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翠玲 王学亮 +1 位作者 同元辉 郁章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膜内DN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复合膜内的DNA在电极上于0.46 V(vs.SCE)处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DNA氧化峰电流与其质量在1.0~5.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DNA血红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膜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负载SO_4^(2-)/ZrO_2-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缩酮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恒 王敏 +2 位作者 朱万诚 李言信 赵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8-610,共3页
以经H2SO4处理焙烧的高岭土为载体,制备了以其负载的SO42-/ZrO2-TiO2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XRD和NH3-TPD等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酸强度,考察了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酸化处理使高岭土表面... 以经H2SO4处理焙烧的高岭土为载体,制备了以其负载的SO42-/ZrO2-TiO2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XRD和NH3-TPD等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酸强度,考察了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酸化处理使高岭土表面酸量增加,但酸强度变化不大,而其负载SO24-/ZrO2-TiO2后,经500℃焙烧3 h其酸量及酸强度显著升高。环己酮用量为0.2 mol、乙二醇0.24 mol、催化剂1.2 g、带水剂环己烷15 mL,回流反应70 min后,缩酮收率可达96.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收率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负载固体酸 催化剂 缩酮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测定粉防己碱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晶 毕红艳 +2 位作者 杜保同 孙艳芝 张洪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7-900,共4页
从中药粉防己中提取粉防己碱。在无水乙醇中粉防己碱分别与M(NO3)2.3H2O(M=Cu,Zn,Co,Ni)反应,合成了4种新的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分别用FT-IR和UV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应用微量量热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及4种粉防己碱的金属配... 从中药粉防己中提取粉防己碱。在无水乙醇中粉防己碱分别与M(NO3)2.3H2O(M=Cu,Zn,Co,Ni)反应,合成了4种新的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分别用FT-IR和UV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应用微量量热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及4种粉防己碱的金属配合物、M(NO3)2.3H2O(M=Cu,Zn,Co,Ni)对大肠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时间曲线,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种金属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均比M(NO3)2.3H2O和粉防己碱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金属配合物 微量量热法 大肠杆菌 最佳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化硼氮纳米管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中军 李晓平 +2 位作者 黄旭日 武志坚 李志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52-2157,共6页
基于硼氮纳米管(BNNTs),研究了多重锂化硼氮纳米管Lin-(n,O,l)BNNTs(n=6和8,l=2~4)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在Lin-(n,0,l)BNNTs中,Li原子上的自然键轨道电荷接近+1(0.769~0.827e),表明“原子上的电... 基于硼氮纳米管(BNNTs),研究了多重锂化硼氮纳米管Lin-(n,O,l)BNNTs(n=6和8,l=2~4)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在Lin-(n,0,l)BNNTs中,Li原子上的自然键轨道电荷接近+1(0.769~0.827e),表明“原子上的电子转移到了硼氮纳米管上,从而形成了多重锂盐.同时发现,增加管长和拓宽管径都可有效地增加体系的一阶超极化率.更重要的是,Lin-(n,0,l)BNNTs的紫外-可见吸收主要发生在270—290nm附近,且当管长增加时,Lia^-(n,0,l)BNNT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发生了蓝移,改善了非线性与透光性之间的关系.此外,Lin-(n,0,l)BNNTs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垂直电离势(VIP)=5.85~6.0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氮纳米管 非线性光学 锂化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柱撑膨润土的微波合成及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氧化降解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峰 张恒 +2 位作者 朱万诚 李言信 赵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8-673,共6页
在微波作用下,由钙基膨润土和铁溶胶快速制备铁柱撑膨润土,分别用XRD、BET、SEM-EDS和TG-DSC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羟基铁阳离子进入膨润土层间取代Ca2+形成柱撑,膨润土孔结构基本不变,比表面积增加。考察了铁柱... 在微波作用下,由钙基膨润土和铁溶胶快速制备铁柱撑膨润土,分别用XRD、BET、SEM-EDS和TG-DSC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羟基铁阳离子进入膨润土层间取代Ca2+形成柱撑,膨润土孔结构基本不变,比表面积增加。考察了铁柱撑膨润土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的催化活性,确定了最佳降解反应条件为:体系pH=3,微波500 W、80℃辐射10 min制备的铁柱撑膨润土为催化剂,用量1.5 g/L,H2O2浓度为7.345×10-3mol/L,甲基橙浓度100 mg/L,紫外光照射60 m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铁柱撑膨润土 光催化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广 王筠 +1 位作者 吴亚楠 景志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2,共3页
以自制纳米TiO2为前躯体,NaOH溶液为水热介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抑菌圈法定性测试了TiO2纳米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 以自制纳米TiO2为前躯体,NaOH溶液为水热介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抑菌圈法定性测试了TiO2纳米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TiO2纳米管为锐钛矿相,结构清晰、管径小、管形均匀,对两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同时对TiO2纳米管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制备 表征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e_(0.6)Cu_(0.3)Ti_(0.1)O_(3-δ)混合导体透氧材料的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恒 王婷婷 林维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8-1331,共4页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SrFe(Cu,Ti)O3-δ混合导体透氧材料。采用XRD、O2-TPD、H2-TPR、SEM等测试技术考察了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rFe0.7Cu0.3O3-δ在低氧压下会发生相分解,产生SrCuO2杂相,而掺杂Ti后的SrFe0.6Cu0.3Ti0.1O3-δ在低...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SrFe(Cu,Ti)O3-δ混合导体透氧材料。采用XRD、O2-TPD、H2-TPR、SEM等测试技术考察了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rFe0.7Cu0.3O3-δ在低氧压下会发生相分解,产生SrCuO2杂相,而掺杂Ti后的SrFe0.6Cu0.3Ti0.1O3-δ在低氧压下保持单一的钙钛矿结构。H2-TPR和O2-TPD的测试表明,Ti4+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脱附起始温度和其它金属离子的还原温度。SrFe0.6Cu0.3Ti0.1O3-δ膜在透氧过程中,会有Cu2+和Sr2+从钙钛矿结构中析出,在原晶粒边界形成新的小晶粒,但这种轻微的组分偏析没有影响到材料的透氧量,此透氧膜在66 h的操作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氧 混合导体 钙钛矿 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淀粉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游 聂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2-604,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烷基咪唑氯类和二烷基咪唑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对淀粉酶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淀粉水解的程度。结果表明,这两类离子液体对淀粉酶催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1-己基-3-甲基咪唑氯[HMIM]Cl的抑制...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烷基咪唑氯类和二烷基咪唑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对淀粉酶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淀粉水解的程度。结果表明,这两类离子液体对淀粉酶催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1-己基-3-甲基咪唑氯[HMIM]Cl的抑制作用最大。而且,对于相同的阴离子,随着阳离子咪唑环烷基取代基链长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淀粉酶催化 分光光度法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Pt-Ag双金属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毕丽晓 刘增花 +2 位作者 孔德生 郁章玉 冯媛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NaBH4为还原剂,将K2PtCl6和AgNO3前体进行共还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碳载PtmAg/C合金催化剂(m为Pt/Ag原子比,m为0.05~1.0),在酸性介质中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与单组分Pt/C催化剂相比,系列PtmAg/C... 以NaBH4为还原剂,将K2PtCl6和AgNO3前体进行共还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碳载PtmAg/C合金催化剂(m为Pt/Ag原子比,m为0.05~1.0),在酸性介质中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与单组分Pt/C催化剂相比,系列PtmAg/C催化剂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与抗CO毒化能力,而且该催化剂的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随m值增加,PtmAg/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质量比催化活性(MSA)、本征催化活性(IA)与稳定性均逐步增加,当m=0.5时催化活性达到最高,其MSA和IA分别是Pt/C催化剂的5.1和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合金 酸性介质 甲醇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活化玻碳电极应用于肾上腺素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金金 王学亮 +1 位作者 郭宪厚 郁章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6-769,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磷酸盐活化玻碳电极,研究了在pH 6.0磷酸盐缓冲介质中肾上腺素在磷酸盐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痕量肾上腺素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对肾上腺素的干扰。在电位值为0.26V(vs.SCE...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磷酸盐活化玻碳电极,研究了在pH 6.0磷酸盐缓冲介质中肾上腺素在磷酸盐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痕量肾上腺素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对肾上腺素的干扰。在电位值为0.26V(vs.SCE)处,肾上腺素在磷酸活化玻碳电极上有一灵敏的氧化峰。肾上腺素浓度cEP在1.0×10-6~1.2×10-5 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ip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7 mol.L-1。方法应用于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分析,测得肾上腺素含量与标示值相符。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为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肾上腺素 磷酸盐 玻碳电极 电化学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