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重新定位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6
1
作者 乔正高 辛宝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34,共3页
工业化的不同定位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本文从工业化重新定位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外向转移 内向转移 劳动力转移 中国 刘易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世宏 刘冠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5,共4页
从属种关系的角度考察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我们发现 ,本质就是作为种的事物或现象的属 ,它作为一个系统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 ,形式本质 ,就是种的最高的类或属 ;第二 ,一般本质 ,即深藏于同类事物背后而又为该类事物的每一现实个体所不... 从属种关系的角度考察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我们发现 ,本质就是作为种的事物或现象的属 ,它作为一个系统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 ,形式本质 ,就是种的最高的类或属 ;第二 ,一般本质 ,即深藏于同类事物背后而又为该类事物的每一现实个体所不完全地表现和不断地趋近的那种性质 ;第三 ,特殊本质 ,它是作为种的事物的最低属 ,是最接近种的类的规定性。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统一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属种关系 形式本质 一般本质 特殊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唐律的“官司出入人罪” 被引量:5
3
作者 明廷强 张玉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4,共4页
唐律的“官司出入人罪”是指官吏故意或过失酿成冤假错案的行为。它从客观上分为“出人罪”和“入人罪” ,从主观上分为“故意出入人罪”和“过失出入人罪”。对“故意出入人罪”的处罚是“以全罪论”或“以所剩论” ,对“过失出入人罪... 唐律的“官司出入人罪”是指官吏故意或过失酿成冤假错案的行为。它从客观上分为“出人罪”和“入人罪” ,从主观上分为“故意出入人罪”和“过失出入人罪”。对“故意出入人罪”的处罚是“以全罪论”或“以所剩论” ,对“过失出入人罪”则比照“故意出入人罪”分别减五等或减三等处罚。唐律对于该罪的规定极具特点 ,其可为我国的刑事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出入人罪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陶正付 葛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变化 ,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条道路。这三大变化不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然而...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变化 ,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条道路。这三大变化不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这些变化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更不会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迪亮 张立兴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21-22,共2页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是关于农村稳定的战略地位、农村稳定的逻辑蕴涵和农村稳定的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研究、学习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农村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何以格外坎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安增 刘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5,共2页
新中国建立后,在法制建设方面曾经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但此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便出现了令人不解的曲折坎坷。这其中的原因应作多方面、多视角的分析。
关键词 法治化进程 新中国 国法 因应 法制建设 坎坷 多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威廉·詹姆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冠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6,共9页
詹姆斯在描述宗教经验时所采用的现象学方法;对心理主义的的拒斥;在诸如意识流、意向性、实在、自我等具体内容上在现象学领域所做的虽是无意但却是开创性的探索都表明詹姆斯的哲学思想对胡塞尔现象学有启发和影响的意义。
关键词 詹姆斯 胡塞尔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法治历程的史学视角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煜 张玉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可分为法制的初创、法制的严重受挫、法制的重建与发展和从“法制”到“法治”的跃迁四个时期 ;文章从新视角分析了新中国法治进程曲折和坎坷的深层原因 ,并对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的中国社会 ,作了较全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可分为法制的初创、法制的严重受挫、法制的重建与发展和从“法制”到“法治”的跃迁四个时期 ;文章从新视角分析了新中国法治进程曲折和坎坷的深层原因 ,并对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的中国社会 ,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依法治国 历程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侠的生存背景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世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7,共7页
中国武侠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远而复杂的背景:中华远祖勇武强悍的民族特质及由此生成的国民性的侠性心态,是武侠现象的生长点;小农经济社会是滋生武侠的温床,作为小农经济必然产物的社会游民是武侠的前身;以游民为主体的江湖社... 中国武侠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远而复杂的背景:中华远祖勇武强悍的民族特质及由此生成的国民性的侠性心态,是武侠现象的生长点;小农经济社会是滋生武侠的温床,作为小农经济必然产物的社会游民是武侠的前身;以游民为主体的江湖社会的运行机制筛选出了游民中的精英部分———武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江湖社会 小农经济 游民阶层 司马迁 运行机制 民族特质 崇拜心理 生存背景 国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最优化原理初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瑞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1,共8页
社会最优化理论是一门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边缘交叉新兴学科。本文首次从社会最优化理论的提出、社会最优化原理的内在规定、社会最优化的现实可能性、社会最优化的综览与展望四个方面,对社会最优化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社会 最优化原理 初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及其生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世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47-50,共4页
本文对什么是传统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传统 感召力 规范力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象的生成——兼谈胡塞尔现象学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世宏 费聿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从主客体关系来看,现象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对象物,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直接产物。现象的生成条件是: 第一、客观条件。包括物自体(客观事物)、时间、空间和环境等。第二,主体条件。指主体的感官功能、心理、情绪、意志、知识和理性等。第三... 从主客体关系来看,现象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对象物,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直接产物。现象的生成条件是: 第一、客观条件。包括物自体(客观事物)、时间、空间和环境等。第二,主体条件。指主体的感官功能、心理、情绪、意志、知识和理性等。第三,观察仪器和记录对于现象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现象学 主体 直接对象物 生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层面的理念与表征
13
作者 陈文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哲学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精神自觉 ,以在思维中最具体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则是人之本性在哲学上的理性抽象和升华。哲学关注的理念与哲学表征关注的方式就是生活着的人类作为生活的主体对... 哲学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精神自觉 ,以在思维中最具体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则是人之本性在哲学上的理性抽象和升华。哲学关注的理念与哲学表征关注的方式就是生活着的人类作为生活的主体对自己的实践———文化的存在方式的最高反思。哲学与人类的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关系是不变的 ,每一历史时代的问题却是不同的。哲学应当变换其表征方式 ,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存在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哲学与时俱进 ,就表现为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话语范式要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理念 表征 存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14
作者 赵玉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9-121,共3页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发生巨变的年代。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了。冷静观察不难发现,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而且向多极化过渡的...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发生巨变的年代。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了。冷静观察不难发现,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而且向多极化过渡的速度加快了。当今世界,不是美国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格局多极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 科学技术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践行
15
作者 王桂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2-126,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并将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地付诸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并将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地付诸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已被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明。在当前 ,怎样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理论 实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种理解
16
作者 陈景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作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自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其存在的一个社会阶段。私有制和资本主义,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弄清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 作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自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其存在的一个社会阶段。私有制和资本主义,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弄清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制 资本主义 非公有制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我党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
17
作者 陈景生 《人民论坛》 2001年第11期48-48,共1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文明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重要思想 党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 新时期 人民利益 文明进步 生产力标准 统一 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