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服FET生物传感器德拜屏蔽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恩毅 魏淑华 +4 位作者 张兆浩 魏千惠 张双 方敏 张青竹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目前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BioFET)已成功用于生物医学检测。虽然BioFET在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快速响应、无标记和高灵敏度检测等优点,但是BioFET用于生理环境检测时,容易受到德拜屏蔽效应的影响,导致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检测。阐述了Bio... 目前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BioFET)已成功用于生物医学检测。虽然BioFET在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快速响应、无标记和高灵敏度检测等优点,但是BioFET用于生理环境检测时,容易受到德拜屏蔽效应的影响,导致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检测。阐述了BioFET的工作原理;介绍了BioFET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德拜屏蔽效应;解释了德拜屏蔽效应的原理;探讨了克服德拜屏蔽效应的典型方法:增加德拜长度、优化目标物、优化器件结构以及降低电双层影响,并对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增强机理、具体方法及检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FET) 生物传感器 德拜屏蔽效应 电双层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及钨合金基体热阴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袁志谦 周增林 +3 位作者 李艳 何学良 陈文帅 张婉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6-163,共8页
热电子发射研究了百余年,目前新型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具有增强发射特性(如更高的电流密度,更均匀的发射,更低的工作温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的阴极需求激增。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热阴极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讨论了各种热阴极的发射特... 热电子发射研究了百余年,目前新型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具有增强发射特性(如更高的电流密度,更均匀的发射,更低的工作温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的阴极需求激增。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热阴极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讨论了各种热阴极的发射特性与其组成、结构和制造方法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固固掺杂法、固液掺杂法、液液掺杂法等基体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其对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梳理了钡钨阴极、覆膜阴极、混合基阴极和钪系阴极的发射机制,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钪系阴极尤其是混合基顶层含钪阴极由于其优异的发射性能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阴极体系。尽管其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适用于热阴极的高均匀、高可靠钨及钨合金基体制造仍然存在挑战。钨合金基体在发射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尚不明晰,发射机理解释存在局限性,均有待探明和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阴极 混合基阴极 发射机理 钪钨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陶瓷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显赫 谢兴铖 +4 位作者 杨剑 林中坤 史植广 刘皓 曹瑞军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TiB_(2)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电子信息等领域。TiB_(2)陶瓷的相对密度低、加工难度大,难以满足高端制造的应用需求,而通过掺杂改性、添加烧... TiB_(2)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电子信息等领域。TiB_(2)陶瓷的相对密度低、加工难度大,难以满足高端制造的应用需求,而通过掺杂改性、添加烧结助剂、优化烧结工艺等方式可以促进TiB_(2)陶瓷的致密化,大幅提升其综合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高性能TiB_(2)陶瓷在成分设计、烧结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精密工具、防弹装甲、电解阴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陶瓷 致密化 成分设计 烧结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钼材制备过程织构演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 周增林 +2 位作者 何学良 陈文帅 惠志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144,共6页
相对于钼合金,纯钼轧制板带箔材的应用性能改善途径更多地集中于原料纯度提高及显微组织结构优化,其中因烧结、轧制及退火过程中晶粒取向择优分布而形成的织构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等织构分析技... 相对于钼合金,纯钼轧制板带箔材的应用性能改善途径更多地集中于原料纯度提高及显微组织结构优化,其中因烧结、轧制及退火过程中晶粒取向择优分布而形成的织构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等织构分析技术的进步为更深入研究钼材织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但是相关研究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状态或阶段(如热轧、冷轧或退火等)的钼材的织构情况,对钼材织构在整个制备过程中的演变行为尚缺少系统总结。纯钼薄板的轧制和初始再结晶织构为典型的无杂质体心立方金属织构,主要包括以{001}〈110〉、{112}〈110〉为代表的α线织构和以{111}〈110〉、{111}〈112〉为代表的γ线织构等组分;其形成经历了从烧结钼坯的〈100〉∥ND、〈110〉∥ND、〈112〉∥ND或〈113〉∥ND织构,到轧制过程中主织构成分{001}〈110〉或{112}〈110〉以及γ线织构的逐渐生成和增强,再到部分再结晶时的主织构强化、{111}〈110〉基本不变、{111}〈112〉弱化,最后到完全再结晶时织构主成分从{112}〈110〉到{113}〈110〉、{001}〈110〉的演变历程。从轧制钼材织构的分析表征手段入手,本文循着制备工艺路线梳理了钼材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轨迹,旨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轧制钼材制备过程织构演变的研究工作,并归纳钼材与低碳钢等工业应用更广泛、研究更深入的BCC金属织构及演变规律的异同,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演变 轧制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