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攻角斜侵彻混凝土的弹道偏转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旭东 李庆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3-39,共7页
为研究初始攻角对斜侵彻混凝土弹道偏转的影响规律,对带攻角斜侵彻混凝土的非正侵彻弹道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侵彻弹道模型为基于刚性弹假设的混凝土侵彻弹体三维运动模型,并结合了混凝土靶体自由表面的修正方法。计算和比较了同一着... 为研究初始攻角对斜侵彻混凝土弹道偏转的影响规律,对带攻角斜侵彻混凝土的非正侵彻弹道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侵彻弹道模型为基于刚性弹假设的混凝土侵彻弹体三维运动模型,并结合了混凝土靶体自由表面的修正方法。计算和比较了同一着角,不同初速,不同正、负攻角时侵彻弹道的偏转特性。研究表明:负攻角对斜侵彻的弹道偏转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正攻角对斜侵彻的弹道偏转具有放大作用。对斜侵彻存在一个初始负攻角使弹道偏转位移量最小。侵彻过程中,弹体攻角呈现近似波动和回复至0的过程,攻角最大值与初始攻角值呈现近似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侵彻弹的结构设计、侵彻弹道的偏转和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攻角 斜侵彻 混凝土 刚性弹 弹道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中工程材料端面摩擦模型的确定 被引量:9
2
作者 卢玉斌 宋丹路 +1 位作者 李庆明 孟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是一种最常用于工程材料高应变率下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技术。在SHPB试样与压杆的接触界面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端面摩擦效应,这将导致SHPB试样内的应力状态可能偏离一维应力状态,而SHPB试样内的一维应力状态是决定S...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是一种最常用于工程材料高应变率下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技术。在SHPB试样与压杆的接触界面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端面摩擦效应,这将导致SHPB试样内的应力状态可能偏离一维应力状态,而SHPB试样内的一维应力状态是决定SHPB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基本假设之一。基于动摩擦试验结果,建立了端面动摩擦模型以描述端面动摩擦系数随SHPB试样与钢压杆接触界面间最大径向相对滑动速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该文提出的端面动摩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动摩擦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摩擦效应 SHPB试验 相对滑动速度 工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矩形板问题三维理论的半解析解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智勇 牛忠荣 +1 位作者 程长征 伍章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1-586,649,共6页
针对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问题,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将位移和应力分量作为基本变量,通过双三角级数将其控制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直接对常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三维位移、... 针对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问题,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将位移和应力分量作为基本变量,通过双三角级数将其控制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直接对常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三维位移、应力场的半解析解。通过算例给出了材料参数按指数形式和幂函数形式变化情况下的功能梯度板的弯曲问题。对比有限元法和状态空间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状态空间与插值矩阵法相结合的半解析法能有效地分析材料参数按任意形式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矩形板问题,且具有良好的精度,精度可达10-4量级,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实施便捷、计算量小等优点,根据其力学场分析结果可设计出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功能梯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板 功能梯度材料(FGM) 三维 弹性理论 插值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在汽车撞击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力 杜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对汽车撞击钢筋混凝土柱出现的冲击荷载及受力性能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耐撞性措施.方法运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汽车-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汽车撞击速度、撞击角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目的对汽车撞击钢筋混凝土柱出现的冲击荷载及受力性能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耐撞性措施.方法运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汽车-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汽车撞击速度、撞击角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柱截面惯性矩及配筋率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柱在汽车撞击下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而研究不同参数对汽车碰撞力的影响.结果柱子的位移响应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提高柱截面惯性矩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能显著降低柱子位移响应,而改变配箍率的效果不明显;汽车碰撞力受车速、撞击角度、汽车吨位及柱截面惯性矩的影响.结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在车辆撞击作用下的研究结果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结果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汽车撞击 有限元 碰撞力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仿生头盔防护性能与头部损伤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志 张云飞 +3 位作者 庞通 李顺峰 刘国斌 王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8,共10页
为了提高摩托车头盔防护性能降低头部损伤风险,本文引入功能梯度仿生泡沫结构替代传统头盔的均匀密度泡沫衬垫.通过头盔耦合生物力学头部有限元模型,获取撞击过程中头部质心加速度、生物力学响应和头盔结构响应,综合分析不同密度梯度方... 为了提高摩托车头盔防护性能降低头部损伤风险,本文引入功能梯度仿生泡沫结构替代传统头盔的均匀密度泡沫衬垫.通过头盔耦合生物力学头部有限元模型,获取撞击过程中头部质心加速度、生物力学响应和头盔结构响应,综合分析不同密度梯度方案对头盔防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泡沫结构在中高速冲击下有更明显的优势.相比传统头盔吸能缓冲层的均匀泡沫密度方案和新型头盔的正/负密度梯度方案,最大密度为80 kg/m3的负密度梯度泡沫设计方案可以更有效改善头盔结构碰撞响应并降低碰撞过程中头部损伤,且随着密度差的增大,负密度梯度头盔的防护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泡沫 仿生头盔 头部损伤 有限元模型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形小肋”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刚 文波 +1 位作者 张扣立 杨彦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曼彻斯特大学跨声速风洞开展激波/边界层干扰及"人字形小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在马赫数1.85流场条件下,应用高速纹影、油流、皮托压力测量和基于压敏漆的壁面压力测量技术,研究"人字形小肋"流动控制方法对激波... 在曼彻斯特大学跨声速风洞开展激波/边界层干扰及"人字形小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在马赫数1.85流场条件下,应用高速纹影、油流、皮托压力测量和基于压敏漆的壁面压力测量技术,研究"人字形小肋"流动控制方法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流动分离结构与尺寸、压力分布特性与波系特征等影响。结果显示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发流动分离,分离区呈现三维特征,在"人字形小肋"的作用下,分离线呈现"波浪"形且整体向上游移动,干扰区流向尺寸增大,分离区高度减小且长度略增大,再附区的压力极值降低,这些特征与叶片、尖楔等微涡发生器的影响趋势相反。下一步工作中,拟针对"人字形小肋"开展参数优化研究,"人字形小肋"可能成为降低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发的高热流载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形小肋 激波/边界层干扰 流动控制 风洞实验 压敏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改进节点性能确保火灾下钢框架结构的鲁棒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8,共10页
介绍了钢框架结构火灾下鲁棒性的背景知识,建议对于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抗火安全设计必须包括通常设计中尚未考虑到的意外破坏模式。文章辨识了结构意外破坏的不同模式,并提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可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梁的... 介绍了钢框架结构火灾下鲁棒性的背景知识,建议对于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抗火安全设计必须包括通常设计中尚未考虑到的意外破坏模式。文章辨识了结构意外破坏的不同模式,并提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可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梁的悬链线效应,使荷栽从受损结构重新分配到相邻结构,该效应是梁受弯承载力状态的一种转变。为确保钢梁中悬链线效应的充分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抗拉承栽力与转动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节点转动能力需求的量纲分析方法,并根据一些试验结果,介绍了英国常用的梁柱节点可到达的转动能力。虽然一些延性较好的节点在升温时能够达到10°的转动能力,但当钢的温度非常高时,其仍不能满足使悬链线效应充分形成时所需要的转动能力(>15°)。随后,讨论了如何提高节点的转动能力,包括:采用具有较好延性的节点(例如开反向槽口的节点),改进节点的细部构造(如将节点的受拉区移近至受压区,并为螺栓开槽型孔)和采用更强的、延性更好的由耐火钢制成的螺栓。这些提出的节点技术需要与节点在其他设计要求下的性能要求相协调(如刚度),为满足不同的结构性能要求,找到最优的节点设计方法,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性 耐火极限 悬链线效应 节点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强度损伤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姚强岭 刘亚鹏 +3 位作者 陈田 李学华 杨书懿 段宏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117,共7页
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地下水库储水技术已成为煤水资源共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工坝体的稳定性是评价地下水库能否构建并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在吸水-失水、采动及矿震等循环作用下强度变化规律... 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地下水库储水技术已成为煤水资源共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工坝体的稳定性是评价地下水库能否构建并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在吸水-失水、采动及矿震等循环作用下强度变化规律,以大柳塔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所使用的C30混凝土试样为例,开展了超声-回弹综合测强、循环加载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测强公式可以对水作用下混凝土试样强度进行预测;循环加载影响下试样强度最大下降比例约17%,而水作用下的循环加载试样强度最小下降比例达26%;并结合声发射振铃计数研究了混凝土试样受载下的损伤演化特征。由此可知,循环加载(采动及矿震)和水(吸水-失水)共同作用下,对地下水库人工坝体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回弹 循环加载 声发射 强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地下开挖工程中在役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术剑 冯若峰 +1 位作者 张乾青 崔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如何评价土体开挖条件下在役桩的竖向承载能力,是桩支承的既有建筑地下开挖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明确土体开挖条件下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回弹等因素对桩侧和桩端承载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开挖效应影响的桩侧荷载传... 如何评价土体开挖条件下在役桩的竖向承载能力,是桩支承的既有建筑地下开挖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明确土体开挖条件下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回弹等因素对桩侧和桩端承载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开挖效应影响的桩侧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和桩端荷载传递双折线模型,考虑开挖卸荷效应引起的土体超固结状态提出土体开挖条件下桩侧极限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差分法和荷载传递法形成既有建筑地下开挖条件下在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有试验结果比对分析,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地下增层开挖条件下单桩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开挖引起的土体回弹、桩周土超固结状态等因素对桩侧和桩端承载特性的影响,当计算的归一化土体回弹量较小时(<1),沉降分析中可不考虑回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挖 在役桩 卸荷效应 荷载传递法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reo-PIV技术的三维发卡涡结构定量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海平 伊兴睿 +2 位作者 钟山 姜楠 张山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6-1677,共12页
发卡涡是湍流相干结构研究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实现发卡涡三维结构的定量测量并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对深入研究湍流相干结构、实现湍流精准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合成射流装置进行合理控制,使得层流边界层中产生了规则的人造发... 发卡涡是湍流相干结构研究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实现发卡涡三维结构的定量测量并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对深入研究湍流相干结构、实现湍流精准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合成射流装置进行合理控制,使得层流边界层中产生了规则的人造发卡涡结构,进而用体视图像粒子测速仪(Stereo-PIV)锁相实验技术对发卡涡结构所在的三维空间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并得到了一个完整周期内形成的发卡涡三维结构的空间流场.结果发现,重构所得的三维发卡涡结构质量较高,实验技术和方案具有可行性.发卡涡结构所在空间流场情况,符合目前人们对于发卡涡、高低速条带、喷射和扫掠事件的常规认识.此外,对近壁二次流向涡、展向涡量集中区域的展向涡头和强剪切区域、与低速喷射流体相关的汇聚流动和发散流动等有了更细致的认识.同时,也探讨了"基于二维脉动流场的相关特征去重构发卡涡三维流场"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定量探究发卡涡结构的形成演化、不同涡结构的融合及二次诱导等壁湍流相干结构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发卡涡 合成射流 相干结构 体视图像粒子测速仪 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能点吸收器结构设计与数值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崇飞 罗自荣 +3 位作者 朱一鸣 卢钟岳 吴国恒 尚建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6-413,共8页
无人海洋探测器作为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装备,普遍缺乏高效可靠的供电方式。波浪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海洋能,有望成为探测器的理想供电能源。波浪能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有利于装置小型化,使其便于作为供电模块集成到无人海洋探测器... 无人海洋探测器作为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装备,普遍缺乏高效可靠的供电方式。波浪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海洋能,有望成为探测器的理想供电能源。波浪能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有利于装置小型化,使其便于作为供电模块集成到无人海洋探测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反转自适应机理的新型波浪能点吸收器。该点吸收器可以实现叶片对水流的自适应偏转,并自动平衡装置的整体转矩。通过数值分析发现,点吸收器的功率和效率特性受吸收器叶片倾角、相对流速、转速及双层吸收器相互作用的影响很大,合理选择系统参数有助于优化装置的整体性能。试验桶及造波池试验分别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和工作原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点吸收器 性能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飞行器装配误差敏感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崇飞 李欣 +3 位作者 朱一鸣 尚建忠 罗自荣 何立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1-426,共6页
飞行器具有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和装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其装配有安全性装配、少可逆性装配等要求。根据飞行器相关的关键产品特性(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KPC)和关键控制特性(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KCC)参数,提出一种基于状... 飞行器具有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和装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其装配有安全性装配、少可逆性装配等要求。根据飞行器相关的关键产品特性(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KPC)和关键控制特性(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KCC)参数,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装配误差敏感度量化分析方法,将飞行器多舱段精密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敏感度分为3级指标,并进行阐述和定义。通过联立飞行器状态空间模型和输出方程,得到输入向量和输入矩阵的关系,进而求出状态转换矩阵,得到不同级别误差敏感度的理论表达式。将随机产生服从正态分布的装配特征误差代入系统矩阵,运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仿真对不同装配特征的敏感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和蒙特卡洛仿真求得的特征级敏感度指标值。研究表明,将动态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应用到多工位装配过程可行,所提出的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飞行器装配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合理,对飞行器舱段精密装配过程的精度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装配误差敏感度 状态空间模型 关键产品特性 关键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足机器人足踝蹬地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吉巧丽 钱志辉 +1 位作者 任雷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84-591,共8页
为提高双足机器人步态的经济性,研究了足踝蹬地扭矩和蹬地时机对行走速度和能耗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双足机器人仿真模型并搭建了控制程序,以行走速度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步长下足踝蹬地扭矩和蹬地时机进行优化... 为提高双足机器人步态的经济性,研究了足踝蹬地扭矩和蹬地时机对行走速度和能耗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双足机器人仿真模型并搭建了控制程序,以行走速度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步长下足踝蹬地扭矩和蹬地时机进行优化,以两腿间夹角确定步长。利用无量纲速度和无量纲能耗作为评价双足机器人运动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步长由40°增加到60°,机器人行走速度和能耗均随之增加。当步长为60°,蹬地扭矩为41 N·m,蹬地时机为整个步态周期的43.82%时,双足机器人行走速度最大为0.48,对应能耗为2.97。以速度能耗比作为评价机器人步态经济性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双足机器人在步长50°,蹬地扭矩为35 N·m,蹬地时机为步态周期的45.18%时,机器人步态的经济性更高,对应速度和能耗分别为0.43和2.26。机器人足底地反力出现3个波峰,当步长为50°和60°时,随着足踝蹬地阶段的出现,足底地反力出现第3个波峰,峰值分别为245.45 N和281.23 N。本研究可为双足机器人在特定步长下选取合适的蹬地参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机器人 足踝蹬地 行走速度 能耗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丹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315-320,325,共7页
[目的]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性及成因进行分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将城市土地的利用分成2个阶段,运用改进的两... [目的]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性及成因进行分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将城市土地的利用分成2个阶段,运用改进的两阶段DEA和Tobit模型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性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空间分异性,土地的空间关联性对其影响显著,虽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断在提升,但总体上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结论]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存在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2)没有重视土地的社会属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3)现阶段人力资本因素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程度大于技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效率分析 改进的两阶段DEA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流体驱动系统及其仿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歆 王影杰 +4 位作者 刘思佳 金苗 马文星 任雷 刘春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大自然一直启发着人类在工业上的成就,仿生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流体驱动技术。对拥有流体驱动系统的生物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利用流体实现优美敏捷动作的机理。总结得出生物流体驱动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特征:动力源、腔体和工作介... 大自然一直启发着人类在工业上的成就,仿生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流体驱动技术。对拥有流体驱动系统的生物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利用流体实现优美敏捷动作的机理。总结得出生物流体驱动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特征:动力源、腔体和工作介质。其中动力源类似于液压泵,腔体类似于液压缸,工作介质类似于液压油。对生物流体驱动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解决流体驱动系统使用面临的挑战提供参考;并探讨了流体驱动系统仿生应用与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使用生物启发的方法,改善工程流体驱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流体驱动 软体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液直驱技术的半主动膝关节假肢设计
16
作者 李振男 韩阳 +1 位作者 任雷 刘春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7,共7页
为实现半主动膝关节假肢随使用者残肢意图自由摆动的功能,通过低传动比实现低被动运动摩擦是先进电动假肢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但由于低被动摩擦和高传动比驱动不兼容的瓶颈问题,导致低扭矩输出。为此,基于电液直驱技术,提出了膝关节液... 为实现半主动膝关节假肢随使用者残肢意图自由摆动的功能,通过低传动比实现低被动运动摩擦是先进电动假肢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但由于低被动摩擦和高传动比驱动不兼容的瓶颈问题,导致低扭矩输出。为此,基于电液直驱技术,提出了膝关节液压半主动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半主动膝关节假肢。充分利用液压传动的特点,使驱动系统具备低被动摩擦的同时能够输出大范围的驱动扭矩;完成了膝关节假肢样机集成,采用有限状态机控制方法,开展了截肢患者穿戴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半主动膝关节假肢结合了被动和主动假肢的优点,在水平行走摆动期提供被动屈曲和主动伸展,穿戴舒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假肢 半主动假肢 电液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