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引连铸-连续挤压技术制备Cu-Cr-Z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文婧 解浩峰 +5 位作者 彭丽军 黄国杰 杨振 米绪军 黄略 汪礼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8-1175,共8页
采用上引连铸-连续挤压技术制备Cu-0.88Cr-0.14Zr(质量分数)合金,并对挤压后的棒材进行不同制度的时效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合金经不同工艺/制度处理后的组织... 采用上引连铸-连续挤压技术制备Cu-0.88Cr-0.14Zr(质量分数)合金,并对挤压后的棒材进行不同制度的时效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合金经不同工艺/制度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上引连铸Cu-Cr-Zr合金棒坯在连续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剪切变形和动态时效,晶粒明显细化,析出尺寸为15~20 nm的Cr相,与铸态相比,挤压态合金的导电率与硬度分别增加了28.6%IACS、49.6 HV。确定了挤压态合金杆材经(925℃,12 h)均匀化退火和(1000℃,1 h)固溶处理后的峰时效制度是(475℃, 3 h),此时基体中析出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6 nm的Cr相,合金的导电率和硬度分别可达73%IACS、15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88Cr-0.14Zr合金 上引连铸−连续挤压 时效处理 导电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7Gd-5Y-1Nd-2Zn-0.5Zr合金铸态及均匀化态微观组织 被引量:5
2
作者 庞铮 杜志伟 +10 位作者 李婷 韩小磊 李永军 彭永刚 马鸣龙 车聪 崔巧棋 李聪 徐云培 刘淑凤 卜德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采用聚焦离子束定点切割技术(Focused ion beam,FIB),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和扫描电镜... 采用聚焦离子束定点切割技术(Focused ion beam,FIB),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技术手段,对Mg-7Gd-5Y-1Nd-2Zn-0.5Zr合金铸态及(515℃,48 h)均匀化态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合金晶界共晶组织中含有(Mg,Zn)_(3)RE相(FCC,a=0.72 nm)、Mg_(5)(RE,Zn)相(FCC,a=2.24 nm)及块状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相。其中LPSO相主要为18R结构,存在少量14H结构,局部区域存在少量不完整周期的LPSO结构;此外合金中存在分布于共晶相附近的微米级富RE相以及分布于晶粒内部的微米级富Zr颗粒。经过(515℃,48 h)均匀化热处理,晶界(Mg,Zn)_(3)RE相和Mg_(5)(RE,Zn)相完全回溶,残留相主要为14H-LPSO相,局部区域存在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LPSO过渡相。在铸态合金的晶粒内部,沿[1120]_(a)晶带轴观察,发现存在几个原子面至纳米尺度的LPSO构建块,由不同数量的LPSO构建块单元(4个RE/Zn原子层)及Mg原子层交替堆垛构成,RE/Zn与Mg原子层堆垛次序不具备完整周期性;均匀化热处理后,晶内的LPSO构建块几乎回溶,仅剩下极少量单个LPSO构建块单元。沿[0001]_(a)晶带轴观察,晶粒内部存在多种分布方式的富RE/Zn原子柱,为Mg-Gd-Y系镁合金时效过程β′析出序列中GP区的早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 高角度环形暗场像 LPSO构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7Gd-5Y-1Nd-xZn-0.5Zr(x=0,1,2)挤压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永刚 杜志伟 +8 位作者 李永军 李婷 韩小磊 马鸣龙 庞铮 徐云培 李聪 袁家伟 石国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0,共12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分析了Mg-7Gd-5Y-1Nd-xZn-0.5Zr(x=0,1,2,质量分数,%)挤压态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旨在探索Zn对于合金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在Mg-7Gd-5Y-...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分析了Mg-7Gd-5Y-1Nd-xZn-0.5Zr(x=0,1,2,质量分数,%)挤压态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旨在探索Zn对于合金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在Mg-7Gd-5Y-1Nd-0.5Zr合金中添加Zn元素,不仅形成LPSO结构,也促进了Mg5(RE,Zn)颗粒的析出,并与Zr形成Zn-Zr相。LPSO结构不仅能阻碍晶粒长大,细化晶粒;也能够阻碍动态再结晶,从而形成动态再结晶晶粒和变形晶粒共存的双模结构,动态再结晶晶粒为á0001ñ//ED织构,变形晶粒为á1010ñ//ED织构。微米级大尺寸Mg5(RE,Zn)颗粒会导致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萌生,降低合金的塑性;均匀分布的亚微米级Mg5(RE,Zn)颗粒起第二相强化作用,并能钉扎晶界,阻碍晶粒长大。对比3种挤压态合金,Mg-7Gd-5Y-1Nd-2Zn-0.5Zr合金获得了最优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65 MPa、276 MPa和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挤压 长程堆垛有序(LPSO)结构 HAADF-STEM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对铸态Mg-6Zn合金组织与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代晓腾 马鸣龙 +4 位作者 张奎 李永军 袁家伟 刘小稻 王胜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7,共6页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铸态Mg-6Zn-x Ce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闪光法求得合金热导率随Ce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g-6Zn合金主要由α-Mg和Mg 7Zn 3相组成...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铸态Mg-6Zn-x Ce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闪光法求得合金热导率随Ce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g-6Zn合金主要由α-Mg和Mg 7Zn 3相组成,添加稀土元素Ce后,合金中出现三元相Ce 5(Mg,Zn)41,主要分布于晶界和枝晶间,三元相的产生对Mg 7Zn 3相有抑制作用;Ce元素的添加使合金共晶组织含量增多,且随Ce含量增加共晶组织分布的连续性增强;合金热导率随Ce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原因可能是随着Ce含量升高,合金中共晶组织的体积分数增加,分布更加连续,对电子散射作用增强,延长电子传导路径,增大了热阻,使合金热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Mg-Zn-Ce镁合金 微观组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Mg-6Zn-xCe合金组织与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代晓腾 马鸣龙 +2 位作者 李永军 袁家伟 石国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9-648,共10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实验手段研究热处理对Mg-6Zn-xC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同时利用激光热导仪测试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该系列合金的热扩散系数,并计算合金的热导率,探讨组织变化对合金...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实验手段研究热处理对Mg-6Zn-xC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同时利用激光热导仪测试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该系列合金的热扩散系数,并计算合金的热导率,探讨组织变化对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铸态Mg-6Zn合金主要由α-Mg相及Mg_(7)Zn_(3)相组成,共晶组织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多;经过固溶处理,合金Mg_(7)Zn_(3)相基本回溶,Mg-Ce-Zn三元相发生转变,由Ce_(5)(Mg,Zn)_(41)相转变为Mg_(17)Ce_(2)相,呈颗粒状,断续分布于晶界,同一成分合金固溶后,基体中Zn含量明显升高;时效处理后,基体中过饱和的Zn原子以MgZn和MgZn_(2)相形式析出;不同热处理状态合金热导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时效态、铸态、固溶态,随Ce含量升高,不同状态的合金热导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Ce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