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海
马朝辉
+1 位作者
黄景存
王力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7,共7页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和方法,对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物料单位发热量大于3000 kJ/kg的条件下,可实现氧化铪的直接还原,原料加入CaO后,产物的渣金分离效果明显。XR...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和方法,对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物料单位发热量大于3000 kJ/kg的条件下,可实现氧化铪的直接还原,原料加入CaO后,产物的渣金分离效果明显。XRD分析结果表明,还原产物为Al3Hf金属间化合物;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结果表明,金属产物呈现片状,不规则线性排列,由Al3Hf相区和Al相区组成;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属产物中氧含量低至0.20%,铪含量高达4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还原
自蔓延反应
HFO2
Al3Hf
渣金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吕莹
胡学武
+3 位作者
陈素素
刘兴宇
陈勃伟
张明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9-3262,共14页
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低成本、高效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本文从土壤中PAHs的环境污染特征出发,结合近年来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PAHs的研究进展,剖析该技术工程应用存在的挑战...
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低成本、高效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本文从土壤中PAHs的环境污染特征出发,结合近年来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PAHs的研究进展,剖析该技术工程应用存在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并对微生物与PAHs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介绍,指出细菌降解PAHs主要通过双加氧酶的作用,真菌降解PAHs利用的是单加氧酶,而藻类降解低环PAHs主要采用单加氧酶系统进行代谢,降解高环PAHs则主要采用双加氧酶系统进行代谢。最后提出了未来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立高效降解菌筛选体系、构建混合菌群及基因工程菌、加强作用过程及代谢组学研究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微生物修复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钴对羟肟萃取剂的毒化及其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静娴
武彪
+2 位作者
孙启
温建康
刘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2-1932,共11页
在萃取实践中发现,钴会对羟肟萃取剂产生毒化,严重制约钴萃取冶金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萃取的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氧化和毒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对比分析了钴在氨性介质溶液体系和羟肟萃取体系下的化...
在萃取实践中发现,钴会对羟肟萃取剂产生毒化,严重制约钴萃取冶金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萃取的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氧化和毒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对比分析了钴在氨性介质溶液体系和羟肟萃取体系下的化学性质及行为,阐明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有机羧酸和有机磷酸对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毒化的抑制行为及机理,分析了有机磷酸/羟肟协萃体系下毒化被抑制的原因,指出当前在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及其抑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未来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为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肟萃取剂
钴的萃取
毒化
有机酸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式气隙膜蒸馏组件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纪仲光
李伟
王海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5,共8页
首先以气隙式膜蒸馏为模型,对传质过程的中间气隙层、冷凝管材质及表面积、料液进出口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式膜蒸馏方式——膜接触式膜蒸馏(M-DCMD);然后配制了1 moL/L的KCl作为模拟料液进行M-DCMD、气隙式(AGMD)、直接...
首先以气隙式膜蒸馏为模型,对传质过程的中间气隙层、冷凝管材质及表面积、料液进出口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式膜蒸馏方式——膜接触式膜蒸馏(M-DCMD);然后配制了1 moL/L的KCl作为模拟料液进行M-DCMD、气隙式(AGMD)、直接接触式(DCMD)膜蒸馏的浓缩循环过程、膜污染以及膜润湿情况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65℃的操作条件下,消除气隙层使膜通量增加了59.8%;不锈钢冷凝管[导热系数17 W/(m·K)]和铜质冷凝管[导热系数386.4 W/(m·K)]相比PVC冷凝管,膜蒸馏通量分别增加了55%和56%,即膜通量受冷凝管材料的影响显著;冷凝表面积与膜有效工作面积比例从1∶1.77增加至1∶1.24时,膜通量提升了34.3%;在同等条件下脱盐处理时,M-DCMD的抗污染性、抗润湿性等综合性能显著优于AGMD及D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传质
通量
膜污染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铀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5
作者
唐垂云
钟娟
+3 位作者
吕莹
张明江
孙娟
刘兴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87-4599,共13页
铀及其衰变产物引起的土壤污染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不仅会引起生态风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铀污染、完善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是实现铀矿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
铀及其衰变产物引起的土壤污染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不仅会引起生态风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铀污染、完善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是实现铀矿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3种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铀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及其危害,然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综述,阐述了铀污染修复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目前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结合环境因素和各种修复方法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实现污染土壤中铀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海
马朝辉
黄景存
王力军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有研
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
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7YFB0305400)。
文摘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和方法,对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物料单位发热量大于3000 kJ/kg的条件下,可实现氧化铪的直接还原,原料加入CaO后,产物的渣金分离效果明显。XRD分析结果表明,还原产物为Al3Hf金属间化合物;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结果表明,金属产物呈现片状,不规则线性排列,由Al3Hf相区和Al相区组成;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属产物中氧含量低至0.20%,铪含量高达41.20%。
关键词
铝热还原
自蔓延反应
HFO2
Al3Hf
渣金分离
Keywords
aluminum thermal reduction
self-propagating reaction
HfO2
Al3Hf
slag-metal separation
分类号
TF841.4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吕莹
胡学武
陈素素
刘兴宇
陈勃伟
张明江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科技
大学
冶金
与生态
工程
学院
有研
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
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研
工程
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9-326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279)
科军评[2018]159号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18,2018YFC18027,2019YFC1805903)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GuikeAB16380287,GuikeAB17129025)。
文摘
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低成本、高效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本文从土壤中PAHs的环境污染特征出发,结合近年来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PAHs的研究进展,剖析该技术工程应用存在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并对微生物与PAHs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介绍,指出细菌降解PAHs主要通过双加氧酶的作用,真菌降解PAHs利用的是单加氧酶,而藻类降解低环PAHs主要采用单加氧酶系统进行代谢,降解高环PAHs则主要采用双加氧酶系统进行代谢。最后提出了未来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立高效降解菌筛选体系、构建混合菌群及基因工程菌、加强作用过程及代谢组学研究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微生物修复
降解机理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soil contamination
microbial remediation
degradable mechanism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钴对羟肟萃取剂的毒化及其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静娴
武彪
孙启
温建康
刘学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有研
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
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研
工程
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2-19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271)。
文摘
在萃取实践中发现,钴会对羟肟萃取剂产生毒化,严重制约钴萃取冶金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萃取的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氧化和毒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对比分析了钴在氨性介质溶液体系和羟肟萃取体系下的化学性质及行为,阐明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有机羧酸和有机磷酸对羟肟萃取体系下钴的毒化的抑制行为及机理,分析了有机磷酸/羟肟协萃体系下毒化被抑制的原因,指出当前在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及其抑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未来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为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
羟肟萃取剂
钴的萃取
毒化
有机酸
抑制机制
Keywords
hydroxyoxime extractant
cobalt extraction
poisoning
organic acid
inhibi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F11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式气隙膜蒸馏组件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纪仲光
李伟
王海霞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有研
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
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研
工程
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5,共8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8208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0304)。
文摘
首先以气隙式膜蒸馏为模型,对传质过程的中间气隙层、冷凝管材质及表面积、料液进出口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式膜蒸馏方式——膜接触式膜蒸馏(M-DCMD);然后配制了1 moL/L的KCl作为模拟料液进行M-DCMD、气隙式(AGMD)、直接接触式(DCMD)膜蒸馏的浓缩循环过程、膜污染以及膜润湿情况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65℃的操作条件下,消除气隙层使膜通量增加了59.8%;不锈钢冷凝管[导热系数17 W/(m·K)]和铜质冷凝管[导热系数386.4 W/(m·K)]相比PVC冷凝管,膜蒸馏通量分别增加了55%和56%,即膜通量受冷凝管材料的影响显著;冷凝表面积与膜有效工作面积比例从1∶1.77增加至1∶1.24时,膜通量提升了34.3%;在同等条件下脱盐处理时,M-DCMD的抗污染性、抗润湿性等综合性能显著优于AGMD及DCMD.
关键词
膜蒸馏
传质
通量
膜污染
润湿性
Keywords
membrane distillation
mass transfer
flux
membrane fouling
wettability
分类号
TQ028 [化学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铀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5
作者
唐垂云
钟娟
吕莹
张明江
孙娟
刘兴宇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有研
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
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有研
工程
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
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87-459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279,U1402234,41573074)
科军评[2018]159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18,2018YFC18027,2019YFC1805903)。
文摘
铀及其衰变产物引起的土壤污染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不仅会引起生态风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铀污染、完善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是实现铀矿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3种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铀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及其危害,然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综述,阐述了铀污染修复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目前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结合环境因素和各种修复方法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实现污染土壤中铀的高效去除。
关键词
铀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
联合修复
Keywords
uranium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chemical remediation
bioremediation
combined remediation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X5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实验研究
刘海
马朝辉
黄景存
王力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吕莹
胡学武
陈素素
刘兴宇
陈勃伟
张明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钴对羟肟萃取剂的毒化及其抑制研究进展
邓静娴
武彪
孙启
温建康
刘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管式气隙膜蒸馏组件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纪仲光
李伟
王海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土壤中铀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唐垂云
钟娟
吕莹
张明江
孙娟
刘兴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