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模型运行中的刑法治理困境与体系化进路
- 1
-
-
作者
房慧颖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法治建设研究创新团队
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52,共17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预防性刑事立法及其限度研究”(2022EFX003)。
-
文摘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迭代,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认知范式与行为边界。大模型具有自主决策性、技术链复杂与风险分层化的运行特征,分别引致刑法治理中的刑事责任认定困境、刑事责任划分困境与规范供给不足困境。大模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算法黑箱和可解释性难题,难以适用传统刑法体系中的主观过错证明标准与因果关系理论。大模型具有复杂的技术架构和运行团队,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刑法体系中的单方责任归属模式与形式化的单位犯罪处罚规定。大模型运行中面临前置法层面与刑法层面的双重风险,应当对大模型相关的前置法与刑法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协同推进大模型治理。为此,可引入“合理开发者”标准和概率模型以解决刑事责任认定难题;构建多方责任链条和技术主管人员追责标准以解决刑事责任划分难题;完善前置规范、推行多元共治、加强刑法供给以解决规范供给不足难题,助力实现技术向善的法治愿景。
-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刑法治理
数字文明
“合理开发者”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