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基于国家力量与传统文化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苏娇妮
陈捷
陈梓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等理论视角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着重分析特定政治制度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在中国,国家力量通过制度制定、组织结构与思想引领等不同方式重新激发并塑造社会资本,形成了以党政权力为纽带的权威关系、权威信任与权威规范,凸显了纵向调控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丰富了社会资本的文化内涵,生成了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资本中的差序关系、差序信任与差序规范,体现了专属于中国人的行为与习惯特色。鉴于此,这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新概念,分析社会资本中国化的新特征与功能,为推动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力量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感知: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欣亮
邢誉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为目标,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入手,使用多期CSS微观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并对比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感知效应,得出:①当且仅当数字治理能力跨越一定门槛时,才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在数字治理能力较弱...
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为目标,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入手,使用多期CSS微观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并对比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感知效应,得出:①当且仅当数字治理能力跨越一定门槛时,才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在数字治理能力较弱时,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不升反降;②数字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间的“V”型关系源于公众参与的渠道效应,较弱的数字治理能力会挤出公众参与,从而阻滞均衡感知水平提升;③随着政府治理数字化向纵深转型,扩大数字服务事项覆盖度成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的重要手段,但完善政务数字平台等基础设施的作用逐渐减弱;④数字鸿沟仍是数字治理感知均衡价值显现的约束条件,数字素养较低的老龄与低学历群体均衡感知提升困难;⑤“因地制宜”加速政府数字治理转型仍是解决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关键,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提振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并改善制度环境,能够增强数字治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感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精准治理
公共服务均衡性
数字协同治理
公共服务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阶级视域下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与偏好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玥琳
Andrew Miles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8,共16页
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被广泛认为与阶级背景相关联,教育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将学术等级转化为社会等级来实现。教育选择在个体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选择偏好和选择特点,并且选择偏好和影响因素在个体中学、大学和代际决策过...
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被广泛认为与阶级背景相关联,教育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将学术等级转化为社会等级来实现。教育选择在个体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选择偏好和选择特点,并且选择偏好和影响因素在个体中学、大学和代际决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对英国工人阶级家庭而言,其初代决策受物质和文化要素影响,与家庭成员的工作和性别分工相适应;二代决策更加考虑地域和经济因素;三代决策倾向于选择私立教育,认为高等教育实现了工人阶级身份的上升流动。对英国中产阶级家庭而言,其初代决策和二代决策优先考虑学校的学术性、课程,而非地域、经济支持和未来的工作与薪资,三代决策仍然优先选择私立教育,倾向于获得延迟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教育选择
工人阶级
中产阶级
公立教育
私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基于国家力量与传统文化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苏娇妮
陈捷
陈梓涵
机构
深圳技术
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南方科技
大学
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
香港中文
大学
(深圳)人文社
科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基金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一般课题“中国特色社会资本在打造城市文明典范中作用的研究:基层社区共治的视角”(IGUC23C00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层治理的机制研究”(22YJA840002)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众对环境政策支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证调查”(2023A1515010768)
深圳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一般课题“社会资本在推进深圳社区基层共治中的作用研究”(SZ2024B028)。
文摘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等理论视角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着重分析特定政治制度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在中国,国家力量通过制度制定、组织结构与思想引领等不同方式重新激发并塑造社会资本,形成了以党政权力为纽带的权威关系、权威信任与权威规范,凸显了纵向调控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丰富了社会资本的文化内涵,生成了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资本中的差序关系、差序信任与差序规范,体现了专属于中国人的行为与习惯特色。鉴于此,这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新概念,分析社会资本中国化的新特征与功能,为推动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理论铺垫。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力量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感知: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欣亮
邢誉丹
机构
西北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数字赋能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视角”(724741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研究:基于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向的分析”(7207418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化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FGLB057)。
文摘
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为目标,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入手,使用多期CSS微观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并对比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感知效应,得出:①当且仅当数字治理能力跨越一定门槛时,才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在数字治理能力较弱时,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不升反降;②数字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间的“V”型关系源于公众参与的渠道效应,较弱的数字治理能力会挤出公众参与,从而阻滞均衡感知水平提升;③随着政府治理数字化向纵深转型,扩大数字服务事项覆盖度成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感知的重要手段,但完善政务数字平台等基础设施的作用逐渐减弱;④数字鸿沟仍是数字治理感知均衡价值显现的约束条件,数字素养较低的老龄与低学历群体均衡感知提升困难;⑤“因地制宜”加速政府数字治理转型仍是解决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关键,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提振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并改善制度环境,能够增强数字治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感知效应。
关键词
数字中国
精准治理
公共服务均衡性
数字协同治理
公共服务可及性
Keywords
digital China
precision governance
public service equalization
digit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ublic service accessibility
分类号
F287.8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阶级视域下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与偏好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玥琳
Andrew Miles
机构
河海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8,共1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B210203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B20020316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CX20-0416)。
文摘
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被广泛认为与阶级背景相关联,教育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将学术等级转化为社会等级来实现。教育选择在个体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选择偏好和选择特点,并且选择偏好和影响因素在个体中学、大学和代际决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对英国工人阶级家庭而言,其初代决策受物质和文化要素影响,与家庭成员的工作和性别分工相适应;二代决策更加考虑地域和经济因素;三代决策倾向于选择私立教育,认为高等教育实现了工人阶级身份的上升流动。对英国中产阶级家庭而言,其初代决策和二代决策优先考虑学校的学术性、课程,而非地域、经济支持和未来的工作与薪资,三代决策仍然优先选择私立教育,倾向于获得延迟满足。
关键词
英国
教育选择
工人阶级
中产阶级
公立教育
私立教育
Keywords
UK
educational choice
working class
middle class
state education
independent education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56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基于国家力量与传统文化视角
苏娇妮
陈捷
陈梓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感知: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王欣亮
邢誉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阶级视域下英国家庭的教育选择与偏好研究
王玥琳
Andrew Miles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