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则的体系化适用
1
作者 陈龙业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5,共15页
《民法典》第1254条以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与“安居乐业”之间的有机平衡为出发点,旗帜鲜明地强调自己责任,尽量限缩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范围,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承担规则。《侵权责任编解释(一)》在此... 《民法典》第1254条以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与“安居乐业”之间的有机平衡为出发点,旗帜鲜明地强调自己责任,尽量限缩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范围,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承担规则。《侵权责任编解释(一)》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形态、诉讼主体资格乃至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责任的衔接适用都作了细化规定。在具体适用中,有必要遵循体系化适用的基本路径,明确补充责任的承担具有一般规则意义,而具有道义、裁量属性的补偿责任应属于例外规则。除了补充责任的承担之外,建筑物管理人还会涉及直接责任抑或按份责任的承担问题,此规范基础是《民法典》第1198条第1款和第1253条的规定。在涉及刑民交叉案件的情形中,要遵循《侵权责任编解释(一)》第25条的规定,依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仍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时间节点先行审理相应的民事案件,以利于对受害人的及时救济。对于受害人而言,补偿责任与补充责任系并存关系而非先后关系,但在对具体侵权人的追偿权行使方面,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处于优先顺位。在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和建筑物管理人的追偿权之外,还存在与之衔接的《民法典》第1253条所规定的追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安全保障义务 补偿责任 补充责任 追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光永 郭锋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6,共8页
形成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要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律政策立改废释以及效果评估全过程,遵循价值依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重点加强守法激励和违法惩戒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彰显核心价... 形成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要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律政策立改废释以及效果评估全过程,遵循价值依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重点加强守法激励和违法惩戒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彰显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从私法、公法两大法治领域和重大公共政策入手,完善核心价值观法律政策体系的主干制度;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完善核心价值观法律政策体系的民主性科学性;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作为法律政策的评估指向;并从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行政、捍卫司法公正、普及法治文化四方面为完善弘扬核心价值观法律政策体系提供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政策体系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一体化视角下的轻罪应对 被引量:9
3
作者 喻海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80,共16页
我国现行《刑法》未对轻罪作出明文规定,但大致可以将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归入轻罪的范畴,当然特定犯罪除外。近年来轻罪激增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立法层面增设轻罪这一直接原因,也有司法层面基于刑罚轻缓化的政策要求和形势变化... 我国现行《刑法》未对轻罪作出明文规定,但大致可以将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归入轻罪的范畴,当然特定犯罪除外。近年来轻罪激增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立法层面增设轻罪这一直接原因,也有司法层面基于刑罚轻缓化的政策要求和形势变化的时代背景而提升定罪量刑标准这一重要原因。未来,应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妥当应对轻罪。就贯彻刑法谦抑原则而言,最为紧迫的是通过优化定罪量刑标准有效控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发轻罪的入罪范围;就推进综合治理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实现行刑有序衔接,既要立足当下通过司法裁量实现“出刑转行”,又要立足长远谋划对《刑法》规定的行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允许比照适用,实现“两法衔接”,切实发挥《治安管理处罚法》事实上的“轻罪法”作用;就贯彻程序优先理念而言,要充分发挥审前分流作用,避免轻罪案件“扎堆”进入审判程序,并在降低羁押率的前提下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就完善前科制度而言,可以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突破口,并采取“程序修法先行,实体修法跟上”的具体策略,进一步实现犯罪的轻重有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行刑衔接 危险驾驶罪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取回权制度释论——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观察
4
作者 景光强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功能主义视角下,取回权从所有权和合同解除制度下解脱出来,被重构为法律规定的行使担保物权的特别程序,获得了独立的制度价值。出卖人行使取回权无需以催告为前提,也不应设置买受人未支付价款比例的限制。买受人处分标的物属有权处分,... 功能主义视角下,取回权从所有权和合同解除制度下解脱出来,被重构为法律规定的行使担保物权的特别程序,获得了独立的制度价值。出卖人行使取回权无需以催告为前提,也不应设置买受人未支付价款比例的限制。买受人处分标的物属有权处分,保留所有权与其他物权竞存时,适用《民法典》第406条、414条、415条规定的竞存规则;处分标的物损害出卖人担保权益的,出卖人可以依据第642条行使取回权,也可以参照第406条、408条行使担保权保全请求权。取回权制度是针对所有权保留交易特性作出的制度设计,在所有权保留中应当优先适用。行使取回权协商不成时,应赋予出卖人程序选择权,亦即可以选择参照担保物权实现程序行使取回权、通过诉讼途径行使取回权乃至直接依照担保物权实现程序拍卖、变卖标的物。买受人回赎标的物的,应当将第643条与第634条联立分析确定行使回赎权的条件。行使取回权并不意味着解除合同,合同解除权也不因行使取回权而消灭,买受人逾期不回赎的,出卖人既可以行使再出卖权,也可以在符合条件时主张解除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保留 取回权 担保物权实现程序 回赎权 再出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的多维共治--以刑事法为侧重的展开 被引量:59
5
作者 喻海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网络暴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的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迥异,但可以将延伸至现实空间之中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的滋扰行为包括在内。不少网络舆论监督带有一定的网络暴力性质,但否定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不... 网络暴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的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迥异,但可以将延伸至现实空间之中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的滋扰行为包括在内。不少网络舆论监督带有一定的网络暴力性质,但否定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不应将二者混同。现行实定法虽然缺乏对网络暴力的明确规定,但针对所涉具体行为的法律评价并未缺位。对网络暴力的刑法定性,亦宜区分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两个环节,根据具体情节加以评价。由于网络暴力所涉主要罪名属于非纯正亲告罪,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维权的特殊性,兼顾法益有效保护与被害人意愿维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网络暴力应当坚持多维共治,通过夯实平台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有效治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 网络语言暴力 刑事追诉程序 平台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17
6
作者 林文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4,共3页
分析了当前医疗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的优点和缺点,提出现阶段应该鼓励、引导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协商。立法上应进一步明确医疗纠纷协商的范围,行政上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监督,司法上应持认可医疗纠纷协议书具有一定法律... 分析了当前医疗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的优点和缺点,提出现阶段应该鼓励、引导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协商。立法上应进一步明确医疗纠纷协商的范围,行政上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监督,司法上应持认可医疗纠纷协议书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态度,保险上应对协商解决医患纠纷持更加宽容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协商解决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平衡原则是土地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佑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我国的土地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某些制度设计不合理,有的领域制度缺失,部分制度实施不力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运用利益平衡原则和方法进行土地制度建设。在土地制度建设中必须坚持利益平衡原... 我国的土地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某些制度设计不合理,有的领域制度缺失,部分制度实施不力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运用利益平衡原则和方法进行土地制度建设。在土地制度建设中必须坚持利益平衡原则,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必须树立平衡各方利益的理念,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具体立法时要坚持宪法的指导思想,真正了解社情民意,严格遵循立法程序,适时进行制度创新,做好相关方的利益协调,并注意防止不当利益法制化等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制度建设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外挂罪名适用的困境与转向——兼谈《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侵犯著作权罪修改的启示 被引量:32
8
作者 喻海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70,共14页
通过对新近十余年329件网络外挂刑事案件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相关案件呈逐年增长的明显态势,但罪名适用尚未统一,特别是在非法经营罪、侵犯著作权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选择上存在较大争议。而且... 通过对新近十余年329件网络外挂刑事案件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相关案件呈逐年增长的明显态势,但罪名适用尚未统一,特别是在非法经营罪、侵犯著作权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选择上存在较大争议。而且,理论上也未形成一致认识。根据对网络外挂程序技术基理的分析,结合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修改,未来宜统一适用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并全面综合判断行为的法益侵害程度,切实秉持刑法的谦抑和慎用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外挂程序 罪名适用 侵犯著作权罪 技术基理 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偷渡犯罪刑法规制的理念调适与实务展开——以《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为中心 被引量:7
9
作者 喻海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当前,偷渡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形式不断变化,要求司法规制理念与之调整适应。新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是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司法解释的延伸与展开,反映出偷渡犯罪的规制理念正在发生调适。具体而言,... 当前,偷渡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形式不断变化,要求司法规制理念与之调整适应。新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是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司法解释的延伸与展开,反映出偷渡犯罪的规制理念正在发生调适。具体而言,规制重心由“非法出境”调整为“非法出入境”,规制关键由“逃避接受边防检查”调整为“证件偷渡”,规制策略由“严惩偷渡环节”调整为“全链条惩治”。以此为基础,秉持实质解释的立场,将组织在边防检查时骗取核准出入境、组织从我国边境地区非法进入非边境地区等行为认定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将徒步带领他人偷越的行为认定为“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就偷越国(边)境罪而言,规制适用由“以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兼顾国境卫生防疫的法益保护要求,但应当妥当认定偷越次数和“结伙偷越”,实现罪刑均衡。基于全链条惩治的要求,当前对偷渡后续环节的迂回规制尚有不足,未来应考虑增设非法用工罪,以补全规制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渡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司法规则 理念调适 全链条惩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1期69-69,共1页
为依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2012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国家生态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 草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