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经典驱动腔QED系统量子纠缠演化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星 崔文凯 张英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研究了强经典场驱动模型下原子间纠缠与光场间纠缠的演化特性,其中原子与光腔场发生非共振相互作用。给定其中某一原子与其耦合光腔场的条件,通过调节另一原子与其相互作用光场的失谐量,来分析原子间纠缠出现猝死行为的区域,以及两光场... 研究了强经典场驱动模型下原子间纠缠与光场间纠缠的演化特性,其中原子与光腔场发生非共振相互作用。给定其中某一原子与其耦合光腔场的条件,通过调节另一原子与其相互作用光场的失谐量,来分析原子间纠缠出现猝死行为的区域,以及两光场纠缠相干态的产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纠缠 转置矩阵负本征值 纠缠突然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损耗石英旋光滤波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延学 吴福全 +2 位作者 宋连科 郝殿中 刘在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801,共4页
为了提高出射光的透过率,并且在保持主透射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对次极大强度的减小作用,介绍了一种利用石英晶体旋光作用的新型滤波器,并从原理上作了分析。此新型滤波器与原有多级滤波器相比,主要的改进在于减少了所用偏光镜的数目,以... 为了提高出射光的透过率,并且在保持主透射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对次极大强度的减小作用,介绍了一种利用石英晶体旋光作用的新型滤波器,并从原理上作了分析。此新型滤波器与原有多级滤波器相比,主要的改进在于减少了所用偏光镜的数目,以原有3级石英晶体旋光滤波器为例,将此新型滤波器与原有结构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考虑各器件损耗的情况下的滤波特性。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对新型石英晶体旋光光学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滤波器具有减少出射光损耗的显著效果,同时具有减小次极大的效果。这一结果对观测光谱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光学滤波器 偏振 石英晶体 旋光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模连续变量的量子隐形传态(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闫伟 张英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7,共6页
利用两个双模压缩真空态作为量子通道,实现了两模连续变量的量子隐形传态。计算了两模压缩真空态隐形传态的平均保真度和概率密度函数。结果表明;增大传输态的压缩参量将导致保真度的损失;测量结果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两个二元正态概率密... 利用两个双模压缩真空态作为量子通道,实现了两模连续变量的量子隐形传态。计算了两模压缩真空态隐形传态的平均保真度和概率密度函数。结果表明;增大传输态的压缩参量将导致保真度的损失;测量结果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两个二元正态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当平均保真度增加时,获得大的测量值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隐形传态 压缩真空态 连续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逻辑异或门相位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永倩 王海龙 +2 位作者 张书玉 密术超 龚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9-665,共7页
为了改善全光逻辑门的相位差特性,对全光逻辑异或门的相位差进行了研究。采用细化分段模型对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利用牛顿法和4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三能级跃迁速率方程以及光场传输方程,实现了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 为了改善全光逻辑门的相位差特性,对全光逻辑异或门的相位差进行了研究。采用细化分段模型对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利用牛顿法和4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三能级跃迁速率方程以及光场传输方程,实现了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全光逻辑异或门;研究了有源区长度、最大模式增益、输入抽运光功率以及输入抽运光脉冲宽度对通过干涉仪两臂探测光相位差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探测光的相位差与输出光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大有源区长度、最大模式增益以及输入抽运光功率,均能使探测光相位差增大;随着抽运光脉冲宽度增大,探测光相位差先增大而后趋于平缓,之后不断减小;有源区长度为2.0mm、最大模式增益为3000m-1、输入抽运光功率为5d Bm、抽运光脉冲宽度为1.0ps时,最大相位差增加至0.3277π;随着探测光相位差增大,输出光功率增大;通过优化参量可以增大探测光的相位差,而输出光功率会随着探测光相位差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为提高转换信号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 异或门 相位差 输出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简并双光子Tavis-Cummings模型中的纠缠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盛山 封玲娟 夏云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9-736,共8页
研究了2对非相互作用、空间分离的原子在双模腔场作用下的三体和两体纠缠动力学行为。对非简并双光子Tavis-Cummings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纠缠初始状态、原子与腔场以及光纤模与腔场的耦合强度对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纠缠... 研究了2对非相互作用、空间分离的原子在双模腔场作用下的三体和两体纠缠动力学行为。对非简并双光子Tavis-Cummings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纠缠初始状态、原子与腔场以及光纤模与腔场的耦合强度对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纠缠初始状态对原子间的纠缠有显著影响;较大的场和光纤模的耦合强度可以实现原子与原子间最大纠缠的转移;较大的原子与腔场耦合强度有助于两原子与腔场构成三体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纠缠 共生纠缠 TAVIS-CUMMING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分子电子基态和激发态的MRCI计算
6
作者 侯圣伟 张树东 +1 位作者 杨士玲 董嫣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应用舍Davidson修正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在aug-cc-pVTZ基组水平上对HF基态及最低的多个单重和三重电子激发态进行了势能扫描计算.结合群论原理及分子的离解极限,分析了电子态势能曲线的特征,得出激发态B^1S^+对应的离解极限... 应用舍Davidson修正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在aug-cc-pVTZ基组水平上对HF基态及最低的多个单重和三重电子激发态进行了势能扫描计算.结合群论原理及分子的离解极限,分析了电子态势能曲线的特征,得出激发态B^1S^+对应的离解极限为H^++F^-(~1S).基于势能曲线,数值求解核运动的径向Schrodinge方程,得到J=0时束缚电子态X^1S^+,B^1S^+,C^1P和D^1S^+的振动能级和转动常数,继而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电子态的光谱常数,基态X^1S^+:ω_e=4146.94 cm^(-1),ω_ez_e=88.08 cm^(-1),B_e=21.22 cm^(-1),a=0.785 cm^(-1);B^1S^+态:ω_e=1131.37 cm^(-1),ω_ex_e=17.28 cm^(-1),B_e=3.96 cm^(-1),a_e=0.0215 cm^(-1),C^1P态:ω_e=2696.37 cm^(-1),ω_ex_e=73.43 cm^(-1),B_e=15.91 cm^(-1),a_e=0.776 cm^(-1),D^1S^+态:ω_e=3104.22 cm^(-1),ω_ex_e=118.92 cm^(-1),B_e=17.25 cm^(-1),a_e=0.992 cm^(-1),拟合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I计算 电子激发态 势能曲线 光谱常数 HF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