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49
1
作者 汤鹏 肖坚坚 +2 位作者 郑超 王石 陈润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677,共11页
由单层或几层二硫化钼构成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graphene-like 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2D)层状化合物,近年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常见的几种制备方... 由单层或几层二硫化钼构成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graphene-like 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2D)层状化合物,近年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以微机械力剥离、锂离子插层和液相超声法等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剥离法,以及以高温热分解、水热法等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合成法;介绍了其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等;概述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荧光发射等基本光物理性质及其相关机理;总结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在二次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电存储等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类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二硫化钼 二维层状化合物 材料制备 结构表征 光物理性质 光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嗪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梅群波 翁洁娜 +4 位作者 童碧海 田汝强 蒋渊知 华庆芳 黄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607,共19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是光电材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两个N原子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构成三种异构体,分别为哒嗪(1,2-二嗪)、嘧啶(1,3-二嗪)和吡嗪(1,4-二嗪),从而有效地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且可以影响二嗪化合物不同位置的修饰,从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二嗪类化合物在光伏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传感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指出目前基于二嗪类化合物的光电材料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二嗪类化合物作为杂环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 嘧啶 吡嗪 光电功能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馨慧 李洪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分子基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因其有机-无机杂化特性、结构上的有序性和可裁剪性、微孔性、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及工业上的潜在运用而备受关注。它作为多孔材料,与无机或有机的多孔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是目前...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分子基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因其有机-无机杂化特性、结构上的有序性和可裁剪性、微孔性、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及工业上的潜在运用而备受关注。它作为多孔材料,与无机或有机的多孔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是目前新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文中概述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金属-有机骨架薄膜,发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它们的研究进展及设计合成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薄膜 发光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慧 刘霞 +2 位作者 唐超 范曲立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24,共14页
由于芘具有大环共轭和易于修饰的特性,近年来,芘类共轭衍生物成为有机半导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文献报道为芘类电致发光材料,它们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四类材料:小分子、寡聚物、树枝状大分子和聚合物。其中小分子芘衍生物又可分为... 由于芘具有大环共轭和易于修饰的特性,近年来,芘类共轭衍生物成为有机半导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文献报道为芘类电致发光材料,它们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四类材料:小分子、寡聚物、树枝状大分子和聚合物。其中小分子芘衍生物又可分为单取代衍生物、双取代衍生物和四取代衍生物。同时,近年来也有部分文献开始报道芘类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文中按以上内容,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该类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芘类衍生物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新彦 李志刚 +2 位作者 密保秀 高志强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研究了氧化铟锡(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采用不同方阻的ITO作为阳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阻特性和光学特性,探讨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原因。ITO电极方阻影响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从而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功率... 研究了氧化铟锡(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采用不同方阻的ITO作为阳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阻特性和光学特性,探讨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原因。ITO电极方阻影响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从而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功率转换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ITO玻璃的透过率以及电磁场在电池器件内部的分布表明,ITO玻璃的光学特性差异不大,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小。器件效率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ITO方阻对器件电阻特性的影响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电极 方阻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阻特性 电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淑芬 戴春雷 +4 位作者 牟鑫 袁顺东 翁洁娜 凌启淡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4-107,120,共15页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OFETs)是以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有源层的晶体管器件。和传统的无机半导体器件相比,由于其可应用于生产大面积柔性设备而被人们广泛的研究,在有机发光、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OFETs)是以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有源层的晶体管器件。和传统的无机半导体器件相比,由于其可应用于生产大面积柔性设备而被人们广泛的研究,在有机发光、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太阳能电池、压力传感器、有机存储设备、柔性平板显示、电子纸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对OFET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简要介绍,之后重点讨论了最近几年来OFET中有机材料和绝缘体材料的发展状况,接着总结了OFET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新领域,最后对OFET发展面临问题及应用前景做了归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材料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迁移率 绝缘体材料 柔性面板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电子识别葡萄糖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昂 潘柳华 +3 位作者 龙庆 汪静霞 董晓臣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3,共4页
以铜箔为衬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并制备相应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过氧化氢电子识别研究表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性能对由过氧化氢产生的外来干扰非常灵敏。利用末端带有吡啶环功能基团的葡萄糖氧化... 以铜箔为衬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并制备相应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过氧化氢电子识别研究表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性能对由过氧化氢产生的外来干扰非常灵敏。利用末端带有吡啶环功能基团的葡萄糖氧化酶对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进行表面改性后,葡萄糖电子识别结果表明其器件对葡萄糖有非常灵敏的电子识别性能,其检测下限小于0.1 mM,且具有生物传感器响应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场效应晶体管 葡萄糖 电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信息网络安全的概念与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苏彬 毛燕琴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1,37,共6页
信息网络安全一直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课题,自主联网是移动自组织网络和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自主信息网络安全则是未来网络不可回避的一项研究课题。在分析和定义了网络域、安全网络域和自主网络域等自主信息网络安全相... 信息网络安全一直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课题,自主联网是移动自组织网络和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自主信息网络安全则是未来网络不可回避的一项研究课题。在分析和定义了网络域、安全网络域和自主网络域等自主信息网络安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构建了自主信息网络安全用例模型和自主信息网络安全数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论述了自主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解决无人工干预的网络应用领域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安全 自主联网 统一建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端吸附碳链双分子结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袁顺东 梅群波 +2 位作者 凌启淡 汪联辉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6,共9页
设计了几个由不等长、单巯基吸附的碳链构成的双分子结模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其电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两分子中较短的分子对分子结电导性质有比较大的贡献。比较不同双分子结之间的传输... 设计了几个由不等长、单巯基吸附的碳链构成的双分子结模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其电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两分子中较短的分子对分子结电导性质有比较大的贡献。比较不同双分子结之间的传输性质发现,两分子长度的差异对分子结的整流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体现了较短分子的调制作用。每个分子结都表现出了负微分电阻效应。针对这些整流和负微分电阻等现象,利用分子结的透射谱以及分子投影自洽哈密顿量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链 双分子结 电子输运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祥华 张效霓 +1 位作者 解令海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6,126,共10页
继续金属铱类配合物,最近铂(Ⅱ)配合物正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研究热点。铂类配合物最早被证明通过旋轨耦合作用可以同时有效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进而在理论上达到内量子效率为100%。文中综述了铂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 继续金属铱类配合物,最近铂(Ⅱ)配合物正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研究热点。铂类配合物最早被证明通过旋轨耦合作用可以同时有效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进而在理论上达到内量子效率为100%。文中综述了铂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Ⅱ)配合物 电致磷光 外量子效率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有机界面污染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11
作者 张新稳 吴朝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是其实用化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了研究有机/有机界面性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溶液旋涂的NPB(NPBSC)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制备了两种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ITO/NPBSC/Alq3/LiF/Al和ITO/NPBSC/N...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是其实用化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了研究有机/有机界面性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溶液旋涂的NPB(NPBSC)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制备了两种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ITO/NPBSC/Alq3/LiF/Al和ITO/NPBSC/NPB/Alq3/LiF/Al,对比研究了器件的发光性能和工作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使用NPBSC作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都较差,这归因于不稳定的NPBSC/Alq3界面,在空气中旋涂制备NPB层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分子会粘附在空穴传输层表面,这样就会引起界面处Alq3分子的发光猝灭。插入10 nm真空蒸镀的NPB层可以显著地提高器件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10 nm的NPB层把污染界面与激子复合区界面分开,避免了水蒸气和氧气分子对Alq3分子的发光猝灭,器件的效率增加了1.15 cd/A,半衰期寿命提高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 有机界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螺氧杂蒽主体的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玉巧 陈钢 +10 位作者 宋娟 汪成新 钱妍 章琴 邓玲玲 冯增勤 尚文娟 陶友田 陈淑芬 汪联辉 黄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6-822,共7页
我们以钯为催化剂、通过一步交联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螺[芴-9,9′-氧杂蒽](SFX)为基本构建单元的新型主体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和产率,可用作蓝色磷光材料的主体。接着,以这些材料和空穴传输型材料TAPC作为双主体、以FI... 我们以钯为催化剂、通过一步交联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螺[芴-9,9′-氧杂蒽](SFX)为基本构建单元的新型主体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和产率,可用作蓝色磷光材料的主体。接着,以这些材料和空穴传输型材料TAPC作为双主体、以FIrpic为发光客体,制作了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PHOLED)。SFX主体材料可以向FIrpic提供有效的能量转移,而TAPC可以提高发光层的空穴迁移率、同时降低器件工作电压,因此我们制备的蓝色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其中,以TAPC:PF-SFX和TAPC:C8OPF-SFX为双主体的两个PHOLED,最大电流效率和亮度分别达到22.56、25.93 cd?A^(-1)和6421、6196 cd?m^(-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只存在C、H、O时,SFX是构建高效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有效结构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催化反应 一步法 双主体 高效 蓝光有机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电极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桢林 费纯纯 +1 位作者 成程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8-256,共19页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OLED)具有机械柔韧性好、低功耗、驱动电压低、高色域、宽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可穿戴设备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柔性OLED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要实现产业化,...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OLED)具有机械柔韧性好、低功耗、驱动电压低、高色域、宽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可穿戴设备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柔性OLED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要实现产业化,稳定性、效率及其电极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柔性衬底与导电电极的制备及处理方法,并对柔性OLED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机械柔韧性 柔性显示 柔性衬底 导电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螯合π共轭骨架的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及其光电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妍妍 许文娟 +2 位作者 胡长永 刘淑娟 赵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5-1721,共17页
具有N,C-螯合π共轭骨架的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其分子内存在的B-N配位作用使分子骨架趋于平面,π共轭性增强,使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和热学稳定性、优异的发光性能和强的电子亲和势,成为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光电材料,已在有机发... 具有N,C-螯合π共轭骨架的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其分子内存在的B-N配位作用使分子骨架趋于平面,π共轭性增强,使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和热学稳定性、优异的发光性能和强的电子亲和势,成为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光电材料,已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TFTs)、有机太阳能电池、传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N,C-螯合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电子传输材料、发光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C-螯合四配位硼 电子传输材料 光致变色材料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掺杂型高效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由雪萌 张新稳 +2 位作者 陈月花 赖文勇 黄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966,共6页
在空穴传输层TCTA与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引入磷光染料Ir(ppy)3超薄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oO_3(2 nm)/NPB(40 nm)/TCTA(10 nm)/Ir(ppy)3(xnm)/TPBi(40 nm)/LiF(1 nm)/Al(80 nm)的非掺杂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调控非掺杂发光层的厚... 在空穴传输层TCTA与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引入磷光染料Ir(ppy)3超薄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oO_3(2 nm)/NPB(40 nm)/TCTA(10 nm)/Ir(ppy)3(xnm)/TPBi(40 nm)/LiF(1 nm)/Al(80 nm)的非掺杂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调控非掺杂发光层的厚度,详细研究了Ir(ppy)3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非掺杂发光层厚度为0.2 nm时,器件的性能最好,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26 350 cd·m^(-2)、42.9 cd·A^(-1)和12.9%。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薄的非掺杂发光层可以简化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获得高效率的OLED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非掺杂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臭氧处理超薄银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敏楠 郑爽 +2 位作者 王丹蓓 刘缓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2-890,共9页
以紫外臭氧处理超薄Ag复合MoO_3或PEDOT∶PSS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优化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的时间,提高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从1.68%(未经过紫外臭氧处理)提高到2.57%(紫外臭氧处理Ag 1 min... 以紫外臭氧处理超薄Ag复合MoO_3或PEDOT∶PSS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优化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的时间,提高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从1.68%(未经过紫外臭氧处理)提高到2.57%(紫外臭氧处理Ag 1 min)。提高的原因推测是紫外臭氧处理形成了AgO_x薄膜,提高了电荷提取并使器件具有高光学透明度、低串联电阻和优异的表面功函数等一些性能。并且,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与MoO_3或者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分别得到提高,Ag薄膜与MoO_3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2%(PET/ITO/MoO_3)提高到2.97%(PET/ITO/AgO x/MoO_3),Ag薄膜与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1%(PET/ITO/PEDOT∶PSS)提高到2.93%(PET/ITO/AgO x/PEDOT∶PSS)。此外,以PBDTTT-EFT∶PC71BM为有源层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6.21%。基于ITO的柔性光电器件效率的提高主要归于ITO被Ag/PEDOT∶PSS或Ag/MoO_3修饰后功函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极修饰 紫外臭氧处理 超薄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自组装低维圆偏振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梦竹 邓勇靖 +1 位作者 刘淑娟 赵强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6,共11页
具有圆偏振发光(CPL)性质的材料由于在3D显示、光学存储以及光学防伪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超分子策略能够将不同类型的分子组装成具有独特功能的低维(零维、一维和二维等)结构,因而成为构筑CPL活性有机低... 具有圆偏振发光(CPL)性质的材料由于在3D显示、光学存储以及光学防伪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超分子策略能够将不同类型的分子组装成具有独特功能的低维(零维、一维和二维等)结构,因而成为构筑CPL活性有机低维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超分子自组装驱动力的角度综述了近几年自组装CPL活性有机低维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现阶段设计自组装CPL活性有机低维材料的策略,其次重点讨论了这类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最后探讨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 有机自组装低维材料 氢键 静电作用 金属配位作用 主客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FeCl3存在下丙烯酸甲酯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金华 姜鸿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5,共6页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是一种可以对聚合物进行有效分子设计,合成不同拓扑结构并且能够有效调节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新型聚合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以2-溴丙酸甲酯作为引发剂,Cu(0)/三(N,N-二甲基氨基乙...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是一种可以对聚合物进行有效分子设计,合成不同拓扑结构并且能够有效调节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新型聚合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以2-溴丙酸甲酯作为引发剂,Cu(0)/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复合催化体系,通过在二甲基亚砜中添加不同摩尔浓度的无水FeCl_3来研究其对丙烯酸甲酯的SET-LRP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价铁离子量的增加,其链增长速率常数下降并且出现诱导期延长现象,说明三价铁离子参与了SET-LRP的聚合动力学过程,它和在同样实验条件下二价铜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导致反应体系中一价铜的浓度降低引起的。此项工作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零价铜催化下SET-LRP聚合诱导期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氯化铁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聚合动力学 聚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0与MoO3混合材料做空穴注入层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楷 闫敏楠 +3 位作者 潘飞 田梦颖 潘旭东 张宏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6-902,共7页
我们制备研究了基于结构为氧化铟锡(ITO)/C60(1.2nm):MoO3(0.4nm)/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33%,90 nm)/LiF (0.7 nm)/Al (120 nm)的高效绿色磷光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分别将C60,M... 我们制备研究了基于结构为氧化铟锡(ITO)/C60(1.2nm):MoO3(0.4nm)/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33%,90 nm)/LiF (0.7 nm)/Al (120 nm)的高效绿色磷光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分别将C60,MoO3与C60:MoO3混合物作为空穴注入层(HIL)作为对比。TPBi在发光层中起着主体以及电子传输材料的双重作用。在使用电子传输型主体的单层OLED中,空穴注入层性质对于调节电子/空穴注入以获得电荷载流子传输平衡起重要作用。因此,适当调节空穴注入层是实现高效单层OLED的关键因素。由于MoO3较大的电子亲和能(6.37 eV)会诱导电子从C60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转移至MoO3,从而形成C60阳离子,并使得Mo元素的价态从+6降至+5,C60:MoO3混合就可以较好的调节空穴注入性质。最终实现最大电流效率为35.88 cd·A-1的单层有机发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 空穴注入层 混合材料 电荷载流子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结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亮 徐亚楠 陈月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97-1402,共6页
研究了在倒置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ITO/ZnO/PEI/EML/TAPC/MoO3/Al中引入Polyethylenimine(PEI)修饰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EI修饰层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ZnO电子注入层的功函数,调控器件的... 研究了在倒置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ITO/ZnO/PEI/EML/TAPC/MoO3/Al中引入Polyethylenimine(PEI)修饰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EI修饰层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ZnO电子注入层的功函数,调控器件的电子注入,改善空穴和电子注入平衡,钝化ZnO表面缺陷态,减少激子猝灭。当PEI浓度为1.0 mg/mL时,倒置白光OLED器件性能达到最佳,其亮度和效率分别为11720 cd·m^-2和16.0 cd·A^-1。本研究为后期倒置结构高性能OLED器件的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 界面修饰 溶液法 倒置白光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