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高海拔对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加虎 汪骞 +5 位作者 张传利 柏云会 张玉松 李德元 赏海昆 林良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海拔对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为高海拔地区的油菜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含油量的甘蓝型油菜DH系为供试材料,在1 600、1 800、2 000、2 200和2 400 m等5个高海拔下进行盆栽试验,... 【目的】探讨不同高海拔对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为高海拔地区的油菜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含油量的甘蓝型油菜DH系为供试材料,在1 600、1 800、2 000、2 200和2 400 m等5个高海拔下进行盆栽试验,并对4个品系的农艺性状以及含油量进行测定。【结果】一定海拔梯度范围内(1 600~2 200 m),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到海拔2 400 m时,各农艺性状均显著降低(P<0.05)。随海拔升高,各品系的每角粒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海拔2 400 m时均大幅度降低(DH0216例外);生育期、角果成熟期、千粒质量和含油量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在高海拔下,油菜单株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质量和每角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含油量与海拔和角果成熟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甘蓝型油菜较适宜种植于海拔2 200 m以下,高海拔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应具有早熟或极早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高海拔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本地黄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指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峰 龚国安 +5 位作者 龙云发 温昌饶 金福况 杨菊琴 白来章 杨灼雄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9,共5页
[目的]文章旨在对元江本地黄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随机选取规模牛场舍饲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牛场周边农户放牧饲养的本地黄牛各20头、公母各10... [目的]文章旨在对元江本地黄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随机选取规模牛场舍饲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牛场周边农户放牧饲养的本地黄牛各20头、公母各10头,从初生到12月龄逐月测定体重体尺,并拟合适宜的生长发育模型、体重与体尺指标及月龄的回归模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Brody 4种模型拟合肉牛体重的拟合度R2均较高,其中以Logistic模型最优。本地放牧黄牛和舍饲黄牛公牛增长拐点月龄分别为4.75月、5.23月,拐点体重分别为70.23 kg、101.28 kg;(2)元江本地放牧及舍饲黄牛公母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3)元江本地黄牛放牧及舍饲公母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月龄的回归系数都大于其余性状的回归系数。[结论]元江本地黄牛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以Logistic模型最优;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五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月龄的回归系数都大于体尺性状的回归系数,其次体尺性状中管围也有很高的回归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本地黄牛 饲养方式 生长曲线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2018-2021年生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评价与分析
3
作者 周惠芬 孙峰 +5 位作者 周勇 王跃淞 陈俊芳 杨菊琴 马荣 徐聪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01%;不同养殖方式规模场FMD-O的免疫抗体合格率(66.23%)与散养户(64.61%)相比,相差1.6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元江县生猪FMD-O整体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免疫不达标的年份、区域及养殖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检测结果可为元江县生猪FMD-O的潜在风险点控制、疫苗选择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县 生猪 O型口蹄疫 免疫效果评价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