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文学的方式“重构”古代西域——读邱华栋《空城纪》 | 贺仲明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柏拉图哲学引介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起步 | 蒋述卓
                            吴昊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清代乾嘉时期的文治与古文编选 | 张海沙
                            张凯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反思与深入:论茅盾晚年文学思想——以《我走过的道路》为中心 | 贺仲明
                            张佳珑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广场形态:苏区文艺的大众化与规范性 | 宋剑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文史结合与卞孝萱先生的教学思想 | 程国赋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体制化与延安文艺大众化的形态特征 | 宋剑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守正与融通: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重构及其批评史意义 | 张莹洁
                            马茂军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岭南与江南的“互文”——论叶灵凤后期的方物风土书写 | 赵普光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活法”与“写法”:新世纪城市书写的代际嬗变与文化记忆 | 李殊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转型与创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逻辑——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的考察 | 张楚
                            侯冠宇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以重大重点项目推进高校文科学术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暨南大学为例 | 杨杰
                            罗嘉庆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3 | 论“人群特征”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支撑 | 王汉卫
                            张馨月 |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4 | 红色大众美学与民间文艺的渊源关系 | 宋剑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时空交错”叙事诗学的深化及其跨文化表征——从张翎的创作轨迹谈《余震》 | 池雷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论海外华文教育与传承动态观测系统建设 | 祝晓宏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华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祝晓宏
                            喻江 |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何其芳的“出世”与“入世”——兼谈新文学作家“儒道合一”的文化人格 | 宋剑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建州理学文人群体 | 张振谦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针砭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医疗话语与政治修辞 | 闫月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