成温度与球磨时间对抛光渣轻质陶瓷砖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的升高会改善轻质陶瓷砖内部连通孔和气孔均匀性,在1160℃时,轻质陶瓷砖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显气孔率最大,分别为1.24 g/cm^(3)、35 MPa、20%,吸水率为20.38%;当球磨时间从10 min延长至110 min时,轻质陶瓷砖颗粒变细,表面能增大,液相量增多,发泡量增多,使连通孔、气孔均匀性得到改善。
-
关键词
陶瓷抛光渣
轻质陶瓷砖
烧结工艺
烧成温度
球磨时间
抗压强度
-
Keywords
ceramic polishing slag
lightweight ceramic brick
sintering process
sintering temperature
ball milling time
compressive strength
-
分类号
TQ174.76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