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铜阳极泥分铜工序的有价金属损失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珊 房孟钊 +3 位作者 宁瑞 李伟 万金成 王晓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保证铜的回收率前提下,为了降低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脱硒渣分铜工序中有价金属银、碲的浸出损失,进一步富集贵金属,选择水浸分铜来取代酸浸分铜.主要考察了氯化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液固比对铜、银、碲浸出率的影响.结... 在保证铜的回收率前提下,为了降低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脱硒渣分铜工序中有价金属银、碲的浸出损失,进一步富集贵金属,选择水浸分铜来取代酸浸分铜.主要考察了氯化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液固比对铜、银、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硒渣水浸分铜工序的优化条件组合为:添加脱硒渣量9%的氯化钠,反应温度30℃,控制液固比4∶1(单位为mg/L),搅拌反应2 h.将上述优化条件组合应用于车间扩大试验中,无需升温加热,铜回收率为94.17%,而银、碲浸出损失分别降低至0.08%、2.39%;金、银质量百分比由原来的0.24%和10.64%分别增至0.62%和1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水浸分铜 浸出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树脂吸附沉金后液中贵金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0,共5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的铜阳极泥经处理后生成的沉金后液中含有少部分的Au与大部分Pt与Pd,为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公司选择在沉金后液中直接回收贵金属,进行了大量试验。试验采用二级交换柱设备探索了F树脂对沉金后液中Au、Pt...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的铜阳极泥经处理后生成的沉金后液中含有少部分的Au与大部分Pt与Pd,为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公司选择在沉金后液中直接回收贵金属,进行了大量试验。试验采用二级交换柱设备探索了F树脂对沉金后液中Au、Pt、Pd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F树脂对Pt离子的吸附效果一般,对Au离子与Pd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在0~300h之间,一级树脂交换柱对Au离子与Pd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在120~300h之间,二级交换柱吸附Pt离子的效果较好;在120-430 h之间,二级交换柱树脂吸附后液中Au与Pd的离子浓度很低;温度和流速对F树脂对Pd离子的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降低流速和提高原液的吸附温度,可以提高F树脂对Pt离子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树脂 二级交换柱 沉金后液 吸附 贵金属回收 Pt离子 Au离子 Pd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分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被提取主要贵金属后所剩下的尾渣,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产出分银渣约2000 t,为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公司设计了分段综合回收工艺流程。分银渣完成熔炼、水碎、浸出工序后,铅、铋、锑、锡、金、银、铂、钯、碲的...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被提取主要贵金属后所剩下的尾渣,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产出分银渣约2000 t,为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公司设计了分段综合回收工艺流程。分银渣完成熔炼、水碎、浸出工序后,铅、铋、锑、锡、金、银、铂、钯、碲的平均直收率分别为93.65%、95.42%、95.28%、90.66%、99.07%、98.39%、96.15%、90.13%、95.65%。粗锡酸钙的品位均值为12.03%,沉锡试验中锡的直收率平均为97.01%;锡的精制试验,得到酸洗锡酸钙含锡平均为15.97%,在分银渣中的平均直收率为81.57%。粗锑酸钠含锑均值为44.56%,沉锑试验中锑的直收率平均为94.97%;粗锑酸钠的精制试验,得到锑酸钠含锑品位为51.3%,分银渣中锑的平均直收率为82.63%。贵铅中金、银、铅、铋、铂、钯直收率分别为98.01%、97.57%、86%、83.44%、80%、79.98%;浮渣中碲的直收率为85.03%。该工艺条件下,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碱性、还原性环境下进行,熔炼过程中无有害气体溢出,1 t分银渣可以实现经济效益40739.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分银渣 综合回收 锡酸钙 锑酸钠 贵铅 浮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某铜钴矿金属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房孟钊 余珊 +2 位作者 李伟 彭明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89,共4页
赞比亚地区铜钴矿资源品位较低,铜钴赋存状态复杂,浸出和回收技术不成熟。某冶炼厂对此地区铜钴矿采用"浸出-萃取-净化-沉钴"工艺生产粗制氢氧化钴,浸出工段在生产过程中水量过剩,在净化工段前,萃余液中钴难以富集,造成资源... 赞比亚地区铜钴矿资源品位较低,铜钴赋存状态复杂,浸出和回收技术不成熟。某冶炼厂对此地区铜钴矿采用"浸出-萃取-净化-沉钴"工艺生产粗制氢氧化钴,浸出工段在生产过程中水量过剩,在净化工段前,萃余液中钴难以富集,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采用酸浸还原-Lix984萃取-HBL110萃取工艺对此铜钴矿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采用还原剂双氧水与亚硫酸钠联合法进行酸浸还原,钴、铜浸出率分别为98.27%、98.59%;采用萃取剂Lix984萃取回收铜,三级逆流萃取铜萃取率为99.13%,钴的萃取率为7.12%,实现了铜和钴分离的目的;萃铜后的萃余液主要含Co和Fe,采用双氧水对萃余液预处理,再采用萃取剂HBL110萃取钴,钴的萃取率达到99%以上,除铁率也从64.37%提升至8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比亚 铜钴矿 金属回收 钴富集 双氧水 酸浸还原 萃取率 除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分铜渣中有价金属富集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房孟钊 方准 余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4期49-53,共5页
为探索经济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分铜后液中有价金属,大冶有色模拟稀贵车间处理铜阳极泥的湿法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蒸硒渣是否粉碎、是否加酸、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工业盐量等对工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蒸硒渣的粉碎可... 为探索经济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分铜后液中有价金属,大冶有色模拟稀贵车间处理铜阳极泥的湿法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蒸硒渣是否粉碎、是否加酸、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工业盐量等对工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蒸硒渣的粉碎可以提高脱铜渣中有价金属的富集;酸造成蒸硒渣中碲的损失较大;最优试验条件为温度50℃、搅拌时间2.5 h、液固比5∶1、加入蒸硒渣中银含量的1.5倍工业盐Na Cl。采用优化后的分铜工序后,大冶有色每年可以增加产值约532.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铜渣 有价金属 富集 蒸硒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流程4N碲生产实践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亚东 房孟钊 +2 位作者 黄向祥 伍刚华 罗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
通过实验室实验与工业化试验论证,酸洗工序和改进后的氧化酸浸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碲。通过控制氧化酸浸的终点电位,可以有效减少碲损失,提高碲提取率。新工艺氧化酸浸产出的二氧化碲与车间煅烧二氧化碲造液的溶液... 通过实验室实验与工业化试验论证,酸洗工序和改进后的氧化酸浸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碲。通过控制氧化酸浸的终点电位,可以有效减少碲损失,提高碲提取率。新工艺氧化酸浸产出的二氧化碲与车间煅烧二氧化碲造液的溶液成分基本一致。煮洗与浇铸后,制得4N(99.99%)碲锭。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处理1 t还原碲渣可以节约成本4807.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 氧化酸浸 二氧化碲 电位 造液 碲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综合渣中回收碲的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房孟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大冶有色冶炼厂稀贵车间积压40 t综合渣(湿重),含碲约11 t,还含有少量贱金属和极少量贵金属,为达到工业化处理的目标,本文借鉴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碲的工艺路线思路进行探索性试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采用盐酸-氯酸钠氯化-水解中和法,综合... 大冶有色冶炼厂稀贵车间积压40 t综合渣(湿重),含碲约11 t,还含有少量贱金属和极少量贵金属,为达到工业化处理的目标,本文借鉴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碲的工艺路线思路进行探索性试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采用盐酸-氯酸钠氯化-水解中和法,综合渣中碲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9%以上,沉淀率达到77%以上,碲的直收率达到77%以上;采用沉金后液-氯酸钠氯化-水解中和-锌粉置换法,综合渣中碲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4%以上,沉淀率达到75%以上,碲的直收率达到71%以上。对比两种方法,沉金后液-氯酸钠氯化法对综合渣中碲的回收更加贴合实际生产应用。工业试验验证,采用沉金后液-氯酸钠氯化-沉铂钯工艺路线处理综合渣得到的铂钯精矿含碲达到29%以上,可回收4.66 t碲,实现利润约165.6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渣 浸出率 沉淀率 直收率 铂钯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KCl-Na2WO4体系熔盐电解制备钨粉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房孟钊 廖春发 +3 位作者 王旭 李伟 宁瑞 余珊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44,共6页
通过循环伏安法,在700℃条件下,采用三电极系统对NaCl-KCl-Na2WO4熔盐体系的电化学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钨(Ⅵ)离子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稳定的NaCl∶KCl=1∶1熔融盐中,Na2WO4中W(Ⅵ)离子在阴极电解... 通过循环伏安法,在700℃条件下,采用三电极系统对NaCl-KCl-Na2WO4熔盐体系的电化学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钨(Ⅵ)离子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稳定的NaCl∶KCl=1∶1熔融盐中,Na2WO4中W(Ⅵ)离子在阴极电解还原W(Ⅵ)到W过程分两步完成,其中由W(Ⅵ)到W(Ⅳ)是准可逆过程,由W(Ⅳ)到W为高度不可逆过程,且单质产物W具有部分可溶性,W(Ⅵ)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由熔体中钨离子的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熔融盐 电解 钨离子 可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铜工艺的优化及从分铜液中回收银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1 位作者 黄向祥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文对处理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的脱硒渣的原分铜工序进行优化,将Au、Pt、Pd、Te等富集于分铜渣中,并从分铜液中生产银粉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节约能源、原材料的目的。脱硒渣的分铜工序不加热,不加酸,既保证铜与银的浸出率,又可以节约... 本文对处理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的脱硒渣的原分铜工序进行优化,将Au、Pt、Pd、Te等富集于分铜渣中,并从分铜液中生产银粉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节约能源、原材料的目的。脱硒渣的分铜工序不加热,不加酸,既保证铜与银的浸出率,又可以节约蒸汽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金、银、铂、钯、碲的浸出,提高分铜渣中贵金属的富集率,银的浸出率达到32.91%,降低后续分银工序中液氨的用量。工艺优化之后,单锅分铜工序可以实现的效益为4357.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硒渣 分铜工序 粗氯化银 粗银粉 单锅分铜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金渣中回收银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房孟钊 赵浩然 +3 位作者 黄向祥 余珊 彭明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6期15-19,共5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采用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转炉吹炼提纯工艺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银,该工艺存在银回收率不稳定、粗银粉含杂质Te、吹炼时间过长、银损失多、现场环境恶劣等问题。公司决定进行工艺优化,通过试验对比,...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采用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转炉吹炼提纯工艺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银,该工艺存在银回收率不稳定、粗银粉含杂质Te、吹炼时间过长、银损失多、现场环境恶劣等问题。公司决定进行工艺优化,通过试验对比,确定工艺流程为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直接造渣除杂-转炉吹炼,工艺参数为单锅反应釜分金渣含银550~584 kg、液氨通入量约为1 100~1 300 kg。优化后的工艺可以达到银电解的要求,并且降低了银转炉吹炼时间,每年可节约天然气成本68万元,减少银损失118万元,而且银转炉吹炼工作环境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渣 银回收 分银液 水合肼 粗银粉 直接造渣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阳极泥提银过程取消银转炉工序的试验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5,共8页
某冶炼企业采用回转窑联合湿法工艺回收铜阳极泥中的银,所得粗银粉品位较低,需要增加银转炉工序,致使能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为取消银转炉工序,企业尝试采用新的湿法分银工艺取代原有的氨浸分银-水合肼还原分银工艺。试验探索了亚钠分... 某冶炼企业采用回转窑联合湿法工艺回收铜阳极泥中的银,所得粗银粉品位较低,需要增加银转炉工序,致使能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为取消银转炉工序,企业尝试采用新的湿法分银工艺取代原有的氨浸分银-水合肼还原分银工艺。试验探索了亚钠分银-甲醛还原-氧化酸浸除杂工艺(亚钠分银-甲醛直接还原工艺)和亚钠分银-分银液破络合-氧化酸浸除杂-甲醛还原工艺(亚钠分银-甲醛间接还原工艺),结果表明亚钠分银-甲醛间接还原工艺稳定性较好,得到的粗银粉品位达到99.93%,其他杂质含量接近0。如果采用亚钠分银-甲醛间接还原工艺代替原有工艺,预计每年为企业增加的效益至少为138.69万元。试验过程中的亚钠液再生与回用是新工艺后续需要攻克的难点,其既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液体体积膨胀的问题,又可以降低废水处理量与亚钠用量,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银提取 转炉工序 环境污染 生产成本 粗银粉 亚钠分银-甲醛间接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碲的试验探索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房孟钊 方准 赵浩然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5期87-92,共6页
大冶稀贵车间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碲,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碲直收率仅有38.68%,公司欲改进此工艺。由于沉金后液中的碲有一部分是正六价形态存在,而正六价碲易溶于热水,不溶于碱液,正四价碲溶于碱液,基于此,本文设计了还原沉碲-碱浸还原... 大冶稀贵车间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碲,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碲直收率仅有38.68%,公司欲改进此工艺。由于沉金后液中的碲有一部分是正六价形态存在,而正六价碲易溶于热水,不溶于碱液,正四价碲溶于碱液,基于此,本文设计了还原沉碲-碱浸还原渣-碱浸液除杂-中和沉碲工艺路线,并进行了调pH值Na2SO3还原沉碲和直接Na2SO3还原沉碲两类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沉金后液调pH至1.9时,沉碲效果最好,碲浸出率76.9%,产品中TeO2含量64.6%,碲直收率达到54.95%;pH调整过高,会有正六价碲析出,降低碲回收率;pH调整过低,会有单质碲析出,导致碲的碱浸率降低;贵金属Pt、Pd分散损失很少,在碱浸渣中得到很好的富集;低的碱浓度有利于碲的浸出;提高NaOH浓度,碱浸液中的杂质含量显著升高;Na2S、CaCl2能较好的除去碱浸液中重金属杂质。该试验工艺不仅缩短了碲的回收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碲的直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金后液 碲回收 正六价碲 正四价碲 亚硫酸钠 中和沉碲 二氧化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沉银后液中氨氮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房孟钊 方准 +3 位作者 余珊 赵浩然 宁瑞 李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2期66-69,共4页
大冶有色采用汽提精馏脱氨系统回收沉银后液中氨氮,但脱氨塔后期处理的氨氮废水水质超出设计范围,需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进换热方式,增加换热面积等节能技术升级改造后,取得如下效果:蒸汽单耗约为0.462 t/m^3(沉银后液),相比改造前,蒸... 大冶有色采用汽提精馏脱氨系统回收沉银后液中氨氮,但脱氨塔后期处理的氨氮废水水质超出设计范围,需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进换热方式,增加换热面积等节能技术升级改造后,取得如下效果:蒸汽单耗约为0.462 t/m^3(沉银后液),相比改造前,蒸汽单耗降低了0.15 t/m^3;脱氨塔后液氨氮含量约为14.55 mg/L,达到废水排放标准;脱氨塔生成的回用氨水浓度在17%以上,相比改造前,氨水浓度大幅度提高;高浓度的氨水回用到分银工序生产中,提高了银的浸出率,降低了液氨的用量,成本进一步降低。通过脱氨塔每年减少的蒸汽用量计算,一年增加收益为2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银后液 氨氮回收 蒸汽单耗 脱氨塔后液 氨水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污酸中萃取铼的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某冶炼厂原采用萃取-反萃工艺回收污酸中的铼,存在铼与杂质不易分离、污酸中铼回收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萃取工艺技术工业化过程中相关技术的难点,对比了增加污酸预处理回收铼与从污酸中直接萃取-反萃回收铼的工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某冶炼厂原采用萃取-反萃工艺回收污酸中的铼,存在铼与杂质不易分离、污酸中铼回收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萃取工艺技术工业化过程中相关技术的难点,对比了增加污酸预处理回收铼与从污酸中直接萃取-反萃回收铼的工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萃取剂配比选取N235∶仲辛醇∶煤油=20∶20∶60,铼的萃取率可达88.42%;增加负载有机相用水或酸洗涤工序,在用氨水反萃时仍会产生大量含铼的第三相反萃渣;负载有机相用氨水反萃,选取浓度10%~12%的氨水比较合适;对反萃渣进行热水洗与酸洗效果均不好,铼浸出率低,且不利于铼铋的分离;增加污酸预处理可最大限度分离主要杂质,富集铼元素;对经过预处理的铼液进行萃取-反萃制得铼酸铵,萃取率可达98%,反萃率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酸 铼回收 萃取 萃取剂 预处理 萃取率 反萃渣 铼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电积技术在碲电积工艺中的试验探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伟 房孟钊 +1 位作者 余珊 赵浩然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4期82-89,95,共9页
旋流电积技术可以实现电解液的高速循环流动,具有电解液终点浓度要求低、直收率高、高电流密度、高电流效率、产品回收率高的特点。本文采用二氧化碲与氢氧化钠配制亚碲酸钠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考察不同碲初始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循环... 旋流电积技术可以实现电解液的高速循环流动,具有电解液终点浓度要求低、直收率高、高电流密度、高电流效率、产品回收率高的特点。本文采用二氧化碲与氢氧化钠配制亚碲酸钠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考察不同碲初始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循环流量及电流密度对旋流电积试验的影响,得到最佳旋流电积参数:电解液初始浓度100 g/L,氢氧化钠浓度100 g/L,循环流量300 L/h,电流密度100 A/m2。在使用不锈钢作为阴极,最优电积参数下电积6 h,阴极产品经草酸煮洗后可得到纯度为99.939%的碲,生产参数:电流效率96.12%,平均槽电压1.96 V,电能消耗1 713 k W·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电积技术 碲电积 电解液终点浓度 碲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碲物料碱浸提取碲的试验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孟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探索铜阳极泥流程短、操作简便、损耗低、回收率高的碲回收工艺,本文对其处理过程中的四种含碲物料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碱浸试验,并对最终较优碱浸工艺的产物进行了除杂试验,得到如下结论:对蒸硒渣进行直接或间接碱浸试验,碲的浸出率为... 为探索铜阳极泥流程短、操作简便、损耗低、回收率高的碲回收工艺,本文对其处理过程中的四种含碲物料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碱浸试验,并对最终较优碱浸工艺的产物进行了除杂试验,得到如下结论:对蒸硒渣进行直接或间接碱浸试验,碲的浸出率为1.26%,蒸硒渣中正四价碲含量很低;对沉金后液中和渣进行碱浸试验,碲的浸出率为1.2%,沉金后液中的碲主要是正六价碲;对铂钯精矿直接或间接碱浸试验,碲的浸出率不超20%,铂钯精矿中有少部分的正四价碲,主要是单质碲、正六价碲;对一次还原后液中和渣进行直接碱浸试验,碲的浸出率达到98.69%,中和渣中碲的形态主要是正四价碲;采用Na_(2)S对碱浸液中的重金属除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碲物料 提取碲 碲浸出率 四价碲 六价碲 中和渣 直接碱浸 间接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48脉波电解电源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俊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6,共4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30万t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中,采用了等效48脉波电解电源。本文介绍了该电解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整流变压器与整流柜连接方式,直流稳流和谐波抑制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该电源具有良好的谐波抑...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30万t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中,采用了等效48脉波电解电源。本文介绍了该电解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整流变压器与整流柜连接方式,直流稳流和谐波抑制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该电源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和稳定的直流输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源 等效48脉波 谐波抑制 直流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阳极炉作业周期优化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长林 万军 向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2,共4页
对阳极炉系统生产作业周期进行优化,通过缩短加料间隔时间、转炉过吹实现无氧化作业、采取浅氧化带硫还原缩短还原时间等,阳极炉单炉作业周期由17 h缩短至12 h,阳极铜产能由1 100t/d提高到1 500 t/d,大大提高了阳极炉的作业效率,降低了... 对阳极炉系统生产作业周期进行优化,通过缩短加料间隔时间、转炉过吹实现无氧化作业、采取浅氧化带硫还原缩短还原时间等,阳极炉单炉作业周期由17 h缩短至12 h,阳极铜产能由1 100t/d提高到1 500 t/d,大大提高了阳极炉的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阳极炉 作业周期 浅氧化带硫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电积脱铜生产高纯阴极铜的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卫 万黎明 +2 位作者 曹昌盛 刘毅 蔡桂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
大冶有色为了提高阴极铜质量,对电积脱铜系统的部分管道设备进行了改造,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上进下出"的循环方式下,当添加剂(明胶)用量为100 g/t·Cu,电解液温度为64~65,电流密度为130~200 A/m^2,循环量为70L/min,... 大冶有色为了提高阴极铜质量,对电积脱铜系统的部分管道设备进行了改造,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上进下出"的循环方式下,当添加剂(明胶)用量为100 g/t·Cu,电解液温度为64~65,电流密度为130~200 A/m^2,循环量为70L/min,电积脱铜后液Cu^(2+)浓度大于35 g/L时,电积脱铜生产的电积铜质量达到了高纯阴极铜标准(GB/T 467-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电积脱铜 高纯阴极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净化脱铜脱镍实现FMS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卫 吕重安 +2 位作者 范翔 马登峰 余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由于铜电解净化的硫酸铜系统与硫酸镍系统工艺、设备相近,从铜电解液中生产硫酸铜及硫酸镍,两者均采用蒸发浓缩、结晶工艺,有其共性,但硫酸镍作业含酸从400 g/L升高到500 g/L。因此通过将原钛材外热循环式蒸发器改为搪瓷反应缸,可实现... 由于铜电解净化的硫酸铜系统与硫酸镍系统工艺、设备相近,从铜电解液中生产硫酸铜及硫酸镍,两者均采用蒸发浓缩、结晶工艺,有其共性,但硫酸镍作业含酸从400 g/L升高到500 g/L。因此通过将原钛材外热循环式蒸发器改为搪瓷反应缸,可实现同一蒸发器用于硫酸铜及硫酸镍蒸发,达到设备互换的作用。以30万t/a铜电解为例,硫酸铜系统处理量可从500 m^3/d增加到750 m^3/d,硫酸铜产量从54 t/d增加到81 t/d。硫酸镍系统处理量可从150 m^3/d增加到330 m^3/d,产量达到18 t/d。FMS柔性生产系统的应用可达到节约投资,灵活调节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净化 FMS 硫酸铜 硫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