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培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实验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观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苗深花 陈媛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及时反馈、善于拓展学习空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及时反馈、善于拓展学习空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理念 化学自主学习观 调查分析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表面自组装缓蚀功能膜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媛媛 陈慎豪 +1 位作者 周娟娟 郭文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在铁表面自组装十四烷基胺膜.研究该膜在0.5 mol/LH2SO4溶液中对铁的缓蚀性能.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随着组装时间的延长,缓蚀性能也随之增强,最大缓蚀效率为68.7%.而以十二烷基硫醇和十四烷基胺修饰的混合膜则更为致密、稳定,对铁的缓... 在铁表面自组装十四烷基胺膜.研究该膜在0.5 mol/LH2SO4溶液中对铁的缓蚀性能.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随着组装时间的延长,缓蚀性能也随之增强,最大缓蚀效率为68.7%.而以十二烷基硫醇和十四烷基胺修饰的混合膜则更为致密、稳定,对铁的缓蚀能力也明显优于仅以十二烷基硫醇或十四烷基胺修饰的单一膜,其缓蚀效率可提高至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缓蚀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西德 李修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4,共2页
以橡胶为镀件,经表面粗糙、碱和酸溶液化学除油、溶液进一步粗化铬酐、氯化亚锡和氯化钯敏化和活化处理,使橡胶表面形成催化活化中心,以便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在橡胶表面用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将金属镍离子还原为镍的实验方法和工艺过程... 以橡胶为镀件,经表面粗糙、碱和酸溶液化学除油、溶液进一步粗化铬酐、氯化亚锡和氯化钯敏化和活化处理,使橡胶表面形成催化活化中心,以便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在橡胶表面用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将金属镍离子还原为镍的实验方法和工艺过程,确定了橡胶镀镍的适宜条件为pH值6.9,温度50℃,时间2 h, 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敏化 活化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10
5
作者 苗深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5,共4页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作为高师突出教师教育的课程之一,在培养创新型的中学化学教师方面负有责无旁贷的重任。为了解山东省高师院校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我们对全省的14所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就该课程的各个方面...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作为高师突出教师教育的课程之一,在培养创新型的中学化学教师方面负有责无旁贷的重任。为了解山东省高师院校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我们对全省的14所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就该课程的各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了影响高师“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阐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的改革措施。这对促进高师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中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调查分析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 被引量:4
6
作者 凌爱霞 韩庆奎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F003,共4页
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地描述了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的发展潜能的问题 ,它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因而建立多元化的化学教学评价观念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 ,评价对学生个体多个成长阶段的关注是势在必行的 ,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地描述了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的发展潜能的问题 ,它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因而建立多元化的化学教学评价观念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 ,评价对学生个体多个成长阶段的关注是势在必行的 ,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化学教学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 评价内容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郁章玉 张为超 +1 位作者 翟翠萍 汪汉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6期40-44,共5页
提供电子转移反应实验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技术,依此可获得电子转移数、式电极电势、式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电子传递系数及还原态和氧化态的扩散系数等一系列重要的电化学参数。还可依此为基础设计出新颖、实用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 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 实验装置 电子转移参数 扩散系数 化学池 肾上腺素 单电势阶跃计时吸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反思和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翠典 卓锋 《化学教学》 CAS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对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反思,并提出了今后实验考核的思路。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操作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试剂的制备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糖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志伟 刘凌君 +4 位作者 户宝军 盛筱 王小艳 索有瑞 尤进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5,共6页
以1-(2-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NMP)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简单、灵敏的糖类组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NMP与糖在氨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于70℃下反应可获得稳定的衍生产物。在HypersilODS2反相色谱柱上,实现了8种单糖的基... 以1-(2-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NMP)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简单、灵敏的糖类组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NMP与糖在氨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于70℃下反应可获得稳定的衍生产物。在HypersilODS2反相色谱柱上,实现了8种单糖的基线分离。衍生物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5,检出限为0.58-1.1pmol。利用柱后在线串联质谱的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监测,获得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及裂解规律,特别是m/z473的特征碎片离子可作为单糖NMP衍生物的判定依据。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相比,NMP对糖的衍生化具有灵敏、简单、质谱裂解规律性强、重现性好等优点。该方法用于测定油菜花粉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柱前衍生 1-(2-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36
10
作者 郑永军 赵斌 尤进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5-1157,共3页
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对牛黄解毒片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制样,利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牛黄解毒片中As,Ca,Mg,Al,Mn,Sr,Ba,Se,Ni,Cd,Cu,Zn,Mo和Pb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添加标准回收实验,验证了分析数据... 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对牛黄解毒片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制样,利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牛黄解毒片中As,Ca,Mg,Al,Mn,Sr,Ba,Se,Ni,Cd,Cu,Zn,Mo和Pb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添加标准回收实验,验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数据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适合常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解毒片 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向明 石运伟 +2 位作者 赵先恩 张海峰 尤进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2-645,共4页
采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酸(BCA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12种游离脂肪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以乙腈为溶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环己碳二亚胺(EDAC)为缩合剂,在50... 采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酸(BCA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12种游离脂肪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以乙腈为溶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环己碳二亚胺(EDAC)为缩合剂,在50 ℃条件下衍生反应15 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3 nm和390 nm.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土壤和污水中脂肪胺的定性及其含量的测定.脂肪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3,检测限为12~28 f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荧光检测 柱前衍生 脂肪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拆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燕 白敏 +2 位作者 石运伟 明永飞 尤进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5,59,共5页
以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CEOC)作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条件下,以不同配比的β-环糊精(-βCD)和脱氧胆酸钠(SDC)作手性选择剂,在两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对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手性分离,同时对分离过程中的相关参... 以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CEOC)作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条件下,以不同配比的β-环糊精(-βCD)和脱氧胆酸钠(SDC)作手性选择剂,在两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对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手性分离,同时对分离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实现了8种和10种氨基酸的快速手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分离 毛细管电泳 氨基酸 Β-环糊精 脱氧胆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衍生试剂用于尿样中痕量游离雌二醇和雌三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和质谱定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怀鑫 孙志伟 +4 位作者 夏莲 孙学军 索有瑞 李玉林 尤进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合成了新型高灵敏度的荧光标记试剂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EASC)。采用EASC柱前衍生化实现了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荧光分析及柱后质谱鉴定。试剂EASC比丹磺酰氯(DNS-Cl)具有更高的紫外、荧光和质谱检测... 合成了新型高灵敏度的荧光标记试剂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EASC)。采用EASC柱前衍生化实现了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荧光分析及柱后质谱鉴定。试剂EASC比丹磺酰氯(DNS-Cl)具有更高的紫外、荧光和质谱检测灵敏度,其荧光发光强度是丹磺酰氯的1 000倍以上。EASC与E2和E3在NaHCO3缓冲液(pH10.5)中,于60℃下反应3min即可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最大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270nm和430nm。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 0;检出限(S/N=3)为31fmol和40fmol。对实际根田鼠尿样中的雌二醇和雌三醇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 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丹磺酰氯 雌二醇 雌三醇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的合成及其在长链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先恩 索有瑞 +5 位作者 丁晨旭 朱芳 孙菁 赵文臣 孙学军 尤进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61,共6页
合成了新的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眯唑[4,5-f]9,10-菲(TSEPIP),并将其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XDB—C。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11种长链(C20~C30)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利用... 合成了新的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眯唑[4,5-f]9,10-菲(TSEPIP),并将其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XDB—C。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11种长链(C20~C30)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并以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对土壤及3种苔藓(东亚毛灰藓、锦丝藓、羽平藓)中FFA组分的定量结果表明,苔藓植物从土壤中富集了大量的长链游离脂肪酸。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60nm和380nm。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6.检测限为26.19~76.67fmol。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荧光衍生试剂 荧光检测 柱前衍生 长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四种中药材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继生 王鹤群 郑永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HNO3-H2O2(5:2)作为消解剂对样品进行微波溶样,然后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分别对中药材香加皮、鱼腥草、金银花、胖大海中Al、Ba、Cd、Mn、Mo、Ni、Pb、Se、Sr、Zn、Cu等9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各分析元素... 采用HNO3-H2O2(5:2)作为消解剂对样品进行微波溶样,然后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分别对中药材香加皮、鱼腥草、金银花、胖大海中Al、Ba、Cd、Mn、Mo、Ni、Pb、Se、Sr、Zn、Cu等9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各分析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4.7%~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6.41%,检出限在0.20~35.20μg·L^-1之间,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用于标准样品、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AES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C荧光标记和LC-APCI-MS检测环境水样中游离脂肪胺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怀鑫 孙学军 +6 位作者 孙志伟 闫涛 张在庆 刘钦泽 索有瑞 李玉林 尤进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5-681,共7页
采用新型荧光标记试剂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EAS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Hypersil BDS C18反相色谱柱上(4.6mm×200mm,10μmi.d.),采用梯度洗脱在20min内实现了12种EASC-脂肪胺衍生物的快速基线分离.最佳检测波长为λex... 采用新型荧光标记试剂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EAS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Hypersil BDS C18反相色谱柱上(4.6mm×200mm,10μmi.d.),采用梯度洗脱在20min内实现了12种EASC-脂肪胺衍生物的快速基线分离.最佳检测波长为λex/λem=270nm/430nm.EASC与常用的Dansyl-Cl相比具有更强的光致发光特性(紫外和荧光):紫外吸收强度之比为3.2:1,相对荧光强度之比为30.0:1—105.4:1,荧光量子效率之比为43.0:1.通过荧光检测及离子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获得了胺类组分的准确定量和相应的柱后质谱鉴定.质谱灵敏度之比为1.6:1~6.2:1.建立的方法对环境水样中脂肪胺类化合物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和重现性良好等优点,回归系数大于0.9995,检出限为4.0-12.7f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荧光检测 柱前衍生 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 脂肪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及质谱鉴定土壤和苔藓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先恩 孙菁 +4 位作者 索有瑞 刘素娟 陈桂琛 孙学军 尤进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合成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EPIP),将其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 XDB—C8色潜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30种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以... 合成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EPIP),将其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 XDB—C8色潜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30种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以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对土壤与两种苔藓(狭叶绢藓、曲尾藓)中FFA组分的定量结果表明,苔藓植物从土壤中富集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荧光检测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260nm,λem=380nm.绝大多数脂肪酸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3,检出限为3.2~37fmol。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潜 荧光检测 柱前衍生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膨化食品中的多元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永军 赵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168,共2页
采用微波消解——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膨化食品中K、Na、P、Ca、Mg、Fe、Zn、Mn、Al、Pb、Cu等元素进行分析测定,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该法简便、快速、可靠,应用于膨化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AES 膨化食品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Rh(CO)2Me]BF4和二环庚二烯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思玮 王宾 高一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9,共7页
[Cp*Rh(CO)2Me]BF4与二环庚二烯反应生成的含五元环产物可以作为烯烃/羰基共聚的潜在催化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该类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甲基转移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计算得到,该步反应的活化焓变为71.67kJ... [Cp*Rh(CO)2Me]BF4与二环庚二烯反应生成的含五元环产物可以作为烯烃/羰基共聚的潜在催化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该类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甲基转移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计算得到,该步反应的活化焓变为71.67kJ·mol-1,跟实验中得到的相应的焓变值(72±2kJ·mol-1)吻合得很好。计算结果同时证实,该反应在热力学上非常有利。结构分析表明,二环庚二烯和金属中心配位后,二环庚二烯内的环张力得以释放以及螯合环的生成是导致热力学有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催化剂 二环庚二烯 环张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胶束溶液中醇对CMC和热力学性质影响的量热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洪林 闫咏梅 孔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9-601,共3页
利用微量量热仪测定了十二烷酸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及助表面活性剂(庚醇、辛醇、壬醇、癸醇)存在时,胶束形成过程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借助热力学理论,测得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形成热(ΔHθm),计算了ΔGmθ和ΔSmθ。讨论了... 利用微量量热仪测定了十二烷酸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及助表面活性剂(庚醇、辛醇、壬醇、癸醇)存在时,胶束形成过程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借助热力学理论,测得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形成热(ΔHθm),计算了ΔGmθ和ΔSmθ。讨论了醇中碳原子数、醇的浓度与CMC和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十二烷酸钠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相同温度及相同浓度的醇体系中,CMC值随着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温度及相同醇的体系中,CMC值随着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胶束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在相同温度及相同浓度的醇体系中,随着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放热增加,在相同温度及相同醇的体系中,随着醇浓度的增加而放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酸钠 醇类 非水溶液 CMC 热力学函数 微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