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也谈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 1
-
-
作者
张瑞甫
-
机构
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七七级
-
出处
《齐鲁学刊》
1981年第6期22-23,共2页
-
文摘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简称“非私论”),本来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然而,它却没有因其自身的正确性而驳倒与其相对立的“自私是人的本性”(简称“自私论”)的观点,确立起自己的观点。(参看《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人生观讨论综述》一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原因不在于“非私论”本身,而在于它对“自私论”的批驳和对自己所主张的观点的阐述上。大家知道,“自私论”在理论上主要是这样来论证自身的,即:人都有动物性,因而,也都具有食欲、自卫和性欲,这三种与生俱来不可消除的生理上的为已本性。
-
关键词
动物性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
现实生活
本性
全社会
大前提
人生观
观点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两个哲学观点的异议
- 2
-
-
作者
张瑞甫
-
机构
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七七级
-
出处
《齐鲁学刊》
1981年第2期94-95,共2页
-
文摘
“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以及事物“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这是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两个哲学观点。实际上,这两个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我们知道,事物的量变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把它们归结起来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事物本身数量的增加(如水由一滴到一湖);二是事物本身数量的减少,其中包括减少到零(如鸡蛋由无数个变为一个或零);三是事物内部因素的成比例的量变(如一个人的形体由小孩到成人);四是事物内部因素的不成比例的量变(如某些动植物的畸形发育或发展)。事物的这些多种多样的量变,有的能引起事物的质变,有的则根本不能。
-
关键词
内部因素
成人
哲学观点
事物
量变
不成比例
质变
多种多样
畸形发育
反面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