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油和棕榈油制备生物润滑油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的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果 MONONO Ewumbua +1 位作者 WIESENBORN Dennis P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3,共4页
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国际标准(ASTM)对大豆油和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润滑油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TMPFAE)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大豆油脂肪酸甲酯(FAME)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分别按照物质的量比为4∶1、3.1∶1,棕榈油FAME与TMP按照... 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国际标准(ASTM)对大豆油和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润滑油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TMPFAE)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大豆油脂肪酸甲酯(FAME)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分别按照物质的量比为4∶1、3.1∶1,棕榈油FAME与TMP按照物质的量比3.1∶1进行反应,用K2CO3作为催化剂合成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TFATE)。结果表明:棕榈油FAME转化率为76.95%,TMPFAE中TFATE含量为66.88%,大豆油FAME(nFAME∶nTMP=3.1∶1)转化率为74.83%,TMPFAE中TFATE含量为54.76%;大豆油TMPFAE低温性能较好,但是氧化稳定性较差,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较低;而棕榈油TMPFAE氧化稳定性好,但是低温性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 生物润滑油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饱和单甘酯与棕榈油酯交换制备含甘油二酯油及其结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尊 仇超颖 +3 位作者 宋佳 杨雪 张宁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9,共6页
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饱和单甘酯和棕榈油(24℃)进行酯交换反应,酯交换油脂经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得到含28.10%甘油二酯(DAG)油。对比分析了酯交换反应前后油脂的甘油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热力学性质以及固体脂肪含量(SFC)。结果表... 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饱和单甘酯和棕榈油(24℃)进行酯交换反应,酯交换油脂经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得到含28.10%甘油二酯(DAG)油。对比分析了酯交换反应前后油脂的甘油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热力学性质以及固体脂肪含量(SFC)。结果表明:含DAG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至42.94%,熔点降低至45.4℃,SFC值显著降低;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含DAG油的晶型以β型和β'型为主;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含DAG油的晶体网络结构主要由球状晶体聚集而成,且晶体尺寸变小,固液相分散更均匀;结晶熔化曲线、SFC分布以及结晶特性均表明含DAG油适合用作食品专用油脂基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单甘酯 脂肪酶Lipozyme TL IM 酯交换 含DAG油 固体脂肪含量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催化制备含有中链及中长链脂肪酸的甘油二酯及性质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佳子 李光辉 +2 位作者 张震 汪勇 刘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6,共6页
采用富含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分子蒸馏单甘酯(MAG)和癸酸为原料,以Novozyme 435酶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富含中链脂肪酸及中长链脂肪酸的甘油二酯(DAG)(含有中链脂肪酸甘油二酯(MCD)和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二酯(MLCD))。通过单因素试验探... 采用富含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分子蒸馏单甘酯(MAG)和癸酸为原料,以Novozyme 435酶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富含中链脂肪酸及中长链脂肪酸的甘油二酯(DAG)(含有中链脂肪酸甘油二酯(MCD)和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二酯(MLCD))。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底物摩尔比(癸酸与MAG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酶量对产品中DAG含量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仪(G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脉冲核磁共振仪(p-NMR)、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振光显微镜(PLM)分析手段,研究DAG产品的脂肪酸与甘油酯组成、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结晶特性等。最终所选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5 min,加酶量5%。在所选择的工艺条件下,DAG含量为(37.3±0.1)%,其中MCD含量和MLCD含量分别为(7.28±0.1)%和(30.02±0.1)%,DAG和甘油三酯(TAG)的含量比为9.8∶1;固体脂肪含量表明产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晶型和晶体微观形态分析,DAG主要为β晶型。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二酯 中长链甘油二酯 热力学性质 结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棕榈油软脂的甘油二酯油结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佳 刘尊 +3 位作者 杨雪 滕英来 李爱军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7,共7页
采用Lipozyme 435脂肪酶催化棕榈油软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两种不同甘油二酯含量(62.7%与82.6%)的甘油二酯油。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了两种产品的熔化结晶特性和晶型等物理特性,并通过Avrami方程对其等温结晶动... 采用Lipozyme 435脂肪酶催化棕榈油软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两种不同甘油二酯含量(62.7%与82.6%)的甘油二酯油。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了两种产品的熔化结晶特性和晶型等物理特性,并通过Avrami方程对其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组成相似而纯度不同的甘油二酯油,纯度高的甘油二酯油的熔点、结晶起始点均高于纯度低的甘油二酯油。非等温结晶中,两者表现出相似的热力学性质。等温结晶中,两者成核方式均为异相成核,但存在两种晶体生长机制。此外,高纯度的甘油二酯油较低纯度的甘油二酯油含有更多的β'晶型,形成的结晶网络更加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油 结晶特性 棕榈油软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二酯和葵花籽油混合物结晶性质研究
5
作者 刘蔓蔓 张参 +3 位作者 刘芳 Tek-kim Tang 汪勇 Oi-ming Lai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采用Lipozyme 435脂肪酶在鼓泡反应器中催化脂肪酸酯化,产物经二级分子蒸馏得到高纯度甘油二酯(DAG),然后与葵花籽油通过不同比例混合,研究样品晶型变化、熔融结晶性质、固体脂肪含量、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探索DAG在食品专用油脂领域的... 采用Lipozyme 435脂肪酶在鼓泡反应器中催化脂肪酸酯化,产物经二级分子蒸馏得到高纯度甘油二酯(DAG),然后与葵花籽油通过不同比例混合,研究样品晶型变化、熔融结晶性质、固体脂肪含量、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探索DAG在食品专用油脂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60%DAG(质量分数)的葵花籽油样品性质与焙烤用人造奶油、起酥油产品性质类似,其碘值为90.46 g I2/100g,滑熔点为41.9℃,具有应用于食品专用油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结晶特性 葵花籽油 分子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常乐 滕英来 +3 位作者 汪勇 张宁 李爱军 欧仕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62,共5页
采用BRUKER AV500核磁共振波谱仪,在25℃、以氘代甲醇为溶剂,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检测频率202.446 MHz,谱宽81 521.742 Hz,脉冲宽度11.9μs,采集时间0.4 s,延迟时间2 s,采集次数160次的条件进行^(31)P-NMR的测定。以化学位移δ=-0.57... 采用BRUKER AV500核磁共振波谱仪,在25℃、以氘代甲醇为溶剂,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检测频率202.446 MHz,谱宽81 521.742 Hz,脉冲宽度11.9μs,采集时间0.4 s,延迟时间2 s,采集次数160次的条件进行^(31)P-NMR的测定。以化学位移δ=-0.57×10^(-6)和-17.45×10^(-6)处的磷脂酰胆碱和磷酸三苯酯的单峰作为定量峰,得到其峰面积比与其浓度比线性回归方程为y=2.672x-0.037,相关系数为R^2=0.998,仪器精密度RSD为0.68%(n=6),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50%,RSD为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磷谱 内标法 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对富含甘油二酯的人造奶油乳化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雅佳 刘尊 +2 位作者 宋佳 仇超颖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5,共6页
以饱和单甘酯和棕榈油(24℃)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含甘油二酯(31.2%)的人造奶油基料油。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核磁共振分析仪、偏光显微镜(PL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不同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 以饱和单甘酯和棕榈油(24℃)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含甘油二酯(31.2%)的人造奶油基料油。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核磁共振分析仪、偏光显微镜(PL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不同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大豆卵磷脂)对甘油二酯基料油制备的人造奶油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和蔗糖酯复配质量比为1∶1∶1(乳化剂含量为1%)时,制得的人造奶油熔点较低,固体脂肪含量满足食品工业人造奶油的要求,在45℃条件下可全部熔化,且晶体细腻均匀,能较好地包裹液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棕榈油(24℃) 甘油二酯 人造奶油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填充床酯交换法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帅 张震 +1 位作者 张宁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中试填充床反应器(PBR),使用Lipozyme TL IM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流速控制反应时间,分别收集5种流速(34、63、87、103、120 m L/min)下制备的酯交换产物。通过脉冲核磁共... 采用中试填充床反应器(PBR),使用Lipozyme TL IM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流速控制反应时间,分别收集5种流速(34、63、87、103、120 m L/min)下制备的酯交换产物。通过脉冲核磁共振(p-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表征原料油混合物及5种酯交换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熔融结晶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降低了产品中三不饱和甘油三酯(UUU)、三饱和甘油三酯(SSS)的含量,提高了两饱和甘油三酯(SSU)、两不饱和甘油三酯(UUS)的含量;25℃以上,酯交换产品的SFC低于原料油混合物,酯交换产品熔点、结晶起始点相比于原料油混合物熔点(53.81℃)和结晶起始点(37.19℃)均有降低;在103 m L/min流速下(产量约为130 kg/d),酯交换产品的酯交换率可以达到91.32%。研究结果对工业化人造奶油基料油的高效生产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反应器 酶促酯交换 人造奶油基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