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晶香 杨胜天 +1 位作者 黄大全 朗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319-1732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 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以及学分设置较为混乱等缺点,为此建议应努力规范区域地理课程群门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及重视乡土地理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区域地理 课程设置 地理野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童彦 施玉 +1 位作者 朱海燕 高庆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79,共5页
引入协调度计算相关研究成果,选取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障相关指标,从水资源及其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障三方面,构建云南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以2007年和2013年相关数据为支... 引入协调度计算相关研究成果,选取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障相关指标,从水资源及其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障三方面,构建云南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以2007年和2013年相关数据为支撑,定量计算不同时段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并根据综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对上述两个时段的协调程度进行类型划分,同时在GIS技术支持下,揭示不同时段云南省各市(州)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协调度的类型组成变化看,协调类型主要为协调和极不协调两种极端类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差异在增大;从协调度的数值变化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在下降;从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变化看,处于极不协调类型市(州)的空间分布范围在扩大,而处于协调类型市(州)的空间分布范围在缩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滇中地区协调度较低,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边境区域,协调度却较高。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要素空间分布不匹配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改观,并且这种空间分布不匹配的状态有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度 空间格局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mPDI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同源建模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海波 施晓东 +1 位作者 张梅芬 郭俊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263-16267,16288,共6页
紫花苜蓿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基因已经被克隆测序。利用其mRNA及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卷曲螺旋结构、跨膜区域、糖基化位点、活性位点、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及高... 紫花苜蓿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基因已经被克隆测序。利用其mRNA及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卷曲螺旋结构、跨膜区域、糖基化位点、活性位点、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及高级结构。结果表明,该蛋白质是一个整体疏水性蛋白,细胞定位为粗面内质网,含有51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4.98,信号肽位于1~24号氨基酸;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6.37%(135AA),无规则卷曲占53.32%(273AA),延伸链占20.31%(104AA);包含3个卷曲螺旋结构,3个糖基化位点,2个硫氧还蛋白结构域,2个硫氧还蛋白活性位点。Ramachandram结构检测表明此模型的三维结构符合立体化学能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靖市麒麟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卯霞 丁伟 +1 位作者 于龙 缪瑞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1,共6页
本文以曲靖市麒麟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依据适用性、完备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等... 本文以曲靖市麒麟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依据适用性、完备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4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曲靖市麒麟区2004~2008年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2.92下降到2008年的-3.64,其中2004~2006,2007~2008年份内,下降速率相对较慢,分别为55.82%,29.08%。而2006~2007年份内,下降速率相对较快,为318.6%。各年的生态安全综合得分排序为2004>2005>2006>2007>2008。并提出了提高曲靖市麒麟区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曲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3的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初步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波 邹竹荣 龚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100,共10页
旨在研究可溶性糖在小桐子抗冷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抗冷基因工程的应用。克隆了小桐子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家族成员3基因(Jc GS3)的全长c DNA,序列长1 053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08 bp,编码由335个氨基酸组成的酶蛋白(理论... 旨在研究可溶性糖在小桐子抗冷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抗冷基因工程的应用。克隆了小桐子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家族成员3基因(Jc GS3)的全长c DNA,序列长1 053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08 bp,编码由335个氨基酸组成的酶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8 k D、等电点为5.44,含有典型的Dx D基序)。对其相应基因组序列中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鉴定到了TATA框、CAAT框、CRT/DRE低温响应元件以及ABA应答元件等。进一步将其在酵母中表达,发现该基因的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其重组酵母菌的低温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3 CDNA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酵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锈果类病毒RN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建刚 王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12-4114,4125,共4页
[目的]为苹果锈果类病毒结构域功能的关系、复制机制、变异与进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得到一系列苹果锈果类病毒的RNA序列,对比其核苷酸数目、碱基组成比例,并进行了多重系列对比及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来... [目的]为苹果锈果类病毒结构域功能的关系、复制机制、变异与进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得到一系列苹果锈果类病毒的RNA序列,对比其核苷酸数目、碱基组成比例,并进行了多重系列对比及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来自不同地区的苹果锈果类病毒RNA和核苷酸数目分布在329~336bp。其中核苷酸数为330bp的种类占64.71%,其A的分布范围19.39%~20.61%,T的分布范围在18.79%~20.91%,G的分布范围在29.70%~30.61%,C的分布范围在30.00%~30.91%。用RNAstructure软件进行苹果锈果类病毒的二级结构预测,随着稳定能量级的逐渐增加,其碱基配对区逐渐减小,而茎环区却逐渐增加。[结论]RNA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其二级结构比一级结构具有更大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病毒 苹果锈果类病毒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乙酰CoA硫解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同源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刚 王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656-14659,共4页
[目的]对紫花苜蓿中的乙酰CoA硫解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同源建模。[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紫花苜蓿乙酰CoA硫解酶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卷曲螺旋结构、糖基化位点、活性位点、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结构域及三维高级结构。[... [目的]对紫花苜蓿中的乙酰CoA硫解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同源建模。[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紫花苜蓿乙酰CoA硫解酶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卷曲螺旋结构、糖基化位点、活性位点、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结构域及三维高级结构。[结果]该蛋白质是一个极疏水性蛋白,含40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95;包含1个明显卷曲螺旋结构、5个糖基化位点、1个硫解酶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helix(Hh)占39.95%、Extended strand(Ee)占16.38%、Random coil(Cc)占43.67%;Ramachandram结构检测表明预测蛋白质残基的二面角有90%以上位于黄色区域,符合立体化学能量规则。[结论]为该蛋白功能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乙酰CoA硫解酶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粮关系视角下的曲靖粮食安全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彦 施玉 +1 位作者 朱海燕 张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人粮关系状态指数,按小康型粮食消费标准对不同时期曲靖市县域单元人粮关系状态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估。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曲靖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趋于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的人粮...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人粮关系状态指数,按小康型粮食消费标准对不同时期曲靖市县域单元人粮关系状态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估。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曲靖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趋于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的人粮盈余状态,人粮关系状态良好。中部麒麟区一直为全市人粮关系紧张的区域,西部人粮关系总体优于东部,但东西部人粮关系差距在缩小。县域尺度人粮关系明显改善,处于富裕状态的县域单元几乎涵盖了全市,人粮关系发展态势良好,粮食安全态势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粮关系 粮食安全 空间格局 曲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0217F紫外诱变株间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
9
作者 田雪莲 陆伟东 +3 位作者 丁伟 卯霞 田雪珊 张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6,共3页
通过对Pm0217F菌株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紫外诱变,得到5株不同的诱变菌株。通过对5个诱变株的菌落特征、生长速率、大孢子千分率、分生孢子不同聚集方式及虫草菌素含量等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显示,诱变最适时间为60s,且大孢子比例高、拟青... 通过对Pm0217F菌株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紫外诱变,得到5株不同的诱变菌株。通过对5个诱变株的菌落特征、生长速率、大孢子千分率、分生孢子不同聚集方式及虫草菌素含量等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显示,诱变最适时间为60s,且大孢子比例高、拟青霉型产孢结构比例大的菌株生物学特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分生孢子 虫草菌素 拟青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巴西木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吴丽芳 杨海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文章以云南巴西木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Dracaenae-fragrantis sp.)为试材,对其叶部致病菌进行了分离及纯化,从碳源、氮源、pH值、温度、杀菌剂等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落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氮源是蛋白胨;菌落... 文章以云南巴西木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Dracaenae-fragrantis sp.)为试材,对其叶部致病菌进行了分离及纯化,从碳源、氮源、pH值、温度、杀菌剂等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落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氮源是蛋白胨;菌落生长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光照对菌落的生长无太大影响,但适当的光照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是有利的;菌落生长的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供试的各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木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粮关系视角下的曲靖市粮食安全动态研究
11
作者 童彦 施玉 +1 位作者 朱海燕 张玲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4-7,共4页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人粮关系状态指数,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分析2000-2013年曲靖市人粮关系状态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未来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进行预测,从而对未来人粮关...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人粮关系状态指数,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分析2000-2013年曲靖市人粮关系状态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未来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进行预测,从而对未来人粮关系状态与粮食产能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无论按温饱型、小康型或是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计算,2000年以来曲靖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趋于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的人粮盈余状态,人粮关系状态良好。根据预测结果,无论按温饱型、小康型或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计算,未来曲靖人粮关系状态指数LCCI都呈下降趋势,人粮关系发展态势良好。表明未来曲靖市土地资源提供的粮食能满足全市居民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粮食安全态势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粮关系 粮食安全 灰色系统模型 曲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对金属冶炼厂排污水的监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施晓东 施令飞 +2 位作者 刘洪英 梁跃琼 李丽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以蒸馏水、自来水和矿泉水处理为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NaN3、HgCl2、Pb2++Zn2++Cd2+复合处理为阳性对照。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重金属冶炼厂排污水、污染源附近湖水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冶炼厂排污水、污染源附近湖水的水... 以蒸馏水、自来水和矿泉水处理为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NaN3、HgCl2、Pb2++Zn2++Cd2+复合处理为阳性对照。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重金属冶炼厂排污水、污染源附近湖水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冶炼厂排污水、污染源附近湖水的水样均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增加;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监测与化学检测基本一致,将重金属冶炼厂排污水、污染源附近湖水分为三种程度,重污染、中度污染和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蚕豆 微核检测 冶炼厂排污水 NAN3 Hg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丽芳 陆伟东 +1 位作者 丁伟 张鸭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19,共3页
以红掌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研究了4种激素(生长素2,4-D、NAA和细胞分裂素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素2,4-D效果优于NAA,细胞分裂素6-BA优于KT,2,4-D是主要的诱导因子。在几种激素组合中,以MS+2,4-D 0.5 ... 以红掌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研究了4种激素(生长素2,4-D、NAA和细胞分裂素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素2,4-D效果优于NAA,细胞分裂素6-BA优于KT,2,4-D是主要的诱导因子。在几种激素组合中,以MS+2,4-D 0.5 mg/L+6-BA 1.0 mg/L的诱导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叶片 愈伤组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叶烟和三生烟对TMV的过敏性差异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开全 马学萍 +1 位作者 陆伟东 秦留云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5个浓度的TMV溶液分别接种三生烟和心叶烟,对其产生枯斑的形态、数目和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烟草接种TMV后产生的枯斑在形态上没有差异;心叶烟产生的全叶平均枯斑数多于三生烟,且与接种病毒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0.958,p<... 以5个浓度的TMV溶液分别接种三生烟和心叶烟,对其产生枯斑的形态、数目和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烟草接种TMV后产生的枯斑在形态上没有差异;心叶烟产生的全叶平均枯斑数多于三生烟,且与接种病毒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0.958,p<0.05);在同一浓度下,三生烟叶片上形成的小枯斑数多于心叶烟、形成的大枯斑数少于心叶烟,且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烟 三生烟 TMV 过敏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与3种同属本地植物种子特性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韩利红 刘潮 郑玉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从种子的外部形态、种子大小、种子重量、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率、种子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和胚轴长度等9个方面入手,对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和3种本地植物白头婆、异叶泽兰、多须公的种子特性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结... 从种子的外部形态、种子大小、种子重量、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率、种子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和胚轴长度等9个方面入手,对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和3种本地植物白头婆、异叶泽兰、多须公的种子特性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种子重量显著小于其它3种本地种,种子含水率显著高于3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多须公,显著高于异叶泽兰,但与白头婆无显著差异,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多须公,与白头婆和异叶泽兰无显著差异。这些特性保证了紫茎泽兰较强的繁殖能力,在其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本地植物 种子特性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地理学研究范式特征与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庆彦 潘玉君 +5 位作者 朱海燕 杜莹 郭映泽 杜青 韩兴粉 肖翔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8-635,共8页
"范式"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由库恩基于科学哲学提出,并逐渐为科学界接受。同时,各学科学者借用库恩的"范式"概念和"研究程序"思想而构建出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因此,使得各学科间的研究范式既具有相对独立... "范式"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由库恩基于科学哲学提出,并逐渐为科学界接受。同时,各学科学者借用库恩的"范式"概念和"研究程序"思想而构建出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因此,使得各学科间的研究范式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联系性。地理学也因此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中国近现代地理学作为世界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其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因此,系统地认识20世纪初叶以来我国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十分必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对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与意义及我国地理学研究范式历史的认识进行研究得出:中国地理学经历了区域因果关系范式到空间范式的继承与转变;我国近现代地理学范式的发展始终是"显范式"(冠予"范式"一词的研究方法)与"潜范式"(未冠予"范式"一词的研究方法)并存发展的;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与应用多以"显范式"为主,自然地理学多以"潜范式"为主;所有地理学研究范式都遵循地理学空间思想指导;未来地理学研究范式将朝向定量化、技术化、空间化、社会性和文化性方向及格局、过程、机制及模拟发展,朝向科学第四范式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 范式 空间 20世纪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88,294,共4页
利用2007—2012年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别对2007年与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 利用2007—2012年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别对2007年与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述两个时段协调状态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市(州)协调状态的类型与组成以及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发生变化。其中,协调状态类型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从空间分布格局看不协调状态在滇西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在滇中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增加;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相对不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滇中消失,而在滇西新出现。这表明2007—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状态的差距在扩大。同时,滇中城市化的协调性较差,人口与土地的配置不协调,而滇东与滇西人地配置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空间格局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潮 韩利红 施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345-13346,共2页
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理、危害、防治和利用等最新的研究进展,并且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入侵 危害 防治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干旱灾害影响粮食产能安全的机理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童彦 潘玉君 朱海燕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0-522,共3页
利用1949—2008年以来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云南省农业旱灾变化规律和粮食产能安全态势,并探讨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产能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呈现周期性波动和干旱同步性的特点,干旱轻重灾情交替出现;近10年来,干旱... 利用1949—2008年以来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云南省农业旱灾变化规律和粮食产能安全态势,并探讨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产能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呈现周期性波动和干旱同步性的特点,干旱轻重灾情交替出现;近10年来,干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致灾强度越来越大;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的年变化率均与干旱受灾率、成灾率和灾害强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以受灾率和成灾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保证云南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粮食安全 周期性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种群历史动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利洲 于龙 +4 位作者 陈建刚 朱磊 王俊杰 丁伟 苏建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分析了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整个分布区及4个地理种群历史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33~0.16百万年前(Ma),该物种有效种群大小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种群剧烈波动;0.16~0.08Ma,种群大小基本保持...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分析了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整个分布区及4个地理种群历史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33~0.16百万年前(Ma),该物种有效种群大小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种群剧烈波动;0.16~0.08Ma,种群大小基本保持不变;0.08Ma至今,基本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果充分说明倒数第二次冰期造成了高原鼢鼠有效种群大小的急剧下降或波动,间冰期有利于该物种种群数量稳定水平的维持,而末次冰期仅仅限制了有效种群大小的增加,并未导致种群崩溃或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种群历史动态 有效种群大小 突变速率 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