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与心理
被引量:51
- 1
-
-
作者
许朝阳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57-60,共4页
-
文摘
在双语或多语的言语社团中,语码转换现象经常出现,它又分为情景型、喻意型和会话型。语码转换这一言语策略具有社会功能,它可以改变社会场景以确立新的交谈性质,同时,在交谈过程中,语码的转换也反映了说话者的心理以及人们对某种语言或变体所持的态度。
-
关键词
语码
语码转换
情景型
喻意型
会话型
社会场景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论哈代悲剧小说的巧合手法及其意义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任庆梅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9-141,共3页
-
文摘
英国19世纪小说家托玛斯·哈代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享誉世界文坛。哈代尤其善于利用各种巧合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使他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生动刻画出处于时代变化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
关键词
哈代
悲剧小说
巧合手法
艺术手法
思想情感
价值取向
基因
文学评论
-
Keywords
Hardy
tragic novels
coincidence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莎士比亚创作中的弄人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雪梅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
文摘
莎士比亚创作中的弄人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角色,这 类形象一方面卑微滑稽,一方面又是忠诚服从的典范。作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弄人 形象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但在当今民主社会中,弄人形象已经不值得宣扬。
-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弄人
弄人形象
戏剧角色
-
Keywords
Shakespeare
fools
the character of fools
dramatic role
-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培成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2000年第4期14-18,共5页
-
文摘
对汉语比喻词的研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但许多基本问题,诸如比喻词的名称、性质、定义、分类等还处在讨论阶段。本文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对汉语比喻词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先决条件。另外,本文还对在汉语中发挥着很大作用的限制比喻词做了初步的阐述。
-
关键词
比喻词
比喻义
本体
喻体
限制比喻词
-
Keywords
figurative words 3 figurative sense
source
target
limited figurative words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认知图示理论的角度谈英语语感的培养
被引量:28
- 5
-
-
作者
王雪梅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借用皮亚杰的认知图示理论 ,分析构成语感图示的语音和语义结构形式、上下文语境、倾向性三个方面 ,提出培养英语语感的具体途径 ,指出听说读写译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敏锐的语感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
关键词
认知图示理论
英语语感
培养
-
Keywords
cognitive schema theory
English sense
cultivation
-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读者反应与跨文化语篇的阐释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郝文杰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2-24,43,共4页
-
文摘
以接受美学为其理论基础 ,讨论读者反应在跨文化语篇阐释中的能动作用。从三个角度对此做出论证 :读者的前理解和理解是文本意义实现的基础 ;读者对文化缺省弥补所做的努力 ;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
-
关键词
读者反应
接受美学
跨文化语篇
文化缺省
-
Keywords
reader's response
Reception Aesthetics
cross-culturaltext
cultural default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