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诱导硅材料表面周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胜淼 闫珂柱 +2 位作者 韩培高 许春玉 王荣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398,共4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诱导的硅材料周期表面结构,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波纹周期与入射激光波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单晶硅表面波纹周期约为800nm,研究了1k Hz的飞秒脉冲(中心波长800nm,脉宽35fs)加工单晶硅引...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诱导的硅材料周期表面结构,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波纹周期与入射激光波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单晶硅表面波纹周期约为800nm,研究了1k Hz的飞秒脉冲(中心波长800nm,脉宽35fs)加工单晶硅引起的波纹结构。结果表明,在功率密度略大于样品损伤阈值的条件下,单晶硅表面形成了清晰的平行等间距直线周期条纹结构,测得该条纹的周期约为750nm,与所用激光中心波长接近。使用可旋转的格兰-泰勒棱镜改变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发现周期波纹方向随入射激光偏振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条纹方向与飞秒激光的电矢量方向垂直,并且由加工图片看出经辐照过的区域比未经辐照区域干净得多。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激光诱导的周期性表面结构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周期波纹 辐照 单晶硅 偏振方向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定标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敬斌 胡欢陵 +1 位作者 周军 许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激光雷达对水平方向大气进行探测,结合近地面层气溶胶粒子谱及其折射率的测量,我们用最小二乘法定出了激光雷达的仪器常数,该方法简单易行。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定标 仪器 常数 大气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器件对机载激光雷达偏振探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厚通 李超 +2 位作者 胡顺星 李国华 周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根据膜层理论给出了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垂直入射偏振棱镜时偏振平行分量透过率的数学解析表达式,定量分析了偏振棱镜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平行分量透过率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棱镜晶体厚度、空气膜层厚度及棱镜结构角共同影响回波... 根据膜层理论给出了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垂直入射偏振棱镜时偏振平行分量透过率的数学解析表达式,定量分析了偏振棱镜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平行分量透过率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棱镜晶体厚度、空气膜层厚度及棱镜结构角共同影响回波信号通过偏振棱镜的透过率;当回波信号波长为532nm,利用1/2石英波片测得的偏振平行通道和偏振垂直通道的增益比k为1.2时,机载激光雷达偏振通道增益比k的真实值在1.003~1.463之间,若不考虑1/2波片对k值的影响,会给退偏振比反演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双折射器件 1/2波片 退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空间光强分布特性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王召兵 +2 位作者 张霞 赵友博 朱晓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飞秒激光光源,采用自行设计的光束横截面空间光强分布测量装置研究了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美国光谱物理公司)输出的40 GW飞秒激光束的空间光强分布特性。通过对测量系统精确标定及对输出光束光强分布的研究表明:... 为了更好地利用飞秒激光光源,采用自行设计的光束横截面空间光强分布测量装置研究了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美国光谱物理公司)输出的40 GW飞秒激光束的空间光强分布特性。通过对测量系统精确标定及对输出光束光强分布的研究表明:飞秒放大系统输出激光束在低泵浦电流下的光斑质量较好,在高泵浦电流下光斑质量变差,并且观察到了光束横截面中心区域的光强较低泵浦电流反而减小的情况,在多通放大过程中泵浦光的光斑质量对飞秒激光束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光强分布 CCD实时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激光作用下1,3-二溴苯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苹 孔祥和 +5 位作者 张树东 倪志波 李丽 王艳 朱湘君 张良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8-682,共5页
在波长为266 nm的激光作用下对1,3-二溴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溴苯分子的MPIF-TOF质谱,并测得了各碎片离子占总离子信号的百分比对激光强度的依赖关系.用这些实验结果分析1,3-二溴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机理,得... 在波长为266 nm的激光作用下对1,3-二溴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溴苯分子的MPIF-TOF质谱,并测得了各碎片离子占总离子信号的百分比对激光强度的依赖关系.用这些实验结果分析1,3-二溴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机理,得出1,3-二溴苯的MPI过程主要是母体分子解离-中性碎片电离,C_6H_4^+,C_5H_3^+,C_4H_2^+,C_3H^+等碎片离子主要是经过离子离解阶梯模式产生的,并给出了可能的解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飞行时间质谱 多光子电离解离 1 3-二溴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的透过率迭代法定标研究
6
作者 张敬斌 李国华 胡欢陵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4-157,共4页
通过激光雷达对近地面层大气进行水平探测,结合近地面层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及折射率测量,本文导出了激光雷达的透过率迭代定标新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定标 仪器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布氏窗He-Ne激光器获得光强稳定的线偏光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敬斌 赵明山 李国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利用OE双输出棱镜,定出了无布氏窗He-Ne激光器输出的两互相垂直的线偏光的方位角,当起偏镜透偏方向与两线偏光成45°角时,即可获得光强稳定度与总光强相近的线偏光,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参考。
关键词 偏振光 光强稳定性 氦氖激光器 无布氏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辐照Ge_2Sb_2Te_5相变薄膜的拉曼光谱研究
8
作者 孔杰 魏慎金 +2 位作者 王召兵 李国华 李晶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37,共4页
室温下,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系统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Ge2Sb2Te5(GST)薄膜样品.对分别经过不同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辐照及经退火炉200℃退火处理的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测试,通过分析其拉曼光谱峰位的变化来研究GST薄膜从非晶态到晶态转变的... 室温下,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系统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Ge2Sb2Te5(GST)薄膜样品.对分别经过不同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辐照及经退火炉200℃退火处理的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测试,通过分析其拉曼光谱峰位的变化来研究GST薄膜从非晶态到晶态转变的相变过程.随着辐照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薄膜的拉曼峰位出现了定向移动.经200℃退火样品的拉曼谱与经24mJ/cm2飞秒激光辐照的样品拉曼谱相似,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超快激光光致相变与温控相变具有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Ge2Sb2Te5相变薄膜 飞秒激光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1/4波片偏振干涉谱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大伟 李国华 +2 位作者 宋连科 王宁 孙浩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7,共3页
本文利用岛津UV310 1 PC分光光度计 ,测定了云母 1/ 4波片的偏振干涉谱。该光谱和以往文献中的显著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并由此得出了在考虑吸收的情况下的爱里方程表达形式。该方程将有助于测定某些晶体的吸光度。
关键词 云母波片 偏振 干涉谱 爱里方程 干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兰-泰勒棱镜和格兰-付科棱镜透射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唐恒敬 吴福全 邓红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为了验证空气隙的厚度是否对偏光棱镜的透射比产生影响,对格兰-泰勒棱镜和格兰-付科棱镜的透射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利用UV-3101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两只格兰-泰勒棱镜和两只格兰-付科棱镜的透射比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格兰-泰勒棱镜... 为了验证空气隙的厚度是否对偏光棱镜的透射比产生影响,对格兰-泰勒棱镜和格兰-付科棱镜的透射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利用UV-3101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两只格兰-泰勒棱镜和两只格兰-付科棱镜的透射比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格兰-泰勒棱镜的透射比(85%左右)明显高于格兰-付科棱镜(50%左右)。理论分析表明,对于严格的准直光束,两种棱镜的透射比均随波长的变化而振荡,且这种振荡对格兰-付科棱镜强于格兰-泰勒棱镜;但在分光光度计上的测试并未出现振荡,这说明对于非严格准直的光束,空气隙的厚度并不影响棱镜的透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振光 格兰棱镜 透射比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双折射效应的再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任广军 李国华 彭捍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0-273,共4页
通过改变加在液晶盒上的电压和入射光的波长,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偏振光通过液晶盒的透射率,对液晶的双折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液晶双折射率随电压变化的规律。所得结论为偏光器件的设计与制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液晶 透射率 双折射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消色差1/4波片的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冬 李国华 +1 位作者 郝殿中 王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5,192,共3页
由出射光与入射光的琼斯矢量变化 ,用矩阵方法得到了一种计算复合 1/ 4波片的消色差能力的理论公式。
关键词 复合1/4波片 琼斯矢量 消色差 延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兰-泰勒棱镜透射光强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化凤 宋连科 +1 位作者 彭捍东 郑春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81-1884,共4页
从棱镜的结构特点出发,结合菲涅耳定律和等厚干涉原理,导出了格兰泰勒棱镜透射光强分布的有关公式,分析了在平面光波和会聚光束入射时,光强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平面光波入射时,产... 从棱镜的结构特点出发,结合菲涅耳定律和等厚干涉原理,导出了格兰泰勒棱镜透射光强分布的有关公式,分析了在平面光波和会聚光束入射时,光强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平面光波入射时,产生等间距和等相衬度的条纹;发散光束入射时一般产生不平行的、宽度和相衬度连续变化的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棱镜 能量反射比 光强分布 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双输出棱镜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伟 吴福全 苏富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0-562,共3页
分析了非偏振光经过OE双输出棱镜起偏、分束后 ,o光 ,e光之分束角及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 (视场角内 )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当入射角变化α时 ,分束角随之变化 2α ;而光强分束比不再保持 1∶1。
关键词 OE双输出棱镜 入射角 分束角 透射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光棱镜温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红霞 吴福全 苏富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偏光棱镜性质的影响。从理论上对棱镜透射比以及透射光强扰动的温度效应进行了讨论。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棱镜消光比的影响 ,并对器件进行了破坏性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过低或者温度升高过快均... 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偏光棱镜性质的影响。从理论上对棱镜透射比以及透射光强扰动的温度效应进行了讨论。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棱镜消光比的影响 ,并对器件进行了破坏性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过低或者温度升高过快均会造成器件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棱镜 温度效应 透射比 消光比 透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体型相位延迟器对入射角灵敏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国良 宋连科 +2 位作者 郝殿中 周文平 范开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58,162,共3页
为了清楚地了解菱体型消色差λ/4相位延迟器对入射角i变化的灵敏性随折射率n变化的规律,利用全反射相变公式详细推导出器件对入射角i变化的灵敏性与折射率n的关系式,并做出了理论曲线。可见,随着折射率n的增加,器件对入射角i的变化更加... 为了清楚地了解菱体型消色差λ/4相位延迟器对入射角i变化的灵敏性随折射率n变化的规律,利用全反射相变公式详细推导出器件对入射角i变化的灵敏性与折射率n的关系式,并做出了理论曲线。可见,随着折射率n的增加,器件对入射角i的变化更加灵敏。结果表明,设计器件时应尽量避免选择高折射率材料。在分析相位延迟量的测量误差时,这个应用也是很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消色差 全反射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Wollaston棱镜光强分束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红艳 吴福全 郑萌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1-1334,共4页
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研究了双Wollaston棱镜的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棱镜结构角以及入射角等参量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棱镜的结构角越小,光强分束比也越接近1;... 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研究了双Wollaston棱镜的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棱镜结构角以及入射角等参量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棱镜的结构角越小,光强分束比也越接近1;入射角对光强分束比的影响基本呈二次曲线型变化;当光正入射时,光强分束比最接近于1.给出了理论曲线和实验值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光强分束比 菲涅耳公式 双Wollaston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敦云 宋连科 +3 位作者 朱久凯 杨海磊 郭文静 栗开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共2页
介绍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原理及其结构特点,并从材料成本、制作工艺方面分析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分别对几种太阳能薄膜电池从原理、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出... 介绍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原理及其结构特点,并从材料成本、制作工艺方面分析了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分别对几种太阳能薄膜电池从原理、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出有机太阳能薄膜电池在薄膜电池中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为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池 非晶硅 有机材料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电热光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李国华 +1 位作者 郝殿中 薛冬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通过研究在变化的温度下向列相液晶BL 0 0 9的电控双折射率特性 ,探讨了向列相液晶的电热光效应。实验上采用简单、精确的偏光干涉法 ,在入射光波长为 6 30nm、测出从室温 2 0℃~ 10 0℃时 ,液晶的透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到液... 通过研究在变化的温度下向列相液晶BL 0 0 9的电控双折射率特性 ,探讨了向列相液晶的电热光效应。实验上采用简单、精确的偏光干涉法 ,在入射光波长为 6 30nm、测出从室温 2 0℃~ 10 0℃时 ,液晶的透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到液晶电控双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率随温度的升高 ,在外加电压值不同时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此实验结果对液晶器件的设计、制作、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向列相 电热光效应 电控双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光栅偏振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久凯 吴福全 +3 位作者 任树锋 李志焕 杨海磊 彭敦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亚波长光栅偏振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偏振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衍射光学元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多种类型的亚波长光栅偏振器,对每种亚波长光栅偏振器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对亚波长光栅偏... 亚波长光栅偏振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偏振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衍射光学元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多种类型的亚波长光栅偏振器,对每种亚波长光栅偏振器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对亚波长光栅偏振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光栅 偏振器 衍射 泄漏模共振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