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昌勇 胡振京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是对现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的“女性主义方式”的运用 ,这主要体现在实验法、人种志和元分析等研究方法上 ;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和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层面来看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特点是 ...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是对现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的“女性主义方式”的运用 ,这主要体现在实验法、人种志和元分析等研究方法上 ;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和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层面来看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特点是 :反对实证主义唯科学论的男性霸权 ,科学研究也要为妇女解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 方法论 教育研究法 实证主义唯科学论 妇女解放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长伟 杨昌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2-47,共6页
20世纪的中国教育社会学分为三个阶段:孕育创建期(20世纪初—1949年),停滞沉沦期(1949—1979年)和重建发展期(1979—2000年)。从制度化的视角回顾三个阶段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对21世纪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将会有所助益。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大陆 教育社会学 发展 学术制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昌勇 李长伟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重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术制度建设前的准备期、教育社会学制度成形期、教育社会学的初步繁荣期三个阶段,与学科制度建设同步,学科的理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对中国传统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重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术制度建设前的准备期、教育社会学制度成形期、教育社会学的初步繁荣期三个阶段,与学科制度建设同步,学科的理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对中国传统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中国教育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和外国教育社会学介绍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回顾 反思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厚 李如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主要表现在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具有审美特征的课程设计,关注价值和联系的课程内容,问题引领的课程组织,可选易行的课程实施原则以及强调收获与生成的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对促进我国新课程实...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主要表现在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具有审美特征的课程设计,关注价值和联系的课程内容,问题引领的课程组织,可选易行的课程实施原则以及强调收获与生成的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对促进我国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课程观 课程理念 审美特征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归因理论的角度谈对学生的学习评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毓珣 韩仁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学习评定是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然而 ,目前流行的或基本上成定论的有关表扬与批评的看法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 ,教师应注意在学习评定中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的难度 ,合理传递... 学习评定是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然而 ,目前流行的或基本上成定论的有关表扬与批评的看法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 ,教师应注意在学习评定中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的难度 ,合理传递评价信息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学习评定 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19
6
作者 唐爱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0,共4页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活 道德事件 道德冲突 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昌勇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中国大陆教育学三十年的停滞沉沦,其原因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社会学的对立冲突及其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识。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该重视它并把它纳入到理论研究的视野中。
关键词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 停滞 沉沦 冲突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关怀: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梁明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2,共5页
教育关怀是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倡导教育关怀对于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政府应... 教育关怀是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倡导教育关怀对于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观念,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在教育制度层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守住国民公共教育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关怀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理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成人教育之终极追求 被引量:8
9
作者 唐爱民 《成人教育》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面对 21世纪,成人教育不仅要使作为学习者的成人学会做事,掌握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使其学会成“人”。这理应成为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的最高使命和真义所在。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急功近利、科技理性至上等流弊,以加强... 面对 21世纪,成人教育不仅要使作为学习者的成人学会做事,掌握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使其学会成“人”。这理应成为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的最高使命和真义所在。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急功近利、科技理性至上等流弊,以加强人文教育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为参照,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使学习者学会成“人”,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21世纪 中国 人文教育 教育改革 发展趋势 人格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扩招涨价”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元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的两难窘惑。1999年,我国高校的跃进式“扩招涨价”政策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难解的忧虑。企图通过高校“扩招涨价”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对高... 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的两难窘惑。1999年,我国高校的跃进式“扩招涨价”政策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难解的忧虑。企图通过高校“扩招涨价”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不恰当的主观期望。在我国现实国情之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内涵式发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后发展国家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高校扩招 扩招生学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定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之进 陈霞 黄朝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79-181,共3页
根据我国城乡发展现状,论述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面向农业、面向工业、面向服务业的“三个面向”。
关键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目标定位 功能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述要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爱民 《成人教育》 2001年第10期6-9,共4页
成人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论解,旨意明确、精要深邃,非常切合成人的实际和特点,也很贴近现代成人教育的理念,值得人们很好地发掘、整理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 成人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论解,旨意明确、精要深邃,非常切合成人的实际和特点,也很贴近现代成人教育的理念,值得人们很好地发掘、整理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他的成人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成人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生利教育 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艺术精神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欣复 纪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魏晋南北朝370年创造的文学艺术,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许多"第一"。它们的繁荣发展原因是何,有何规律,表现怎样的精神?通过对时代人文环境"新道学"和自然主义、适性主义于文艺创作的渗透性浸润的分析,可以发现道家的道... 魏晋南北朝370年创造的文学艺术,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许多"第一"。它们的繁荣发展原因是何,有何规律,表现怎样的精神?通过对时代人文环境"新道学"和自然主义、适性主义于文艺创作的渗透性浸润的分析,可以发现道家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导引着这时期对艺术性质的理解和创作诉求,从而可从大量艺术作品和创作实践中提升出舒气达道、玄妙忘我、游心畅神和气韵飘逸的艺术精神,回答了上述极为困难又重要的历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艺术繁荣 山水诗画 自然主义 适性主义 气韵飘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创新教育的实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守兴 《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4期16-21,共6页
教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命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创造性与社会需要的结合;传递现存文化模式而不要成为阻抑学生创新的力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能力、好奇心和表达方式;适当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即时把握直觉及捕捉灵感等,此... 教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命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创造性与社会需要的结合;传递现存文化模式而不要成为阻抑学生创新的力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能力、好奇心和表达方式;适当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即时把握直觉及捕捉灵感等,此乃创新教育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造性 社会需要 思维训练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爱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后现代文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视景中所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既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资源,又为其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然而,后现代文化自身又隐含着诸多含义混沌、自相矛盾的观点,只有对其兴盛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予以总... 后现代文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视景中所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既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资源,又为其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然而,后现代文化自身又隐含着诸多含义混沌、自相矛盾的观点,只有对其兴盛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予以总体分析,对其理论贡献与局限予以辩证解析,方能澄明其对道德教育研究所具有的真实语境与价值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道德教育研究 语境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德育论: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学科领域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爱民 《成人教育》 2003年第10期3-4,共2页
成人教育不仅要追求教育的知识价值或教学的智育效果,也要追求教育的精神价值或教学的德育效果。在构建或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探讨中,“成人德育论”不无遗憾地被疏漏了。从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乃至社会发... 成人教育不仅要追求教育的知识价值或教学的智育效果,也要追求教育的精神价值或教学的德育效果。在构建或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探讨中,“成人德育论”不无遗憾地被疏漏了。从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乃至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看,构建并实践“成人德育论”已成当务之急。探究其存在的认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而且也将丰富人们对成人教育价值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德育论 学科体系 教育价值论 认识论基础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新道学”现代解读
17
作者 李欣复 刘洪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7-172,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学演进与原始道学、两汉道学不同的新表现,主要是持续时间长,分布面广,论说者众,思维方法多样,个性作风各异。何晏、王弼的贵无论,阮籍、嵇康的自然之道论,向?郭注庄的实有论,葛洪玄、道、一三合一论及陶弘景道生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学演进与原始道学、两汉道学不同的新表现,主要是持续时间长,分布面广,论说者众,思维方法多样,个性作风各异。何晏、王弼的贵无论,阮籍、嵇康的自然之道论,向?郭注庄的实有论,葛洪玄、道、一三合一论及陶弘景道生元气再生太极与万物论等,构成本时期"新道学"之主要思想,显出时代新风貌新景象,为中国道学史增光添彩,实属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道学 贵无 自然 实有 玄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职业与生活交融:21世纪的成人教育内容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爱民 《成人教育》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必须以21世纪可预见的社会需求为着眼点,拓展新的成人教育内容。应把科学教育看作是贯穿于成人教育过程的基本教育内容,把职业教育看作是适应学习者职业选择与定向的重要教育内容,把生活教育看作是体现成人教育价值与...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必须以21世纪可预见的社会需求为着眼点,拓展新的成人教育内容。应把科学教育看作是贯穿于成人教育过程的基本教育内容,把职业教育看作是适应学习者职业选择与定向的重要教育内容,把生活教育看作是体现成人教育价值与目的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职业教育 生活教育 成人教育 教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评单中惠教授新著《现代教育的探索》
19
作者 许建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2002年6月1日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逝世50周年纪念日。对于每一位关心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学者而言,在纪念杜威的日子里,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深入地研究、客观地评析杜威的历史功过,以此来促进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扬,应当是每一位... 2002年6月1日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逝世50周年纪念日。对于每一位关心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学者而言,在纪念杜威的日子里,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深入地研究、客观地评析杜威的历史功过,以此来促进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扬,应当是每一位怀念杜威、景仰杜威和研究杜威的教育学者的追求。人民教育出版社恰于此时推出了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这无疑是对杜威最好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中惠 《现代教育的探索》 书评 教育思想 实用主义 杜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一种德育学辩护
20
作者 唐爱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心理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者在目标指向、理论依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诸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若将心理教育放大至道德教育或以心理教育取替道德教育,定然遭致德育含义的扩展、外延的膨胀与泛化等结局,从而降低德育的实效;不独如此,这... 心理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者在目标指向、理论依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诸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若将心理教育放大至道德教育或以心理教育取替道德教育,定然遭致德育含义的扩展、外延的膨胀与泛化等结局,从而降低德育的实效;不独如此,这种观念与做法还极易使人错解心理教育的原旨,委弃其要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理论视差。将心理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从深层追究,其实是混淆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潜存着德育泛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非道德范畴 德育学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