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结合减氮调控旱地土壤硝化潜势维持作物产量的机理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传发 熊超 +3 位作者 韩燕来 张勤斌 李培培 张丽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82-1793,共12页
【目的】氮肥过量使用所导致的氮素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秸秆还田改善旱地农田土壤性质、提升土壤肥力和氮素利用率的潜力和作用机理,为减少氮肥用量、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氮肥过量使用所导致的氮素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秸秆还田改善旱地农田土壤性质、提升土壤肥力和氮素利用率的潜力和作用机理,为减少氮肥用量、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许昌潮土和云南曲靖红壤两种典型旱作农田,2016~2018年开展了田间玉米-大麦/小麦轮作定位试验,在两地同时设置以下4个处理:不施氮(CK)、常规施氮(N)、减氮20%(80%N)、减氮20%配合秸秆还田(80%NS),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土壤硝化潜势和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N处理相比,80%NS处理可稳定保持麦季抽穗期和玉米季抽雄期两种旱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养分含量,促进土壤中NH4^+-N的积累并降低了NO3^--N含量;80%NS处理使潮土和红壤硝化潜势分别降低了5.5%~33.9%和7.8%~37.5%;3年连续减施20%氮肥配合秸秆还田能够稳定产量并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11.2%~20.4%),提高氮肥利用率6.4%~10.3%;而80%N处理会使作物产量下降3.9%~13.4%,氮肥利用率降低1.8%~38.9%。【结论】连续3年减少常规氮施用量20%配合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还减缓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积累,实现对作物所需养分的持续供应,因而在维持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单纯降低氮肥用量则有降低作物产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土壤 氮肥减量 秸秆还田 硝化潜势 作物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布局 科技兴桑
2
作者 缪祥勃 刘家稳 +1 位作者 刘似玉 孟国忠 《云南农业》 2024年第11期34-36,共3页
麒麟区在蚕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然优势和生产实践,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但生产过程中存在基础差、科技运用不足、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需加大投入、合理布局、科技兴桑、开拓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合理布局 麒麟区 产业规模化 蚕桑产业 综合效益 推广力度 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过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适产养分临界值体系初探
3
作者 李泉葵 钱文娟 +1 位作者 张发芬 万丽花 《云南农业》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探索玉米适产养分临界值,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而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收益。其中合理配比的中氮、中磷、中钾(2水平)是最佳施肥量... 为探索玉米适产养分临界值,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而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收益。其中合理配比的中氮、中磷、中钾(2水平)是最佳施肥量及配比,效果最好,也是玉米适产养分临界值;氮磷钾最佳肥料配比为1∶0.3∶0.25,即最佳施肥量为每亩施纯N 20 kg、P_(2)O_(5)6 kg、K_(2)O 5 kg。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适当减少施肥量也有利于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 农艺性状 适产养分临界值 产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调控阻隔剂对韭菜产量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4
作者 张勤斌 杨阳 +6 位作者 贾聪 尹娇 刘鑫祖 胡浪浪 郭晓婷 肖植特 王劲松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通过在云南昆明周边蔬菜地中施用3种叶面调控阻隔剂产品,研究对韭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对韭菜地上部分重金属累积情况进行研究,筛选可提高韭菜产量同时降低韭菜重金属含量的叶面调控阻隔剂产品。基于试验数据和统计学方法进行... 通过在云南昆明周边蔬菜地中施用3种叶面调控阻隔剂产品,研究对韭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对韭菜地上部分重金属累积情况进行研究,筛选可提高韭菜产量同时降低韭菜重金属含量的叶面调控阻隔剂产品。基于试验数据和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表达,计算韭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和重金属累积。试验中所有叶面调控阻隔剂处理对韭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其中F3与对照相比增产10.38%,效果最好。F3能有效抑制韭菜对重金属的吸收,F2和F1效果其次。与对照相比F3能降低Cd吸收34.17%、降低Cr吸收37.60%、降低Pb吸收30.00%、降低As吸收28.71%。F3号叶面调控阻隔剂能有效降低韭菜地上部分重金属的累积,还能增加韭菜产量,建议深入研究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调控阻隔剂 韭菜 重金属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烟叶含钾量调控措施的研究初报Ⅰ.物理调控对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洪丽芳 付丽波 +4 位作者 金航 张俊 李春俭 张福锁 刘武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3-567,共5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覆膜、断根等物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和源中的再分配。结果指出 ,地膜覆盖有利于前期叶片中含钾量的积累 ,而打顶后揭膜对后期叶片的含钾量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烟...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覆膜、断根等物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和源中的再分配。结果指出 ,地膜覆盖有利于前期叶片中含钾量的积累 ,而打顶后揭膜对后期叶片的含钾量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烟株顶部遮雨对含钾量影响不明显。打顶时在距茎 2 0cm处一面断根有利于提高烟叶含钾量 ,但断根太多使烟株含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含钾量 物理调控 遮雨 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翻压绿肥对烟草农艺性状及线虫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建香 曹卫东 +4 位作者 郭云周 张勤斌 王贵宝 丁艳萍 白志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7,130,共6页
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量对烟草农艺性状及线虫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大小、株高、茎粗与翻压绿肥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 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量对烟草农艺性状及线虫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大小、株高、茎粗与翻压绿肥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数量随着翻压绿肥数量的增加而趋于增加,烟草根结线虫危害级别与翻压绿肥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翻压绿肥改善了烟草养分供给,促进了烟草生长,增强了烟草抗御线虫危害的能力,对烟草根结线虫危害起到了防治作用。生产上通常翻压绿肥15 000 kg/hm2,以达优质适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绿肥 烟草 农艺性状 线虫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在烤烟库源关系改变时对烟株根系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洪丽芳 付丽波 +4 位作者 赵宗胜 郭玉蓉 张俊 陈鹏 刘武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内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缺钾或供钾条件下对烟株根系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钾胁迫下,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烟株根系积累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内源生长素在腰叶成熟前对烟株根系积累钾的能力有一定的稳定...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内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缺钾或供钾条件下对烟株根系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钾胁迫下,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烟株根系积累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内源生长素在腰叶成熟前对烟株根系积累钾的能力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供钾条件下,内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烟株根系积累钾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比缺钾胁迫时大。且无论缺钾与否,外源生长素对烟株根系积累钾的促进作用大于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烤烟 库源关系改变 烟株根系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关系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建香 刘树芳 +5 位作者 郭云周 杜东英 王劲松 任石所 黄惠 赵德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16-2119,共4页
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数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的关系,以期探索绿肥对缓解或克服烟草连作线虫危害的作用。结果表明,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数量随着翻压绿... 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数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的关系,以期探索绿肥对缓解或克服烟草连作线虫危害的作用。结果表明,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数量随着翻压绿肥数量的增加而趋于增加,烟草根结线虫危害显著降低。因此,翻压绿肥改善了土壤营养条件,增强了烟草抗御线虫危害的能力,对烟草根结线虫危害起到了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压绿肥数量 烟草 线虫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管理措施对潮土和红壤作物氮素利用效率与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四义 韩燕来 +7 位作者 李培培 张勤斌 黄惠 葛安辉 熊超 吴传发 邓娜 张丽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3-1024,共12页
【目的】秸秆还田、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等措施常用来配合氮肥减施,以避免减氮对作物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长期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以及病虫害的影响,为潮土和红壤地区氮肥管理措施优化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秸秆还田、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等措施常用来配合氮肥减施,以避免减氮对作物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长期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以及病虫害的影响,为潮土和红壤地区氮肥管理措施优化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河南许昌潮土和云南曲靖红壤上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常规施氮肥(N),减氮20%(80%N),以及减氮20%的基础上配合秸秆还田(80%NS)、添加硝化抑制剂(80%NI)、种植翻压冬季绿肥(80%NGM)、喷施固氮菌剂(80%Nkle)、同时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80%NBS)、同时施用生物质炭和硝化抑制剂(80%NBI)处理。通过观测玉米和大麦(小麦)的生产力、氮肥利用和玉米螟、大斑病发生情况,探讨不同氮肥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与常规施氮肥处理(N)相比,80%NBS和80%NBI处理显著提高了曲靖红壤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碳含量,其他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没有显著影响;80%N处理显著降低了许昌作物产量,而80%NS、80%NI和80%Nkle维持了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了21%~34%,土壤氮盈余降低了33%~42%。同样,80%N、80%NS、80%Nkle、80%NBS、80%NBI处理均可以保障曲靖的作物稳产,并使氮肥利用率提升约29.4%,氮盈余显著降低约31.1%。许昌样地玉米螟的虫害较为严重,且玉米螟蛀孔数和玉米产量、吸氮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0%NGM处理降低了曲靖样地玉米螟虫害,并显著提高了玉米生产力。80%NS处理显著增加了许昌样地的大斑病病情指数;在曲靖样地中大斑病病情较为严重,且大斑病病情指数与玉米吸氮量、茎叶氮含量、土壤全氮含量等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在许昌潮土和曲靖红壤上,在减少20%氮肥用量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生物质炭、固氮菌剂等措施,可以实现作物的稳产增产,提升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盈余量。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许昌潮土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而绿肥轮作则使曲靖红壤的玉米螟蛀孔数降低,并显著提高玉米生产力。因此,养分循环利用方式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氮素盈余 硝化抑制剂 生物炭 绿肥 大斑病 玉米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石所 王贵宝 +3 位作者 张勤斌 白志文 黄惠 何永福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7期13-15,共3页
在云南省曲靖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用紫花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肥紫花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产值和净收益,施用紫花苕后减少化肥施用量20%也比全量施用化... 在云南省曲靖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用紫花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肥紫花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产值和净收益,施用紫花苕后减少化肥施用量20%也比全量施用化肥的玉米产量、产值和净收益高。在施用紫花苕的部位中,根茬+鲜草都施用的效果最高,其次为根茬,鲜草处理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紫花苕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11
作者 刘俊 孟国忠 +5 位作者 万丽花 黄惠 黄荣松 郜胜涛 周永琼 尹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6-9,共4页
为提高云南旱地种植小麦的产量和产值,通过在曲靖和文山开展植物活性蛋白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曲靖越州、文山德厚和文山盘龙3个点蛋白处理FP分别比非蛋白处理FP小麦产量高17.13%,9.39%和7.44%,收益分别高... 为提高云南旱地种植小麦的产量和产值,通过在曲靖和文山开展植物活性蛋白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曲靖越州、文山德厚和文山盘龙3个点蛋白处理FP分别比非蛋白处理FP小麦产量高17.13%,9.39%和7.44%,收益分别高19.47%,9.84%和5.93%;曲靖茨营点蛋白处理ST比非蛋白处理ST小麦产量高8.34%,收益高8.72%。由此可见,在适宜的肥料用量基础上使用植物活性蛋白均可增加云南旱地小麦的产量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物活性蛋白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