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定量评估骨骼肌脂肪含量的方法对比研究
1
作者 郭益彤 黄益龙 +4 位作者 严俊 陈佳鑫 李春丽 陆佳航 何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148,共6页
目的以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为参考,分析比较其与视觉评分法、同反相位法和阈值分割法量化腰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差异及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227名行腰部MRI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 目的以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为参考,分析比较其与视觉评分法、同反相位法和阈值分割法量化腰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差异及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227名行腰部MRI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扫描序列包括T2WI、非对称回波三点法水脂分离和非对称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分别使用Goutallier分级(Goutallier classification,GC)、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脂肪浸润面积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fat infiltration area,%FIA)和PDFF对椎旁肌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Mann-Whitney U检验、Bland-Altman偏倚和Spearman相关评估PDFF与GC、FF和%FIA的一致性、差异、偏倚及相关性。结果四种影像学测量方法中,GC的一致性最差(ICC=0.623,P<0.001),%FIA的一致性最好(ICC=0.965,P<0.001)。FF、%FIA与PDFF的测量结果具有差异(P均<0.05)及偏倚。GC与PDFF呈弱相关(r=0.252~0.367,P均<0.001);多裂肌的FF与PDFF无相关性(P均>0.05);%FIA与PDFF呈中等相关(r=0.546~0.652,P均<0.001)。结论GC可靠性一般,FF准确性较低,%FIA与PDFF相关性高且较为稳定,阈值分割法可作为脂肪定量参考标准PDFF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骼肌 脂肪定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位T1WI图像大腿肌肉脂肪浸润量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严俊 王玲 +4 位作者 黄益龙 王昊雷 朱红丽 罗林 何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4,共6页
目的探索使用ImageJ在MRI T1WI图像上分割量化大腿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ntraMF)及肌间脂肪(intermuscular fat,InterMF)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28名志愿者(包括14名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索使用ImageJ在MRI T1WI图像上分割量化大腿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ntraMF)及肌间脂肪(intermuscular fat,InterMF)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28名志愿者(包括14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大腿中部MRI扫描,在轴位T1图像上对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进行Goutallier分级;通过ImageJ分割测量大腿SAT、IntraMF及InterMF的面积;通过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IDEAL-IQ)测量的脂肪分数以计算大腿肌肉内的脂肪面积。分析ImageJ分割方法和Goutallier分级与IDEAL-IQ脂肪定量方法的相关性。检测ImageJ分割方法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可靠性。结果 ImageJ分割方法和IDEAL-IQ脂肪定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r=0.998,P<0.001);ImageJ分割大腿SAT面积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ICC均为0.999,P<0.001;大腿InterMF面积观察者间ICC为0.941,P=0.003,观察者内ICC为0.992,P<0.001;大腿IntraMF面积观察者间ICC为1.000,P<0.001,观察者内ICC为0.997,P<0.001。结论 ImageJ在MR T1序列上分割量化大腿SAT、IntraMF及InterMF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且与IDEAL-IQ脂肪定量方法有很强的相关性。ImageJ分割是半定量Goutallier分级的一种可行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脂肪浸润 IMAGEJ 脂肪定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巨大后肾腺瘤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方艳琼 李文智 夏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9-560,共2页
1病例简介男,60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1周,无发热,无腰痛、血尿、尿频、尿痛等。CT检查见图1A^F,诊断为左肾多发巨大占位,肾癌可能。CT平扫示左肾上、下极各见一巨大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大小分别为10.2 cm×13.5 cm×12.6 cm和... 1病例简介男,60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1周,无发热,无腰痛、血尿、尿频、尿痛等。CT检查见图1A^F,诊断为左肾多发巨大占位,肾癌可能。CT平扫示左肾上、下极各见一巨大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大小分别为10.2 cm×13.5 cm×12.6 cm和8.8 cm×13.9 cm×13.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大腿肌肉脂肪浸润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昊雷 严俊 +4 位作者 朱红丽 杞天付 高超 黄益龙 何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大腿中段的MRI检查,分别测量皮下脂肪面积和肌肉区域间脂肪面积,通过各肌肉脂肪分数计算肌肉内的脂肪面积及单纯肌肉面积。再根据人体解剖学分区将肌肉分群,分别计算各肌群的肌肉内脂肪面积及纯肌肉面积。结果:T2DM组的皮下脂肪面积(P=0.004)、肌肉区域间的脂肪面积(P<0.001)、肌内脂肪面积(P<0.001)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T2DM组的肌内脂肪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大(P<0.001),单纯肌肉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小(P=0.044),并且大腿前外侧群肌肉减少更为显著(P=0.003)。结论:3D-IDEAL-IQ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T2DM患者大腿肌间和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和分布;T2DM患者大腿骨骼肌的脂肪及肌肉的比率较健康人群产生变化,脂肪沉积更明显,肌肉含量更少,且前外侧群的肌肉受累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IDEAL-IQ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骼肌 脂肪浸润 脂肪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子宫非妊娠性绒毛膜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丽娟 李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6-927,共2页
1病例简介女,4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反复阵发性腹痛1个月余,下腹痛明显,偶有呕吐,腹痛伴发热1 d。当地卫生院超声发现腹盆腔不均质混合回声肿块。体格检查:体温38.3℃,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10 cm×6 cm×12 cm的包块,质硬,活动... 1病例简介女,4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反复阵发性腹痛1个月余,下腹痛明显,偶有呕吐,腹痛伴发热1 d。当地卫生院超声发现腹盆腔不均质混合回声肿块。体格检查:体温38.3℃,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10 cm×6 cm×12 cm的包块,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57.4%,红细胞3.32×1012/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359×109/L,C反应蛋白99.8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绒毛膜癌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学龄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超声、CT和MRI诊断及病理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蒋超梅 李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超声、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的资料,测量肿块大小、分析影像学特征,比较肿块、前锯肌及周围脂肪的CT平扫及增强CT值,评价超声及CT对病灶显示的一致...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超声、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的资料,测量肿块大小、分析影像学特征,比较肿块、前锯肌及周围脂肪的CT平扫及增强CT值,评价超声及CT对病灶显示的一致性。结果①所有病灶均位于前锯肌、背阔肌内侧,表现为扁丘状或梭形软组织肿块。②影像学表现:超声表现为肿块边界不清,以中强回声为主,可见条索状高低回声,所有病灶均未探及血流信号;CT平扫示病灶密度稍低于或接近邻近肌肉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其内可见条纹状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MRI示病灶T1WI呈中等信号为主的肌纤组织与高信号脂肪组织交替排列,T2WI呈稍低信号,其内夹杂条纹状高信号,后者在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③单、双侧发病率及左、右侧病灶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CT对病灶的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1.000,P=0.000)。结论背部弹力纤维瘤具有典型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特征,仔细观察可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成像联合下肢静脉成像评估肺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文智 罗林 +1 位作者 杨昆良 刘成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CT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下肢静脉成像(CTV)技术,分析肺动脉栓塞(PE)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关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因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接受CTPA联合下肢CTV检查的患者资料,分别评估左下肢、右下肢、双... 目的探讨应用CT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下肢静脉成像(CTV)技术,分析肺动脉栓塞(PE)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关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因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接受CTPA联合下肢CTV检查的患者资料,分别评估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并发PE的风险,分析PE与下肢DVT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下肢DVT 288例,PE 155例;下肢DVT合并PE共145例。共检出DVT病变血管321条,左下肢DVT的发生率(211/321,65.73%)明显高于右下肢(110/321,3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83,P〈0.001)。50.35%(145/288)的下肢DVT患者合并PE,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合并PE患者分别占44.38%(79/178)、58.44%(45/77)、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3,P=0.032)。93.55%(145/155)的PE患者合并下肢DVT,PE合并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的患者分别占50.97%(79/155)、29.03%(45/155)、13.55%(21/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25,P〉0.05)。PE与DVT呈正相关(r=0.8)。结论 PE的发生与下肢DVT呈正相关,应用CTPA联合下肢CTV诊断下肢DVT可同时判断是否合并PE,有利于及时合理治疗,减低PE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静脉血栓 下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智 罗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1病例简介男,66岁,半年前发现阴囊肿大,近2个月明显增大并伴胀痛,体温:36.5℃,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4 mm Hg。查体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呈囊实性感,大小约130 mm×80 mm,左侧睾丸触诊不清。
关键词 精索 血管瘤 海绵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肌上皮瘤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登飞 王安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29,共2页
乳腺钼靶X线摄影头尾位示右乳内上象限大小约41mm×30mm的浅分叶稍高密度肿物,其内多发小片状钙化(箭)。 图3 乳腺钼靶X线摄影内外侧斜位示右乳内上象限肿物边界模糊,并见多发粗大血管影(箭)。 病例资料 患者,女,29岁,4天前无意间... 乳腺钼靶X线摄影头尾位示右乳内上象限大小约41mm×30mm的浅分叶稍高密度肿物,其内多发小片状钙化(箭)。 图3 乳腺钼靶X线摄影内外侧斜位示右乳内上象限肿物边界模糊,并见多发粗大血管影(箭)。 病例资料 患者,女,29岁,4天前无意间触及右乳包块就诊。查体:右乳内上象限触及长径约20 mm的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可,无压痛,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探及右乳11~12点钟方向范围约45 mm×13 mm的片状不均质稍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提示其内多发短棒状血流信号(图1),考虑乳腺腺病。乳腺钼靶X线摄影:右乳内上象限见等密度肿块影,边界模糊,肿块大小约41 mm×30 mm,其内多发呈簇分布的、中心密度稍低的小片状钙化,钙化边缘模糊,周围腺体密度增高并见多发粗大血管影(图2、3),考虑右乳上部肿块伴钙化,恶性可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网状瘘并大咯血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母庆锦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支气竹动脉-肺动脉瘘是指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异常直接分流.同时合并咯血和心肺病变等一系列临床病征。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动脉动脉瘘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