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血清拉曼光谱结合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肺癌的诊断研究
1
作者 倪钦如 欧全宏 +5 位作者 时有明 刘超 左烨豪 智兆星 任先培 刘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1,共7页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肺癌的主要筛查方式。影像学检查作为初筛方法,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确定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准确,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而组织样本的获取对人体创伤较大。...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肺癌的主要筛查方式。影像学检查作为初筛方法,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确定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准确,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而组织样本的获取对人体创伤较大。有必要开发一种可靠且创伤小的肺癌诊断方法。血清样本的获取比病理组织样本的获取便捷,且创伤小。拉曼光谱具有测试简单、快速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可获取血清的生化信息。该研究使用拉曼光谱技术测试155例健康受试者和92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样本。在1800~800 cm^(-1)的波段范围内对健康受试者和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进行曲线分峰拟合,发现肺癌患者的拉曼光谱在1005和1091 cm-1附近的子峰面积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分别增加3.36%和5.32%。在964、1522和1586 cm^(-1)附近的子峰面积百分比,肺癌患者比健康受试者降低了2.3%、2.82%和5.6%。曲线分峰拟合结果初步表明,肺癌患者的血清中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核糖、核酸等生化物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为了深入探索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挖掘血清的拉曼光谱数据中隐含的信息。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的特征变量,并将获得的特征变量分别应用于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邻近(kNN)、逻辑回归分类(LRC)、决策树(DT)和贝叶斯(Bayes)算法建立分类模型,再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显示:SVM模型对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分类效果最好,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和F1分数分别达到98%、94.44%、100%和97.14%。SVM模型的9折交叉验证ROC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为0.94,说明SVM算法的预测性能较好。研究表明,血清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该技术创伤小且准确率高,是一种潜在的肺癌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肺癌 血清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脉冲烧蚀金属铜的物理过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陶淑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7,共2页
为了研究强激光辐照金属靶材料的效应,用纳秒激光脉冲烧蚀金属铜,对表面特征进行观测以及对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纳秒激光脉冲对金属铜作用时,热量沉积在金属表面很薄(几个微米)的范围,使得其温度分布由外到内分别为超热、汽... 为了研究强激光辐照金属靶材料的效应,用纳秒激光脉冲烧蚀金属铜,对表面特征进行观测以及对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纳秒激光脉冲对金属铜作用时,热量沉积在金属表面很薄(几个微米)的范围,使得其温度分布由外到内分别为超热、汽化和熔化状态,由于激光脉冲的快速沉积,会发生剧烈的沸腾性爆炸(相爆炸)效应,形成较深的坑状破坏,同时汽化物在点坑周围再冷却,形成色变区。在熔化区域由于热张力作用,形成周期性波纹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激光等离子体的冲击作用加速了汽化物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相爆炸 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 表面波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内容质疑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1,共2页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机械运动"一章中,部分内容的表述存在不妥之处,本文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表述的不妥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关键词 机械运动 教材分析 修改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双极性窄脉冲放电物理参数模型反演
4
作者 王彦辉 刘亚栎 +3 位作者 金旺 闵应昌 刘银萍 赵果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7-1018,共12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地区三维定位数据和双极性窄脉冲电场波形同步数据,基于三种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拟合并反演了双极性窄脉冲放电通道中电流峰值、通道尺度等特征参数,统计分析了不同传输线模型拟合得到的双极性窄脉冲的物理参数...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地区三维定位数据和双极性窄脉冲电场波形同步数据,基于三种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拟合并反演了双极性窄脉冲放电通道中电流峰值、通道尺度等特征参数,统计分析了不同传输线模型拟合得到的双极性窄脉冲的物理参数.结果表明:在基于流光-先导的准静电场传统空气热击穿机制的TL模型和MTLK模型中,相比TL模型,MTLK模型考虑了电流传输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更符合实际;而基于准静电场相对逃逸雪崩击穿机制的MTLEI模型,相比较另两种传输线模型,表现为更窄放电通道内存在长时间随着高度呈指数递增的电流强度.三种传输线模型反演得到的电偶极矩范围为100~800 C·m,而更高处发生的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arrow bipolar event,NBE)通常具有更大电偶极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 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BE) 到达时间差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 被引量:65
5
作者 顾小清 查冲平 +1 位作者 李舒愫 顾凤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6,共6页
对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是为了从终身学习的实用性目标、对学习的移动性要求、微型移动学习的特点、学习者的需求等方面,探究什么样的资源符合成人的随时随地学习需求,以指导其建设与应用。本文首先通过调查与分析,并根据成人... 对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是为了从终身学习的实用性目标、对学习的移动性要求、微型移动学习的特点、学习者的需求等方面,探究什么样的资源符合成人的随时随地学习需求,以指导其建设与应用。本文首先通过调查与分析,并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微型学习的特点、移动终端的特点提出了分类的基本框架;接着从反映实时性用户需求角度综合了开放性分类维度。最后形成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分类,分别从学习用途、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等维度加以考虑,并为用户的实时需求预留了开放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学习 移动学习 终身学习 微型移动学习资源 开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件纵横比与板间距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魏生贤 李明 +4 位作者 季旭 林文贤 郑土逢 李国良 罗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5-230,共6页
为减小平板集热器件边框对吸热板的遮光损失,该文应用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平板型集热器件平均有效吸热面积系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年均有效面积系数随集热器件纵横比、板间距、倾角、纬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年均... 为减小平板集热器件边框对吸热板的遮光损失,该文应用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平板型集热器件平均有效吸热面积系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年均有效面积系数随集热器件纵横比、板间距、倾角、纬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有效面积系数随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纵横比越大越明显;倾角小于15°或大于75°对集热器件平均有效面积系数都是不利的。为便于应用,文中给出了年均有效面积系数不小于0.90的临界板间距。鉴于对流热损失较小的合理板间距为4~6cm,该文拟推荐合理纵横比≤2/1,北纬20°、30°、40°、50°使用的平板集热器件最大板间距分别约为5.8、5.4、4.7、4.2cm,相应年均有效面积系数均大于0.90。在设计平板集热器件时,可参照该文研究结果,尽量达到对流热损失和遮光损失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太阳能集热器 纵横比 优化 平板型集热器件 板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和Bi/Er共掺钙铝锗酸盐玻璃的超宽带红外发光(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禧佳 周大成 +3 位作者 李臣 陈明厚 魏生贤 邱建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2,共5页
研究了铋掺杂以及铋铒共掺铝钙锗酸盐玻璃的超宽带红外发光性质.采用传统的熔融-退火方法获得所需玻璃.铋离子掺杂钙铝锗酸盐红外发光峰可以分为1 265nm和1 420nm处的两个峰,1 420nm处的峰强度较弱.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玻璃中... 研究了铋掺杂以及铋铒共掺铝钙锗酸盐玻璃的超宽带红外发光性质.采用传统的熔融-退火方法获得所需玻璃.铋离子掺杂钙铝锗酸盐红外发光峰可以分为1 265nm和1 420nm处的两个峰,1 420nm处的峰强度较弱.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玻璃中的铋离子以混合价态形式存在,三价的铋离子可能被还原为低价态铋离子.实验结果表明,铋离子红外发光源于低价态铋离子,可能源于一价Bi+;铒离子掺杂影响铋离子发光,随着铒离子浓度的增加,铋离子红外发光减弱,说明存在铋离子向铒离子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发光 光学碱度 能量传递 光放大器 吸收光谱 锗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平板型集热器阵列排布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魏生贤 李明 +3 位作者 张忠玉 陈光学 时有明 杨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4-189,共6页
为了优化集热器阵列排布便于水平屋顶有限空间的安装,该文建立了日均遮挡模型和太阳辐射模型。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集热器阵列排布长宽比与纬度、日均遮挡因子、阵列占地面积、到达集热阵列的太阳辐射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型集热器阵... 为了优化集热器阵列排布便于水平屋顶有限空间的安装,该文建立了日均遮挡模型和太阳辐射模型。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集热器阵列排布长宽比与纬度、日均遮挡因子、阵列占地面积、到达集热阵列的太阳辐射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型集热器阵列(占地面积≥500m2),冬至日日均遮挡因子随阵列长宽比和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长宽比∈[1/10,3/1)时,日均遮挡因子上升较快;长宽比∈[3/1,10/1]时,日均遮挡因子增加平缓。对于占地面积∈[50,1000]m2的集热器阵列,面积越小、日均遮挡因子随长宽比的变化越快。冬半年各月水平面上日均太阳辐射分布情况对到达阵列的太阳辐射量最大对应的最佳长宽比存在较大影响。鉴于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以及便于工程应用,文中给出了中国不同纬度13个城市5种集热器阵列的最佳长宽比;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集热阵列的排布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优化 模型 集热器阵列 遮挡因子 排布 长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甜橙树苗鉴别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易时来 邓烈 +7 位作者 何绍兰 时有明 郑永强 吕强 谢让金 韦献果 李松伟 简水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06-3009,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7个不同甜橙树苗春梢叶片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7个甜橙品种叶片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要由纤维素和多糖的吸收带组成,其特征吸收峰频率位置基本一致,但在峰形、峰相对吸收强度上存在一定...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7个不同甜橙树苗春梢叶片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7个甜橙品种叶片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要由纤维素和多糖的吸收带组成,其特征吸收峰频率位置基本一致,但在峰形、峰相对吸收强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在1 500~700cm-1范围内的差异较为明显。通过对1 500~700cm-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系统聚类分析能把不同甜橙品种按亲缘关系远近进行聚类,实现对甜橙品种的快速鉴别与分类。因此,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柑橘品种快速鉴别与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作为甜橙苗早期品种鉴别的一种扩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甜橙 系统聚类分析 鉴别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住宅建筑南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生贤 李明 +4 位作者 林文贤 季旭 余琼粉 罗熙 龙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3-669,共7页
利用日均太阳辐射模型与集热器能量输出模型对平板型和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的水量配比与实验测试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0%以内。基于我国五大气候分区133个城市的气象数据,利用此模型对集热器件... 利用日均太阳辐射模型与集热器能量输出模型对平板型和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的水量配比与实验测试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0%以内。基于我国五大气候分区133个城市的气象数据,利用此模型对集热器件与建筑南立面大角度(70°~90°)集成后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水量配比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为便于工程应用,利用多项式线性回归技术对水量配比与气象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与整理。给出各类气候区夏半年和冬半年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与气象参数间的回归关系式,为太阳集热器件与建筑南立面大角度集成的水量配比的优化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水量配比 高层住宅建筑 模型验证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平板集热器件吸热面与透明盖板间距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生贤 李明 +5 位作者 刘江涛 季旭 余琼粉 龙星 闫崇强 王美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3-1418,共6页
为减小高效平板集热器件边框对吸热板的遮光损失,建立了平板型集热器件平均有效吸热面积系数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平均有效面积系数随板间距、倾角、纬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有效面积系数随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冬... 为减小高效平板集热器件边框对吸热板的遮光损失,建立了平板型集热器件平均有效吸热面积系数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平均有效面积系数随板间距、倾角、纬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有效面积系数随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冬季最明显;倾角小于15°或大于75°对集热器件平均有效面积系数均不利。为便于应用,给出了季均和年均有效面积系数不小于0.90的临界板间距。鉴于对流热损失较小的合理板间距为4~6cm,拟推荐北纬20°、30°、40°、50°使用的平板集热器件最大板间距分别约为5.5、5.0、4.5、4.0cm,相应年均有效面积系数均大于0.90。在设计过程中,可参照该文研究结果,尽量达到对流热损失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型集热器件 板间距 遮光损失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粉娥 魏生贤 +2 位作者 陶昌 何禧佳 赵德荣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现有太阳能资源和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家用小型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云南香格里拉气象条件为例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实例计算,在采暖代... 针对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现有太阳能资源和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家用小型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云南香格里拉气象条件为例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实例计算,在采暖代表日,集热器与采暖房间的面积之比约为2:5。此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节能、环保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条纹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栋玉 时有明 张廷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122,126,共4页
为了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条纹的分布情况,通过理论推导结合Origin软件仿真得出干涉条纹的分布图像,计算出不同区间内条纹的宽度.对干涉条纹宽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拟合分析显示,条纹的宽度随偏离图样中心距离的增加呈现指数增长,这一增长... 为了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条纹的分布情况,通过理论推导结合Origin软件仿真得出干涉条纹的分布图像,计算出不同区间内条纹的宽度.对干涉条纹宽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拟合分析显示,条纹的宽度随偏离图样中心距离的增加呈现指数增长,这一增长趋势在远场区域非常明显.对比教材中使用二次近似处理计算近场区域条纹宽度的结果,发现当-0.01 m≤x≤0.01 m时,仿真结果与近似处理的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缝干涉 干涉条纹 仿真实验 光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铝铜合金初生晶生长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莉娟 金青林 +1 位作者 蒋业华 卢德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通过检测初生固相的晶粒取向,对Al-Cu合金初生晶的生长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电磁搅拌下由于液相在枝晶间凝固,因而使得枝晶在二维条件下呈现出一个个独立的晶核;电磁搅拌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枝晶的生长,最终初生固相以团块状聚结... 通过检测初生固相的晶粒取向,对Al-Cu合金初生晶的生长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电磁搅拌下由于液相在枝晶间凝固,因而使得枝晶在二维条件下呈现出一个个独立的晶核;电磁搅拌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枝晶的生长,最终初生固相以团块状聚结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Al—Cu合金 晶粒取向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件遮挡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生贤 李明 +2 位作者 季旭 余琼粉 龙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4-220,共7页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件与中高层建筑阳台大角度(≥60°)集成后,夏半年上层集热器件对下层集热器件的遮挡问题,该文建立了日均遮挡因子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夏半年各月代表日日均遮挡因子进行了计算,并对日均遮挡因子与纬度、倾角...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件与中高层建筑阳台大角度(≥60°)集成后,夏半年上层集热器件对下层集热器件的遮挡问题,该文建立了日均遮挡因子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夏半年各月代表日日均遮挡因子进行了计算,并对日均遮挡因子与纬度、倾角、方位角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果显示,夏半年各月日均遮挡因子以正南方向为最大,向东西方向呈对称分布。方位角在±20°内,日均和夏半年平均遮挡因子变化较小。随着纬度和倾角的增大,各月日均遮挡因子逐渐减小。集热器件60°与阳台集成时,北纬20°日均遮挡因子最大约为0.34;北纬35°时,日均遮挡因子≤0.087。夏半年的平均遮挡因子均小于0.173。方位角太大不利于太阳能的接收,集热器件的方位角应控制在±20°以内。为便于应用,该文给出了夏半年平均遮挡因子与方位角高相关性(R2≥0.99)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计算 模型 阳台壁挂式集热器件 遮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杂交玉米籽粒品质的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时有明 晏翠琼 +2 位作者 孙艳琳 李栋玉 刘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45-2948,共4页
为了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杂交玉米品质评定上的可行性,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得五种杂交玉米籽粒的光谱。1776~952cm^-1范围内的光谱主要由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的红外吸收带组成,淀粉的吸收带较为强烈,蛋白质和油脂的吸... 为了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杂交玉米品质评定上的可行性,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得五种杂交玉米籽粒的光谱。1776~952cm^-1范围内的光谱主要由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的红外吸收带组成,淀粉的吸收带较为强烈,蛋白质和油脂的吸收带稍弱。该范围光谱中特征吸收带相互重叠,导致一些重要信息被掩盖。通过对1776~952cm。范围内的红外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发现1051和1548cm。吸收子峰的面积在1776952cm^-1范围内吸收带总面积中占的百分比与玉米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存在着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分析技术可用以分析杂交玉米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为玉米品质的快速评定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风能装置内部流场模拟计算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德 姬忠涛 韩巧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62-2367,共6页
以两个浓缩风能装置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并与车载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模型均起到浓缩风能的作用,可有效提高风能的能流密度;可利用CFD软件对不同浓缩风能装置进行定性分析,实现对浓缩风能装置... 以两个浓缩风能装置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并与车载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模型均起到浓缩风能的作用,可有效提高风能的能流密度;可利用CFD软件对不同浓缩风能装置进行定性分析,实现对浓缩风能装置的外形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风能装置 流场分布 风能 可靠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结合曲线拟合分析用于普洱熟茶陈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栋玉 时有明 易时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60-1863,共4页
为了研究陈化时间对普洱熟茶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了同一品种普洱熟茶在不同陈化时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谱初步显示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茶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红外光谱由所含成分的特征吸收带叠加而... 为了研究陈化时间对普洱熟茶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了同一品种普洱熟茶在不同陈化时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谱初步显示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茶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红外光谱由所含成分的特征吸收带叠加而成。为了深入探索发生变化的特征带,对光谱中的1 900-900cm-1吸收带进行傅里叶自去卷积,确定该范围内叠加子峰的个数和预估波数位置,然后进行曲线拟合分析。通过曲线拟合分析确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熟茶红外光谱中的蛋白质、茶多酚、果胶和多聚糖的子峰位置。蛋白质的特征吸收酰胺Ⅱ带子峰出现在1 520cm-1,茶多酚和果胶吸收子峰分别出现在1 278和1 103cm-1,葡甘露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的吸收子峰波数是1 063和1 037cm-1,分别利用这些子峰面积和叠加带面积的比例间接反映蛋白质、茶多酚、果胶和多聚糖的含量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曲线拟合结果显示,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茶叶中的酰胺Ⅱ带子峰面积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茶多酚和果胶类物质含量比例减少,可溶性多聚糖类物质含量比例增加。这解释了普洱熟茶随着陈化时间增加其苦涩味减弱,口感上出现甜味的原因。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分析能反映普洱熟茶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其品质的评定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曲线拟合分析 普洱熟茶 陈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干季室内热环境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生贤 晏翠琼 +2 位作者 时有明 杨慧敏 赵德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基于我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的不足,以曲靖师范学院一自然通风房间为对象,对其室内温度、湿度、风速、墙面温度、地板温度、天花板温度、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测试,对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平均辐射温度、PMV(predicted me... 基于我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的不足,以曲靖师范学院一自然通风房间为对象,对其室内温度、湿度、风速、墙面温度、地板温度、天花板温度、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测试,对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平均辐射温度、PMV(predicted mean vote)值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action)值进行了计算.为便于快捷预测和调控云贵高原干季室内热环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室内外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在相似气候下对热环境预测和设计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热环境 实地测试 PMV/PPD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NiOOH的臭氧氧化法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姬忠涛 张正富 周效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6-1331,共6页
利用臭氧在常温下氧化球形β-Ni(OH)2,制得β-NiOOH。通过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扫描电镜等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及恒流放电实验研究所制β-NiOOH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主要成分是平均粒径为13μm的球形β-... 利用臭氧在常温下氧化球形β-Ni(OH)2,制得β-NiOOH。通过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扫描电镜等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及恒流放电实验研究所制β-NiOOH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主要成分是平均粒径为13μm的球形β-NiOOH颗粒,不含γ-NiOOH。在样品以0.5C的放电倍率放电至0.5 V时,其放电比容量为200.4 mA·h/g,并具有较平坦的放电曲线。采用本方法所制样品的电极可逆性优于采用其他方法制备的β-NiOOH的可逆性,且未额外引入杂质元素,是一种制备纯净NiOOH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iiOOH 合成 放电容量 碱性电池 臭氧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