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钛合金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和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崔跃 张宝祥 +4 位作者 马连彩 李君涛 缪卫东 袁志山 张亨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97-200,共4页
镍钛合金基于特有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中超弹性表现为大变形下的弹性应变,应用于血管和腔道介入器械、口腔正畸丝、根管器械等;形状记忆效应可实现低温下易变形、体温下自回复,应用于热激活正畸丝、骨科... 镍钛合金基于特有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中超弹性表现为大变形下的弹性应变,应用于血管和腔道介入器械、口腔正畸丝、根管器械等;形状记忆效应可实现低温下易变形、体温下自回复,应用于热激活正畸丝、骨科、矫形外科、缝线等。此外,可通过多样化的表面改性技术,提升镍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腐蚀抗性、摩擦磨损性能,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其在医疗器械制品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超弹性 形状记忆效应 医疗器械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式组合结构镍钛血管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国行 陈桂 +3 位作者 李星辉 袁志山 马连彩 张宝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050-3056,共7页
径向支撑性能是血管支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工作通过有限元模拟,探究了M型支架结构参数对两种不同结构支架在工作过程中的径向支撑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包括支架丝径、主峰高度、头数、主次波峰周向长度比、主次峰高... 径向支撑性能是血管支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工作通过有限元模拟,探究了M型支架结构参数对两种不同结构支架在工作过程中的径向支撑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包括支架丝径、主峰高度、头数、主次波峰周向长度比、主次峰高度比。结果显示:两种支架在工作过程中最大主应变出现在主峰弯角处,表明此处为失效危险点;丝径对两种支架径向支撑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主峰高度,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丝径与头数的增加会降低两种支架在工作过程中支撑性能的稳定性,而其他因素无明显影响;丝径增加时,两种结构的径向支撑性能均会提高;此外,除丝径外的四种因素的数值增加时,顺式结构的径向支撑性能无明显变化而逆式结构的径向支撑性能降低;在各因素作用下,逆式结构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优于顺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 血管支架 径向支撑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的抗剪切强度研究
3
作者 杨瑞婷 张洁 +4 位作者 许雅芬 姜英奇 戴玺伟 周迎 张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5-740,共6页
目的:采用两种临床常用粘接剂,对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新型网底托槽、双向倒钩底板托槽和传统网底托槽的抗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个性化机加工托槽的粘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8颗新鲜人类前磨牙,随机... 目的:采用两种临床常用粘接剂,对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新型网底托槽、双向倒钩底板托槽和传统网底托槽的抗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个性化机加工托槽的粘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8颗新鲜人类前磨牙,随机分为8组。A、B组选用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C、D组选用新型网底托槽,E、F组选用双向倒钩底板托槽,G、H组选用传统网底托槽;A、C、E、G组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B、D、F、H组使用光固化粘接剂。在粘接实验前,在所有托槽中,每种托槽随机选1颗,对其底板在放大40倍、100倍的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并拍照。使用万能材料实验机,对每组托槽进行SBS的测定,并进行粘接剂残留量(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计分。结果: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时,其他3种托槽相比,双向倒钩底板托槽粘接强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光固化粘接剂时,双向倒钩底板托槽粘接强度最低,新型网底托槽较低,传统网底托槽和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粘接强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网底托槽和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之间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ARI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H组ARI计分最小,且H组与A组和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机加工底板托槽使用光固化粘接剂或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对其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粘接强度均能满足正畸临床粘接的要求。H组脱粘接断裂部位相对更接近牙釉质,其余各组牙釉质在脱粘接过程中损伤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机加工托槽 托槽底板 粘接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伸压破试验的人体升主动脉内膜力学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琴 付天翔 +2 位作者 石悦 崔跃 常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3-1078,共6页
为获取人体升主动脉内膜力学性质,利用单轴拉伸系统,设计升主动脉内膜压破及拉伸试验方案,获取人体升主动脉内膜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升主动脉内膜最大压破力与厚度正相关;内膜的周向与纵向的应力-应变均呈非线性曲线关系,并存在... 为获取人体升主动脉内膜力学性质,利用单轴拉伸系统,设计升主动脉内膜压破及拉伸试验方案,获取人体升主动脉内膜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升主动脉内膜最大压破力与厚度正相关;内膜的周向与纵向的应力-应变均呈非线性曲线关系,并存在各向异性,升主动脉内膜的纵向最大拉伸断裂应力大于周向,初始弹性模量分别为1 104、787 k Pa.因此,在对主动脉内膜破裂风险评估及建立主动脉壁本构方程时应考虑厚度;在夹层、动脉瘤扩张初期,原发破口易沿纵向继续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 压破试验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循环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相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志山 马嘉丽 +6 位作者 冯昭伟 崔跃 李君涛 尚再艳 贺昕 朱明 王兴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2-205,共4页
通过拉伸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时效和高温、低温循环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NC1605镍钛合金在500℃时效后具有较高的上/下平台强度,并且具有较低的残余应变,马氏体逆相变终了温... 通过拉伸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时效和高温、低温循环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NC1605镍钛合金在500℃时效后具有较高的上/下平台强度,并且具有较低的残余应变,马氏体逆相变终了温度Af约为22℃,具有较好的超弹性能。经过10次200℃高温保温4 h和液氮中保温4 h的高低温循环处理后,下平台强度、6%拉伸加载和卸载后残余应变、Af和超弹性性能参数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相变行为 温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