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影像分析
1
作者 罗洪 蔡华崧 +4 位作者 钱辰 林青雨 周侦 邹松孝 李引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分析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富血供LP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例富血供LPD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 目的分析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富血供LP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例富血供LPD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术前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4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手术史,术前4例患者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做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及3D打印。影像学表现呈多发实性结节及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内及瘤周可见迂曲扩张畸形的血管,且瘤体越大越明显。4例术前CT均误诊。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开腹肿瘤切除,1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肿瘤位于腹盆腔、大网膜、肠系膜或阔韧带、骶韧带等处。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富血供LPD的范围及供血血管,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腹膜转移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尾部藏毛窦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
2
作者 莫家彬 欧鸿儒 +2 位作者 罗洪 吴程辉 吴跃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29-733,共5页
目的分析藏毛窦(pilonidal sinus,PS)的MRI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旨在加强认识,降低术前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例均位于骶尾部皮下或皮下深部,7例均为男性,年龄16~35岁,... 目的分析藏毛窦(pilonidal sinus,PS)的MRI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旨在加强认识,降低术前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例均位于骶尾部皮下或皮下深部,7例均为男性,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1.5±7.6)岁。单纯管状型5例(71.4%,5/7),管状伴囊变型PS 2例(28.6%,2/7)。5例MRI表现骶尾部皮下斜向上下走行的窦道状异常结构,长约4.7~8.0 cm,3例(60%,3/5)窦口朝向足侧,1例(20%,1/5)窦口朝向头侧,1例(20%,1/5)头、足侧均有开口;2例病灶呈扁平囊状,窦口朝向足侧。窦道壁厚约(0.30±0.10)cm,当前期为炎症肉芽组织时,T 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当后期纤维化时,T 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低强化。窦腔T 2WI高信号,T 1WI等或稍高信号,合并感染时弥散受限;周围软组织常伴有水肿。7例病灶与邻近椎管及肛管不相通,均未累及两侧臀肌。藏毛窦的大体病理表现主要包括原发管道、窦道腔、毛发。镜下见真皮内被覆鳞状上皮窦道形成,周围见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伴异物巨细胞反应,部分腔内见毛干碎段。结论骶尾部临床无特异性,MRI表现一定特征性,反映病理改变,充分认识其特点,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 骶尾部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平滑肌瘤样间质的肾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程辉 欧鸿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58-359,共2页
患者女,38岁。左腰腹部疼痛1天余,伴恶心呕吐。既往有泌尿系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超声检查提示:1)左肾包膜下积液并混合性包块,建议CT进一步检查;2)右肾结石。CT检查:左肾下极包膜下可见弧形低密度影,下极可见两个结节状密度增高... 患者女,38岁。左腰腹部疼痛1天余,伴恶心呕吐。既往有泌尿系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超声检查提示:1)左肾包膜下积液并混合性包块,建议CT进一步检查;2)右肾结石。CT检查:左肾下极包膜下可见弧形低密度影,下极可见两个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大小分别约33mm×23 mm、32 mm×20 mm,CT值约36 HU;邻近肾皮质中断,左肾周筋膜增厚。右肾轴外旋,右肾大小、部位未见异常,双侧肾盂、肾盏未见积液扩张。MRI:左肾下极包膜下可见弧形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下极可见两个结节影,T1WI呈低信号,T2WI、T2压脂序列呈稍高信号,边缘及其内分隔呈T1WI低、T2WI低信号,DWI弥散受限,ADC呈低信号,大小分别约33 mm×23 mm、32 mm×20 mm,增强扫描后病灶包膜及内分隔轻度强化,左肾包膜强化明显(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平滑肌瘤样间质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