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dNi纳米立方体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三氯生 被引量:4
1
作者 冯亚娟 汪帆 +5 位作者 杨晓丽 赵红艳 陈广 贺池先 张水花 柏立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油酸和油胺作为还原剂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制备出10 nm左右的PdNi纳米立方体,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7种检测纺织品和7种食品级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三氯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油酸和油胺作为还原剂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制备出10 nm左右的PdNi纳米立方体,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7种检测纺织品和7种食品级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三氯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电位为1.1V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三氯生的线性范围是1.0~150.0μmol·L^(-1);检出限是0.33μmol·L^(-1)。此传感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Ni纳米立方体 三氯生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Cd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红光 夏兴 +3 位作者 施俊涛 陈梓霖 罗小祺 李俊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6-310,共5页
在管式炉中通过加热NiCl_(2)和NaHPO_(2)合成助催化剂Ni_(2)P,提高光催化剂CdS的光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多种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磷化镍对CdS光催化性能的改进,并研究了光催化降解反应中... 在管式炉中通过加热NiCl_(2)和NaHPO_(2)合成助催化剂Ni_(2)P,提高光催化剂CdS的光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多种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磷化镍对CdS光催化性能的改进,并研究了光催化降解反应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助催化剂磷化镍对硫化镉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Ni_(2)P/CdS(5)5mg, pH=2,甲基橙浓度为10mg/L时3min后降解率可达100%;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光催化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催化体系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染料污染 助催化剂 可见光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CuFe2O4立方颗粒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钟采妮 陈哲钦 +2 位作者 卢彦华 刘嘉铭 夏书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59-64,共6页
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多倍于商业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但此类材料在储锂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导致活性物质粉化脱落,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普鲁士蓝立方体为自牺牲模板合成了空心CuFe2O4立方颗粒,并将其作为锂... 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多倍于商业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但此类材料在储锂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导致活性物质粉化脱落,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普鲁士蓝立方体为自牺牲模板合成了空心CuFe2O4立方颗粒,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CuFe2O4立方块的粒径范围在300~500 nm之间,壳层厚度为40 nm。电化学测试表明CuFe2O4立方颗粒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放电容量仍能达到742.4 mAh/g,出色的性能得益于颗粒的中空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因储锂而产生的体积膨胀,从而延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铜 金属有机框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镍基多金属氧酸盐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尧世文 黄文进 +1 位作者 舒波 夏书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134-141,共8页
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锂离子电池(LIB)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好,环境友好等,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新能源技术。尽管商用的碳负极能有效降低锂枝晶的生成,但是其在储能密度方面仍然达不到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设计... 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锂离子电池(LIB)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好,环境友好等,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新能源技术。尽管商用的碳负极能有效降低锂枝晶的生成,但是其在储能密度方面仍然达不到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设计合成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突破高能锂离子电池瓶颈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作者成功合成了一种石墨烯负载多金属氧酸盐-有机骨架材料(Ni-POMs),并且将该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Ni-POMs材料具有规则的六棱柱形状,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显示实验样品的衍射峰与计算模拟衍射峰一致。石墨烯负载后样品的形貌出现部分破坏,但仍可以观察到六棱柱形状。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经过50次循环后Ni-POMs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可达到717 mAh/g。在8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仍能保持82.2%的容量保持率。经过石墨烯负载后,Ni-POMs@GO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Ni-POMs@GO电极的材料循环稳定性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多孔特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石墨烯负载后为材料提供了电子传输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Co-Cr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波 刘艺 夏书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激光增材制造材过程中的热应力,还可以调控材料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Co-Cr合金微观组织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打印态下合金组织为γ奥氏体,基体中存在大量层... 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激光增材制造材过程中的热应力,还可以调控材料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Co-Cr合金微观组织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打印态下合金组织为γ奥氏体,基体中存在大量层错和亚晶界组织,以及少量四方σ-CoCr沉淀相;在1150℃下保温1 h,发生γ-ε转变,ε马氏体含量为10.4%(V/V),同时沉淀相由四方σ相转变为六方Co_(3)W(Mo)_(2)Si相;再经过800℃处理2 h后,马氏体含量进一步增加至15.5%(V/V),同时沉淀相数量增加且尺寸增大。热处理后的沉淀相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材料的硬度从31 HRC提高至38 HRC,屈服强度从848 MPa提高至1119 MPa。本研究可以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Co-Cr合金 热处理 沉淀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区域虫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6
作者 张翼飞 张鸭关 +3 位作者 王成先 徐玲 陈自宏 宋娅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2-1580,共9页
[目的]探究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区域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为该区域虫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怒江沿线高黎贡山南段的保山至北段的丙中洛区域(海拔800~1500 m)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虫... [目的]探究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区域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为该区域虫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怒江沿线高黎贡山南段的保山至北段的丙中洛区域(海拔800~1500 m)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虫生真菌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虫生真菌进行物种鉴定,同时对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区域共获得623株虫生真菌菌株,涵盖4科7属18种。其中,优势属为绿僵菌属(有9种,共398株)、白僵菌属(有3种,共133株),优势种依次为棕色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所有海拔区段的土壤中均有虫生真菌分布,且虫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的趋势。保山段(海拔800~900 m)虫生真菌的香农-威纳指数(1.8117)、辛普森指数(0.7758)、均匀度指数(0.7868)最高,优势度指数(0.2242)最低;贡山段(1400~1500 m)虫生真菌的香农-威纳指数(1.2079)、辛普森指数(0.5200)、均匀度指数(0.5037)最低,优势度指数(0.4800)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区域虫生真菌分为宽域分布物种和狭域分布物种。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是影响高黎贡山怒江沿线虫生真菌多样性和属物种丰度的主要因子。[结论]高黎贡山怒江沿线土壤中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应加强对该区域虫生真菌物种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怒江沿线 海拔 物种多样性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鸭关 汪帆 +1 位作者 赵红艳 吴丽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82-2987,共6页
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温度、时间、稀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质量比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 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温度、时间、稀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质量比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稀硫酸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h,稀硫酸质量分数1.5%,固液质量比1:10,在此条件下,预处理水解液还原糖得率32.59%,糠醛得率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稀硫酸 预处理 还原糖得率 糠醛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替硝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里 成飞翔 王开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0,共6页
通过各种光谱方法研究替硝唑(TN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Lineweaver-Burk和双对数方程计算了速率常数(Kq),猝灭常数(Ksv),静态荧光猝灭缔合常数(KLB),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TNZ能结合BSA.由于... 通过各种光谱方法研究替硝唑(TN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Lineweaver-Burk和双对数方程计算了速率常数(Kq),猝灭常数(Ksv),静态荧光猝灭缔合常数(KLB),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TNZ能结合BSA.由于生成TNZ-BSA复合物,TNZ对BSA的猝灭是静态猝灭机理.热力学参数表明是一个自发过程,其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力.有一个结合位点.BSA的亚螺旋域ⅢA是主要结合位置,离酪氨酸残基更近.有弱的负协同作用.TNZ对BSA构象几乎不产生影响,Mg2+,Co2+,Fe3+,Ni2+,Mn2+和Cr3+对TNZ与BSA结合产生促进作用,延长药效时间.该实验对揭示药物动力学问题及后续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泮托拉唑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里 成飞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泮托拉唑钠(PS)的结合作用.研究表明:PS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BSA能运载PS,是一个自发过程,其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BSA的亚螺旋域ⅢA...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泮托拉唑钠(PS)的结合作用.研究表明:PS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BSA能运载PS,是一个自发过程,其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BSA的亚螺旋域ⅢA是主要结合位置,离酪氨酸残基更近,有正协同作用.PS对BSA构象产生影响,使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减弱.该研究对揭示药物动力学问题及后续抗菌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钠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时间对滇黄精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明研 冯亚娟 +1 位作者 黄秋正 刘品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1,47,共6页
黄精炮制的关键工序是蒸制。为此研究了蒸制时间对产品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并模拟胃肠道环境试验了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随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蒸制24 h,80%vol乙醇可溶性成分增加极显著(p <0.01),达到70.79%,... 黄精炮制的关键工序是蒸制。为此研究了蒸制时间对产品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并模拟胃肠道环境试验了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随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蒸制24 h,80%vol乙醇可溶性成分增加极显著(p <0.01),达到70.79%,而水溶性成分减少极显著(p <0.01),降至9.52%;滇黄精不含淀粉;蒸制48 h葡萄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达到4%和47.84%,变化都极显著(p <0.01);蒸制12 h粗多糖含量最高,达到9.73%,继续蒸制到24 h粗多糖含量下降到4.26%,变化极显著(p <0.01);模拟胃肠道环境后,葡萄糖、粗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p> 0.05),还原糖含量变化显著(p <0.05)。综上,需要得到粗多糖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的黄精产品蒸制时间应小于12 h,需要得到还原糖、可溶性成分多的黄精产品应蒸制24~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蒸制 可溶性成分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丽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1-62,84,共13页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光催化技术利用的关键就是光催化材料的开发。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或金属簇...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光催化技术利用的关键就是光催化材料的开发。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构筑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规整、孔尺寸可调、催化活性位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气体分离、多相催化、半导体、仿生矿化等多个领域。近十几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尝试将MOFs材料用于光催化反应,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尤其是近几年,MOFs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主要综述了近几年MOFs作为光催化剂在催化产氢、CO_2还原、烷基化反应、有机物氧化、有机还原、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和去除环境污染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MOFs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光催化 催化产氢 还原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向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粉娥 魏生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5-190,共6页
基于平板型集热器日均能量输出模型,建立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水箱水量与集热器面积的配比模型.以云南省10个城市的典型气象数据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水量配比进行了计算.为便于实际应用,给出了水箱终温为60℃时各城市各季... 基于平板型集热器日均能量输出模型,建立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水箱水量与集热器面积的配比模型.以云南省10个城市的典型气象数据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水量配比进行了计算.为便于实际应用,给出了水箱终温为60℃时各城市各季节和全年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水量配比与倾角间相关系数大于0.999的数学关系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10个城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全年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的最佳倾角及其对应的水量配比分别在5~15°,0~0°,29~38°,43~50°,20~30°和50~62,44~60,43~56,44~58,46~56kg/m2之间.依据供热目的的不同,可利用该研究结果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系统 水量配比 平板型集热器 最佳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SiPLS用于烟煤中水分与挥发分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丽 何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6-640,共5页
将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与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iPLS)相结合的变量筛选建模方法 CARSiPLS,用于烟煤中水分与挥发分的近红外光谱测定。以CARS逐步筛选出每个区间与待测量相关的变量,建立烟煤中水分与挥发分近红外光谱测定的偏最小... 将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与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iPLS)相结合的变量筛选建模方法 CARSiPLS,用于烟煤中水分与挥发分的近红外光谱测定。以CARS逐步筛选出每个区间与待测量相关的变量,建立烟煤中水分与挥发分近红外光谱测定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与PLS、iPLS相比,CARSiPLS可以显著减少变量数,同时提高模型预测性能;挥发分建模变量从1557个减少至15个,水分建模变量从1557个减少至317个;挥发分、水分的预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从0.031 5降至0.018 4、从0.188 4降至0.094 6;挥发分、水分的预测均方差分别从0.010 8降至0.006 7、从0.005 0降至0.00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间隔偏最小二乘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水分 挥发分 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水量配比优化
14
作者 魏生贤 胡粉娥 杨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4,共6页
基于中国夏热冬暖地区13城市的典型气象数据,利用所建数学模型对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量配比、方位角因子和太阳能保证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南向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春、夏、秋、冬4季和全年水量配比分别位于21.1~50.... 基于中国夏热冬暖地区13城市的典型气象数据,利用所建数学模型对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量配比、方位角因子和太阳能保证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南向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春、夏、秋、冬4季和全年水量配比分别位于21.1~50.3、22.9~55.7、33.8~57.9、25.0~54.6和28.3~49.3 kg/m^2之间。为便于应用,该文分别给出了南向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水量配比与水平面日均总太阳辐射量、温升-辐射量比值、倾角间的线性关系式。对于非南向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季均和年均方位角因子随方位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倾角为60°~90°、方位角为10°~90°时,季均和年均方位角因子分别位于0.67~0.99和0.74~0.99之间。当方位角小于20°、30°、40°、50°时,方位角对水量配比的影响分别约为3%、7%、10%和15%。方位角位于60°~90°时,方位角对水量配比存在20%~33%左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夏热冬暖地区南向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年均太阳能保证率位于0.41~0.56之间,推广应用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优化 夏热冬暖地区 水量配比 方位角 方位角因子 太阳能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盐酸利多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15
作者 刘里 成飞翔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盐酸利多卡因(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Mg^(2+)、Fe^(3+)、Cu^(2+)、Co^(2+)和Cr^(3+)对两者的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H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过程属...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盐酸利多卡因(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Mg^(2+)、Fe^(3+)、Cu^(2+)、Co^(2+)和Cr^(3+)对两者的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H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过程属于动态猝灭.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LH和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LH可以被BSA运输且结合位点位于BSA的亚螺旋域ⅢA中.Hill系数略大于1,表明LH对BSA的结合为较弱的正协同作用.LH对BSA构象产生微弱影响,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金属离子对结合产生促进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并减弱药物毒性.对揭示药物动力学问题及后续麻醉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多卡因 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生长和镉铅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进博 药栋 +5 位作者 赵红艳 梅茜 蔡奇林 湛方栋 李天国 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3-681,共9页
【目的】确定在云南兰坪铅锌矿周边污染农田种植万寿菊的最佳密度。【方法】种植万寿菊F1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27 800、33 300、41 700和55 600株/hm^2)对万寿菊生长和镉铅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1)万寿菊生物量以茎部最大;镉含量... 【目的】确定在云南兰坪铅锌矿周边污染农田种植万寿菊的最佳密度。【方法】种植万寿菊F1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27 800、33 300、41 700和55 600株/hm^2)对万寿菊生长和镉铅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1)万寿菊生物量以茎部最大;镉含量在盛花期表现为茎>根>叶≈花,在成熟期表现为根≈茎>叶>花;铅含量在盛花期和成熟期表现为根≈叶>茎>花;镉铅主要累积在茎部。(2) 4个种植密度下,万寿菊单株生物量、单株镉铅含量以27 800和33 300株/hm^2种植密度最大,单位面积镉铅累积量以55 600株/hm^2最大。(3)土壤镉的化学形态以可氧化态和弱酸提取态为主;土壤铅的化学形态以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万寿菊镉铅含量与土壤镉铅化学形态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万寿菊可用于云南高原铅锌矿区污染农田的替代种植,为矿区污染农田的农业安全利用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种植密度 重金属 替代种植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粉煤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物理表征及其CO2捕集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缪应菊 李琳 +1 位作者 缪应纯 陕绍云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6,64,共7页
以六盘水高硅粉煤灰为原料,联合溶胶-凝胶工艺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TG、XRF、FTIR、TEM、N2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的CO2捕集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热稳定... 以六盘水高硅粉煤灰为原料,联合溶胶-凝胶工艺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TG、XRF、FTIR、TEM、N2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的CO2捕集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热稳定性良好,纯度高(99.586%),由5~1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组成,兼具微孔、介孔的复合孔结构,微孔区比表面积为553.73 m2/g,介孔区比表面积455.47 m2/g;常温常压下CO2饱和吸附容量为1.22 mmol/g,CO2等量吸附热在38.7~39.1 kJ/mol之间,CO2/N2选择性为2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二氧化硅气凝胶 物理表征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参总皂苷含量检测
18
作者 刘明研 黄秋正 +1 位作者 冯亚娟 刘品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227-230,共4页
以臭参为试验材料,经过试样制备、提取纯化、测定等步骤,分析臭参皂苷含量,重点研究了试样制备方式、皂苷元溶解度、洗脱乙醇浓度、回收率及精密度等。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加热方式提取臭参皂苷的效果优于超声方式;薯蓣皂苷元、臭参总皂... 以臭参为试验材料,经过试样制备、提取纯化、测定等步骤,分析臭参皂苷含量,重点研究了试样制备方式、皂苷元溶解度、洗脱乙醇浓度、回收率及精密度等。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加热方式提取臭参皂苷的效果优于超声方式;薯蓣皂苷元、臭参总皂苷都可溶于70%乙醇;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臭参地下、地上部分的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08%、1.18%;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较理想。检测方法适用于臭参总皂苷及其他皂苷元含量较多材料的检测;臭参地上部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参 皂苷 提取 纯化 检测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时间对滇黄精抗氧化活性及吸附胆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品华 冯亚娟 +3 位作者 潘焦 袁加丽 杨芬 刘明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7-554,共8页
【目的】黄精炮制的关键是蒸制,探讨蒸制时间对滇黄精抗氧化活性及对胆酸盐、胆固醇的吸附效果,为开发滇黄精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然干燥样做比对,探讨蒸制不同时间滇黄精水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探讨蒸制... 【目的】黄精炮制的关键是蒸制,探讨蒸制时间对滇黄精抗氧化活性及对胆酸盐、胆固醇的吸附效果,为开发滇黄精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然干燥样做比对,探讨蒸制不同时间滇黄精水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探讨蒸制不同时间滇黄精吸附胆酸盐(参比考来烯胺)、胆固醇(比对自然干燥样)的效果;采用Excel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滇黄精随蒸制时间的延长,水溶性成分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OH)、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也逐渐增大;蒸制时间越长,模拟胃肠道环境吸附胆酸盐能力也越大;蒸制96 h吸附胆酸盐的能力与参照品考来烯胺差异不显著(P=0.077);蒸制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吸附胆固醇的效果。【结论】说明蒸制有利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活性和吸附胆酸盐的能力,蒸制48 h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蒸制 抗氧化活性 胆酸盐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鸭关 陈自宏 +2 位作者 赵红艳 汪帆 徐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12-2517,共6页
【目的】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研究预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 【目的】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研究预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浓度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碱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碱和双氧水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为72 h、氢氧化钠浓度为3%、双氧水浓度为1%、固液质量比为1∶10,在此条件下,高丹草木质素去除率为7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氢氧化钠和双氧水 预处理 木质素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